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纪要|绿洲的进退:新疆的植物、环境与早期人类活动

摘要: 2021年5月24日下午,“北大文研论坛”第142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及线上平台同步举行,主题为“绿洲的进退:新疆的植物、环境与早期人类活动”。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李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承森作引言,北京动物园科普馆原馆长肖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戴进业出席并 ...


2021年5月24日下午,“北大文研论坛”第142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及线上平台同步举行,主题为“绿洲的进退:新疆的植物、环境与早期人类活动”。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李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承森作引言,北京动物园科普馆原馆长肖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戴进业出席并参与讨论。本次论坛是“沙漠腹地与欧亚通衢:人群的迁徙与生活世界”系列论坛之一。



论坛伊始,李肖老师简要介绍了系列论坛对于中亚地区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关注,并分享了与李承森老师相识共事的经历。其中,共同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沿着克里雅河昆仑山段进行的考察,产生了大量的学术成果,有助于理解新疆地区、特别是塔里木盆地南缘古代人类的生存环境,并为如今与将来在政策调整上提供建议与启示。近年来,两位学者也围绕着和田境内塔里木盆地南缘几条深入至沙漠的河流进行综合性的调查。李肖老师由为人熟知的、发源于昆仑山区的河流向北进入沙漠后形成的绿洲遗址引出讲座的主题,强调了绿洲对于古代历史研究,以及对于今天人类生存(尤其是塔里木盆地周缘地区的人们)的重要意义。



李承森:新疆自然环境与早期人类活动


李承森老师以“新疆自然环境与早期人类活动”为题作主旨发言,从植物考古的大量证据出发,介绍新疆的先民如何利用植物多样性作为生产与生活的基本资源,以及在长时段视野下绿洲所发生的变化。新疆地处中亚腹地,四面均远离海洋,因此形成极为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干旱气候又造成准噶尔与塔里木两大盆地大部分成为沙漠和戈壁的无人区。几千年来,这一地区的人民与极端干旱的生存环境进行着殊死搏斗,充分利用高山冰川融化之水浇灌沙漠里的土地,造就了赖以生存的绿洲。从绿洲谈起,李承森老师简要介绍了绿洲分为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两类,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关乎地区人类生存、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而对于新疆而言,绿洲至关重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他详细梳理了与绿洲有关的人类活动,具体分为新疆地理格局与生态景观、中亚五国地理格局与生态景观、以及绿洲演化过程中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耦合关系三个方面。


新疆地理格局

李承森老师提供


围绕新疆的地理格局与生态景观,李承森老师指出,新疆南北方向上地形高度与纬度上的差异,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东西方向上地形延续与经度上降水连续性的差异,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而在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演变的响应与影响中,人们依赖于环境,环境为人们提供各种资源,在小的范围内,人类亦会对小的环境产生影响,例如通过人的努力,将天然绿洲扩大变为人工绿洲。李承森老师在梳理新疆地理格局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新疆的生态系统与景观,认为新疆“山-盆-山”的地理格局决定了新疆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聚焦于绿洲,他尤其强调水是决定绿洲生存发展与消亡的关键因素,绿洲生态系统与河流、供水量紧密相连,水量充沛,绿州存在和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河水断流或者改道,沙进人退,绿洲消亡。新疆绿洲尽管面积不是很大(七百多万公顷),但具有很高的经济社会地位,考古学界做研究获得的考古文物,与消失的古绿洲关系非常密切。进而关注到中亚五国,李承森老师指出中亚五国与我国新疆同属一个地理体系,在起源上,造成新疆和中亚五国地理格局的根本原因是板块运动,启示着听众从大的时间尺度上,需考虑到研究区域中宏观背景的制约关系,并以喜马拉雅山脉景观视角为例,强调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塔里木盆地


谈及绿洲进退,李承森老师认为绿洲是动态平衡的、演化的,演化过程中人类生活与绿洲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绿洲消亡后留下了许多考古遗迹与植物遗存。这些遗存中包含着许多环境信息,讲述着沙漠与绿洲更替的故事,揭示着河水水量与先民生存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而植物考古的工作,便是将这些自然的信号提炼出来。草原与绿洲是干旱地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载体,从游牧到农耕是生产力(工具与科学知识)发展的结果,当今草原依旧是牧区,而绿洲发展成为城市的依托地。草原与绿洲演化的核心因素是水资源,包括大气降水与冰川融水,而影响水资源主要因素为气候与人类干预。李承森老师以“耦合”(coupling)一词概括绿洲演化过程中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强调气候变化叠加人类活动影响绿洲演化,绿洲存,则人存;绿洲亡,则人散。


沙漠中的绿洲与村落


在梳理新疆发展要素与绿洲演化要素的基础上,李承森老师详细分享了学者们在吐鲁番所做的大量出土植物遗存研究,揭示这些出土植物带来的、关于先民如何利用这些植物的信息。吐鲁番先民在与干旱搏斗中延续着绿洲文明,吐鲁番成为丝绸之路重镇,而新疆的干旱气候保存着大量植物遗存,如粮食、水果、艺术品、器具、宗教等。李承森老师提到,新疆是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的重要连接点,也成为当今一带一路连接欧亚的主要通道,更是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研究的最佳区域。以洋海墓地为例,学者们曾在此地发现了大量的植物遗存。通过研究洋海墓地墓室里出土的葡萄枝,学者们认为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西域已经开始种植葡萄。而诸如小米、大麦、小麦等粮食谷物和各类果实种子,也在洋海墓地、胜金店墓地、阿斯塔纳墓地等处出土。


洋海墓地出土的葡萄枝

李承森老师提供


阿斯塔纳墓地发现的小麦、馕、点心、淀粉粒

李承森老师提供


在艺术方面,洋海墓地中曾发现用紫草种子作为装饰物,山普拉墓地出土了用薏米果实做的手链,而洋海墓地出土的大量木材实物遗迹,揭示着绿洲中的树种。而绿洲中的树,成为当地人们制作生活器皿的木材,有些也参与到民间宗教与信仰中。谈及何以恢复彼时的生活场景与自然景观,他尤其提到应寻找植物上的证据,寻找早期人类生活时代的沉积物,包括土壤、砖瓦等,并从中寻找花粉。以洋海墓地陶片、高昌故城、吐峪沟石窟土砖与粘土砖里的花粉与对应的植物为例,李承森老师认为分析沉积物中的花粉与对应的植物信息,有助于进行古景观的重建。而通过上述植物考古和对于植物遗存的研究,他进而归纳了吐鲁番古绿洲的植被与经济,指出吐鲁番古绿洲植被中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总计36科23属32种,在时间上从史前持续至宋元,古绿洲气候为温带干旱气候,吐鲁番先民利用河流与坎儿井输水到绿洲,依靠人工灌溉系统系统发展绿洲经济,在农业上种植小米、大麦、小麦与经济作物,而生活用材包括云杉、冷杉、柽柳、槭树、桑木、桦木、杨木、山矾、葫芦等。


高昌故城砖里的花粉和对应的植物

李承森老师提供


洋海墓地出土的木制器皿

李承森老师提供



肖方: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瞥


承接李承森老师介绍的长时间历史研究的科学成果,肖方老师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瞥”为题,分享了自己跟随着李承森老师、李肖老师的团队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徒步考察的经历、印象与感受。以沙漠腹地风貌起谈,肖方老师认为对于沙漠的认识与理解还有很多未知,提及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沙漠、唯一的暖温带沙漠,历史上沙漠的南北方向曾有很多河流,并以在圆沙古城考察的具象经历,讲述自身对于“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的感知。438.1公里的徒步行走中,昼夜温差达40度,无风很难受、风大则难行,阵雨暴雨可遇、年降水小于50毫米,是肖方老师对于自然物候现象的感受。


圆沙古城

肖方老师提供


肖方老师同时指出,沙漠并非是寂静的,发现记录动物的活动轨迹、寻找他们遗骸、采集各类动物标本,记录采集地坐标、采集物特征是考察者们重要的工作,而依据采集的样本,进行分类学物种鉴定,获取该动物习性信息,了解动物食物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正确评价该地域环境生态演变历史与发展前景,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沿途,他们观察、记录、采集样本,记录动物骨骼、人类遗骸信息。其中,以“螺”的发现为例,他尤其提到圆沙古城中能够采集到螺,说明这个地方原来适合于人类生存,“螺”遗存的发现,将动物、沙漠与人类活动联系在一起,启示着将物种的存在与发现跟环境、人类活动联系起来。肖方老师也认为,只有在“拉网式前进”、步行中,这些细小的物件与其背后的信息才能被发现、被感受。作为结尾,他欢迎更多人加入到关注环境与生命之队伍中,形成对于未知的参与与解释。


圆沙古城中采集的螺

肖方老师提供



与谈环节


与谈环节,曾经在塔里木工作过的戴进业老师谈及地质与考古的联系,并对照过去的考古学方法,认为李承森老师研究的启发与创新在于通过孢子花粉与考古的结合,恢复古环境古生态。


罗新老师强调了新疆考古的独到之处在于学者们很早以来就具有在研究中关注自身学科以外的知识、到其他学科中去学习的意识,特别是土壤知识、气候知识等自然科学知识,并使用这些方法来做自己的研究。新一代的考古学家们也都走在这条路上,通过多学科的方法形成新的学术画面与对新疆新的认识。关注到绿洲演化中自然条件与人类努力的关系,罗新老师强调了人类努力对于绿洲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及在荒漠地带生存的早期人类已具备利用、控制水的能力与技术,延展水流途径地域引起的生命变化的限度,将水、河流变为生命的网络,变为后代所说的绿洲文化与绿洲文明。而李肖老师同样围绕着降水量增加与冰川退缩、是否有可能将沙漠地下水抽出并改造为超大绿洲以及圆沙古城与沙漠洪水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问。


针对与谈学者与听众们的问题,李承森老师逐一做出回应。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李承森老师再次强调“耦合”与动态平衡,认可“没有生物的地球将是另外的样子”的观点,在绿洲的语境下,也承认一定稳定河流水量供给下人类可以做出很多事情,但同时强调人类行动的大前提是水量的供应。回应生物从何而来,李承森老师认为还是地球环境为生物出现创造条件,人与自然关系上决定因素在大自然,绿洲的核心问题依然在“水”,并认为人与自然之间要取得一种和谐的生存发展。戴进业老师对此也认为,小范围内、一定有限的时间内人可以有效地改造自然,但在更大的范围内,人又是无能为力的。李肖老师对沙漠居民生活境况与流沙中的考察做出详细的经验性补充,而李肖、李承森老师也回应着听众对于沙漠中的植物类型(胡杨、红柳、柽柳、芦苇等)和对于通过陶片花粉衡量植物多样性的研究路径的疑问进一步阐释说明。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