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案例

海派城市考古|在宁波路,探访曾经的“中国华尔街”

摘要: 近代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上海始终扮演着中国乃至远东金融中心的角色。如今中山东一路沿线的外滩万国建筑群中,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曾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华俄道胜银行、东方汇理银行、德华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也正因为如此,这片狭长的沿江区域也获得了“远东华尔街”的美誉。对于百年前的外滩来说,如此称号自然当 ...
近代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上海始终扮演着中国乃至远东金融中心的角色。如今中山东一路沿线的外滩万国建筑群中,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曾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华俄道胜银行、东方汇理银行、德华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也正因为如此,这片狭长的沿江区域也获得了“远东华尔街”的美誉。
对于百年前的外滩来说,如此称号自然当之无愧。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上海滩金融往事的丰富内涵正在被慢慢消解。今人眼中,外滩似乎就已是旧时远东金融中心的全部,但事实,真的如此么?
“沿黄浦而西,头顶四川路,介于南京路北京路之间,即海上之宁波路也。沿是路也,银行钱庄,鳞次栉比,握全市金融之枢纽,素有中国华尔街之誉。近又有耸立云表之建筑完成,即广东银行新厦也。”
1934年秋天,由中国建筑师学会主办的《中国建筑》杂志刊载的《上海广东银行落成记》一文中如此写到。宁波路,中国华尔街,一段往事浮现眼前。
宁波路前些年也曾一度“网红”,2013年12月《每日邮报》刊文介绍了宁波路390号那栋最薄之处仅20厘米的“纸片楼”,并称这也许是全世界最扁最薄的建筑,一时间引来众人打卡签到。宁波路“纸片楼” 2019年 本文图片除历史资料均由作者拍摄

宁波路“纸片楼” 2019年 本文图片除历史资料均由作者拍摄

实际上,熟悉近代上海城市建筑的人都知道,宁波路“纸片楼”这样的奇形怪状建筑在近代上海并不少见。土地的稀缺,促使建筑师们不得不见缝插针般的将每一块地皮利用到极致,如今可称沪上头号网红的武康大楼,其熨斗状的平面,相当程度上也是为了适应那片不规则的地块。至于宁波路“纸片楼”,则是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极致的一个产物。冥冥中,或许也正与这条“中国华尔街”的气质相辅相成。
有资料显示,1920年代时,上海有中资银行93家,外资银行68家,全国著名的银行中有八成都将总行设于上海。至于中国传统金融业的载体钱庄,更是不计其数。如此众多的金融机构,外滩沿线显然无法容纳,其背后的大街小巷,也很快成为了金融业的沃土,宁波路正是其中的典型。宁波路街景

宁波路街景

据《黄浦区地名志》记载,宁波路东起四川中路,西讫六合路,全长超过1200米。最初为中旺街、宽克路、爱尔白纳路这三条在1840年代至1860年代期间相继筑成的历史道路,1865年三者贯通,以浙江省地名宁波作为路名。能够获得“中国华尔街”美誉,宁波路金融业之发达可见一斑,而钱庄业在这里的发展,则是功不可没。据记载,近代上海宁波路沿线钱庄多达60余家,在全市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尤其是全市的划汇钱庄,几乎都设立于宁波路。
位于如今宁波路276号的原上海钱业公会大楼,就是这段往事的最佳见证者。这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始建于1917年,为简化古典主义风格,立面构图严整,入口处有一定的装饰元素。建筑原为四层,后有加建。钱业公会

钱业公会

开埠后的上海,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作为本地金融业主要载体的钱庄,业务从传统的银钱兑换向汇兑、存放款、发行庄票等领域多元发展,至十九世纪中后期,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其他口岸城市为网络的金融市场体系。一度出现了中国钱庄与外资银行双足鼎立的上海金融业格局。1917年,上海钱业公会在宁波路这栋新建成的大楼内成立,这也是钱庄业在近代上海金融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那个中央政府弱势且无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的时代,钱业公会通过对会员机构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防范金融风险、减少金融波动的作用。钱业公会 建筑铭牌

钱业公会 建筑铭牌

众多钱庄聚集于此,是促成了上海钱业公会落户宁波路的重要原因。这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促成了二十世纪上半叶华资银行对于宁波路的情有独钟。
基于行业本身的特点,从十九世纪末开始,最早的一批华资银行创办者,钱业出身者占到了相当比重,后者在为前者提供人才的同时,也带去了相当数量的初创资金。这种“血缘”上的一脉相承,使得宁波路在近代呈现出银行比厕所多的景象。翻看1947年版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仅江西路至河南路这短短的百多米距离,就汇聚了包括广东银行、浦海商业银行、大康银行、大公银行、江西省银行、上海至中银行、光华银行、华威银行、正明银行、亚洲银行、大元银行、亚西实业银行、泰和兴银行、永丰商业银行在内的十四家银行,正可谓三步一银行,五步一钱庄。1947年版 行号路图录 宁波路(江西中路至河南中路段)

1947年版 行号路图录 宁波路(江西中路至河南中路段)

位于今宁波路江西中路口西北角的原广东银行大楼,是近代宁波路上众多金融建筑中的佼佼者,华人建筑师李锦沛设计,张裕泰营造厂承建,罗森德洋行、慎昌洋行分别承担了电气工程和五金工程的设计安装。广东银行大楼1934年2月开工兴建,仅用8个月即告完工,当时在业内传为佳话。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平面近似矩形,平屋顶。外立面为浅褐色水泥抹面,强调竖向线条。塔楼顶部有折线形窗及几何形装饰,建筑整体在带有装饰艺术元素的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正在兴起的现代派建筑风格。位于今宁波路江西中路口西北角的原广东银行大楼,是近代宁波路上众多金融建筑中的佼佼者

位于今宁波路江西中路口西北角的原广东银行大楼,是近代宁波路上众多金融建筑中的佼佼者

隔着江西中路,与广东银行大楼遥相呼应的则是一栋外墙贴有深褐色面砖的大楼,近代上海金融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就曾在此办公。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大楼由通和洋行设计,1930年前后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高5层,局部7层,呈明显的纵向三段式分割。外立面及建筑顶部有运用了多种装饰元素,中西合璧。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大楼由通和洋行设计,1930年前后建成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大楼由通和洋行设计,1930年前后建成

创办于1915年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最初位于宁波路9号一栋石库门建筑中。面对激烈的竞争,中国近代著名银行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秉持“从小做起”的原则,推出“一元起存”的新业务,银元与银两兼收,不仅不取分文服务费,还向储户赠送储蓄盒,以此吸引广大市民前来存钱。宁波路9号,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早期办公地

宁波路9号,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早期办公地

这一当时业内罕见的做法推出后果然大受追捧,市民纷纷来到宁波路9号门前排起长龙,陈光甫既赚了吆喝,也实实在在吸纳了存款,原先嘲笑这一尝试的同行也不得不纷纷跟进,不几年,小额储蓄便在申城蔚然成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则在此后的发展中持续创新,快速壮大。如今宁波路40、50号处的这栋大楼,正是其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1947年版 行号路图录 宁波路(河南中路至山西南路段,包括了美丰银行、钱业公会)

1947年版 行号路图录 宁波路(河南中路至山西南路段,包括了美丰银行、钱业公会)

除了广东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宁波路上现存的众多金融业、银行业印迹中,另一处值得探访的无疑是今河南中路宁波路西北角,宁波路180号的原美丰银行大楼。上海美丰银行由中美商人于1910年代联合创办,一度兴盛,1930年代投机地产失败后被迫停业。今河南中路宁波路西北角,宁波路180号的原美丰银行大楼。

今河南中路宁波路西北角,宁波路180号的原美丰银行大楼。

该栋建筑始建于1920年代中期,是邬达克在上海较为早期的作品之一。砖混结构,外立面呈三段式布局,立面简洁,以竖线条进行装饰,至顶部改为横向构图,是上海较早的带有现代派风格的建筑,遗憾的是由于顶层曾作加建,整体比例已失衡。美丰银行大楼 建筑铭牌

美丰银行大楼 建筑铭牌

从钱业公会到广东银行、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到美丰银行,几处现存的建筑,彰显着开埠后的100多年间宁波路金融业的兴盛往事,身处外滩背后这条小路,见证、参与了这座远东第一大都市的兴起,这条“中国华尔街”,值得被人们铭记。

分类: 中文 研究 域外案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