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劳动者的美丽 ——以汉代劳作俑为例

摘要: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流传数千年的《击壤歌》中唱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描绘了一幅怡然自得、自给自足的劳动画面。这样的生活在劳动者看来,都无需去羡慕帝王的权力,表达了古朴的劳动人民对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自豪和满足。在一年一度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 ...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流传数千年的《击壤歌》中唱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描绘了一幅怡然自得、自给自足的劳动画面。这样的生活在劳动者看来,都无需去羡慕帝王的权力,表达了古朴的劳动人民对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自豪和满足。
在一年一度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不妨回顾历史,从文物中寻找劳动者的身影,体会古代先民的平凡中的不凡,品味他们的创造与智慧。其中,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高峰,汉代墓葬深受厚葬之风及事死如事生观念的影响,往往随葬许多陶俑,以模拟墓主生前的生活场景,劳作俑便是众多陶俑类型中的一种,其形象生动、类别丰富,为我们了解汉代劳动人民及其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材料。
劳作俑(又名劳动俑)即从事各类劳作活动的陶俑,一般可以分为手持各类生产工具和家庭日常生活用具两类1。第一类主要为表现农业生产活动,包括为手持锸、钁、锄、铲等工具表现农业生产中翻耕工作环节;手持短棒、腰间系鼓表现农业生产中播种、薅秧环节;持镰刀、飏扇表现收获、脱粒加工环节等。此外,还包括与农业劳动相关的弋射俑等。

图一 执锄俑【2】

这件东汉时期的泥质灰陶执锄俑,出土于重庆市丰都县汇南墓群林口墓地。高65厘米。男性,头戴平顶帽,微上扬,细长目,塌鼻,嘴微启,身着右衽裋褐(shù hè,指粗布做成的短衣),窄袖至腕,束腰,脚穿圆口靴。左手提箕于腰间,右手执锄于胸前,锄头向上,柄朝下。这类执锄俑是西南地区汉代农夫典型形象。

图二 躬身执棒俑

这件东汉时期的泥质灰陶躬身执棒俑,出土于重庆市潼南区牌坊坡墓群。高13.2厘米。女性,梳高髻,面容安详,身着左衽裋褐,挽袖至肘部。躬身而立,右手执棒状物,正要进行点种或薅秧。

图三 执镰俑【3】
这件东汉时期的泥质灰陶执镰俑,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李家梁子墓地。男性,头戴平顶帽,身着右衽裋褐,挽袖至腕,脚穿翘头履。双手执一镰刀。可见镰作为一种长条形收割工具,汉代时其形制已经与如今使用的镰刀别无二致。

图四 执飏扇俑

这件东汉时期的红陶执飏扇俑出土于重庆市潼南区牌坊坡墓群。高18.2厘米。男性,头梳单髻,面容不清,头微上扬,上身袒露,着及膝短裤。双手执飏扇于身左侧。飏扇是一种将稻壳和谷粒分开所用的扇子,元代王祯的《农书》卷十六记载有:“飏扇,《集韵》云:‘飏,风飞也。’扬谷器。”【4】飏扇对风力的巧妙运用以实现给稻谷脱壳的目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图五 弋射俑
这件东汉时期的灰陶弋射俑出土于重庆市潼南区牌坊坡墓群。高15.8厘米。束巾,着右衽裋褐,束腰,脚穿履。头眼朝向左上方,左手伸直斜上高举,右手弯曲至腮,腰中系一物,做用力拉弓状。其专注的神情惟妙惟肖,仿佛已经瞄准猎物,箭在弦上,随时准备离弦而出。
第二类手持家庭日常生活用具的劳作俑常用来表现家务劳作,包括与烹饪下厨相关的劳作俑,如庖厨俑、提罐俑、提鱼鸟俑、执绳提罐俑、托案、盘俑;家庭杂务的劳作俑,如执箕帚俑、哺乳俑、牵马俑、驾驭俑等;以及侍奉主人的抱囊俑、执镜俑、执便面提袋俑等。

图六 庖厨俑【5】
这件东汉时期的灰陶庖厨俑收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高45厘米。女性,面露微笑,头梳山字形高髻,簪花三朵。身着右衽长袍,手腕戴有串饰,束腰。跽坐,双膝前置案。案上的食材可谓琳琅满目,有猪头、羊首、鱼、龟,还有各类果蔬面点等,丰富得快要溢出来的样子。看她脸上的笑容,丝毫感觉不到劳作的疲惫,或许会烦恼先烹饪哪道食材呢!

图七 庖厨俑【6】
这件蜀汉时期的灰陶庖厨俑出土于重庆市忠县涂井崖墓。高39厘米。男性,头戴平顶帽,细长目,嘴角微微上扬,身着右衽长袍,左手按鱼,右手作剖鱼状,束腰,跽坐。双膝前置案,案上的食材同样十分丰富,有猪头、鸡、鱼、龟,还有笋、饺子等。尤其案上的饺子,和我们今天食用的近乎一样。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发明了饺子。这件蜀汉时期的庖厨俑正是饺子在当时已经流行于三峡地区的实物佐证。

图八 执绳提罐俑【7】
这件东汉时期的执绳提罐俑现收藏于成都博物馆。高80厘米,原有彩绘,残存部分红色颜料。女性,细长眉,面露微笑,露出两排牙齿。头梳山字形高髻,簪花数朵,耳部佩饰。身着右衽长袍,宽袖,衣袖、下摆均有褶边,束腰。脚穿履。左手提一双耳罐,罐上饰有四周凹弦纹,右手执一条长绳。这位似乎刚刚打水归来的妇女,清秀的脸庞上溢出的微笑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劳动的辛苦,只有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图九 执镜提鞋俑【8】
件东汉时期的泥质褐陶执镜提鞋俑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高62.5厘米。女性,头梳高髻,深目、高鼻,小口,嘴角微微上扬。内穿圆领中衣,外穿右衽长袍,宽袖,束腰,长袍上用简洁的笔画表现出衣褶,下摆有褶边。脚穿履。左手提鞋一双,右手执一镜于胸前。婉转流畅的线条勾勒出端庄、秀美的侍女形象。

图一〇 顶罐俑
这件东汉时期的灰陶顶罐俑出土于重庆市忠县将军村墓群。高21.5厘米。男性,头顶一罐,身着右衽长袍,右手衣袖滑落至肘,束腰,下摆过膝,脚穿履。左手曲肘于腹部前,右手上举扶罐,双脚分开比肩稍宽。有学者认为,顶罐俑是汉代川渝地区百姓生活的写照,是汉代文献中关于头顶置物记载的实物映射【9】,为我们了解当地风俗演变提供了材料。
总之,汉代劳作俑采用模制、捏制等方法塑造人物主体,配合阴线刻、彩绘等方式进行局部点缀,既注重写实,又兼顾人物神韵的刻画,每种人物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但作为随葬明器表现了汉代的丧葬文化习俗,也反映了当时真实的社会生活百态,同时具备汉代雕塑艺术独特的美感。
古时的工匠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浓缩、艺术性地创造出了这些反映劳动生产的文物,记录了属于他们的昨天;今天的我们也努力地劳动着,为家庭、社会和祖国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五一”假期来临之际,大家不妨暂时放缓平日里匆忙的脚步,走进博物馆,走进历史,领略陶俑身上散发的劳动之美、艺术之美、历史之美。

注释:
【1】早期学界并未将劳作俑单独视为一类,将其划分为其他类别陶俑中,例如俞伟超先生在《古史分期问题的考古学观察》,《文物》1981年第5期中,按照陶俑的身份和司职将秦汉墓俑划分为军队俑、家臣俑、侍从俑、歌舞乐伎俑、生产奴隶俑五类,劳作俑属于生产奴隶俑的范畴;之后更多学者将其单独划分出来,并均认可劳作俑还可细分为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两大类,例如魏歲:《从汉陶人物俑看汉代四川社会》,《文史杂志》,2006年第4期;赵耀双:《两汉墓葬出土陶俑的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王玉环:《西南汉墓劳作俑的考古学研究》,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索德浩:《四川汉代陶俑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
【2】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三峡后续工作考古出土文物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年,第192页。
【3】索德浩:《四川汉代陶俑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彩版一〇八。
【4】 ( 元) 王祯撰,缪启愉、缪桂龙译注: 《东鲁王氏农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15页。
【5】幸军:《巴渝藏珍-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精品图录》,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23页。
【6】四川博物院:《四川博物院文物精品图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144页。
【7】索德浩:《四川汉代陶俑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彩版一二三。
【8】四川博物院:《四川博物院文物精品图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134页。
【9】刘兴林:《重庆忠县汉墓出土的顶罐俑和负子俑》,《东南文化》2008年第6期。

文稿:肖碧瑞

责编:董永嘉
编务:刘 微
审核:林必忠

作者简介:肖碧瑞,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文博馆员。

转载自:重庆考古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