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朔知东南风:从凌家滩到长三角的区域文明探源

摘要: 基本信息:作者:吴卫红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12月印次:1ISBN:9787573201317内容简介:  本书从凌家滩遗址的考古探索出发,进而拓展到皖南、安徽全境,最后到整个中国东南;研究对象方面,从器物、遗迹到大遗址,再到文化谱系,可以说层层拓展又联系紧密,探索了中国东南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脉络,凸显了 ...

基本信息:

作者:吴卫红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12月

印次:1

ISBN:9787573201317

内容简介:

  本书从凌家滩遗址的考古探索出发,进而拓展到皖南、安徽全境,最后到整个中国东南;研究对象方面,从器物、遗迹到大遗址,再到文化谱系,可以说层层拓展又联系紧密,探索了中国东南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脉络,凸显了中国东南,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流域史前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整个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作用。

目录

前言 1

绪篇:为什么考古 1

第一编 追玉凌家滩

 凌家滩玉器综论 7

 凌家滩玉玦环研究—兼论“石钻”功能与辘轳轴承的演化 27

 凌家滩祭坛遗迹试论 55

 从凌家滩文化看中国文明的起源 70

第二编 观澜皖江潮

 安徽新石器时代考古历程 79

 皖江区域考古的意义 91

 安徽新石器时代绘彩陶器 100

 皖西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变迁 111

 薛家岗石刀钻孔定位与制作技术的观测研究 125

 沟汀遗址的年代及皖南山区新石器遗址的几个问题 136

 崧泽时代的皖江两岸 145

第三编 探源长三角

 良渚文化的初步分析 197

 良渚文化的范围—兼论考古学文化共同体 237

 初识薛家岗与良渚的文化交流—兼论皖江通道与太湖南道问题 247

 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散论 268

 长江下游的“玉石分野”与社会变革—以五地墓葬材料为例 278

第四编 问道田野中

 大遗址考古的实践—凌家滩聚落考古方法 319

 安徽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特点与考古调查方法 323

 中国的区域系统调查方法辨析 346

 凌家滩考古散记 372

 独居凌滩夜 376

 从游历到考古——曲线之美(代后记) 378

  前言

  长江下游是中华文明早期形成阶段的最重要区域之一,但多年来的研究一直处于温而不火的境地。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因为良渚反山、瑶山等若干重要发现而升温,并与其他区域的大发现一道引发了关于文明起源的大讨论,90年代以来更是新发现频出,不断突破以往认知。随着材料的增多、发掘方法的进步和多学科合作的兴起,近二十年来对长江下游史前文化的了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成为中国史前考古研究最为精深的区域之一,更好地诠释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但数十年来,研究热点多围绕以太湖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带,长江中游的研究也成果斐然,而作为连接中游和下游三角洲的皖江(皖人自名的长江安徽段)两岸,却成果寥寥,显得黯然,成为研究长江中、下游文化互动与社会变迁的“瓶颈”,令两地同仁颇有“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的尴尬。而作为以嵩山、岱山、洞庭湖、太湖为核心的四大文化圈之间的泛江淮之地,其复杂的文化面貌对深入了解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演化过程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而言,梳理泛江淮之地的文化面貌,也是全面开展中国中、东部地区文化互动研究的重要和关键环节,皖江两岸则是突破点。

  我对长江下游的研究始于良渚文化,而对皖江两岸史前文化的研究,关键节点始于对皖江西端的潜山薛家岗遗址发掘材料的整理,后又向东拓展到以凌家滩为重点,继而探索它们与长三角洲史前文化特别是崧泽、良渚文化的关系。本书副标题取名“从凌家滩到长三角”,并不是忽视其他研究,而是凌家滩与长三角在地缘、文化方面的关系更为密切,能更形象地反映一个大的区域文明形成的特点。书名原拟以我尚未完成的《并江融淮》文章为题,但惜学识不足和精力所限,对淮河流域的研究较为薄弱,最终舍弃了这部分内容,改以更直白的“朔知东南风”,一是不讳广告之嫌植入了本人笔名“朔知”,更是表达刚刚知道一点东南文化内涵的意思,使重点更突出,内容更集中,遗憾之处待日后弥补。

  全书共辑入大小文章21篇,小诗1首。在结构上没有以写作时间顺序为轴,而是采用了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以一篇小文《为什么考古》作为绪篇,表达了考古的意义所在;第一编以“追玉凌家滩”为切入点,通过对凌家滩的个案研究延伸出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思考;第二编拓展到“观澜皖江潮”,探索以皖江为重点的江淮地区波澜壮阔、复杂多变的历史趋势;第三编“探源长三角”进一步将视野放大到长三角地带,观察整个长江下游的文化互动,提出文化通道以及“玉石分野”与社会变革的问题;第四编“问道田野中”则是关于田野考古方法的思考,突显了考古学最本质的特征—以田野考古为本源,探索古代社会,这也是前述研究成果的基础所在;后附有小散文1篇,是对凌家滩发掘的侧记,而难称为诗的《独居凌家夜》虽文句不顺、平仄不对,但却是离开田野考古主战场时的真实感慨,借以表达对田野工作的回顾和留恋。

  各篇文字因发表时要求不同,多有删减,这次补上了原稿中小部分被删减的内容,其他除错别字等明显错误外均未作修改,也未对学界新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极个别注释改引了后来已刊文稿或其他纸本文献,总体只在多数文后新附简短的研究背景说明,意在反映研究、撰写时的原始状态,力求文字内容的原汁原味。有些材料或数据可能有不准确之处,除个别重要者加了笔者按,其他并未变更。但为适应新的出版现状,文中各图在保持原有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器物图重新描绘,相关地图则用GIS进行了修改,以便更好地反映山川地形。此外,皖江两岸的考古学文化分期是各项研究的基础,笔者曾有过未发表的专文,且在《潜山薛家岗》考古报告中也发表过遗址材料的分期结果,大体上反映出了该区域的文化脉络,因篇幅所限,本书未将相关内容辑入。

  这些成果有些已被学界认可,有些还待进一步切磋,也有一部分因新材料的出现而只具有学术史上的意义了。但作为考古研究中的沧海一粟,泛起的点滴浪花也会让这考古之海更加丰富多彩!

  吴卫红

  2021年5月20日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