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李鼎铭陵园与故居

摘要: 李鼎铭陵园与故居 : 李鼎铭陵园与故居位于米脂县城东25公里 的桃镇东沟麒麟湾。李鼎铭先生生于1887年,在 桃镇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和多半人生。1947年12 月11日在胡宗南匪军进攻延安时病逝。因当时 处于战争环境,边区政府托付先生的家属,于同 年12月19日将灵柩送回原籍临时埋葬。1958年11月,国家内务部报请国务院经周 恩来总理批准,交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负责拨 ...

李鼎铭陵园与故居,1960、1926年,榆林,米脂县桃镇桃镇村东沟麒麟湾,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第四批

李鼎铭陵园与故居 : 李鼎铭陵园与故居位于米脂县城东25公里 的桃镇东沟麒麟湾。李鼎铭先生生于1887年,在 桃镇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和多半人生。1947年12 月11日在胡宗南匪军进攻延安时病逝。因当时 处于战争环境,边区政府托付先生的家属,于同 年12月19日将灵柩送回原籍临时埋葬。
1958年11月,国家内务部报请国务院经周 恩来总理批准,交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负责拨款 修建陵园,移棺安葬,立碑纪念。陵园于1959年 春动工兴建,1960年秋竣工,12月11日在李鼎 铭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举行了隆重而节俭 的移棺安葬仪式,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以及省、 区、县各界人士敬送了花圈。


李鼎铭陵园


李鼎铭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享誉中外的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大量有益 的工作,是参政议政的先驱者。先生连任两届边 区政府副主席,功勋卓著,影响巨大。1944年先 生提案“精兵简政”这条意见,毛泽东主席在《一 个极为重要的政策》和《为人民服务》中给予深 刻论述和高度评价,已载入中国人民解放运动的 历史史册,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伟大 实践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含义,成为我国政治生活 中的一句重要名言。
李鼎铭先生博学多识,遍览经史子集,通晓 易学及多门自然科学。他著有《中国哲学体系与 民族传统概论》、《北方民族历史教科书》等书 籍。他也是中西医结合的首倡者,主张“中医科 学化,西医中国化”,毛泽东主席大加赞赏和支 持,使当时边区中西医结合的医药卫生事业迅速 发展。在家乡先生修路建桥办集市,使桃镇成为 米脂东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兴医办教造人才,为 党为国家培养出诸如李力果、郭洪涛、马明芳、 张汉武以及乔正明、杜聿德、任文明等大批栋梁 之材、仁人志士。
李鼎铭先生是驰名中外的一代名人,曾与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彭真、彭德怀、 马文瑞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以及G·斯坦因(英国记者)等国际友人结 下深厚的友情。
李鼎铭陵园建筑在桃镇麒麟湾名曰昌圪塔 的黄土峁上,翠柏常青,果花溢香,山环水绕, 雄浑壮观。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144平方 米。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布 置。陵园拱形大门上书“李鼎铭副主席陵园”,进 入陵园是高大雄伟的四面体塔形纪念碑,正面镌 刻中共中央挽词和毛泽东主席挽词,两侧分别是 中共中央西北局挽词,背面是李鼎铭先生简介。 纪念碑石雕护栏为正方形,八宝花瓣柱头,“龟 贝格”、“棋盘格”透雕栏板,构思巧妙,工艺精 美。陵园后部墓丘的正面是墓碑,设计者独具匠 心,将镰刀斧头、五角形巧妙地设置在传统墓碑 上,墓前配以精美的石桌、香炉、鼓凳,既传统 又现代,富有文化内涵。陵园护墙由设施奇特的 条石精磨细刻而成,既森严又壮观。
李鼎铭故居建于1926年,坐落在陵园脚下 的山坡上,坐北面南,由李鼎铭先生亲自选址监 修。院内正面是5孔窑洞,西侧1孔,为石砌拱 券式结构,窑内陈列有毛泽东主席给先生的亲 笔信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窑外正上方悬挂着 家乡人民为先生赠送的“造福桑梓”木匾。院内 有石碾、石磨,是典型的陕北窑洞建筑。1960年 辟为李鼎铭纪念室。李鼎铭陵园建筑风格,传统 与现代相结合,庄严与精细相统一,犹如一件巨 大的石雕精品。故居选址考究,清静自然,与李 鼎铭先生慎思博学的人格相融。陵园与故居均 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及深刻 的文化内涵。
2003年9月2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 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保护 范围为陵园与故居四边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 带为:保护范围的四面外延100米。现由米脂县 李鼎铭纪念室保护管理,并对外开放。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