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凤翔东湖园林

摘要: 凤翔东湖园林,明——清,宝鸡,凤翔县城东关,古建筑,第五批 凤翔县东湖公园在陕西省西部凤翔县县城东部,渭河支流湋河上游。有内外二湖,内湖为苏轼任凤翔府判官时疏浚,外湖是清光绪年间开凿,统称东湖。湖中建有洗砚亭、君子亭、春风亭、鸳鸯亭等,外湖建有山庄、苗圃、荷塘等。系城区风景湖。凤翔在夏代以前称雍州,唐代时改为凤翔府。东湖和凤翔的 ...
凤翔东湖园林,明——清,宝鸡,凤翔县城东关,古建筑,第五批
凤翔县东湖公园在陕西省西部凤翔县县城东部,渭河支流湋河上游。有内外二湖,内湖为苏轼任凤翔府判官时疏浚,外湖是清光绪年间开凿,统称东湖。湖中建有洗砚亭、君子亭、春风亭、鸳鸯亭等,外湖建有山庄、苗圃、荷塘等。系城区风景湖。

凤翔在夏代以前称雍州,唐代时改为凤翔府。东湖和凤翔的历史一样悠久,相传周文王元年瑞凤飞鸣过雍,在此饮水而得名,周人认为是祥瑞之兆,故名"饮凤池"。北宋时,大文学家苏东坡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倡导修筑扩建饮凤池,植细柳,栽莲藕,修筑君子亭、宛古亭、喜雨亭等秀丽的亭台楼榭。因距府城东门只有二三十步远,又改名为东湖,延续至今,已经有近千年历史。苏东坡在修凤翔东湖之后二十年,苏东坡又在杭州修建了西湖,因而东湖与西湖称姊妹湖,人言西湖的水,东湖的柳。

东湖,是我国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宋嘉祐七年(1062年),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藉"饮凤池",挖掘疏浚,扩池而成,引城西北角凤凰泉水注入,种莲植柳,建亭修桥,筑楼成阁,并因地处城东取名东湖。东湖与闻名与世的杭州西湖南北遥望,皆因苏轼而名,人们你之为"姊妹湖",有诗曰:"东湖暂让西湖美,西湖却知东湖先"

东湖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历经宋以后历代修葺,亭台、阁楼相继增多,湖体随之扩大,现占地近20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8万多平方米,形成内外湖。湖形随城墙走向而呈曲折,湖的主轴线由东南向南转,为湖内建筑、景物的布局带来了自然变化。走近东湖,映入眼帘的是一对雄姿飒爽的石雕狮,蹲峙两旁,右似点首迎宾,左如威镇守门。进入大门,入主行道,道旁雪松,黄洋、红叶栎相互映衬,格外醒目,向南而进,迎面牌坊,造型别致,以石山蟾园衬托,更引注目。过次,便是湖心风景区,湖中亭、桥、径、洲、堂等将水面划分为在连续空间,景深幽然,空间景色,步移景异。显示了古园林布局的妙技。建筑以"君子亭"为核心,星罗棋布于周,步行曲径,两旁异石林立,花木密布,桥上有亭名为"宛在"取"伊人宛在水中央"之意,四周翅起,呈飞跃之势,精巧玲珑,惹人喜爱,登亭坐栏,颇有悬空荡游之感。


由"春风亭"折而东望,为苏轼所建之"会景堂",堂四周设置花窗,可供游客品茶观景,又可包览东坡之赞名,堂、亭两处中通石桥,桥中央为六柱双顶之亭,名曰"鸳鸯",彩绘妍丽,煞似一对鸳鸯在湖中戏水。东南古城遗址,进"生面别开"小拱门,登五十余台阶,上"一览亭",俯视内湖景色,鸟瞰外湖曲桥、山庄、水乡、花圃;远眺终南,近观雍山雍水,别有情趣。苏公祠、喜雨亭、凌虚台、碑林藏有苏轼"三记一论"即:《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凤鸣驿记》、《思治论》和历代文人墨客咏颂苏公和东湖的诗词石刻,运笔挺年拨,构思超俗,令人神驰。


湖内桥、亭、堂、轩、榭等建筑,采用钻尖、歇山、怨山、卷棚、抱夏、庑殿、单檐等形式,各具一格。具有:"布局完整,精巧雅致;特有风光,宋代风貌;北方风格,先秦风物"的鲜明特色和重要的历史,风景、文物、建筑、艺术、科学、旅游价值,堪称我国北方古典园林的优秀代表。


是陕西省十大名胜园林和西部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东湖尤为重视,多次拨付专款进行修葺,并且恢复了东胡已经倾圮的景点多处,使东湖真正恢复了绚丽多采的青春,焕发出了璀灿迷人的光彩,达到和超过了她鼎盛时期的水平。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