深度阅读

定州古塔之下(一):开启那尘封千年的神秘地宫

摘要: 定州西依太行,东展沃原,富林木矿石,饶农植麻桑。既是工艺精巧、佛法昌盛的城邑,又是中原与北方交往、中西文化汇聚之重镇。汉代中山国、十六国时期后燕于此建都。安史之乱后,唐德宗在河北幽、镇两雄藩之间,设立义武军节度使,以定州为军衙驻所,历五代至北宋,长达两百余年。1969年5月,定县(1986年撤县改为定州市)博物馆发掘了一座初建于隋、唐宣 ...


定州西依太行,东展沃原,富林木矿石,饶农植麻桑。既是工艺精巧、佛法昌盛的城邑,又是中原与北方交往、中西文化汇聚之重镇。汉代中山国、十六国时期后燕于此建都。安史之乱后,唐德宗在河北幽、镇两雄藩之间,设立义武军节度使,以定州为军衙驻所,历五代至北宋,长达两百余年。

1969年5月,定县(1986年撤县改为定州市)博物馆发掘了一座初建于隋、唐宣宗复法后改造、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沿用的塔基地宫,即静志寺地宫。这座地宫中有绘于晚唐的壁画和建筑彩画,还出士了北魏、隋、唐、北宋四朝递藏的各类珍品。同年12月,博物馆又发掘了一座封于北宋至道元年(995年)的塔基地宫,即净众院地宫,其中壁画及遗物多当时施绘和制造。






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入口

两座地宫内出土的文物共有800余件,涉及瓷、金、银、铜、铁、玉、石、瓷、木、玻璃、丝绸等多种门类,有佛教专用的舍利容器、造像雕塑、供器、法器,也有日常生活用品和装饰用具,大都保存完好,其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品位之高,实属罕见!

两座地宫和所藏文物,既是研究中国古代佛塔地宫和舍利瘗埋制度的重要实例,又是了解十一世纪以前社会经济、宗教信仰、艺术审美、技术工艺的重要史料。静志寺和静众院原是宋代的两座佛教寺院,皆立有瘗藏佛舍利的舍利塔,二塔早年即毁,只存地宫,建塔瘗藏佛舍利是佛教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佛事活动。






静志寺地宫券门

其中,静志寺真身舍利塔塔基门向南开,门为砖砌拱券式,门宽0.63米,门洞口底部用砖平砌四层,上面立放一平方形板直过券顶。塔基呈不规则的方形,东壁长2.2米,西壁长2.1米,北壁长2.17米,墙壁高1.1米,券门距东壁0.18米,距西壁0.76米,墙壁上部为砖砌斗拱建筑,斗拱上部是砖砌盖顶封顶,顶口盖一石雕歇山式屋顶。






静志寺塔基券门天王像

塔基内四壁均有壁画。券门两侧南壁上各画天王像一幅,画中天王全身戎装,西侧右手持剑,东侧右手持剑、左手托塔,凶盾怒眼,足下踏有夜叉,形象狰狞。






塔基内壁画复原图

东西两壁画的是礼佛图,东为梵王,西为帝释,梵王作帝王形像,帝释作贵妇人形象,两旁各有二童,二侍女, 俨然是当时上层封建统治阶级人物生活的写真。






东壁壁画

东壁为梵王作帝王形象;画中的梵王阔面大耳络腮胡,头戴珍珠冠,目视前方,表情凝重。身着绿色广袖袍,内衬白罗中单,披绿帔帛,胸前结红带,大腹便便,由二侍女搀扶而行,前有一侍女捧莲花引路。在人物身后有一朵盛开的莲花,莲花上托起一长方形盘,上写“范王……”周围有飘零的树叶,更增添了悲凉的气氛。






西壁壁画

西壁上的帝释雍容华贵,端庄祥和。头戴花冠,耳缀花钿。上身穿广袖衫襦,内衬白罗中单,下著绛纱长裙,腰系长带,足登翘头丝履,绿色帔帛飘绕身前,给人以飘逸流动的美感。帝释面如银盆,体态丰腴,俨然上层社会的贵妇人,左手拿拂尘,由二侍女随从左右,前有一侍女捧桃引路。墙壁上前方写有“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题款,人物后面有莲花托起的木盘,上写“帝释……”






西壁壁画局部

正面北壁的壁画,中间为一莲花座,上托一灵牌,牌上写“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八字,两侧各有五个僧人像,神态严肃悲戚,画面寒风飒飒,黄叶飘零,更增加了悲凉的气氛。从画的内容看,这幅画描述的是释迦牟尼的尸体火化以后,他的十个弟子去安葬礼拜的情形。






北壁壁画

在四壁上, 写满了施舍人的姓名和施舍的器物名称,并记有年月。这几幅壁画,色彩鲜艳,敷色精致,线条流畅,表现了高度的绘画技巧。






隋代石函

塔基内地面上,撒满了古代的铜币,主要是唐代的“开元通宝”和后周的“周元通宝”。塔基北侧中部,放一正方形大理石石函,边长92厘米,全高64厘米。






隋代石函

此石函为曲阳白石雕凿,胎体厚重。函为正方形,平口平底。上为盝顶式盖,盖上刻隶书五行二十五字铭文:“大隋大业二/年岁次丙寅/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舍/利宝函之铭”,字体锋芒毕现,刚劲有力。函内底部浮雕莲花一朵。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