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第三届中国边疆考古论坛纪实(下)

摘要: 12月19日,22位学者继续从边疆地区考古发现、文化交流等视角提出新的认识和思考。会议合影边疆地区考古发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牛健哲从遗址概况、年代、主要收获及初步认识等方面介绍了新疆库车市乌什吐尔遗址近年的考古发现。乌什吐尔遗址延续时间较长,现存遗迹主体年代为魏晋至唐代,遗址城中设有马面以及瞭望台式建筑并在调查发掘中出土了大量青铜车马具、 ...


12月19日,22位学者继续从边疆地区考古发现、文化交流等视角提出新的认识和思考。

会议合影

疆地区考古发现

中国国家博物馆牛健哲从遗址概况、年代、主要收获及初步认识等方面介绍了新疆库车市乌什吐尔遗址近年的考古发现。乌什吐尔遗址延续时间较长,现存遗迹主体年代为魏晋至唐代,遗址城中设有马面以及瞭望台式建筑并在调查发掘中出土了大量青铜车马具、青铜饰件、生活用具、烧饭或者取暖用的灶坑及储存粮食的棚架等,结合文献记载和遗址的地理位置初步推断该遗址为唐代柘厥关。此外,乌什吐尔遗址出土的玉人残件具有鲜明的秦汉时期特色,为寻找西域都护府提供了重要线索。
中央民族大学肖小勇从遗址概况与既往工作成果,2021年发掘工作、新发现以及新认识角度出发介绍了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发掘的新进展。通过对遗址的出土遗迹进行分析可知,遗址至少存在3种大的建筑类型。遗址出土钱币、佛像和佛教建筑遗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初步推测莫尔寺遗址始建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末3世纪初,废弃于唐代9世纪前后,遗址显示出以西来风格为主转变为以中原汉传佛教文化特点占优的趋势。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刘文锁简述了新疆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2021 年考古发掘的收获。2021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基本揭露了一座相对完整的景教寺院遗址,其起始年代可能为唐代,主体年代为高昌回鹘时期,基本结构或与中东、中亚景教寺院接近。值得一提的是,遗址出土了近500件古叙利亚文、回鹘文、汉文等文书,以及一批珍贵壁画,景教壁画的风格不同,含有部分描金和贴金箔的画像,这些都为深入研究该遗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郭物结合历史文献介绍了考古视野中的北庭佛寺遗址。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及考古发现可知,北庭城内及周围先后有应运大宁寺、龙兴寺、高台寺和西寺。北庭故城新发现的“悲田寺”刻字陶器残片证明北庭核心区还曾有一座“悲田寺”,结合悲田养病坊的历史背景,推测这座佛寺可能是公元前640年在设置庭州之初,建于子城内的应运大宁寺,但这一推断尚有待将来的考古新发现来证实。另外,高台寺遗址的位置经过重新比定,认为可能是外城南门内的5、6号遗址为代表的佛寺。
中国人民大学任冠简要回顾了唐朝墩古城遗址的项目概况及历年考古工作,并详细介绍了 2021年该遗址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景教寺院遗址,该遗址位于城址北部中央,发现包括唐代、高昌回鹘和蒙元等多个时期的遗物,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可知,该遗址自始建后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主体年代在高昌回鹘时期,高昌回鹘晚期曾经历人为破坏,蒙元时期在原址基础上重建,至14世纪再次由于人为破坏废弃。唐朝墩古遗址的考古发现印证了自唐代至元代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多文化兼容的历史事实,为研究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的形成、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格局形成等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实物材料。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吕红亮以卡若遗址、宗日遗址为例论证了青藏高原粟作本地化与永久定居过程。结合卡若和宗日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等证据,认为卡若和宗日遗址的粟和黍都存在本地种植的可能性。目前的研究中倾向于将高海拔遗址粟黍解释为高低地贸易而非本地种植,但这一判断的可靠性仍值得进一步探索。同时,支撑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先民生活的主要农作物也经历了以小米为主向小米和麦类并存、以麦类为主的阶段性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艾力江·艾沙介绍了喀什汗诺依遗址考古的收获与认识。2021年遗址发掘城墙5处,通过对西城城墙的解剖及地层测年可以看出,遗址存在自青铜时代到宋元时期的多个文化堆积,西城营建于遗址晚期,城址可能与遗址同时废弃于13世纪;东城城墙解剖及地层测年显示,东城内外文化层(上层)均为距今1700年左右的魏晋时期,城东约1500米的土墩经勘探有台阶且顶部中空,很大可能为佛塔遗迹。两城之间的底层解剖揭示出文化层的连续性和多次遭遇水灾的可能性。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夏格旺堆从发掘背景、野外工作、地层堆积与遗迹、初步研究等方面介绍了西藏康马县玛不错遗址2020-2021年的考古发掘概况。玛不错遗址是目前所知海拔最高的高原湖滨狩猎、渔猎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实证了史前人群在距今5000-4000年前已定居于青藏高原腹地,为构建西藏史前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从已出土的陶器残片、骨器、石器组合特征看,该遗址反映出的考古学文化有别于目前所知西藏新石器时代其他考古学文化遗存,为“玛不错文化”的提出提供了可能。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陈祖军对西藏班戈县欧聂墓地考古发掘收获进行了介绍。欧聂墓地是色林错东部地区首次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墓葬遗存,通过测年分析可知,遗址M2、M4、M5的年代大致在公元7世纪初至8世纪初,即隋末至唐前期,墓主人葬式至少有俯身直肢葬、二次葬等两种。遗址中斜纹经锦蓝底白花蚕丝织物的发现,表明隋末至唐前期藏北羌塘高原地区与内地或丝绸之路沿线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研究这一时期青藏高原与内地各民族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扎西次仁介绍了西藏当雄墓地考古新发现。当雄墓地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均显示出吐蕃时期文化特征,结合碳十四测年数据可知,墓地年代为公元7至9世纪,属吐蕃时期文化遗存。遗址出土的雄狮凤纹金耳勺、石质黑白围棋子等显示出其与中原文化及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特征的相关性。遗址首次考古发现的彩绘赭面人物形象的陶片等,为进一步了解西藏吐蕃时期考古学文化面貌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对于研究唐朝与吐蕃关系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蒋志龙简述了近年来石寨山大遗址考古与收获。为了石寨山文化的核心聚落或城址,完善石寨山文化序列,自2014年始,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金砂山、西王庙、河伯所村东等遗址进行调查发掘。在石寨山山脚下的冲积平原地区,发现了以台地和相间排列的水系构成的遗址群——河泊所遗址群,这是石寨山考古的重大收获。河泊所遗址发现了以“滇国相印”封泥为代表的遗存,弥补了《史记·西南夷列传》等文献关于古滇国记载的缺失,为建立滇池盆地的古代文化序列和构建该地区的青铜文化谱系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蒙长旺简述了广西合浦大浪古城的考古发现与收获。大浪古城是战国时期越人南迁合浦所筑之城,是岭南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城址,古城及北面长1500米、宽300米的沿江地带是几何印纹陶分布区。从出土遗迹遗物来看,遗址与浙江、广东一带的越文化有关。遗址的考古发现印证了史籍关于越国被楚国灭亡厚越人南迁的记载,填补了越人迁徙到达的具体地点及重新组织的聚落模式等内容,为解决广西乃至岭南地区几何印文陶及原始瓷的源流和族属问题提供了线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方笑天通过对河西走廊、河湟地区、云贵高原等地区的汉代文明进程进行考古学观察,指出西汉中晚期至西晋,河西地区绝大部分时间内均在中央政府管辖下,汉人构成当地的主流力量,生活在祁连山麓的游牧部族,在保持自身手工业传统的同时,也吸纳了汉文化的因素;河湟谷地的族群畜牧与农耕结合的生业结构使他们与定居屯田的汉人融合较好,同时也伴随着冲突;云贵高原地区族群文化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东汉时期,个旧的矿冶业吸引了汉人移民,汉文化墓葬呈现增多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杨勇围绕东南亚出土汉朝文物的遗址概述了汉代文物与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他认为,从分布上看,岭南的秋盆江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及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是中国汉式器物发现最为集中的地区,由此可见,这几个地点都是汉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节点,也是繁盛一时的贸易中心。秋盆江三角洲在两汉时期曾一度属于汉朝管辖,治所就在今越南茶桥一代,茶桥附近分布有汉六朝时期的城址和居址,曾出土具有中国汉朝及六朝风格的遗物,因而汉式器物及汉文化因素进入秋盆江三角洲实际上还有汉朝在当地设县这一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王晓琨以中国人民大学吉家庄考古实习发现为例介绍了4000年前的晋北社会及其与周边的文化交流。吉家庄遗址地处晋北大同盆地桑干河流域,是晋北地区仰韶至晚期龙山时期重要的聚落居址,遗址出土陶器数量和种类丰富,器型主要有罐、鬲、瓮、碗、甗等,吉家庄遗址宽带纹陶钵的器型特征与河北正定南杨庄、曲阳钓鱼台以及晋中段家庄遗址彩陶钵较为相似。大同盆地地处内蒙古中南部、忻定和太原盆地以及冀西北之间,其文化面貌与周边地区文化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是文化交流与互动的重要区域。
黑龙江大学郭美玲从墓葬形制及墓葬壁画的角度对渤海贞孝公主墓进行研究。结合墓葬情况和墓志可知,该墓经过两次修筑,两次修筑分别对应贞孝公主丈夫入葬和贞孝公主合葬,贞孝公主入葬时通过增加墓道台阶等方法提高了墓葬规格。墓葬营建于渤海王大钦茂时期,文献记载这一时期曾主动求写唐礼,壁画中乐伎的乐器组合、武士的武器配备及出行场景的营造等都表明贞孝公主墓壁画受到唐文化的影响,是渤海吸收和借鉴唐文化的生动实例。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赵里萌对松嫩平原地区10~14 世纪大型城址的分期及相关历史地理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松嫩平原目前已经调查发现的城址进行分期并结合文献对辽金元时期治所城市进行地望考证,对学界已形成主流意见的州县泰州、长春州、宁江州、黄龙府、宾州、金肇州、蒲峪路等进行进一步验证,对学界已形成主流意见的州县祥州、益州、威州、元肇州通过本次调查进行否定,并重新提出了新位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珊对北朝晚期陶瓷技术变革的内外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迄今发现的6世纪北方陶瓷生产的窑址集中分布华北平原,青瓷传入华北平原之前,北朝铅釉陶瓷技术已经发生变革,用高岭土制成化妆土乃至制胎、部分造型和装饰上模仿青瓷,肉眼难以区分。但是铅釉陶瓷同时也模仿和借鉴了外来金属器、玻璃器,并继承了前期本地铅釉陶的传统。北朝对青瓷从进口到模仿到创造,体现了新的本地物质文化形成的过程。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刘翔概述了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的发现与研究。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的研究是欧亚草原青铜时代考古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到目前为止,共发现塞伊玛-图尔宾诺类型遗址112处。他将塞伊玛-图尔宾诺的发现与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并提出了一些现存的问题。他认为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的性质尚待更加系统地梳理和研究,遗址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遗存的年代上限问题,但遗存年代下限却仍非常模糊,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新疆大学艾克拜尔通过对东南欧地区、黑海北岸地区、高加索地区、天山地区、阿尔泰地区、萨彦岭地区、米努辛斯克地区的斯基泰及塞克式马具的形制、质地等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斯基泰文化具有森林、草原、黑海北部古代国家、库班的特征,而塞克文化具有南部的农业社会和国家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鹏根据欧亚草原的考古发现、现存复合弓及模拟实验揭示了殷商的不对称形反曲复合弓的形制、用途、源流。射箭活动对弓的基本要求是:撒弦时箭巢向箭台的运动轨迹呈一条直线而并非曲线,因此每一张箭巢与箭台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结合多次模拟实验结果,他提出将勾状器固定在复合弓上部,作勾弦之用,凹槽应在复合弓下部,作绑弦之用,该弓箭正与殷商甲骨文中的弓字十分相似。
黑龙江大学渤海研究院梁会丽介绍了俄罗斯锡涅利尼科沃1号城址的考古发掘。城址位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南部,时代为靺鞨-渤海时期。发现遗存多为“闭合式”遗迹,从出土陶器来看处于从手制到轮制的过渡阶段;通过植物考古研究可知,该地区从靺鞨到渤海时期农耕比例大幅增长,并成为该地区的主要生业方式;从出土遗存上看,城址不仅存在常规的防御功能,还能容纳较多的定居人口。该遗址首次揭示了滨海地区靺鞨文化向渤海文化的过渡过程,是研究这一时期山城布局及形制演变等的重要材料。

会议总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丛德新在会议最后对与会代表和新闻媒体的参加表示感谢,他指出此次会议45场报告,集中展示了边疆考古欣欣向荣、精彩纷呈的学术氛围,涉及的研究内容范围十分广阔,不仅立足边疆,更着眼于欧亚。新材料不仅深化了以往相关领域的既有研究成果,而且推进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多项新材料为统一的民族、国家进程,包括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考古发掘资料与多学科相结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以往研究空白,甚至开启了新的研究方向。会议不仅展现了中国边疆考古的日益发展和边疆考古的丰硕成果,也展示出边疆考古人、年轻人的后续力量厚积薄发。边疆考古对阐释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边疆考古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图文:荼 荼
审稿:丛德新
责编:韩 翰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