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由馆藏佛教造像看北魏长安佛衣形制

摘要: 由馆藏佛教造像看北魏长安佛衣形制 佛装为佛所穿的服装,在使用上有严格的典籍规范,《四分律》记载佛衣由内而外分为三层,也称“三衣”。里层为第一层,名安陀会,意为下衣;中层为第二层,名欎多罗僧,意为中衣;外层为第三层,名僧伽梨,意为上衣。 佛教传入中国后,初期佛衣具有明显的印度风格,流行通肩式、袒右式佛装。北魏中期以后 ...


由馆藏佛教造像看北魏长安佛衣形制





佛装为佛所穿的服装,在使用上有严格的典籍规范,《四分律》记载佛衣由内而外分为三层,也称“三衣”。里层为第一层,名安陀会,意为下衣;中层为第二层,名欎多罗僧,意为中衣;外层为第三层,名僧伽梨,意为上衣。



佛教传入中国后,初期佛衣具有明显的印度风格,流行通肩式、袒右式佛装。北魏中期以后,佛装在形制上逐渐开始融入本土因素。云冈昙曜五窟第20窟大佛身着覆肩袒右式佛衣,衣褶深厚,衣边有“之”字形褶纹,这种右肩覆偏衫式的佛衣并不存在于印度造像中,有学者认为这是犍陀罗造像艺术与内地造像交流、碰撞的结果。加之此时期北魏统治者对汉文化的推崇,汉化改革成果显著,北魏中晚期以后,佛装基本上摆脱了域外文化的特征,褒衣博带的汉式佛装成为主流。


云冈昙曜五窟 第20窟


陈悦新教授认为:“与其他佛教遗迹相比,佛像的服装最具普遍性和延续性。佛装的形式与演变过程,对于认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反映出的更广泛的社会意义,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馆藏北魏佛教造像碑



千佛造像碑(残件)




为砂岩造像碑,现仅存原碑的右上部分,残高59厘米,宽46厘米。现存部分由千佛及一残损佛龛组成,千佛共十排,佛龛上部每排8尊小佛,佛龛右侧每排5尊小佛,佛龛内塑一佛像及右胁侍菩萨。

佛为高肉髻,脸型方正,双手平伸在胸前交叠结转发轮印,身着圆领袈裟,肩搭长巾,巾角在手肘处缠绕。右胁侍菩萨头戴花冠,面相清瘦,颈部绕长巾下垂,右手在胸前举物,左手执净瓶,垂于身侧。

此碑中佛、菩萨造像的均肩披长巾,刻密集平行线式衣纹。千佛形制基本相同,佛衣用数道粗弧线刻画,造型古朴,富有民间意趣,从其造像风格判断应为北魏时期制作。



彩绘砂岩千佛造像碑(小)



为砂岩造像碑,残高42.5厘米,宽28.7厘米。碑体中部开大龛,龛内塑一佛二菩萨,大龛上部分两排凿12个小龛,小龛内塑小坐佛。

大龛中部塑一坐佛,高肉髻,面相方圆,着交领式袈裟,袈裟衣摆在身侧散开。二胁侍菩萨身形瘦长,上着交领衣,下着长裙。此碑中佛、菩萨衣着皆为交领,刻密集平行线式衣纹。



千佛造像碑(大)



为砂岩造像碑,上部残损,残高84厘米,宽90.5厘米。碑体中部开大尖拱形龛,龛楣雕刻双龙绕颈,龛内塑一佛二菩萨。大龛四周及碑体两侧刻千佛龛,龛内塑小坐佛。大龛内佛像面部损毁,着交领搭肘式佛衣,结跏趺坐,衣摆为悬裳式。


永安三年造像碑



为砂岩造像碑,上部残损,残高47.5厘米,宽38.5厘米。碑体上部开拱形龛,龛内塑一佛二弟子,龛外两侧塑二菩萨。佛头部、手部残毁,身着通肩式袈裟,左侧衣带搭于右臂,结跏趺坐。二弟子身着双领下垂的宽袖佛衣,立于莲花座之上。二菩萨头戴宝冠,衣着与二弟子相似。

碑体下部中央雕刻博山炉,香炉两侧各雕一蹲狮,碑两侧有铭文,有“永安三年岁次庚戌建”字样。




药王山博物馆藏魏文朗佛道教造像碑碑阳(局部)


我馆馆藏的四件北魏佛教造像碑,碑中雕刻的佛衣样式种类多样,有肩搭长巾式、交领式及通肩搭肘式。其中在双肩搭长巾的式样在佛像上较为少见,多为菩萨或飞天的装束,类似样式见于碑林博物馆藏的两尊北魏背屏式造像(一为沙泘坨村出土北魏残像,一为醴泉寺出土残像),李凇教授推测沙泘坨村出土北魏残像为弥勒,只是制作时不甚规范。推测本馆千佛造像碑性质与碑林二像相同,对于补充北魏长安地区佛衣样式具有一定意义。


交领式及通肩搭肘式佛衣是北魏长安地区佛像的主要着装形式,交领式佛衣是6世纪关中地区的独创,通肩搭肘式佛衣则来源于北魏云冈及龙门造像。衣纹皆以密集的平行条楞雕刻,与药王山所藏北魏造像在风格上近似。松原三郎在《北魏陕西派石雕的一谱系——佛道并存与融合》中称这种衣纹雕刻方式为“鄜县样式”,主要发现于西安周边、陕西北部及甘肃东部地区,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



文稿:宋歌

审核:李晓国

此文转自“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