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徐国栋 林海慧 | 北魏平城时期的板瓦和筒瓦

摘要:   北魏平城时期的板瓦和筒瓦邯郸市博物馆 徐国栋 林海慧内容提要:砖瓦是北朝考古中出土数量最多也是最重要的物质遗存之一,北魏平城时代的瓦片很有特色,这些瓦片以板瓦和筒瓦为主,质量精良、厚重,


北魏平城时期的板瓦和筒瓦

邯郸市博物馆 徐国栋 林海慧


内容提要:砖瓦是北朝考古中出土数量最多也是最重要的物质遗存之一,北魏平城时代的瓦片很有特色,这些瓦片以板瓦和筒瓦为主,质量精良、厚重,并且在一些瓦上刻划有文字。本文对北魏平城时代的板瓦和筒瓦进行了探讨。文中对出土的板瓦和筒瓦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并初步总结了北魏平城时代板瓦和筒瓦的特点。

关键词:北魏平城时代 板瓦 筒瓦 磨光瓦

鲜卑族拓拔部是我国古代北方活跃的少数民族中重要的一支,该部落经过数世纪的发展,逐渐强大,最终成为北朝的奠基者,影响着南北朝的格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398年,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迁到平城,北魏历史迎来了平城时代。北魏平城时代约占北魏王朝整个历史的三分之二(398494)。砖瓦是平城时代遗存中的重要因素,其中瓦片出土数量很多,而且颇具特色,这在平城时期的考古发掘中也有所体现。

出土有北魏平城时代瓦的遗址有大同操场城一1、二2、三3号遗址、云冈石窟窟前遗址及窟顶西部寺院址4、北魏明堂遗址5、大同方山思远佛寺遗址6、大同附近西侧田北魏窑址7、内蒙古石子湾北魏古城遗址8、乌兰花土城子遗址9、怀朔镇寺庙遗址10。这些瓦件可分为板瓦、筒瓦和瓦丁,以板瓦和筒瓦为主,烧制温度高,制作精良。除了被现代建筑破坏外,许多遗址到现在仍可以在地表发现大量的板瓦碎片,这些烧造质地精良的瓦片成为北魏遗址的典型特点和标志。

一、板瓦

板瓦平面形状为梯形,横向剖面形状为弧形。根据板瓦使用时的状况,可将板瓦下凸的面称为凸面,上凹面称为凹面,前端较宽的一边称为瓦檐,后端较窄的一边称为瓦尾,其余两面为侧面。
前发现的平城时代的板瓦制作都较规整,且厚重,基本上都为模制而成。其制法是先制成一个上口小下口大的筒形泥坯,再用刀具在泥坯内面按平均的四份或六份上下划切。划切时一般切痕不深,待泥坯稍干后沿表面对准内面的切痕敲击,泥坯自然沿切痕裂开。这样,泥坯分为不同的等份,每一份即为一块儿板瓦。板瓦的表面大多被磨光,也有一些没有被磨光的素面板瓦。瓦檐一般有指捏的波浪纹,这种形式在磨光板瓦中尤其多见。
根据板瓦制作时的加工情况和形式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根据板瓦制作时的加工情况和形式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Ⅰ型,板瓦的凸面和凹面均为素面。操场城二号遗址L2045,厚22.5厘米。这种类型的板瓦在平城时代的建筑遗址种都有少量的发现,但大都残缺不全。瓦檐是加工的弧状边缘。
Ⅱ型,板瓦瓦身凸面为素面,内侧凹面有烧造时留下的布纹痕迹。操场城二号遗址M201245.5厘米,大头宽32厘米,小头宽26厘米,厚1.31.7厘米。该种类型的板瓦发现的也较少。
Ⅲ型,板瓦凸面灰色素面,凹面有布纹,前沿有捏成波浪状的边饰。标本:操场城北魏建筑遗址T2013,长45.6厘米、宽3135.3厘米,厚1.52厘米。内蒙古乌兰花土城子遗址出土的部分板瓦则尺寸稍小,前端宽12厘米,厚17厘米11。(图1、2

1

2


Ⅳ型,板瓦瓦身凹面有压印的布纹,凸面被磨光,磨光的一面显现出蓝黑色。瓦檐有指捏的波浪纹,而且,在瓦的表面靠近瓦檐处常有文字,文字一般13字,字为用手或刀等工具随意刻写而成。瓦的侧面靠近凹面的部位有明显的刀切痕迹,痕迹较光滑,但侧面靠近瓦表面的部位则可见瓦烧造成功后敲击形成的疤痕。这种类型的板瓦普遍存在于平城时代的建筑遗址中。标本:操场城二号遗址L2042,长46.4厘米,厚1.42厘米。操场城二号遗址L2047,长50.2厘米,厚1.82.2厘米。这种类型的板瓦在操场城三号遗址、方山思远佛寺遗址都有发现。
Ⅴ型,板瓦凹面磨光黑色,质地细密、坚实,火候较高,制作较精,前端瓦檐均有加工成的波浪状的边饰,瓦身后沿平切,两侧缘斜向划切。凸面打磨光滑,呈黑、青、灰、白等色,部分显现出红色。内蒙古怀朔镇寺庙遗址出土有部分发红的板瓦,瓦身被认为敷有赭红。凸面光素12。部分瓦檐处刻划有文字。该种类型的板瓦又可分为两种样式:(图3、4

3

4


①式,形体较小。标本:操场城北魏一号遗址T510:3,长47厘米、前宽33.4厘米、后端宽30厘米,厚22.5厘米。明堂遗址发现一较完整者,T1021,长51厘米、宽42厘米、厚2~2.5厘米。

②式,形体较大。标本:操场城北魏一号遗址T510:13,长81厘米、前宽60厘米,后端宽50厘米,厚2.8厘米。

Ⅵ型,琉璃瓦。琉璃板瓦最先发现于云冈石窟窟顶西部寺院遗址,由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人水野清一在该遗址试掘时发现的13。2008年发掘操场城三号遗址时,在三号遗址北侧夯土台基的夯土中出土一小片琉璃瓦片,为板瓦残片,一端侧面还可见烧造时的划切痕迹。瓦的凸面为素面,颜色为浅灰色。质地较好,火候较高。凹面施有深褐色的釉,釉层较浅,只有薄薄的一层,但还是把凹面涂抹的很光亮(图5)。2008年夏天开始发掘的云冈窟顶遗址,在西部北魏寺院遗址处出土了许多琉璃瓦。

5


二、筒瓦

筒瓦和板瓦是密不可分的建筑结构因素,一般和板瓦交错并排于建筑顶部。根据制作筒瓦时的状况,同板瓦类似,将筒瓦上凸的面称为凸面,向下凹的面称为凹面,筒瓦后段外伸部分称为瓦舌,与瓦舌相对的一端称为筒瓦的瓦尾,其余两个较窄面称为侧面。还有一种筒瓦与瓦当连接,没有瓦舌部分。
目前发现的平城时代筒瓦基本上都为泥质灰陶模制而成,其制法是先模制一个圆筒状的泥坯,再于筒瓦前端上面做出瓦舌,最后用刀具在泥坯内侧上下划切将筒瓦泥坯切成两等分,一般不切透。待到泥坯稍干后沿筒瓦表面的划切位置对准敲击,泥坯自然沿切痕裂开。这样,泥坯分为二等份,每一份即为一块筒瓦。平城时代的筒瓦表面一般被磨光,磨光的表面显现出黑色或青灰色。筒瓦的内面一般有烧造时留下的布纹。
部分筒瓦与瓦当相连,明堂遗址发现带瓦当的筒瓦前端都有一方孔,这些带方孔的筒瓦是檐瓦,方孔是用来将其固定在椽头上的插孔。关于筒瓦与瓦当的连接方式,目前发现的有两种。第一种是在模制好的瓦当背面放上筒瓦的内模,直接做出圆筒形筒瓦的泥坯,然后用绳子或刀具切下泥坯的一半。第二种是先用内模制作成圆筒形泥坯,用刀具平分泥坯后,用切好的筒瓦泥坯与瓦当背面连接。第一种连接方法常常使得瓦当背面留下螺旋形的刮切痕迹,而且遗留到现在的部分瓦当还残存有筒瓦残迹。第二种方法则没有刮切痕迹,遗留到现在的瓦当质地较精良、规整。
根据的筒瓦的烧造和加工特点,可将这个时代的筒瓦分为磨光和素面两种类型。
A型,磨光筒瓦。瓦舌内凹,瓦舌平面呈梯形。瓦身侧面靠近内面部分可见明显切痕,为烧造时留下的划切痕迹。这种类型的筒瓦制作的较精致,瓦胎厚重,质地较好。筒瓦的凸面磨光的较明显,有明显的光泽,表面可见一些细小的裂纹。这些磨光瓦的颜色多为黑蓝色,少数可见红色。可按尺寸的大小将其分为两种样式。(图6789
Ⅰ式,形制很大,瓦身直径有2325厘米,厚23厘米,因发现的标本仅为残片,所以其长度等具体尺寸不清,大约有70厘米以上。这种大型的筒瓦主要发现于操场城一号、二号和三号遗址。标本:操场城一号遗址:T4103,通长75.5厘米、瓦径23厘米、瓦舌长7厘米、厚23厘米。操场城三号遗址出土的一件筒瓦残片直径达到25厘米,与此地点出土的一件兽面瓦当直径相一致。
Ⅱ式,形制普通,瓦身直径1418厘米,厚1.51.8厘米,这种筒瓦发现的数量较多。标本:操场城一号遗址T51023,通长52.4厘米、瓦径16.4厘米、瓦舌长3.4厘米。内蒙古石子湾北魏古城出土的筒瓦内有布纹,凸面光素,完整的长50、宽18、厚1.6、舌长6厘米 。内蒙古怀朔镇寺庙遗址出土的筒瓦也是该种样式,但这一地区发现筒瓦大部分表面敷有赭红,表面显现出红色 。
同磨光板瓦一样,部分筒瓦上也刻有文字,但筒瓦的文字一般刻在瓦舌上面的外侧,多为1~2个字。一些与瓦当相连接的筒瓦瓦脊中央有一与瓦脊方向垂直的长方形瓦钉孔。
B型,素面筒瓦,因目前考古发掘的多为皇家建筑遗址,素面筒瓦只有少量出土。这些素面筒瓦的形制较小,侧面划切痕迹不明显。直径1315厘米,厚约1.4厘米。这种类型的筒瓦的制作工艺也没有磨光瓦好,陶胎质地一般。

6

7

8

9


三、瓦文

瓦文多见于磨光板瓦的瓦檐和磨光筒瓦的瓦舌处,在大同操场城一号、二号和三号遗址以及北魏明堂遗址发现的瓦文较多,多为一个字或两个字。这些瓦文均为制作瓦时在未干的瓦坯上刻划而成,板瓦上的瓦文比筒瓦上大。操场城北魏一号遗址中发现的带文字瓦片有169片,其中有109片为文字板瓦残片,85件字体可辨。在操场城二号遗址中也发现三块文字板瓦残片:T1141,磨光,厚3.2厘米。刻字似为“伏”字;L2033,刻字似为“国”字;L2046,刻字似为“贵”字。操场城三号遗址中带文字的板瓦残片也较多,有些字与一号遗址或二号遗址相同,如“国”字等。明堂遗址发现有完整字迹的板瓦18块,字体较筒瓦上的大,写的很随意,与操场城遗址相似。字体最大者7厘米×9厘米,最小者3厘米×4厘米。这些刻划在板瓦上的文字大部分是用尖锐的木、铁器刻划,少部分直接用手指和指甲刻写。字体以隶书、行楷居多,个别为草书。(图1011121314
瓦文多为刻划而成,模印的少见。目前发现的模印瓦文有大同操场城北魏一号遗址出土的3例筒瓦瓦舌戳印,均为单字,有“容”、“完”各一字,另一字不清楚。在明堂遗址还发现有3块筒瓦残片,上面文字为压印的阳文,印文分别为“莫问”、“范太”。
瓦文字体包括楷、隶、草三种,可以识别的文字有:“头”、“荣”、“查”、“黄”、“王”、“禾”、“太”、“田”、“奴”、“月”、“德”、“吴”、“齐”、“高”、“阳”、“受”、“天”、“注月”、“伏”、“伏盖”、“午”、“可”、“拔”、“戎”、“斗岁”、“道”、“众”、“白”、“荃”、“清”、“市”、“俟”、“生”、“洛”、“蓝”、“茹”、“成”、“从”、“护”、“万”、“伯_”、“六日”、“上一”、“自”、“矣”、“泉”、“和”、“弘”、“相”、“冬”、“买尔”、“保”、“车”、“次”、“文”、“及”、“乌”、“质”、“非”、“奇”、“天保”等。这些瓦文据考证为姓名、官职或与工序相关等14
这些出土的瓦文与洛阳北魏宫殿遗址出土的瓦文15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首先汉魏洛阳城单个瓦片上的文字比平城多,如汉魏洛阳城筒瓦上多达5个字;其次汉魏洛阳城中出土的瓦文模印文字多,而平城瓦文多刻划,模印文字少见。

10

11

12

图13

图14


四、结语

北魏平城时代出土的瓦件种类多样,同一个遗址中出土的既有素面瓦,也有磨光瓦,但以磨光瓦为主,也最有特色。目前所知这种瓦最早出自于十六国时期的后赵16,北魏、北齐乃至隋唐的建筑遗址都有大量出土。关于该类型瓦的制作工艺早期认为瓦表面的光洁为打磨而成17,后来有学者认为瓦面经过渗炭处理18。从材质上来说打磨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很有可能在这种瓦中添加了一些特殊材料。明代崔铣在《彰德府志·卷八·邺都宫室志》有:“北齐起邺南城,其瓦皆以胡桃油油之”的记载,但是这一结论尚有待于科技手段的检验。这种瓦一直延续到唐代19,后来随着琉璃瓦的盛行而逐渐消失。
目前发现的素面瓦主要位于大同操场城北魏宫殿遗址,数量很少。史料中对平城时代早中期的平城有这样的记载:“什翼珪始都平城,犹逐水草,无城郭,木末始土著局处。佛狸……截平城西为宫城,四角起楼,女墙,门不施屋,城又无堑。南门外立二土门,内立庙,开四门,各随方色,凡五庙,一世一间,瓦屋。……,妃妾住皆土屋。”20可知,当时的宫殿是很简陋的。然而到了孝文帝太和时期,《水经注》里对平城宫殿有这样的记载:“太和十六年,破太华、安昌诸殿,造太极殿,东西堂及朝堂,夹建象魏、乾元、中阳、端门、东西二掖门、云龙、神虎、中华诸门,皆饰以观阁。东堂东接太和殿,殿之东阶下有一碑,太和中立石,是洛阳八风谷之缁石也,太和殿之东北接紫宫寺,南对承贤门,门南即皇信堂。堂之四周,图古圣忠臣烈士之容,刊题其侧,是辩章郎彭城张僧达、乐安蒋少游笔。堂南对白台。台其高广,台基四周列壁,阁道自内而升。国之图录秘籍,悉积其下。台西即朱明阁,直侍之官,出入所由也。其水夹御路南流,迳蓬台西。21说明平城宫殿进行了一些扩建,规模壮观,装饰精美。这些出土的瓦也从侧面反映北魏平城时期宫殿发展变化的概况,但具体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注释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大同操场城北魏建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4,第485513

2.张庆捷,《大同操场城北魏太官粮储遗址初探》,《文物》,2010.4,第5358

3.待刊,发掘于2008年,遗址位于操场城一号遗址北侧,与其紧邻。

4.冈村秀典编,《云冈石窟——遗物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朋友书店,2006

5.王银田、曹臣民、韩生存,《山西大同市北魏平城明堂遗址1995年的发掘》,《考古》,2001.3,第2634

6.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北魏方山思远佛寺遗址发掘报告》,《文物》,2007.4,第426

7.王银田、宋建忠、殷宪,《北魏西册田制陶遗址调查报告》,《文物》,2010.5,第2737

8.崔璿,《石子湾北魏古城的方位、文化遗存及其它》,《文物》,1980.8,第5561

9.李兴盛、赵杰,《四子王旗土城子、城卜子古城再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1,第1318

10.刘幻真,《北魏怀朔镇寺庙遗址》,《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2,第67—74页

11.李兴盛、赵杰,《四子王旗土城子、城卜子古城再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1,第1318

12.刘幻真,《北魏怀朔镇寺庙遗址》,《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2,第6774

13.冈村秀典编,《云冈石窟——遗物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朋友书店,2006

14.王银田、曹臣民、韩生存,《山西大同市北魏平城明堂遗址1995年的发掘》,《考古》,2001.3,第2634

15.黄士斌,《汉魏洛阳城出土的有文字的瓦》,《考古》,1962.9,第484492

16.朱岩石、何利群. 河北磁县北朝墓群发掘M63及十六国窑址.中国文物报[N].2007.7.272

17.因瓦表面光洁,早期学界大多称为“磨光黑瓦”,所以本文仍从原来的叫法。

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独立行政法人文化财研究所奈良文化财研究所联合考古队,《唐长安城大明宫太液池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3.11,第726

19.一些唐长安城遗址发掘报告中将此类型瓦称作“青掍瓦”。

20.(梁)萧子显,《南齐书·魏虏传》,中华书局,1972,第983984

21.(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310334

原文发表于《华夏考古》2014年第4期,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