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杂志精选| 郑州:东方古塔博物馆

摘要: 郑州:东方古塔博物馆文 图 / 汪培梓郑州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荟萃,塔文化极具特色。据调查,郑州地区现存古塔270余座,居全国各地方古塔数量之首,在世界范围内也较为罕见。其中包括唐代塔14、五代塔1、宋代塔10、金代塔17、元代塔53、明代塔150、清代塔21、近代复建古塔和仿古塔9座。此外,尚有大量古塔遗构遗迹和遗 ...


郑州:东方古塔博物馆

文 图 / 汪培梓

郑州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荟萃,塔文化极具特色。据调查,郑州地区现存古塔270余座,居全国各地方古塔数量之首,在世界范围内也较为罕见。其中包括唐代塔14、五代塔1、宋代塔10、金代塔17、元代塔53、明代塔150、清代塔21、近代复建古塔和仿古塔9座。此外,尚有大量古塔遗构遗迹和遗物。郑州古塔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年代较早、类型多样、时间跨度长,堪称露天的东方古塔博物馆。

郑州古塔绝大多数为佛教塔,此外还有与科举和风水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峰塔,有与历史事件相关的纪念塔。佛教塔中,除了有专门为纪念释迦牟尼而建的佛塔(或寺塔),还有数量众多的高僧墓塔。从塔的造型来看,除了不见金刚宝座塔等少数类型之外,主流塔型如楼阁式塔、密檐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五轮塔等均有一定数量,并有全国较为鲜见的方柱体塔、幢式塔和碑式塔等。从建筑材料来看,郑州古塔绝大多数为砖塔,次为石塔以及砖石混合塔,有少量颜色绚丽的琉璃塔。此外,平面为正方形、长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圆形等形状的塔均有,空心塔和实心塔皆存,古塔的层级从一至七层不等。郑州古塔的建筑形制和建筑工艺演变的序列清晰而又完整。

从嵩岳寺塔开始,郑州古塔历经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大量建造,多数保存至今,中间几乎没有大的时代缺环。其中著名古塔如建于北魏正光元年的嵩岳寺塔、建于唐初的法王寺密檐塔、唐天宝年间(742~756年)的净藏禅师八角亭阁式塔、五代后唐时期的行钧禅师亭阁式塔、北宋时期的楼阁式寿圣寺双塔、金代的窣堵婆式衍公禅师塔、明代早期的覆钵式无缘寘公禅师塔、清代的佛定意公琉璃砖塔及具有风水塔性质的新密文峰塔,以及近代的郑州二七纪念塔等,均代表了不同时期甚至不同类别塔的特点。

(左)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 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密檐式砖塔

(右)新密文峰塔,风水塔

古塔基本形制

从建筑造型和结构形式上来看,郑州古塔大体可以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五轮塔等。

北宋寿圣寺双塔,楼阁式

楼阁式塔在中国古塔中历史最悠久、体形最高大,保存数量也最多,是最具有汉族传统特色的佛塔建筑样式。这种塔每一层之间的距离比较大,一眼望去就像一座高层的楼阁。大部分楼阁式塔的每个塔层均设有门窗、柱子、斗拱和仿屋檐的塔檐等。内部一般设有木制或砖石的楼梯,以供人们登临眺览。早期木结构楼阁式塔基本无存,唐代以后,砖石楼阁式塔的实物逐渐增多,但多数在关键部位仍然采用仿木结构的形式。郑州地区的楼阁式塔主要有登封少林寺释迦塔、中牟寿圣寺双塔和新郑卧佛寺塔等。

唐代法王寺塔,密檐式

密檐式塔在中国古塔中的数量和地位仅次于楼阁式塔,形体一般也比较高大,它是由楼阁式木塔向砖石塔发展过程中演变而来的。这种塔的塔身第一层特别高大,且多数雕造有佛龛、佛像、柱子、门窗、斗拱等装饰,而第一层以上各层之间的距离则明显变短,各层塔檐紧密相连。郑州地区密檐式塔有登封嵩岳寺塔、法王寺塔、永泰寺塔等。亭阁式塔是印度的覆钵式塔与中国古代传统的亭阁建筑相结合的一种古塔形式,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数量。塔身的外表就像一座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的亭子,大部分均为单层檐,有的在顶上还加建一小阁,上置塔刹。由于这种塔结构简单、费用不大、易于修造,多数是为历代高僧建造的墓塔。现存最早的亭阁式塔为隋代所建的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为国内著名的早期亭阁式塔。此外,郑州地区位于少林寺附近的同光禅师塔和法玩禅师塔等,也是这类古塔中的精品。

唐代净藏禅师塔,八角亭阁式

金代衍公禅师塔,窣堵婆式


覆钵式塔是古印度传统的早期佛塔形制,在中国最晚至唐代就已经开始建造了,但大规模流行于元代以后。其塔身部分是一个平面为圆形的覆钵体,下部有须弥座承托,上部安置着高大的塔刹。由于这种塔多为喇嘛教所使用,所以又被称作“喇嘛塔”。又因其形状很像一个巨大的瓶子,也俗称为“瓶式塔”。典型的覆钵式塔多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辽宁和北京等地。北京妙应寺白塔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覆钵式塔。郑州地区的洞林寺无缘寘公禅师塔和少林寺塔林的小山大章书公塔、无言道公寿塔等,均属于这类塔。

明代早期无缘寘公禅师塔,覆钵式

清代佛定意公琉璃塔,楼阁式

五轮塔,又称为“法界五轮塔”,塔体由五部分堆叠而成,每部分相当一“轮”。郑州地区的五轮塔,主要分布于少林寺塔林中,如德公殿主塔、方公监寺塔和淳公塔等七座金代塔。其基本形象是最下部一般为一个较高的基座,上置作为象征窣堵波的圆球体塔身,再上置一屋顶形单层塔檐,檐顶之上为一球形或日月形塔刹。五个部分从下到上依次象征着宇宙中的空、风、水、火、地五大要素。这类塔大多采用石材建造,造型奇特,体型小巧,雕刻简练。又因为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富于变化,故多用于建造墓塔。

金代淳公塔,五轮塔

元代还原长老塔,幢式塔

除了以上几种最基本的造型之外,还有窣堵婆式塔(如金代衍公塔和铸公塔)、方柱体塔(如元代智来灵塔)、碑形塔(如元代佛性大师塔)、幢式塔(如元代还原长老塔、月岩长老寿塔等)等一些不太常见的古塔形制,及不同造型的组合形式。

元代佛性大师塔,碑式塔

元代智来灵塔,方柱式石塔


古塔的劫难

整体上,郑州古塔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但历史上特别是近百年来,郑州古塔建筑也曾经遭受严重的损毁和破坏。

开元寺砖塔原位于郑州老城区东大街北侧(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宋代初年所建的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塔高50多米,今地面已不见任何遗迹。原塔内每层均有棚板和木梯,人们可盘旋登塔观景。四周风景幽雅,古柏参天,晴日遥望蓝天,浮云掠塔而过,素有“古塔晴云”之称,为著名的郑州八景之一。清乾隆十一年(1746)郑州知州张钺曾为此作诗曰:“擎天一柱映斜日,高造浮屠上入云。伊孰当年藏舍利,烟岚雨后色平分。”1949年以前,此塔曾先后遭到国民党和日军的毁坏和轰炸,仅存塔基。20世纪70年代,塔基地宫发掘后被填土、封实,出土的宋代舍利石棺、力士、武士石雕像等部分珍贵文物,现存郑州博物馆。

新密法海寺石塔原位于新密老城西街路北法海寺内,创建于北宋咸平二至四年(999~1001年),为方形九级石塔。塔高13.08米,外檐九级,颇似楼阁,实为单层多檐式塔。除塔门、栏杆与塔顶等处使用汉白玉装饰外,全塔皆以青石雕砌而成。塔身四壁自上而下镌刻着《妙法莲华经》一部共七卷,约六七万字。塔心室平面为八角形,室内有半圆形五棱白玉石座,内壁分别雕刻着释迦牟尼像、四十二臂观音像、文殊菩萨像、普贤菩萨像等佛教经变故事六幅。1963年,法海寺石塔还被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文革”之初,该塔遭到无故拆除,文物部门遂对塔基地宫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

新密超化寺复建唐塔

坐落于新密超化镇白云山上的超化寺原名阿育王寺,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净土宗之祖庭。历史上著名的超化寺塔林,既有佛塔,也有墓塔,至今多数塔基仍埋于地下。其中寺内一座建于唐开元二年(714年)的释迦佛舍利塔,为平面方形的13层密檐式砖塔,高30余米。其质地坚硬细腻,造型挺拔,经千余年仍坚实完好。1963年6月20日,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11月,该塔被不幸被拆除时,曾出土有舍利函、北齐造像碑、唐碑等文物。“超化塔,十八层(东西两座佛塔的层数),天仙庙,滴水棚;密县城,真可夸,琉璃迎壁玉石塔。”这首至今仍流行于新密大地上的千年童谣,反映出超化寺塔在新密人心中引以为豪的崇高地位。2003年,文物部门依超化寺塔原样对其进行了复建。1975年在超化镇河西村,配合基建工程清理了一座金大定十六年(1176)建的智公和尚塔基。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该处原为超化寺和尚墓塔组成的塔林,现多没于土中,共发现石塔1座和石塔基3座,还散见石塔构件20余块。此外,寺内还保存有元延祐七年(1320)塔铭一通。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袁宏道在《游建化寺记》中提到超化寺“已废……左有古塔……渡溪而西,僧塔甚多”,也说明此处在当时有较大规模塔林。

封永泰寺唐塔

登封永泰寺位于太室山西麓子晋峰下,它依山就势,坐东面西,是我国第一座由皇家所建的尼僧寺院。寺院后山上原有古塔四座。民国初年,其中一座北魏的砖塔被拆毁,现仅存唐、金、明塔各一座。其中唐塔为永泰寺所存价值最高的建筑,已毁的北魏砖塔为其中年代最早的一座古塔。

新郑唐代荆王石塔位于新郑龙湖镇荆王村东,是建于唐代的一座七层石塔。该处原有石塔两座,造型、高度、层数基本相同。这两座石塔东西相距约15米,其中东边的一座在“文革”中被拆除。建筑构件有的被弃至壕沟,有的被砌于井台。1988年8月,中原石刻艺术馆(现并入河南博物院)将所弃构件征集收藏。原西边的一座石塔,也已移至新郑市博物馆保存。由现存石塔推测,被毁的那座唐代石塔也应该是一座七层四角密檐式仿木结构的青石塔,平面呈方柱形,通高3米左右,底层周长2米左右,正面雕凿有长方形佛龛,佛龛左右及门额上有人物浮雕和铭文,为唐代石雕建筑中的优秀作品。

古塔新生

近代以来,虽然部分著名的郑州古塔先后遭到战争损毁或人为拆除,寺院佛塔的建造活动基本停止,但是僧人墓塔在少林寺塔林和二祖庵仍有建造,郑州地区新建塔、仿古纪念塔、复建塔、创新塔等不断出现,各具特色,竞相生辉,成为郑州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七纪念塔,仿古楼阁式双塔

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于1971年改建的郑州二七纪念塔,设计巧妙、造型新颖,是一座仿古楼阁式双塔联体建筑,整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2003年,依原样复建的唐代超化寺塔,是一座平面方形的十三层密檐式砖塔,也是相传曾埋葬有释迦牟尼灵骨“舍利”的著名佛塔。建于2002~2004年的少林寺塔林素喜长老寿塔,因塔身浮雕有汽车、飞机、轮船、火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近代以来人类发明创造,尽显时尚元素,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位于巩义慈云寺的祖林三塔,是专为纪念古印度佛教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而建的一组现代佛塔,以恢宏的气势,古朴典雅的风格,成为慈云寺曾经作为“释源祖庭”的新标志。2006年底动工兴建的郑州东区会展宾馆建筑,其设计充分融合了中原深厚的塔文化渊源,主楼曲线与“嵩岳寺塔”吻合,建筑平面布局与古塔平面神似,已经成为郑州的新名片和中原大地的新地标。

少林寺素喜长老寿塔,塔身浮雕有汽车、飞机、手机等

祖林三塔,现代


(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14年10月刊;作者为郑州博物馆副研究员、学术研究部主任)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