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王良田:图像与愿景——商丘汉画像石

摘要:   商丘汉画像石墓主要发现于河南商丘市东部的夏邑县和永城市两个区域。这类汉代画像石出土地点集中、地域特征鲜明,画像内容以祥禽瑞兽为主,还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人物、动物、楼阁等,雕刻技法以剔地浅浮雕为主,艺术风格则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执盾门吏画像石拓片 夏邑程庄汉墓出土商丘汉画像石有其特有的历史文化渊源,发展轨迹清晰,自成体系,是 ...


  商丘汉画像石墓主要发现于河南商丘市东部的夏邑县和永城市两个区域。这类汉代画像石出土地点集中、地域特征鲜明,画像内容以祥禽瑞兽为主,还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人物、动物、楼阁等,雕刻技法以剔地浅浮雕为主,艺术风格则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执盾门吏画像石拓片 夏邑程庄汉墓出土

商丘汉画像石有其特有的历史文化渊源,发展轨迹清晰,自成体系,是中国汉画像石艺术中的一朵绚丽奇葩。

“商丘汉画像石”是一个学术概念,是对数量众多、地域特色鲜明又兼具浪漫风格的商丘永城及其附近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的概括。

商丘汉画像石的十大精品
狩猎图画像石拓片 永城太丘一号墓出土

▶狩猎图也称鹰犬狩猎图,为石灰岩质,总长195厘米,宽46厘米,厚23厘米。残为两段,画面表现狩猎场景。整幅画面中,共有四个人物、两只猎犬、五只鹰。左半段画面的最前方是一只受惊的走兽,弓背而立,追逐它的猛犬正跳跃而起,扑向猎物;两名狩猎者,一人执网,跨步紧跟犬后,另一人肩上挑着已经猎获的野兔和鸟,尾随前一人;右半段还有两人,一人徙手,跨步放鹰,另一人骑马跟随其后;两人都戴平巾帻。画面布局留白得当,人与动物各司其职。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无论是人还是动物,虽神态不详,但动作传神。此画像石出自永城太丘一号墓,年代属东汉前期。

  金乌伏羲图画像石拓片 永城酂城二号墓出土

▶金乌伏羲图为石灰岩质,长129厘米,宽27.3厘米,画面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最下端为人首蛇身、穿交领短衣者,应为伏羲;中间为太阳图案;上部立有昂首展翅的大鸟,应可解释为玄鸟或金乌。伏羲女娲乃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是汉画像石中常见的表现题材。此画像石出自永城酂城二号墓,年代属于东汉晚期。

  舞乐百戏图画像石拓片 永城太丘一号墓出土

▶舞乐百戏图为石灰岩质,长190厘米,宽46厘米,厚30厘米,画面由三名舞者、两名乐师、七名观众组成。三名舞者皆着小袖紧身装,其中一人倒立,两人对舞;乐师分立舞者两侧,一边奏乐一边舞动身姿;七名观众中五名在左,两名在右。与舞者不同的是,观众与乐师身穿宽袍大袖,头戴平巾帻。虽然人物神情不显,但动作传神。此画像石出自永城太丘一号汉墓,年代属东汉前期。

青龙、飞廉、人首兽身兽、鸟首兽身异兽画像石拓片
永城僖山汉墓出土

▶青龙、飞廉、人首兽身兽、鸟首兽身异兽为石灰岩质,长160厘米,宽50厘米,画面表现的是祥瑞异兽,有青龙、飞廉、人首兽身兽和鸟首兽身异兽。飞廉又写作“蜚廉”,是一种流传有序的有翼神兽,具有鸟兽合体的形象特征,与古代求仙、升仙的思想有关。在整个画面中,不同神兽姿态各异、动作传神。此画像石系 1978年永城僖山汉墓所出,年代属东汉早期。

  神兽铺首衔环画像石拓片 永城酂阳汉墓出土

  ▶神兽铺首衔环为石灰岩质,长82厘米,宽90厘米,厚7厘米,画面构图简单,为铺首衔环,铺首之上有神兽。神兽弓背、张嘴、扬蹄、摆尾,动感十足。铺首衔环是汉画像石中极为常见的题材。此画像石于2004年出自永城酂阳,年代属西汉晚期。



朱雀铺首衔环画像石拓片 商丘博物馆藏

  ▶朱雀铺首衔环为石灰岩质,长130厘米,宽43厘米,厚12厘米,现由商丘博物馆收藏。画面分上、中、下三部分,最上方为连弧纹垂帐,最下方为铺首衔环,朱雀分腿立于两者中间。此画像石的年代为东汉时期,其珍贵之处在于它的制作工艺。工匠通过减地法勾勒出朱雀、铺首和圆环的轮廓,又以阴线刻画细节。铺首的眉毛、朱雀的羽毛和冠羽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绶带悬璧画像石拓片 夏邑吴庄汉墓出土

  ▶绶带悬璧为石灰岩质,长70厘米,宽75厘米,构图表现的是两块圆璧悬挂于绶带之上,画面简单,是商丘汉画像石的常见题材。此画像石出自夏邑吴庄汉墓,年代属西汉中后期。



玄鸟、仙人驯虎伏牛画像石拓片 永城酂城一号墓出土

  ▶玄鸟、仙人驯虎伏牛为石灰岩质,长152厘米,宽47厘米,厚38厘米,画面上刻凿三人、一鸟、一虎、一龙、一牛。左侧一鸟回望,最中间一人正在驯虎,跨步立于虎旁,右手执虎耳,左手执鞭。猛虎前方一人,回首用左手抓住虎须,右手执鞭。猛虎的后面是一头低首的牛,牛旁站着一位着短衣的挽发者,所执何物不明,但身旁的牛似已伏首听命。画面中的三人皆着窄袖短衣,与通常所见宽袍大袖的汉服有着明显区别。此画像石出自永城酂城一号汉墓,年代属东汉晚期。



龙凤合体画像石拓片 永城太丘一号墓出土

  ▶龙凤合体为石灰岩质,长117厘米,宽46.5厘米,厚26.5厘米,画面最左侧为一龙首三凤首的龙凤合体神兽,其中龙回首吐舌。最右侧为一展翅凤鸟。画面中间又刻凿两凤,一上一下,一大一小。龙凤是汉画像石的常见题材,但龙凤合体尚属罕见。此画像石出自永城太丘一号墓,年代属东汉前期。



  龙、熊、虎人面兽身兽画像石拓片 永城固上村二号墓出土

▶龙、熊、虎、人面兽身兽为石灰岩质,长169.5厘米,宽87厘米,厚11.5厘米,画面从左至右,依次刻凿一龙、一熊、一虎和一人面兽身兽。龙与熊皆前行回首,与猛虎成对峙状,人面兽身兽紧随虎后。画面表现的是神兽相搏的场景。此画像石出自永城固上村二号汉墓,年代属东汉前期。

上述十件画像石作品,涵盖神话(伏羲、仙人驯兽)、门神辟邪(铺首衔环、龙虎)、日常生活(舞乐百戏)等不同题材。

商丘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

  商丘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主要有平面阴线刻、剔地浅浮雕、凸面线刻,还有很少一部分剔地高浮雕。西汉后期以前的画像石以平面阴线刻为主,西汉后期至东汉时期则以剔地浅浮雕为主要技法。

  平面阴线刻

在粗糙或剔平、磨平的石面上,以阴线刻画出物象,物象外轮廓有一道阴刻线较深、较粗,物象细部的用线较细。这种雕刻技法从物象表达上看,又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刻画的线条简练,类似“汉八刀”的风格,寥寥几笔就能表现物象,比起形似,更追求神似,如夏邑县桑堌镇吴家寺遗址M38石椁档板上小鸟的刻法。

玄鸟常青树画像石拓片 夏邑桑堌镇吴家寺遗址M38出土
第二种图像刻画较细,不仅轮廓刻画表达到位,细部也较多用线描绘,以永城芒砀山柿园汉墓八号侧室的石厕座前立面脚踏上刻画的鸟、长青树、绶带穿璧为代表,小鸟的眼睛、羽毛,长青树的枝纹叶脉,绶带璧上的纹样都有详细的刻画。

永城芒砀山柿园汉墓八号侧室石刻画像

  使用这类雕刻技法的画像石主要有:夏邑桑堌镇吴家寺遗址石椁墓画像石、夏邑毛河石椁墓画像石、永城蒋口镇骨堆集汉墓画像石、永城柿园汉墓画像石、保安山二号墓石厕座前立面及脚踏画像石、永城酂阳集汉墓画像石等,时代涵盖西汉前中期和西汉后期。

  剔地浅浮雕

这是西汉后期至东汉时期商丘汉画像石的主要雕刻技法,使用此法的汉画像石约占汉画像石总数的80%。

具体做法是先用粗而深的线条勾画物象轮廓,空白处剔减地,剔地后保留大部分物象的外轮廓线,使物象与石面被阴刻线条隔开。物象呈凸出的弧面,或近似弧面。

根据不同的部位,略刻出高低起伏,细部多用线条表达,特别是人物的胡须、五官和衣纹,动物的毛发,龙身的鳞甲,鸟的眼睛、翅膀、羽毛,等等。剔地部分多数剔平,个别的较粗糙,或保留錾道,这类技法刻画出的物象大多高出石面不足1厘米,很少有超过1厘米者。永城固上村、太丘、僖山汉画像石是这类雕刻技法的典型代表。

  凸面线刻

凸面线刻也是商丘汉画像石采用较多的一种雕刻技法,是指在凸起的物象表面,采用线刻的方法表现物象细部或局部图案的雕刻技法,例如双龙穿璧、鳞甲纹样等。商丘浮雕汉画像石表面多使用此法表现物象纹样。

  剔地高浮雕

商丘汉画像石采用此雕刻技法较少,主要见于门扉旁立柱上的刻于女娲、伏羲上部象征月亮和太阳的圆球状凸起图案。

  太阳、女娲画像石拓片 夏邑程庄汉墓出土


  商丘汉画像石的雕刻大多是多种技法并用。但总体来说,技法相对统一,物象外轮廓线较深,线条粗细结合、曲直协调、疏密得当,画面生动活泼,画像构图严谨、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多数画像都配有垂幔纹、水波纹、直线菱形等装饰性图案。

  画像石上的图像与愿景

商丘汉画像石以祥瑞辟邪、升仙等反映黄老思想和迷信谶纬的思想为主要题材。雕刻技法特色鲜明,主要为剔地浅浮雕,在画像轮廓线处和画像细部则以阴刻线条勾勒表达。其线条既不同于南阳画像石的粗放、古拙,又不同于沂南画像石的纤细、繁复,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商丘汉画像石的表现内容虽然以神话传说和象征祥瑞辟邪的珍禽异兽为主,但也不乏反映现实生产生活的画像,如捕鱼图、狩猎图、楼阁图、门吏图、宴飨图、出行图等。

  楼阁人物画像石拓片 夏邑何营乡岗叉楼村征集


特别是楼阁图,反映了商丘汉画像石内容的丰富性。具体代表有夏邑县何营乡岗叉楼村楼阁人物画像石、夏邑县胡桥乡吴戴庄砖瓦窑厂楼阁人物画像石、永城市酂阳楼阁人物画像石。

宴飨图画像石拓片 永城酂阳汉墓出土
商丘画像石的画面布局大多是一石一画,不同于南阳画像石、山东嘉祥武梁祠画像石那样在一块石头上表现多个画面。

永城固上村M2主室门扉正面刻历史故事画一幅,发掘时石残为九块,画面不全。图像内容分为上、中、下三栏。几乎每一幅画面都有边框装饰图案,装饰图案有垂幔纹、水波纹和由短直线组成的菱形连续图案,与南阳汉画像石很少有边饰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商丘汉画像石在雕刻技法上最显著的特征是,剔地浅浮雕画像在剔地时几乎全部以深而粗的轮廓线将物象与底面隔开。
商丘汉画像石在构图布局上采用“补白”的艺术手法。所谓“补白”,是指在画像较大的空白处,刻画动物的头或尾,将身体部分隐去。永城太丘一号墓中室南壁、东壁异兽画像石均采用了此法。
商丘汉画像石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背景。汉代商丘所处的位置在夏商时期属于中原文化的中心区域,周时属于宋公国。周初平定武庚叛乱后,封微子于宋,建宋公国,宋虽臣服于周,但“奉殷祀”,保留了殷商文化的传统。

商丘汉代文化是对两周时期宋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一“尊神”“事神”的文化特点或与商丘汉画像石着重表现远古神话、升仙题材、象征祥瑞辟邪的珍禽异兽等内容相关。
商丘是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庄子的故里,庄子的道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李约瑟在《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一书中指出:

“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学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道家在中国文化中,至今还是生气蓬勃的。

商丘汉画像石亦表现出浪漫主义的色彩。反映这一地域性特征的典型图案,一是龙凤合体;二是人首兽身兽,其人首按数量可分为一首、三首、四首。有学者称这类兽为“马腹”或“开明兽”,或为《山海经·海外南经》中三首国之“三首民”。人首兽身像在永城酂城、太丘、僖山汉画像石墓中都有发现。
永城固上村二号汉墓前室南壁画像中有一人面虎身兽,戴冠,颈部两侧各有一横S形飘带图案。这与《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的“奢比之尸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国)北”中的“奢比尸”形象类似,故有学者认为此神物为“奢比尸”。

然而,固上村汉墓图像中的兽身部分明显是“虎身”。《山海经·中山经》载:“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由此看来,固上村汉墓中的人面虎身兽不能被称为“奢比尸”,而称“马腹”也不妥,它兼有这两种怪兽的特征,应该是镇墓辟邪的守护者。

永城酂城汉墓有一四人首长颈龙身兽,人首戴山字形冠;僖山汉墓前室北壁一画像石上有三人首长颈龙身兽;太丘一号汉墓左中北壁有一人首短颈龙身兽,墓右中室南壁刻一首、多首人面兽各一。

这些兽的共同特点是人面、兽身,其兽身大多与同画像中的龙身相同。多首者为细长颈,单首者为短颈,与固上村汉墓画像中的人面虎身兽的区别在于,颈上无两侧对称的横S形图案,即没有“珥两青蛇”,身体为龙身,而不是虎身,这类兽也应是充当着镇墓辟邪的守护神的角色。
商丘汉画像石的人面兽身兽应取材于《山海经》,在艺术创作中又进行了加工改造。
商丘汉画像石上的动物形象活泼、奔放,极富动感效果。神话传说、祥禽瑞兽是其最常见的题材。画像内容、雕刻技法所表现出的地方特色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共同构成了“商丘汉画像石”这一独特类型。


文中图片皆采自《美成在久》
第43期『图像与愿景:商丘汉画像石』一文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