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民族考古】《千里江山图》卷中的宋代乡村聚落景观特征探源

摘要: 【作者简介】王琳,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生;宋凤(通讯作者),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博士;陈业东,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市政工程博士生。【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绿色发展理念与绿色城市美学构建——以绿色济南城市规划为例”(项目编号:16ALJJ09),山东建筑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济南近代园林演进研究 ...


【作者简介】王琳,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生;宋凤(通讯作者),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博士;陈业东,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市政工程博士生。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绿色发展理念与绿色城市美学构建——以绿色济南城市规划为例”(项目编号:16ALJJ09),山东建筑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济南近代园林演进研究”(项目编号:XNBS1012)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千里江山图》卷是北宋画家王希孟描绘文人士大夫理想境界中的乡村人居环境图的青绿山水画。本文从乡村聚落的定义出发,依托图像学研究方法,以《千》卷为基础,从居住建筑及渔业生产活动两个要素对《千》卷中的乡村聚落进行识别,并从整体布局、建筑、林木、活动四个方面探寻乡村聚落景观体系及特征,总结《千》卷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动因为天人合一的山水环境观、词画融糅的社会背景、精微细腻的美学思想、文人高雅的生活态度,以期为当前绿水青山理论指导下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适当的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乡村聚落;《千里江山图》卷;人居环境

《千里江山图》卷(以下简称《千》卷)是北宋徽宗朝大青绿山水画的代表性作品,以诗意取景的写意风格饱含徽宗时期画学显著特征。画面主体,以横亘连绵的山体为主,周围环绕河湖,水中舟楫往来不绝,山岭汀岸散布屋宇楼阁,林木繁茂点缀其中,道路可通可行。画中人物,或是闲坐屋室,或是跋涉行路,或是驭舟打渔……形象鲜明,各具特色,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跃然纸上。纵观全画,《千》卷将画境与人居环境相结合,是中国特有的、与山水高度融合的乡村人居环境意境之体现。傅熹年先生称《千》卷是宋代绘画中表现住宅和村落全景最多的一幅,同时指出“画中描绘的是江南之景,是创作而非是写生”。余辉先生认为《千》卷在自然景观描绘中的主要取景地很可能是江西庐山。针对《千》卷的深度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从绘画艺术层面,讨论《千》卷的色彩、空间、构图、意境及青绿山水画历史脉络等;从历史考据层面,考据作者身份、鉴定绘画年代等;从建筑与景观层面,分析绘画中的北宋建筑、山水人居观念及风水学思想等。而《千》卷所处的宋代作为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领域全面发展的时代,尤其带动了宋代园林美学意境的日臻成熟。本文立足前人研究成果,借助图像学研究方法,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对《千》卷画面中的宋代乡村聚落进行识别,探究《千》卷所呈现的文人理想化境界下的宋代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及营造思想,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聚落环境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借鉴,为中国传统人居文化的当代传承提供思路。

一、乡村聚落与图像学研究方法

1. 乡村聚落
聚落定义较多,《辞源》定义为“聚,谓村落也,为人所聚居”,“落,所居之处,如部落、墟落、村落”;《大百科》定义为“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它不仅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以及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从广义建筑学角度,吴良镛先生将聚落定义为由多房屋组成的集落,也是房屋艺术建造的前提。综合而言,聚落具有广义与狭义两个层次:广义层面,聚落包括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狭义层面,聚落仅指乡村聚落。本文采用的乡村聚落概念等同于狭义层面聚落定义,是农村居民与周围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互相作用的现象与过程,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历史文化遗存的聚居地,不仅是居住建筑及其相关生产、生活设施的集合体,还包括支撑其生存的区域自然环境和生产活动空间。
2. 图像学研究方法
图像学研究方法主要包含三方面:关注艺术形式要素,解释原始或自然题材中的物理事实及视觉事实的前图像志描述;对图像中人物身份、故事内容、历史背景等进行知识性解释的图像志分析;对图像创作涉及的文化、政治、经济、宗教、社会习俗等创作背景及反映作品从属的特定世界观进行阐述的图像学解释。本文通过图像学中的前图像志描述方法对《千》卷画面进行物理事实及视觉事实的识别,并与乡村聚落概念下的识别依据相匹配,进而实现从二维绘画画面到三维景观空间的转译,最终探寻农耕文明时期江南地带乡村聚落景观要素、形态特征以及营造思想。

二、《千》卷中的乡村聚落识别

《千》卷的作者王希孟出身画学,在宋徽宗亲自指点下,从江山千里的宏大尺度描绘了一幅壮丽磅礴的山河长卷,是宋代山水画范式的集中体现。故宫博物院的官网在介绍《千》卷时提及:“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气象万千,壮丽恢弘。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茅屋草舍、水磨长桥各依地势、环境而设,与山川湖泊相辉映。”其中明确涉及野渡渔村、茅草屋舍等与乡村聚落相关的景观元素。画面中的各处院落均与山水、植物和谐相处,但就此将《千》卷中的建筑院落简单地识别为乡村聚落,缺少识别的依据与考证,因此,我们以图像学识别乡村聚落,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乡村聚落识别依据
乡村聚落的识别主要依据乡村聚落的定义,从画面中解读与定义相关的内容,同时结合山水画的自身特点,从清代《芥子园画谱》及《三希堂画宝》中借鉴相关画面特征依据。就乡村聚落定义而言,识别乡村聚落的主要特征依据即生产单元与生活单元的核心要素为农业生产活动和居住建筑。纵观《千》卷全图,尚未发现对于农田或水田的典型图像描绘,在画中出现的生产活动中捕鱼即渔业活动的出现次数最多,在图像识别中最为清晰。渔业属于广义农业(农、林、牧、副、渔)中的一部分,渔业聚落是乡村聚落一种表现形式——主要以渔业为主,因渔民的陆上居住而形成稳定的乡村聚落。因此,本文在乡村聚落图像识别时主要从居住建筑及渔业生产活动两个要素出发。
(1)居住建筑
《千》卷乡村聚落中的建筑多以《营造法式》为绘画基础,在建筑形制上,满足《宋史·舆服志》所记载的“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正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即一般民众的住宅,不能用庑殿顶和歇山顶,门只能一间并且是两坡屋顶。《千》卷中涵盖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园林、村落、寺观等,其中住宅主要又分为较小而简单的住宅、工字形住宅及其他大型住宅三类(图1、2)。综上所述,《千》卷所呈现的乡村聚落居住建筑特征为:(1)建筑单体等级规制较低,多为普通的两坡屋顶,存在少部分的歇山顶,多为茅草及普通瓦片覆盖屋顶,建筑整体色彩简淡朴素;(2)建筑群体多以院落的形式出现,多表现为工字形平面单体与较小而简单的建筑单体相组合。
(2)渔业生产活动
渔业生产活动的识别中,主要采纳清代《芥子园画谱》与《三希堂画宝》中对于山水画渔船表现范式的归纳,其中包含:撒网船、捕鱼罾等。颜师古注曰:“罾,鱼网也,形如仰伞盖,四维而举之。”即四根竹竿或木杆撑起来的底为方形的渔网。除此之外的渡船、载酒船、雨景渔艇、橹船、帆船、江船、峡船、巨舰等,不划归为渔船范围。山水画的画面具有高度概括性,并不注重对于完整生产活动的表达,因此以点景出现的渔船成为重要依据,同时在渔业生产活动识别时,注重对于画面的综合考察,包括渔船出现数量及画面周边人物活动和景物特征。对于单独出现的水边或船上垂钓活动,不再识别为渔业生产活动。
2. 识别结果及图像特征
通过上述依据识别后,《千》卷中能够识别概括出五处明显的乡村聚落。
(1)乡村聚落一
从识别依据及已有研究上识别,聚落一(图3)是《千》卷中最可能为乡村聚落的一处。图1中的“22”中将此处识别为大型住宅,符合居住建筑的识别;其次画面左侧水域被木桩固定的渔网所围起,围合水域内部及外侧水域均有渔船分布,渔业生产水域与整组建筑相距紧密,符合自给自足的生活要求,因此识别该处画面为乡村聚落。画面的选取,以就近原则为主,以渔业生产活动相邻近的居住建筑组团为乡村聚落范围。同时刘敦桢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和郭黛姮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第3卷——宋、辽、金、西夏建筑》,提及《千》卷中描绘有村落时,均引用了图1中的“22”此处。
该处乡村聚落图像特征为:整组建筑沿山势布置,呈现明显的轴线关系;主体两层重檐歇山建筑物临流而筑,建筑物基座平台下方分布石桩;主体建筑前方桥梁上架屋,屋内布置两人;院落外侧可见篱墙,林木散置,显示了明确的院落界限;画面最左侧水际布置有两处亭子;远景区域,可见大片竹林组团。
(2)乡村聚落二
与乡村聚落一画面识别依据类似的是乡村聚落二(图4),不同之处在于乡村聚落二在画面左侧水域描绘有数量众多的渔船,同时以就近原则识别后,乡村聚落为画面靠右侧的一组图2中的“4”此处识别出的居住建筑。就乡村聚落图像特征而言:与聚落一相比,聚落二建筑数量较少,布局较简易,同样是轴线布置,进入两坡屋顶院门,正对一方形屏风,其后正对主体一层工字形建筑,主体建筑两侧分布有厢房;同聚落一类似,也有清晰篱墙,水边也布置有亭,不同之处在于亭子离院落较远,画面中的林木多绕屋布置。
(3)乡村聚落三
图1中的“21”此处识别为村落,同时画面前景中出现多只渔船。乡村聚落图像特征:沿画面左侧渔船码头,顺路径往画面内部延伸,林木勾勒出了路径的布局;在左侧山坳中有一组房屋围合成的小院落,右转过桥,整个画面远景布局有三两成组的多处建筑组团,右侧中景前方细致描绘有一处水榭,伸出水面的平台上可见人物在嬉戏活动。
(4)乡村聚落四
图2中的“8”此处识别为村落。画面的中景及远景,分布有渔船及捕鱼罾。乡村聚落图像特征:整组建筑沿水滨布局,在画面近景,描绘有明确的码头及其与聚落通达的路径;左侧中景有一处篱墙围合的完整院落,院落主体为工字形建筑,院落前方水际置亭,右侧及后侧布局多组折字形建筑;远景为沿山脚布局的连绵竹林,一直延伸到画面远处,远景多为单组建筑掩映在竹林之中。
(5)乡村聚落五
图1中的“20”此处识别为大型住宅,在画面近景出现渔船及捕鱼罾,按照就近原则,将该处画面识别为乡村聚落。乡村聚落图像特征:画面布局有两组建筑,均以篱墙划清边界,中景主体建筑为曲尺形,依然遵循轴线关系,沿右侧水滨开敞区域进入院落,水滨区域人物或在屋中对坐,或在水边垂钓,并可见一人扛竹竿从院落中走出,院落后侧有一座方形茅草亭;院落周边可见成组布置的树木;沿路径伸向远方,另一处完整院落,主体为工字形建筑,轴线关系强烈。

三、《千》卷中乡村聚落景观体系及特征

通过对《千》卷中的乡村聚落识别与解读,可以将其中的景观体系及特征归纳为整体布局、建筑、林木及活动四个部分。通过从整体到部分,从画面识别到景观体系与特征分析,进一步对《千》卷画面中耕读文明背景下的江南理想人居模式进行探究。
1. 整体布局
《千》卷中的五处乡村聚落均布局在山脚滨水处,在兼得山水之利的同时,满足郭熙《林泉高致集》中“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山水画论要求,且布局舒朗,形象简约,与总体的山水空间呈现出抱合关系,呈现出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天然统一与和谐相处。而在建筑、林木及活动等要素的画面刻画上,均细致入微,形象生动,显示出强烈的宋代精制细微美学思想的影响印痕,烘托了一种祥和与安宁的田园生活氛围。在景观空间序列的营造上,五处典型乡村聚落均表现出高度成熟化的特征:从画面前景的渔船,岸边码头,林木与山石掩映的路径;中景靠近聚落的开敞空间,轴线关系明显的建筑院落,水滨的亭子;远景中的平远山水等。画作以散点透视的方式,步移景异,层层递进,以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变化,引导视线进入整个画面的深处,同时画面采用的“之”字形景观布置方式,最大化地实现了平远构图下景观空间在二维平面上的延展,虚实相生,表现出鲜明的收放开合的空间节奏。
2. 建筑
各处乡村聚落中的建筑密度较低,各居住组团之间距离较远,呈现出舒朗的布局形态。居住建筑单体多为低等级的一层建筑,仅有少数等级较高的歇山顶建筑为两层。建筑院落多以篱墙为边界,以院落中的工字形建筑为院落组织的主体部分,其余建筑分布四周与其交相呼应,体现出明显的轴线关系;同时建筑院落中常见亭子出现,或布局在院落后部,或布置在院落前方的水边,与院落形成良好的交通联系。建筑院落隐藏在自然环境之中,多与岭阜陂陀、驳岸水际构成相互之间的呼应关系,呈现出天然恬淡与简远疏朗的意境。居住建筑面貌多展现出朴素的面貌,单体建筑大多为黄褐色的茅草屋顶,仅有少部分建筑为黑色的普通覆瓦建筑,建筑整体色彩表现为木质房屋材料自身的颜色。同时建筑细节的刻画上,可见清晰的门、窗、柱,甚至檐口及茅草屋顶的细节,描绘精致缜密。
3. 林木
乡村聚落景观中出现柳树、竹子、芦荻等多种类型的林木,植物种类多样,配置方式各异,因地制宜呈现出聚散得当的天然面貌。其中柳树多以散植与丛植相结合的方式出现在水际,与水际的亭子相互呼应,共同形成水边杨柳依依的休憩空间,满足游憩与渔钓活动需求;竹子主要出现在山脚与乡村聚落交接的区域,以片植的方式为主,大片竹林以带状分布的方式分布在聚落外围,竹林掩映的建筑物若隐若现,烘托出乡村聚落环境文人化的气质,形成雅致的空间环境氛围;而芦荻则大面积地出现在乡村聚落的水际与浅滩分布区域,是水陆交接的自然驳岸出现的主要植物种类,形成了水体边缘“蒹葭苍苍”式的柔性边界。除此之外,还包括多以列植形式在路径两旁出现的乔木,标注了路径的空间分布;以对植方式出现在建筑院落中的乔木,强化了建筑院落的轴线关系,形成了院落内部良好的遮阴空间,同时乔木竖向延伸的线条与建筑水平横向的伸展形成了对比,并成为建筑院落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的过渡。以多种植物类型与配置方式出现的林木,成为塑造植物景观空间的重要元素,渲染了乡村聚落耕读文明背景下的文人化倾向,并进而形成雅致与天然并存的乡村聚落景观。
4. 活动
人作为一种移动的景观要素,在研究画卷中的景观时,其行为活动与环境之间产生的关系,也是重要的内容。韩拙《山水纯全集》:“画人物,不可粗俗,所贵纯雅而幽闲,其有隐居傲逸之士,当与村夫农者、渔夫牧竖等辈,体状不同。”从五处乡村聚落的画面上进行分析,画中描绘了众多的人物活动,除渔船上的人物有驭舟、捕鱼等活动外,人物活动还包括:亭中对坐、洒扫庭院、观望、运输、行走、独立等,每处人物皆着白衣,形象鲜明。从画面中植物枝叶的茂盛,水阁亭轩中多次出现的纳凉意象,以及缺少春季的红花及竹笋,推测该图描绘的是夏季意象。《山水纯全集》又言:“夏可画以人物,但于山阴林壑之处,或行旅憩歇,水阁亭亭,避暑纳凉,玩水浮舟,临江浴涤,晓汲涉水,风雨过渡。之类也。”人物的旅行游憩、水阁乘凉、水中游玩及驭舟的活动在乡村聚落的人物活动中都有所涉及。同时与一般乡村劳作的人物场景不同,画面中的人物没有显示出劳累及疲惫的姿态,而大多是以一种闲适从容的状态,与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体现出的悠然恬淡的田园诗意相应和。

四、《千》卷中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形成动因

据前文所述,《千》卷所呈现的乡村聚落景观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景观体系,展现出明确的诗画耕读思想影响下的文人气质、生存智慧与基因特征,具备与宋代文人园林同样的疏朗、简远、雅致、天然的特点,是宋代园林美学意境在绘画上的集中反映,折射出宋代乡村聚落景观营造思想和形成动因。
1. 天人合一的山水环境观
《千》卷与《清明上河图》作为宋代长卷山水画的代表性作品,同时出现于北宋末年。前者以写意与写诗的表现手法,表现了广阔的乡村人居环境面貌;后者注重对于城市生活的准确传达。两幅画从不同层面反映出作者对于日常生活与自然万物的人文关怀,而这一关怀的出现离不开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以及三家思想影响下的“天人合一”的山水环境观。
儒家理学提倡格物致知,讲究对于万事万物的细致洞察,《千》卷所表现的乡村聚落景观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全景式地关怀与把握。北宋时期禅悦之风盛行,佛教禅宗倡导“梵我合一”,自然境界与禅境并无二致,“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林木花草均成为参禅的载体,自然成为文人士大夫的禅修寄托。道家的隐逸思想,庄老之学的悠然飘逸,更是历代文人士大夫的苦苦追寻。儒释道的三家在对自然理解上的合一,丰富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对于山水自然的认识与理解,成为“天人合一”山水环境观的重要内涵。“天人合一”的山水环境观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避害趋利,在乡村聚落景观的营造上注重对于山水环境改造的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追求建筑、林木、活动的自在完善。《千》卷图像所展示的乡村聚落景观,既表现出作者对乡村聚落环境内在的现实描绘,又体现出营造观念层面上的外在思想超越。
2. 词画融糅的社会背景
宋代社会人文艺术得到全面发展,在这当中,宋画与宋词更是其中的代表。两宋之交绘画观念逐渐从客观世界的写实向理想世界的写意转变,北宋时期的全景山水画演变为南宋时期的“马一角”“夏半边”,写意逐渐成为后来居上的主导思想,而《千》卷中乡村聚落景观更是直接体现出写意写实并存的绘画方式。宋词承继魏晋南北朝、唐代、五代以来的田园诗词,进一步形成属于宋代的乡村人居环境词,如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的“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细致地描绘出乡村的面貌。宋词追求意境的传达,讲究语言的精炼与达意。宋代词画融糅的社会背景,增强文人士大夫对于词、画与人居环境之间的转换与交融,成为《千》卷中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形成动因之一。
3. 精微细腻的美学思想
这一时期文人的内心宇宙世界日益缩小,文化转向内省,继承晚唐以来的“芥子纳须弥”“壶中天地”的思想逐渐演变为精微细腻的美学概念。《千》卷的山水环境、建筑、林木及活动的描绘都是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这一精细美学的概念延续了宋代画学对于写实的绘画训练要求,倡导以“孔雀高升必右举”的观察方式,对客观世界的一切准确翔实地加以描摹与再现,也正是依凭这一精微细腻的美学思想,文人士大夫理想境界中的乡村聚落景观体系与特征才得以完整呈现。精细美学影响画面的细微描绘,画作生动地表现出乡村聚落与山水环境之间呼应关系,居住建筑的等级规制及院落的轴线组织,林木的配置及植物类型的选择,人物的生活面貌及详细的活动类型,展现出乡村聚落中明晰的景观空间序列,起承转合的鲜明空间节奏以及各类景观要素之间密切联系的关系。
4. 文人高雅的生活态度
在传统耕读文明的背景下,文人理想境界下的乡村聚落景观并非纯粹的居住与生活的居所,而是浸润着文人鲜明的高雅生活态度,架构在自然山水诗意之上的日常生活中的栖居诗意。《千》卷中的乡村聚落居住建筑多为朴素的茅草屋,朴实无华而又完整统一;建筑四周的人物均身着白衣,风度翩翩,无论是在行走、渔钓,或是休憩,均闲适安逸,悠然自得,没有劳动人民的劳累的表情与姿态;以柳、竹、芦荻为代表的林木,传达出内涵深厚的植物文化,苏轼提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更是成为文人雅致生活的品质象征。乡村聚落景观表现的是生活环境的整体面貌,其背后流露出的是文人高雅的生活态度。宋代隐逸思想向“仕隐合一”的方向发展,文人多持旷达、超然、深沉的人生态度,收敛内心的狂傲,转为理智与超脱,既不汲汲于富贵,也同时不戚戚于贫贱。

结语

本文从图像学的角度对《千》卷中宋代文人理想化境界下的乡村聚落进行识别,剖析画面中的视觉事实与物理事实,借助居住建筑与渔业生产活动两项依据,得出《千》卷中分布有五处乡村聚落;这五处乡村聚落展现出的乡村聚落景观体系与特征,包括:整体布局层面的山水格局的和谐性与景观空间序列的成熟化,建筑要素层面的低密度与天然、林木要素层面的诗意与人文化,人物活动层面的闲适从容的生活状态与田园诗意;分析其内在动因为:天人合一的山水环境观、词画融糅的社会背景、精制细微的美学思想、文人高雅的生活态度四个方面。
本文的创新在于借助图像学的研究方法,立足于风景园林学,从乡村聚落的角度对《千》卷中的视觉事实加以识别与分析,并得出完善的乡村聚落景观体系及特征,丰富当前对于《千》卷研究的同时,能为当前绿水青山理论指导下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适当的借鉴。在未来的研究中,关于《千》卷中宋代乡村聚落具体的景观空间序列的组织模式,详细的植物配置方式以及相关绘画的对比研究等方面仍有较大的研究潜力。



编辑说明:文章来源于《美术学报》2020年第5期。原文和图片版权归作者和原单位所有。篇幅限制,注释从略。

编 辑 :高 朋 贾淑凤

编辑助理:曾小燕



您的稿件和服务意见请发往"民族学与人类学"微电子杂志服务邮箱: mzxyrlx@126.com

您的支持和鞭策将会是我们进步的源动力!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