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古陶瓷修复:崇畏古物,传承在兹

摘要: 作为一家海内外驰名的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自1952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收藏、保护、研究中国古代艺术为己任,且尤重文物研究与保护的传承,七十年传承,文脉在兹。其中,上博古陶瓷修复技艺的传承至今已有五代,每代修复师都在前人基础上开拓创新,使得这项传统技艺不断吐故纳新,成为一项既传统又科学的技艺。《澎湃新闻·古代艺术》与上 ...
作为一家海内外驰名的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自1952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收藏、保护、研究中国古代艺术为己任,且尤重文物研究与保护的传承,七十年传承,文脉在兹。
其中,上博古陶瓷修复技艺的传承至今已有五代,每代修复师都在前人基础上开拓创新,使得这项传统技艺不断吐故纳新,成为一项既传统又科学的技艺。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与上海博物馆独家合作推出的系列报道“70年看上博”,本期关注的是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修复技艺”。上博古陶瓷修复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杨蕴表示,“美的事物都是相通的,最主要的是看修复师是不是崇畏古物,有没有带有敬畏心去完成这件作品的修复。”同时,杨蕴也谈及了考古修复、可识别修复、美术陈列修复的关系。

1958年,上海博物馆就设立了文物修复工场,是国内首批建立起文物修复和复制团队的文博机构之一。书画、青铜器、陶瓷器和工艺品的传统修复技术传承有绪,发展至今已有6个修复项目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古陶瓷修复技艺”在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十余年来,上海博物馆古陶瓷修复团队修复了数千件藏品,其中不乏国家一级文物,如元青花双龙四系扁壶、成化素三彩鸭熏等,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
古陶瓷修复技艺主要包括清洗、粘接、补缺、打磨、上色五大步骤,其中最高级的美术陈列修复,在补缺、打磨、上色后,能达到和原器浑然一体的效果。这也是上博几代古陶瓷修复师在工作中不断试炼、总结之后才掌握的技能。50年代初的上海博物馆

50年代初的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修复技艺最早可追溯至民国时期的古董修复艺人饶鸿发。在1949年以前,上海就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也是全国工商业发展最早的城市。当时的上海滩古玩行遍地,也因此汇聚了一批能工巧匠为古董商修复古玩,饶鸿发就是其中一位,尤其擅长古陶瓷修复。1958年,上海博物馆设立文物修复工场,饶鸿发和当时其他几位古董修复行的顶尖高手一起被聘入馆,专职从事古陶瓷修复工作。文物修复工场

文物修复工场

修复师在对瓷器表面污染进行清洗

修复师在对瓷器表面污染进行清洗

饶鸿发不仅以其精湛的技艺修复了大量国宝级文物,同时他也在馆内收徒授业,使得古陶瓷修复技艺代代相传,传承至今已经有五代修复师。每一代修复师,又都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使得这项传统技艺不断吐故纳新,成为一项既传统又科学的技艺。其中第二代传人中,胡渐宜利用技术特长改良了笔绘修复的技法,开创了喷绘修复,提高了修复效率;胡渐宜的徒弟蒋道银在上博四十余年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工艺和技法,开创了“瓷配瓷”的修复技法。
现在,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修复团队共有4人,分别是上海博物馆古陶瓷修复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杨蕴、卜卫民以及他们所带教的学生张力程、戴维康。当前的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修复团队

当前的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修复团队

1989年,20岁不到的杨蕴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毕业,进入上海博物馆,师从第三代传人蒋道银学习古陶瓷修复。在正式接触古陶瓷修复之前,她先跟随青铜器修复专家黄仁生学了4年青铜器修复,由于身材瘦小,对色彩又特别敏感,黄仁生认为她在陶瓷修复领域更能发挥所长,于是推荐她跟随蒋道银学习陶瓷修复。不过早年青铜器修复翻模工艺的学习对她日后修复其他器物多有裨益,“单纯的陶瓷修复技艺对于各项器物类修复还是有局限的,青铜器修复的学习经历丰富了我的修复技艺和修复语言。”杨蕴说。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人物图寿字纹碗(修复前后)

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人物图寿字纹碗(修复前后)

清雍正仿哥窑大碗(修复前后)

清雍正仿哥窑大碗(修复前后)

相较前辈艺人,包括杨蕴在内的文物修复师们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随着与国际的接轨,新旧不同修复理念的冲撞,新的修复形式层出不穷;面对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如何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探索新材料、新技术,为古陶瓷修复技艺注入新活力也是杨蕴他们亟待思考的;文物修复技艺的习得所需要的工匠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坚守也令从业者寥寥,行业依然面临人才培养和传承人断档的困境等。
而新的机遇也是前所未见的,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和“文博热”的不断升温,文物修复技艺越来越成为一门融合传统与现代科技的复合性技能,优秀文物修复师的稀缺使他们从过去籍籍无名的幕后工作者成为当下备受追捧的“文物医生”。
随着古陶瓷修复理念的不断变化,修复师们不再强调修复器物的“完美无瑕”,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在最大化保存文物信息的同时,还能尽力恢复文物本来的样貌。“我们同时也要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不能随国际主流修复理念唯命是从”,杨蕴说,“毕竟瓷器是中国的古董,中国人更懂得如何修复它们。”
视频:张力程谈用科技手段量化评估修复效果和修复方法(00:58)
当年20岁不到的小姑娘转眼已经到了超过当年师傅带她时的年纪。2011年,她带了现在的学生张力程。80后学设计出身的张力程比他的老师和师祖辈更具“艺术”气质,也更关注审美本身。古老的文物修复技艺历经数代相传,他们这一代应该肩负起哪些使命?张力程显然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他一直在思索,如何借用一些新的科技手段,把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技艺进行量化,能去量化评估修复效果和修复方法;其次是在修复理念方面的考量。“之前老师傅更多的是想把器物修得“完美无缺”,这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技艺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现在主流的博物馆机构之外,是否还可以尝试用其他的方式去展现陶瓷器的残缺美呢?”张力程说,比如是否可以在瓷器缺损的地方补配玻璃或者别的材料,他觉得这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种方式。
对话|古陶瓷修复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杨蕴
师徒相承六十载,技艺不灭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