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观赏敦煌的画,必须了解的一个知识——“西域晕染法”

摘要: 敦煌275窟 毗楞竭梨王本生壁画从北凉开始的敦煌壁画便一直强调“西域晕染法”,说这样的细致凹凸效果极具立体感。记得我第一眼看上去便觉得是粗粗的黑线条、以及诡异的面部轮廓。接着所有的材料都不断的强调这是因为年代久远而褪色后的效果。敦煌272窟壁画于是我总是想知道在没有褪色前,晕染法的效果又是怎样的呢。敦煌251窟壁画说法图昨天我看到一张西魏 ...



敦煌275窟 毗楞竭梨王本生壁画

从北凉开始的敦煌壁画便一直强调“西域晕染法”,说这样的细致凹凸效果极具立体感。记得我第一眼看上去便觉得是粗粗的黑线条、以及诡异的面部轮廓。接着所有的材料都不断的强调这是因为年代久远而褪色后的效果。

敦煌272窟壁画

于是我总是想知道在没有褪色前,晕染法的效果又是怎样的呢。

敦煌251窟壁画说法图

昨天我看到一张西魏的乐伎形象,被其细腻的造型和生动的视觉效果所感染。今天我又随即看到了书中介绍在莫高窟第263窟(北魏)揭开后来的壁画层而显现未褪色时的晕染法壁画效果。

敦煌254窟壁画

也许到了西魏以后,敦煌壁画更多的融入了中原的艺术元素,不仅仅是壁画的内容,还有绘画的方法。伯希和在看西魏诸窟时说这是水彩画的方法,其中鲜艳的蓝色值得注意。

敦煌254窟尸毗王本生壁画1

西域佛教壁画中的人物,均以朱红通身晕染,低处深而暗,高处浅而明,鼻梁涂以白粉,以尔隆起和明亮。这种传自印度的凹凸法,到了西域为之一变,出现了一面受光的晕染;到了敦煌又有所改进,并使之与民族传统的晕染相融合,逐步地创造了既表现人物面部色泽,又富有立体感的新的晕染法,至唐而达到极盛。正如画史上评吴进子的壁画时所说的“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道子之画如塑然”。所以段成式赞叹吴道子的画是“风云将逗人,鬼神若脱壁。”这样的形象,在敦煌壁画里比比皆是。这种新的晕染法,促使壁画的写实风格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敦煌254窟尸毗王本生壁画2

早期壁画人物晕染基本是西域法,在敦煌石窟流行了250多年。西域晕染法是在人体肉白色的地色上,用浅朱红色粗笔沿人物头面,身体四肢外形勾画出粗壮的轮廓“线”,沿着粗壮轮廓“线”的内侧用笔晕开,使浅朱红色轮廓“线”与肉白地色相交融合,使两色之间形成一个过渡色(渐变),产生一种立体感。面部同样用粗“线”沿眼眶上下画一圆圈,粗线一端沿鼻两侧顺势而下,分绕至颧骨下部再折转直下,则与嘴角相接,加强立体效果。

敦煌254窟壁画 药叉

随着绘画的发展,晕染方法在不断变化,最早的北凉人物肌肤晕染特别强调五官、胸、腹、肢各部形体的关系,但是那些粗壮的深色晕染“线”,并不去十分仔细地把它完全晕开,致使每个部位都成为一个个圆环状,头是一个大圆环,眼部是两个小圆环,胸是两个圆环,腹是一个圆环,四肢各是两节长桶圆,手掌足背也成一个圆。

敦煌431窟壁画说法图

到北魏时人体晕染技法有新的进步。晕染色粗笔不再是简单地把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圆形组构人体,而是顺着人体骨骼肌理落笔去画,如面部额头、腮、颊、下颌、眼眶上下都是各自分开,依肌理结构画出粗壮的深色“线”,仔细晕染开,其他部位也是这样仔细晕染,使之达到肤色柔和,肌体丰满并有立体感效果。

敦煌435窟壁画 药叉

本文转载自longzizhai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