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纪念中国考古100周年暨西阴遗址发掘95周年(四)丨 田建文:西阴村史前遗存第二次发掘

摘要: 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史前遗存的首次发掘是在1926年10月15日至11月初由李济先生主持进行的①,这是中国人首次独立主持的考古工作,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96年是西阴史前遗存发掘70周年和李济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考古界先辈们的不朽功绩,为西阴遗址的深入研究增添新的实物资料,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织力量于1994年10月12日至1 ...


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史前遗存的首次发掘是在1926年10月15日至11月初由李济先生主持进行的①,这是中国人首次独立主持的考古工作,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96年是西阴史前遗存发掘70周年和李济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考古界先辈们的不朽功绩,为西阴遗址的深入研究增添新的实物资料,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织力量于1994年10月12日至11月28日第二次发掘了该遗址。


一、地理环境、遗址位置与发掘地点


夏县位于运城盆地东部,西北枕卧鸣条岗,《史记·秦本纪》:“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又《书序·商书》:“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或即此。《续汉书·郡国志一》注引《帝王世纪》:“(安邑)县西有鸣条陌,汤伐桀战昆吾亭。”东南依偎中条山,又名景山,《国语·晋语》云:“景霍以为城。”《水经注·涑水》:“涑水又与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鸣条与中条间有涑水河的支流青龙河,又名运粮河,今已接近干涸。河两岸分布有不少遗址。

西阴村隶属尉郭乡,位于青龙河北岸,西南8公里处为战国、汉代的古安邑即“禹王城”遗址,亦处河北;东北8公里处为以龙山、夏商时代遗存为主的东下冯遗址,发现有二里冈下层时期城址一座,地处河南。另外附近还有遗存年代与西阴村一致的崔家河遗址(图一)。

图一 西阴村遗址位置图(1/450000)


西阴村之西北为鸣条岗下一处高地,作舌状凸出,遗址便坐落于这块高地上,因灰土堆积十分丰富,俗称“灰土岭”。因积年取土、修路、村民建房,岭之西部大面积破坏,已远非李济先生1926年发掘时的面貌。经我们实地调查,遗址南至西阴村南今“嫘祖庙”(过去为关帝庙)一带,北至灰土岭缘(西阴与其毋村地界),东至村东一条南北向小路附近(小路东侧断崖上还可见少量灰坑),遗址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00米,总面积30万平方米。西阴村将遗址东南呈半环状包围和破坏(图二)。


图二 西阴遗址平面图(1/3000)


1926年发掘地点在村北公路东侧,十多年前村民盖房时将断崖破坏,村中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对当时发掘地点、情景记忆犹新,提及“李博士”、“袁(复礼)先生”,仍充满崇敬之情。1965年竖立的西阴遗址省级文物保护标志就位于其北92米处。

第二次发掘地点在第一次发掘地点南略偏西105—165米处。两地点过去为一体,为了交通方便挖断它形成一条窄路,近年路已拓宽,路西地带也辟为取土场,加之宅基地向西发展对遗址造成严重破坏,在此进行发掘工作已显得颇为紧迫。


图三 I区平面图(1/100)


发掘分两区进行,I区在西侧,开5×5米探方七个,除T3、T5北和T6东隔梁之外余隔梁未打,另T5因发掘Y1向西扩方1×2米,总面积为126平方米(图三、图八)。在发掘I区过程中发现这一带由于积年破坏,40厘米耕土层下便是遗迹或生土,无文化层堆积,遂在I区之东开辟Ⅱ区,依据断崖走向揭去耕土清理遗迹,面积约为450平方米(图四)。I、Ⅱ区总发掘面积为576平方米。


图八I区发掘现场

图四 Ⅱ区平面图(1/200)


此外,对灰山土岭东缘近村中部的一座残灰坑进行了清理,编号为采H1。


二、层位关系与遗存年代


这次发掘的西阴村遗址耕土层下即见生土或文化遗迹。以I区T5南壁为例说明之:26—34厘米的浅灰色耕土,层内包含有西阴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和二里冈下层文化碎陶片及近现代砖、瓦、瓷片等,层下为H2—H5,H2打破H3,H3打破H4和H5,H5也打破了H4,这些灰坑均打破了生土。说明这里的层位关系是相当简单的(图五),但遗迹间的打破关系又是比较复杂的。


图五 T5南壁剖面图(1/30)


I区:TM1、TM2为金代砖室墓,TM3约为唐代土洞墓,其余诸遗迹单位有直接关系且包含物较多者我们分解为4组。

Ⅱ区:M4为金代土洞墓,M5、M6为金代砖室墓,G2为二里冈下层文化时期泄水沟,其余诸遗迹单位有直接关系者我们分解为5组。

根据I区、Ⅱ区共九组层位关系,结合周邻地区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本次发掘所获文化遗存有以下几个时期或阶段。

1.西阴文化 即过去所称的庙底沟文化或类型,遗存最为丰富,这与1926年发掘结果是一致的。典型单位有Yl、G1、H4、H5、F1、F4、H30、H32、H33、H39等,另有H34。

2.西王村Ⅲ期文化过去曾将它归入庙底沟文化系统进行研究,也有人归入庙底沟二期文化。典型单位为H37,西阴遗址本阶段文化堆积很少。

3.庙底沟二期文化典型单位有H8、F2、F3、H36、H38等,另有F5,文化堆积较丰富。

4.二里冈文化 即《夏县东下冯》中的第Ⅴ期,典型单位为IH2、H13、ⅡG2,目前发现此阶段文化堆积不多。

另外,过去调査发现西阴村遗址有龙山文化晚期三里桥类型遗物②,此次未见。

由此看来,西阴村遗址从西阴文化一直延续到二里冈下层文化时期,但以西阴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为主。在本文最后一节中我们将提及,西王村上层及Ⅲ期文化皆可归入西阴文化中,但介绍文化遗存时仍采用过去的命名,这样可以避免西阴一期、二期、三期、四期文化一类的遗址本身文化分期概念和提法。


三、西阴文化


(一)遗迹

1.房址 两座,即F1、F4。

F1保存相对较完整,它位于Ⅱ区中部南侧,为半地穴式圆角长方形房屋(图六)。F1直接起建在生土之上,先挖口大于底的基槽,其口部北、东侧及南侧东部口较大与槽底间以阶梯状过渡,槽口南北长7.40、东西宽6.10、现存深0.6米;房内踩踏面则又小于基槽底部,南北长约6.5、东西宽约5.4米,总面积35.1平方米,这应是室内居住总面积。F1东、南、北边缘保存较为完整,西壁西北角被ⅡF3打破,西南部分又遭ⅡM5、M6破坏,ⅡG2斜穿F1西壁和北壁,并因电线杆障碍部分未发掘,但西南角保存了下来,推侧门道位于西壁正中。房内偏东部南北两侧各有一柱洞,间距2.3米,南柱洞距南踩踏面缘近2米,北柱洞距北缘2.2米,由此知F1三开间,柱洞径0.2、深0.16米,内填以经夯打的烧土块。三层地面均由红烧土块经夯打加工,层面皆十分平整、光滑、坚硬,可能系前后三次使用,最下一层红烧土厚6厘米,中间一层厚1厘米,上层厚5厘米。在柱洞西侧有较规整的直径约4米的圆形火烧面痕,作用类于火塘。房内东北角覆扣一红色泥质圜底钵,其下有一器盖,钵底刻意打穿二洞,盖之纽尖正好伸入稍大的洞内,系F1使用时期遗物,或与某种宗教仪式有关。F1踩踏面上有0.15米废弃后堆积物,灰土或黄土中夹杂大量红烧土块,其上为近现代灰褐色土堆积,含有不少瓷片。


图六 F1平剖面图(1/85)


F4位于F1西北约8米处,被F2打破,保存较差。大体为一直径2.6、深0.3米的圆形半地穴式房屋,底部踩踏面厚5厘米,东侧壁有一近直角状外凸,推侧门道在南侧,惜已被F2破坏。F4底部有泥质红陶圜底恪⑵降撞А⒓猩肮薜龋?瞧涫褂檬逼诘囊盼铩4送釬4北部有一火塘类遗迹,整体为瓢形。西侧为长1.2、宽0.75米的扁圆形,相连东侧为上径0.4、底径0.3米的圆形。其底部较F4底深0.1米,底烧土面已成黑灰色,四周为红烧土,乃F4废弃后遗迹并打破之。另火塘南部被一小洞打破,洞径近0.3、深0.3米,底部有7厘米厚的夯土,似为一柱洞。


图七 Y1平剖面图


2.陶窑 一座。


Y1位于T5之西北角,被H3打破,为窑腔居上、火膛居前下方的竖穴式(图七、图九)。窑腔为圆形,上部虽已毁但由上部渐内收知原为穹窿顶,现存口内径0.86、底内径0.94米。无窑箅,腔中一顶部直径约0.6、底部约0.8、高0.3米左右的圆台即放置陶器的地方,自平台顶部起窑腔残高0.28米。窑腔之西隔火门为火膛,大体为东西圆角长方形,口底相若,唯近内侧底部略外扩,火膛长0.66、宽0.36、深1.16米,四周用草拌泥敷抹加固。火膛西侧又有草抹泥入燃料口,横截面似一凹字形,东西长0.26、南北宽0.28、厚0.10米,废弃后又用草拌泥将凹缺部分填塞。由此推知火膛顶部原来密封,或即穹窿顶,留否烟囱未可知。比较独特的是窑腔之南又有一火膛设置,平面近圆形,直径约0.7、深0.78米,口略大于底,发掘时火门已用一残一完整的两件葫芦口平底瓶堵塞并以草拌泥敷抹间隙(图一〇),推测是这处火膛废弃后又在西侧挖一火膛,反映出此窑多次利用。Y1中接触火力较集中的地方尤其是火门,窑腔内有2厘米左右的灰色烧土,其外及他处为4一10厘米的红烧土。Y1填土中包含物有泥质彩陶盆、盆、钵、敛口钵、葫芦口瓶、尖底瓶、圆唇厚沿钵及各类夹砂罐等。从相关遗迹分析,Y1先依南侧断崖掏挖成,南侧火膛废弃后又在西侧依断崖挖成西侧火膛。H3为Y1使用西侧火膛时的废弃物堆积,其坑形成或与使用南侧火膛时就近获取陶土有关。H14有可能为Y1使用南侧火膛时的堆积。

图九Y1


图一〇Y1南火膛


3.壕沟 一条。


G1直接挖在生土上并打破H9、H11、H12。它横穿T1—T4,在I区及Ⅱ区西部大体为西略偏南——东略偏北走向,在F1西南角外侧向正东方向延伸。在1926年发掘地点东南64米和110米处各有一大型灰沟,前者较G1略窄,深约5米;后者比G1宽而深,究竟是否与G1为一体,尚待日后工作。G1沟边齐整,南北斜向内收,T2中沟之北壁中间为阶梯式内收。经发掘和钻探已知此沟百余米长,口宽约6、底宽2.8、现存深度为4.02米。沟内堆积层很复杂,从T3及T7东壁剖面看,有27小层堆积(图一二)。自上而下,1一10层为灰褐土堆积,层与层间以一更小层砂、小碎石、淤积土混合物为界。这10层土质较硬,包含物复杂,以碎陶片为多,为淤积堆积层;11一14层为深灰褐土堆积,土质纯净,含不少大块陶片,其堆积形成与I区兴起以Y1为代表的制陶场所有关;15—21层为灰褐土堆积,土质纯净坚硬,陶片稀少;22—27层为红褐土堆积,土质、包含物如上。15—27层均水浸土,另参见T3西壁剖面(图一一)。从G1这27层堆积特点看,属短时间内从南北两侧向沟中央倾斜的重复堆积,并间以因流水造成的局部侵蚀破坏。每层范围都不大,厚薄亦不一,约在0.05—0.4米间。G1中包含文化遗物有泥质红陶体、彩陶体、盆、彩陶盆、夹砂红褐陶或红陶罐、釜形鼎、灶、杯、器盖及研磨棒、磨石、石斧、兽骨、兽牙等。


图一一T3西壁

图一二 GY剖面图


4.灰坑 共24座,见表一。


可分圆形、圆形袋状、椭圆形、长条形和不规则形五种,大多挖在生土上。H3、H4、H5、H26、H30、H33、H34、H39共八座灰坑规模较大,是因为掏挖陶土形成的,其形状不十分规整;H25、H32、H40三座圆形袋状坑坑壁规整,底部平坦,系储物窖穴。上述11座灰坑以灰土堆积为主,包含物很多,几乎每一座灰坑都能够包括所代表阶段的遗存内涵,这在下文便可得到反映。其余13座灰坑以不规则形居多,亦不太深,填土虽为灰土、红褐土或黄褐土中杂有灰土,但包含物相对较贫乏,它们在形状和用途上都表现出很大程度的随意性。值得指出,在这24座灰坑中发现兽骨比例远低于晋南、晋西南同期其它遗址,经浮选、筛选也未获个体较小的果实壳、种籽等遗物,或与发掘地点在制陶区一带有关系。

表一 西阴文化灰坑登记表

H4 位于T5南部,被H3、H5打破。坑口约为圆形,直径约1.9、现存深0.5米,坑壁较规整,底部平坦,西侧口部近斜坡状,坑内填以结构紧密的红褐色土。除陶球、磨石外,复原陶器9件。

H30 位于Ⅱ区东北部,打破H31。坑口近“8”字形,西半部较大。东半部坑小且浅并略呈袋状,二者间有一长0.8、宽0.1、高0.2米的生土台;东半部现存深0.4米,南北最宽处约2米;西半部东高西低,深约2、南北最宽处3.5米;H30东西总长约4米。坑内填疏松的烧窑灰土并含陶窑残块。除兽骨、骨镞、陶环、陶球、研磨棒、石刀等之外复原陶器20余件(图一四)。


图一四 ⅡH30、H31平剖面图(1/62)


H32 位于II区北部,打破H33、H39。圆形袋状坑,坑壁规整,底部平坦。口径1.4、底径1.8、深0.7米。坑内以烧窑灰土堆积为主,下部有不少烧土块和白灰面残块,除骨镞等之外,复原陶器4件。值得介绍的是白灰面,敷抹在厚约5—7厘米的草拌泥之上,有的双面抹厚近1厘米的白灰,表面光滑平整,我们认为单面白灰面为房屋围墙,双面者或系隔墙(图一五)。


图一五 H32、H33平剖面图(1/62)


H33 位于Ⅱ区北端,西南角被H32打破。坑口呈椭圆形,长4.5、宽2.1、深2.35米,坑壁不规整,底部平坦并略小于口。坑内以疏松的烧窑灰土堆积为主,西南角有一黄褐土堆积台,东北部有大量黄褐土与草拌泥堆积,除石刀、石斧、磨石、研磨棒、骨料、陶环、陶球等之外,复原陶器7件(图一五)。


H34 位于区中部,坑口形状不规则,略呈“8”字形,长5.6、宽3.7、深约1.5米,坑壁不规整,底部凹凸不平。坑内以烧窑灰土堆积为主,土质疏松,并含少量烧土块。除陶球、陶纺轮、石球等外,复原陶器近20件(图一六)。


图一六 H34平剖面图(1/62)


H39 位于Ⅱ区北部,被H32、H38打破。坑口呈椭圆形,长6.7、宽4.6、现存深1.75米。坑壁不规整,南壁有一级台阶,底部由东南向西北渐深,并有大小不等的五个小浅坑。坑内以灰土堆积为主并含大量烧土块,呈层状堆积。除石刀、研磨棒、骨锥、骨簪、陶纺轮、陶球等之外,复原陶器近20件(图一三、图—七)。


图一三 H39


图一七 H39平剖面图(1/75)


H40 位于Ⅱ区中部,为口小底大的圆形袋状坑,底为圜状。口径1.1、底径1.5、深0.8米。填土为结构疏松的浅灰土,内含大量的红烧土块和草木灰。包含物有石铲、陶钵、夹砂罐等(图一八)。


图一八 H40平剖面图(1/50)


(二)遗物

此次发掘所得西阴文化遗物十分丰富,有陶、石、骨、蚌等类。

1.陶器

复原陶器百余件,种类亦较齐全,由于位于陶窑附近,残次器较多。

个体较大的陶器泥条盘筑成形后慢轮修整,未观察到先进快轮拉坯制成的陶器,一些小陶器如陶杯及陶球、陶环均为手制而成,纺轮则利用陶片打磨而成。我们通过对H4、H34、H39等典型单位的统计③(表二、三、四)和发掘、整理过程中观察,陶器陶质分泥质与夹砂两类,二者之比约为3:2(表五)。陶色分红、灰、褐三类,但红与褐(多红褐)、灰与褐间有时难以准确区分,个别器物往往一侧为此色,另一侧为彼色,大致说来红、灰、褐三者之比约为6:2:2(表五)。纹饰以线纹、彩陶为主,旋纹常与线纹同见,另有少量划纹,未予统计。彩陶多为黑彩,红彩极其少见,并有少量的白衣彩陶。纹样以勾叶纹(弧边三角纹)、圆点纹、网纹为主。勾叶纹变化及排列方式较多。彩陶主要饰于盆、钵器表,有少量壶及个别平底瓶腹下部有一道黑彩。线纹主要饰于尖底瓶、平底瓶、罐、釜、釜形鼎、缸等器上,盆仅见一例。器盖、甑均素面,另一部分素面器为盆、钵、罐。素面、线纹、彩陶三者之比约5:3:2(表六)。器类以盆、钵、罐、尖底瓶、器盖多见,它们与其余器类总和之比约3:2:2:1:1:1(表六)。具体比例数字见表二至表六。

表二 H4陶系器类个体统计表


表三 H34陶系器类个体统计表


表四 H39陶系器类个体统计表


表五 H4、H34、H39陶质陶色统计表


表六 H4、H34、H39器类、纹饰统计表

遗物类型学的研究是我们认识遗存结构与性质、年代的基础。这批西阴文化的资料,除了尖底瓶型式划分和变化规律我们比较清楚外,盆、钵、夹砂罐数量多,形态复杂,规律性不强,我们只能以多分种类(型)的方式处理。这样,有些器物种类的差别也许就是时代早晚的差别。

(1)夹砂陶系

此类陶器因夹砂而质地粗糙极易破碎,器表陶色也不均匀,多为红褐色,或为灰褐色,亦有兼而有之者,除素面外一般拍印(装饰)散乱线纹。

釜均圜底,分A、B两型。


图一九 西阴文化陶釜、釜形鼎、灶(1/4)

1、3.A型釜(H39:16、H34:13)

2、4-6.釜形鼎(G1:4、17、18、19)

7-10、12、13.灶(Gl:20、24、22、21,H39:34、G1:23)

11、14.B型釜(H28:1、H30:18)


A型数量较多,均红褐陶④,小口,广折肩。H39:16,尖唇,垂沿,肩部有数周旋纹,折肩下的底部为散乱线纹。口径17.2、肩径30、复原通高10厘米(图一九,1);H34:13,方唇,敛口,折肩略耸,肩部亦有数周旋纹,底部为素面。口径15.5、肩径26.4、复原通髙7.6厘米(图一九,3)。

B型数量较少,口径约与腹径相当。H30:18,灰褐陶;圆唇,沿略外卷,颈部微折,口与腹径近同,沿下有九道旋纹,其下为一周附加堆纹,通体间以划纹。口径18.4、残高10厘米(图一九,14);H28:1,灰陶,圆唇,折沿,腹中鼓近折,并有一周附加堆纹,腹上部为数道旋纹。口径11.2、残高6.4厘米(图一九,11)。

釜形鼎数量不多,皆A型釜下附三个外侧中部有竖凹槽的柱足,红褐陶。G1:4,铁轨式口沿,广折肩,肩部有数道旋纹,下为散乱划纹。口径16.4、肩径28.8、残高10厘米(图一九,2);G1:17、18、19,残足部,残高分别为9.8、6.8、6.4厘米(图一九,4、5、6)。

灶种类较多,复原者少,除H39:34为红陶外余均红褐陶。可复原者为H39:34,盆形灶,方唇,厚沿,敞口,深腹,近平底略内凹而颇似矮圈足,一侧有残灶门。口径16.6、底径12.4、通高11.6厘米(图一九,12)。G1:20,矮圈足灶之底部,灶门一周饰附加堆纹花边,下角贴有泥饼(图一九,7)。G1:24,矮圈足灶之底部(图一九,8)。G1:23,矮圈足灶之底部,饰有旋纹(图一九,13)。G1:22,下附加矮圆柱状足的灶底部(图一九,9)。G1:21,口部,内有犬牙状设置用以承釜(图一九,10)。

鼓腹罐数量甚多,分三型。


图二〇 西阴文化夹砂罐、缸(1/6)

1、4、7.A型鼓腹罐(F4:1、H32:5、H40.4)

2、3、5、6、10、11、14.缸(H34:27、H33:28、

H34:28、H33:29、H30:47、H33:30、H30:40)

8、9.反折沿罐(H27:1、H34:36)

12、13、15、17.C型鼓腹罐(G1:25、H39:36、G1:26、Y1:3)

16.其他罐(H33:27)


A型线纹罐,数量少于B型。F4:1,灰褐陶,圆唇,窄反折沿,溜肩,腹中鼓,腹部饰斜线纹。口径9、腹径26.4、残高18厘米(图版壹,1;图二〇,1)。H40:4,灰褐陶,尖圆唇,折沿,沿面内凹,鼓腹偏上,通体饰斜线纹。口径23、腹径30.8、残高20.5厘米(图二〇,7)。另一件与上二件区别较大,实应为鼓肩罐,因数量少归入此类介绍,H32:5,红褐陶,部分泛灰,尖唇,口近直,最大径在肩部,腹急收,器表饰散乱线纹。口径34、腹径38、残高37厘米(图二〇,4)。

B型数量多,似A型但颈部或肩上部有数道旋纹,下多为斜线纹,个别为竖线纹,可分三类。一类最多,皆折沿,溜肩,深腹上鼓。H39:35,红褐陶,方唇。口径29.2、腹径39.2、残高20厘米(图二一,1)。H34:25,红褐陶,方唇。口径26、腹径14、残高16厘米(图二一,2)。H34:26,灰陶,近圆唇,折沿近直,旋纹上下道间紧密相连。口径26.8、腹径34.4、残高16厘米(图二一,3)。Y1:10,红陶,尖唇,窄沿近垂。口径20、腹径30.4、残高12.4厘米(图二一,4)。Y1:11,红陶,方唇,近直口,旋纹上下道间紧密相连。口径26、残高10.5厘米(图二一,5)。H32:21,灰陶,部分泛红,方唇,直口,沿外凸内凹1内径22.5、腹径30.5、残高13.5厘米(图二一,6)。H27:2、H33:25,皆为口沿残片,前者为灰褐陶,圆唇,沿面内凹,后者红陶,方唇(图二一,10、11)。二类较少,腹较浅,中部偏上鼓。H40:3,圆唇,折沿近直,沿面内凹,鼓腹部以上布满旋纹。口径19.5、底径11.5、通高19.5厘米(图二一,9)。H32:6,红褐陶,方唇,器形约同上,旋纹所占面积小。口径24、腹径29、残高17.5厘米(图二一,7)。三类极少见。H32:4,灰陶,方唇,口微敛,沿面内凹,浅腹上鼓,下腹急收,旋纹下为竖线纹。口径33.6、腹径41、残高20厘米(图版壹,2;图二〇,8)。


图二一 西阴文化夹砂罐(8为1/12,余均1/8)

1-11.B型鼓腹(H39:35、H34:25、26,Y1:10、11,

H32:21、6、4,H40:3、H27.2、H33:25)


C型素面或旋纹罐,较少见。G1:25,灰陶,方唇,折沿,溜肩,浅腹上鼓,素面。口径16.4、腹径24.8、残高10.8厘米(图二〇,12)。G1:26,灰陶,器形同上,肩部有数道旋纹。口径19.2、腹径26、残高13厘米(图二〇,15)。Y1:3,灰陶,圆唇,沿面内凹,浅腹上鼓,下腹急收,约为平底,素面。口径20、腹径26.2、底径10.8、通高20厘米(图版壹,3;图二〇,17)。另一件与上三件区别较大,H39:36,红褐陶,方唇,宽卷沿,上腹微鼓,下残,素面。口径20、残高8.8厘米(图二〇,13)。

反折沿罐极少见。H27:1,口沿残片,灰陶,唇近方,沿面微凹,腹上部斜直,饰横线纹(图二〇,8);H34:36,口沿残片,灰陶,沿较前者窄、薄(图二〇,9)。

小深腹罐数量较少。H30:1,灰褐陶,尖圆唇,窄沿微卷,腹上部微鼓,平底,腹部饰斜线纹。口径16.5、底径10.2、高16.4厘米(图二二,6)。H33:24,灰陶,.尖唇,沿微卷,腹上鼓,饰交错线纹。口径12、残高11厘米(图二二,8)。


图二二 西阴文化夹砂罐、盆、钵(1/5)

1-3、9.素面深腹罐(H34:24、G1:10、H32:10、Y1:8)

4.盆(H33:3)

5、10.其它罐(H28:2、H33:26)

7.钵(H26:6)

6、8.小深腹罐(H30:1、H33:24)


素面深腹罐数量少,圆唇,卷沿,腹中部微鼓。H32:10,红褐陶。口径12、底径8、通高13.5厘米(图二二,3)。G1:10,灰陶。口径15、底径8.2、高14厘米(图二二,2;图三一)。Y1:8,灰陶。口径18.8、残高20厘米(图二二,9)。H34:24,个体。较大,红褐陶。口径22.8、残高9.8厘米(图二一,1)。


图三一 素面深腹罐(G1:10)


瓮形罐似B型鼓腹罐但个体硕大,数量不多。H30:16,红陶,下部泛褐色,圆唇,唇缘上挑,卷沿,溜肩,鼓腹,腹很深,平底,通体布满斜线纹,在近口部有多道旋纹,并有小泥饼和扉棱装饰。口径35.6、底径20.2、高52厘米(图二三,1;图二八)。H33:5,灰陶,烧制过程中变形,圆唇,卷沿,溜肩,鼓腹,平底,通体饰散乱线纹,近口部密布数道旋纹。口径28、底径18、高42厘米(图二三,6;图三〇)。


图三〇 瓮形罐(H33∶5)


图二三 西阴文化夹砂罐

1.6.瓮形罐(H30:16、H33:5)

2.7.盆形罐(H24:1、H32:3)

3-5.敞口旋纹罐(H24:2、H34:11、12)

8、9.筒形罐(H33:52、53)(1、8、9为1/8,6为1/12,余均1/4)


盆形罐器形少见。H24:1,灰陶,方唇,口微外折,颈部微束,斜直腹,平底,腹部饰竖线纹。口径19.4、底径14、高15厘米(图版壹,4;图二三,2)。H32:3,灰陶,方唇,口微外敞,口内侧有一周凹槽形成反折沿状,束颈,腹上部微鼓,矮圈足底,腹下部饰横乱线纹。口径14、底径7.6、髙11.2厘米(图二三,7)。

敞口旋纹罐数量不多,个体不大,肩部皆有数道旋纹,均灰陶。H24:2,尖唇,沿微垂,腹中鼓,底残。口径12.4、腹径14、残高13厘米(图二三,3)。H34:11,圆唇,宽折沿,腹中部微鼓,鼓腹处为一周锯齿状附加堆纹装饰,平底。口径15、底径6.7、通高13厘米(图版壹,6;图二三,4)。H34:12,圆唇,窄沿,沿面内凹,腹中鼓,平底。口径15、腹径16.3、底径7.4、髙15.7厘米(图二三,5)。

筒形罐数量不多,均红陶,腹较深。H33:52,尖圆唇,沿微折,大敞口,斜直腹,底残,通体为浅疏散乱线纹,沿下有五道旋纹。口径28.2、残高23.6厘米(图二三,8)。H33:53,圆唇,窄沿微卷,腹壁微向内斜收,器表为稀疏散乱短线纹。口径19.2、残高24厘米(图二三,9)。

其它罐皆极不常见者。H28:2,口部残片,灰陶,圆唇,宽折沿,沿面内凹,溜肩,肩部饰旋纹,似与C型鼓腹罐为一类(图二二,5)。H33:26,口部残片,灰陶,圆唇,窄沿微卷,沿面内凹,直口直腹,沿下数道旋纹深浅不一,下为素面(图二二,10)。H33:27,红陶,圆唇,沿微卷,溜肩,下残,沿下斜线纹上又有数道旋纹。口径18厘米(图二〇,16)。

缸数量不多,个体均较大,口沿或器壁较厚,直腹或筒形腹。H34:27,灰陶,方唇,直口,口内侧有一周凹槽,斜直腹微内收,口部外侧有一周弦纹,下为斜线纹,上端有一组三个呈倒三角形分布的小泥饼装饰,可能有二、三组。口径37.6、残高21.2厘米(图二〇,2)。H34:28,灰陶,泛褐色,为缸之底部,与H34:27可能为同一个体,有稀疏斜线纹。底径27.8厘米(图二〇,5)。H33:28,红陶,厚圆唇,平沿,直腹壁,通体饰斜线纹,沿下有多道细旋纹(图二〇,3)。H33:29,红陶,圆唇,反折沿近平,通体饰斜线纹,近口部有六道旋纹(图二〇,6)。H33:30,红陶,圆唇,反折沿近平,外侧凸沿形成类似铁轨式口沿,沿下有旋纹(图二〇,11),H30:40,红褐陶,口沿同上,沿下线纹上饰旋纹(图二〇,14)。H30:47,红褐陶,圆唇,卷沿,通体饰斜线纹,沿上线纹上有多道旋纹,其上又有多组小泥饼装饰,竖列三个为一组。口径44、残高20厘米(图二〇,10)。

盆极少见。H33:3,红陶,尖唇,宽卷沿,浅腹,平底,器表粗糙。口径23.2、底径8、通高8.4厘米(图版壹,5;图二二,4)。

钵极少见。H26:6,红褐陶,尖圆唇,口近直,口部不大规整,腹较深,平底,腹上部有修整时留下的凹槽,素面。口径17、底径7、高8厘米(图二二,7)。

器盖红褐或灰褐陶为主,均为敞口浅腹覆钵形,顶部多为桥形捉手。H34:19,个体较大,圆唇,有明显唇沿,捉手与盖连接处两侧均有小泥饼装饰,口径30、通髙11厘米(图二四,1)。H34:18,似前者但个体较小,捉手已残。口径19、残高5.5厘米(图二四,4)。H34:17,个体更小,捉手亦残,从残痕看似为更小一类小器盖所具有的羊角状捉手。口径11.5、残高4厘米(图二四,5)。H33:2,盖顶部近平。口径22.8、通高11.2厘米(图二四,2)。H33:1,唇较尖,盖顶部近平。口径15、通高8厘米(图二四,7)。H39:19,个体较大,与众不同的是顶部有二圆孔,推测是穿系绳索为提梁。口径32、通高6厘米(图二四,6)。


图二四 西阴文化器盖(2/11)

1、4、5.H34:19、18、17 2、7.H33:2、

1 3.H39:21 6.H39:19


小器盖多有发现,灰褐陶者为主,个体较小,整体为伞状,顶部为羊角状小捉手,适合于扣盖小杯,二者合为一套,颇似现在的茶盏。G1:5,捉手高长,端残。13径7、残高6厘米(由二五,1)。G1:2,口径6、高5厘米(图二五,2),H36:1,捉手残。口径7、残高4.8厘米(图二五,3)。H39:18,捉手残。口径7、残高3.5厘米(图二五,4)。H34:16,口径5.4、通高4.4厘米(图二五,5)。H38:4,口径5.2、残高4.4厘米(图二五,6)。F1:2,稍大于其它者。口径8.7、通高5厘米(图二五,7)。H4:9,捉手残,口径6.8、残高3厘米(图二五,8)。


图二五 西阴文化小器盖、小杯(约1/3)

1一8.小器盖(G1:5、2,H36:1、H39:18、

H34:16、H38:4、F1:2、H4:9)

9一17.小杯(H3:3、G1:3、H34:14、15,

G1:6、H39:14、13、12,H26:5)


小杯多为灰褐陶,除H39:12、G1:6外,均敞口,有的带圈足,壁均较厚,足底多有一周手指窝。H3:3,假圈足底。口径6、底径4.5、通高6.4厘米(图二五,9)。Gl:3,大敞口,假圈足底。口径6.6、底径3.6、通高6.4厘米(图二五,10),H34:14,假圈足底、口径7、底径3.7、通高6.1厘米(图二五,11)。H34:15,有亚腰。口径5.5、底径4、通高6.8厘米(图二五,12)。H39:14,口径5.6、底径3.6、通高6厘米(图二五,14).H39:13,口径6、底径4、通高6.2厘米(图二五,15)。H26:5,口径6.5、底径5、高6厘米(图二五,17)。Gl:6,尖圆唇,沿微圜,底内凹。口径7、底径3.4、高7.2厘米(图二五,13)。H39:12,方唇,直口,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