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苦修像简介

摘要: 在佛教造像中,释迦牟尼佛的造型最多,有行、坐、立、卧像,有降生像、思惟像、苦修像、说法像、成道像、涅槃像等。苦修像作为释迦牟尼修行成道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事迹,与出家、成道、说法四个重要经历组成为佛教四相,成为佛教石窟艺术中常见的题材。犍陀罗系的苦修像较多,中国现存苦修像以炳灵寺石窟第169窟20龛为最早。第169窟20龛依崖壁开龛造像,龛内 ...


在佛教造像中,释迦牟尼佛的造型最多,有行、坐、立、卧像,有降生像、思惟像、苦修像、说法像、成道像、涅槃像等。苦修像作为释迦牟尼修行成道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事迹,与出家、成道、说法四个重要经历组成为佛教四相,成为佛教石窟艺术中常见的题材。犍陀罗系的苦修像较多,中国现存苦修像以炳灵寺石窟第169窟20龛为最早。
第169窟20龛依崖壁开龛造像,龛内泥塑五佛题材,正中间塑一尊释迦牟尼的苦修像。佛高0.53米,磨光高肉髻,面相消瘦,额部皱纹清晰,颧骨突出,两腮下陷,面带微笑 。颈部喉结突起,两肩瘦削、双臂骨立, 胸部助骨根根凸起,骨节如珠状相连、腹部凹陷。上身坦露,下着裙,巾带从肩部穿肘向两侧伸出,结跏趺坐,神定印。佛像面部、胸部骨骼凸显部位交代得很清楚,身躯消瘦如柴的形象很逼真,造像极富写实性。


据《佛本行集经》记载,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释迦族人,释迦牟尼是后来的尊称,“释迦” 是族名,“牟尼”是印度对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称谓,意为“释迦族圣者”。
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处于十六雄国争霸、百家争鸣时期,释迦族不断受到邻国的威胁,处境困难,释迦牟尼寻求解决困境的途径,从思想领域为刹帝利争得地位。印度传统宗教认为,肉体是导致轮回和痛苦的根源,通过折磨肉体苦行来寻求解脱,苦行者深居于丛林之中静思、绝食,苦修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风气。佛经记载,一天悉达多随父王、群臣出巡时来到一个村庄,观农夫耕地,他看见虫子被耕犁翻出土地后,被鸟啄食掉,深感众生相残的痛苦,然后在一棵茂盛的大树下静坐,进入禅定。悉达多在宫中一天天长大,娶妻生子,有乐舞相伴,他依然闷闷不乐,常有出家的想法。净饭王让太子出行游观散心,他出游时看到老人、病人、死人的种种痛苦,最后在北城门看到平静的沙门,他心生快乐,决定出家。
悉达多太子先到伽耶城南优娄频罗村的苦行林修行,日食一麻一米,经过六年的苦修,“身肉为消尽, 唯其皮骨存”。身体极度的虚弱,苦修无果后,来到尼连禅河边沐浴,吃了牧女供奉的乳糜后恢复体力。他认识到苦修不能解决心中的障碍,转而到一棵菩提树下,以“不证菩提,宁可碎身,不离此座”的决心静心思维,终获觉悟。
第169窟20龛的苦修像,展现的就是悉达多太子出家苦行六年后,体力消耗殆尽,骨瘦如柴时的状态。匠师用其娴熟的手法,将佛陀“肉尽筋现如坏屋椽,脊骨连露如筇竹节”的形象生动地呈现了出来,凸显了高超的艺术手法。该像塑造于西秦时期,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佛像的坐姿、手印、枯瘦的形体,与犍陀罗苦修像表现手法极其相似。苦修像整体呈三角形,结跏跌坐,富有安定感,佛像瘦骨嶙峋,但表情愉悦,神态坚毅,不同于丝绸之路上其他石窟中面显愁容的苦修像,是这一时期苦修像弥足珍贵的艺术杰作。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作者:尤海倩

  编辑:杨彩霞

  审核:曹学文 丁万华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炳灵寺石窟
关键词:

炳灵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