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碎叶:唐人的诗和远方

摘要: 碎叶地处西天山,是天山交通廊道上关键节点。从碎叶出发向南可以进入费尔干纳盆地,粟特九姓之地,向西可进入里海、地中海,向东可沿“碎叶道”至弓月城和庭州,沿“热海道”到安西。唐、突厥、大食、吐蕃“四方五强”在此汇聚,军旅、商人、僧侣往来东西,为中古时期欧亚大陆上文化交融、文明互动的重要地区。碎叶子城考古遗址 图源:杨林碎叶本身就是一 ...

碎叶地处西天山,是天山交通廊道上关键节点。从碎叶出发向南可以进入费尔干纳盆地,粟特九姓之地,向西可进入里海、地中海,向东可沿“碎叶道”至弓月城和庭州,沿“热海道”到安西。唐、突厥、大食、吐蕃“四方五强”在此汇聚,军旅、商人、僧侣往来东西,为中古时期欧亚大陆上文化交融、文明互动的重要地区。



碎叶子城考古遗址 图源:杨林

碎叶本身就是一首绮丽的诗,交织着牧歌、剑鸣与诵经声。碎叶坐落于西天山,路网沿天山山脉延伸至欧亚大陆内部,穿过草原、沙漠和丘陵,沿丝绸之路向东西展开。对于农耕民族而言,高山融水形成的绿洲是滋养农业发展的沃土,楚河地区早在史前时代就已经留下了耕作的痕迹和古老的文明。对于骁勇善战的草原民族而言,这里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天山北麓的绿洲还能为其提供重要的生活补给,北方民族趋兵南下,匈奴、乌孙、柔然、嚈哒、突厥等一个个游牧帝国先后兴起、建牙,在此演绎着铁马金戈的征服者史诗。以粟特人为代表的商业民族则是贸易往来的承担者,他们最大程度上促进了物资流动。为了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和商业动向,粟特人依靠广泛的人际关系建立了强大的信息网络,成为了从内亚腹地到中原内陆传递信息最灵活,最庞大的团体。留存至今的粟特文书就是对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同时粟特商人也是僧侣们的绝佳伴侣。各大宗教僧侣传教的途中都少不了粟特商队的护送,粟特人也为翻译经书,传播教义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还深入曾作为卫士的突厥人政治体系中,与突厥贵族结成联盟,为其外交事业出谋划策,如今出土石屏画上仍然留存了粟特人灵活周旋于粟特、突厥和中国等各个政治势力之间的身影。可见,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商业文化在此杂糅交汇,波斯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中原文化、印度文化在此融合传播,碎叶可谓是人类文明交往的黄金地区。


北周安伽墓石屏访问突厥图(局部)

碎叶也一直是中原王朝求索的远方。中国的神话从来不缺少对西方世界的想象,西王母、昆仑巅,弱水河等意向虚构了一个诗意而旖旎的远方世界,远隔山海,迷雾重重。在张骞西行节仗的牵引下,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探求西方世界这些神秘意向的真实性。此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带着对汗血宝马的热爱和对远方世界的热望,两次发兵,军临碎叶,远征大宛,第一次将张骞带来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同时远征也令中原王朝认识到了天山以西复杂的政治局面,为远距离长时段行军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屯田为根基,以驻军为威慑,一方面主动对外探索,另一方面吸引各民族前往中原,汉代这一模式,成为了日后唐王朝经略西域的蓝本。

大唐是一个血液中流淌着诗歌的朝代,在它璀璨的诗篇中,碎叶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意向,唐人通过自身的求索,将一个真切的远方世界融入了自己的史诗中。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汉代以后第二个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王朝,其经营碎叶的时间,恰是国力最为鼎盛的时期。唐王朝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雄厚的经济基础,高瞻远虑的战略布局和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环境,将碎叶作为吸收外界信息的前沿阵地,与粟特、波斯、大食乃至拜占庭保持着积极的联系。中古时期内亚的地区的争夺已经日趋激烈,吐蕃和突厥的军事压力迫使唐朝将遥远的碎叶也纳入统治战略布局当中。唐朝在突厥影响最集中的西天山北麓地区建立以碎叶镇为中心的核心防御区,进行直接军政管理;又在粟特之地遍设羁縻州,作为吸收情报的信息巨大信息源;唐朝又积极用兵费尔干纳盆地和吐火罗地区,协同碎叶防御吐蕃。唐朝营建碎叶的交通和军事,就是想将外来的军事威胁抵挡在塔里木盆地之外,保障丝绸之路安全,为东西方的信息交流奠定基础。

唐人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远方世界信息的求索。玄奘西行求法就是对西天山信息情报的一次集中收集。玄奘对其在途中所见政治形势、山川地理、人文历史、风土人情进行了详细记载,编纂为《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他笔下的碎叶,“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糜、麦、蒲萄,林树稀疏。气序风寒,人衣毡褐。”至今仍是研究中亚历史最宝贵的资料之一。显庆三年后,唐朝与西天山以西诸国建立了稳定的朝贡关系,通过往来的朝贡使臣,了解西天山政局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如大食向东的侵略扩张的信息,最早就是有朝贡使臣带来。唐朝也为信息传递的中坚力量——粟特人提供贸易便利,让其掌握的大量信息服务于唐朝。

唐朝通过使臣、商人及僧侣的眼睛,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远方世界。西州的市场上贩卖着来自波斯、印度及中亚的香料,染料,胡桃;皇家武器署里制作着伊朗引进的锁子甲,坊间街市上戏耍罗马的“泼寒胡戏”,粟特之地的拓枝舞;大唐女子们希腊风格的女式披肩等等,西天山的印记在唐人的生活中无孔不入。中土人士对于域外的认知和了解,“自山川形势,人口胜兵,以至于风俗文化,皆在注意之中”。从西天山碎叶古镇走来的诗仙,为大唐盛世写下了最华美的诗歌。这种宏大世界观的开拓,赋予了唐朝作为世界帝国,唐文明作为世界文明所有的气魄。与此同时,天山以西的国家也在通过西天山传播的信息认识唐朝。从中原一路销往拜占庭的丝绸,传递着西方世界对中国人的最初印象。中亚诸国对唐帝国之认同,一直延续到大食统治时代,对内亚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碎叶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渴望探求的远方。唐人重视碎叶,将其视为信息前沿,又积极求索,深化对天山以西世界的认识,最终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将其融化吸收成为唐朝盛世诗篇中的一部分。而碎叶如诗歌般的历史中,始终有中国人吟唱的一段华彩乐章。正是有像唐朝这样海纳百川的王朝,唐人这样对远方不懈探索的勇气,中华文明得以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