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淮阳平粮台十六号战国楚墓考古发掘

摘要:   平粮台位于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大朱村西南,台高3至5米,《淮阳县志》称其为平粮冢、贮粮台,当地群众称其为平粮台。此台是一座龙山文化古城遗址,古城废弃后,成为战国、两汉时期的墓葬区。1979年至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平粮台清理了一批战国、两汉墓葬,其中以十六号楚墓形制最大,出土遗物也比较丰富。  一、墓葬形制  十六号楚墓位于平粮台古城址 ...

  平粮台位于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大朱村西南,台高3至5米,《淮阳县志》称其为平粮冢、贮粮台,当地群众称其为平粮台。此台是一座龙山文化古城遗址,古城废弃后,成为战国、两汉时期的墓葬区。1979年至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平粮台清理了一批战国、两汉墓葬,其中以十六号楚墓形制最大,出土遗物也比较丰富。

  一、墓葬形制

  十六号楚墓位于平粮台古城址内的东北部,发掘前由于群众取土烧砖已将此墓的东半部墓口及墓内部分填土挖去,残损的墓口及墓道暴露于外。此墓系竖穴木椁墓,墓向107度,平面为甲字形,东部有斜坡墓道。

  图一 平粮台十六号楚墓平面图

  墓道残长11.7米、底宽2.6米,墓道与墓口交接处最宽,为4.6米,深约3.6米。

  墓口复原后东西长14.2米、南北宽10.32米。墓坑的四壁设六个生土台阶,有的台阶打破龙山文化层,逐级内收,形制比较规整。台阶的宽度由下往上分别为0.28、0.36、0.4、0.36、0.56、0.94米,高度分别为0.84、0.4、0.6、0.68、0.5、0.58米,第六个台阶以下3.34米至墓底。墓室四壁内收,墓壁光滑(图一、二)。

  十六号楚墓没有封土,墓室及台阶均系挖成。墓内填土为灰色五花夯土,圆形平底夯窝密集,直径约4.4厘米;夯层清晰,厚度为16~25厘米不等。夯土内夹杂有龙山文化陶片。此墓发掘时水位较高,从墓口向下深3.3米时即见地下水。发掘时考古人员在墓外的南部、东部各打一眼机井,同时在墓室的西北角挖一个排水坑,坑底深于基底2米许,再顺墓边挖一圈排水沟;排水沟内的水流入排水坑内,用抽水机抽出,不使水位上升,才逐渐清理到底。因此,水位以下的夯土厚度不详。排水沟因在墓室内,损坏了墓内四边的部分器物。

  图二 平粮台十六号楚墓墓室

  墓室东西长5.66米、南北宽3.8米;四边有活土二层台。二层台残高0.1米,南北两边的二层台宽0.2米、东部二层台宽0.5米、西部二层台宽0.4米。木椁已朽,仅存朽木痕迹,椁东西长4.76米、南北宽3.4米,椁室的高度不详,边箱痕迹也不清楚。棺材位于椁室的正中,棺木已朽,从朱漆痕看,为单棺,平面呈梯形,东头宽0.8米、西头宽0.6米、长1.8米。墓主人头向东,骨架稍有错位,经鉴定为一老年男性。

  棺椁底部生土上挖两条南北向沟槽,长2.48米、宽0.38米、深0.1米;棺的西部挖两条东西向的沟槽,长0.6米、宽0.26米、深0.1米;棺东也挖两条曲尺形沟槽,宽0.4米、南北长0.5~0.7米、东西长1.5米、深0.1米。开挖这些沟槽是为了便于取出捆绑棺椁的绳索(图三)。

  二、随葬器物

  十六号楚墓的随葬品大部分放置在椁室的东部和棺的南、北两侧,大批精美的玉器有规律地放在棺内或佩戴在墓主人的身上。随葬品中的礼器全为陶明器,器种有鼎、钫、壶、簠、豆、盆、罐、鐎壶、编钟、编磬等;玉器有壁、璜、佩、环、管、带钩、镜架等;铜器有镜、削、饼等;此外还有琉璃珠、骨簪等。

  陶器

  均为泥质深灰陶,火候较低,出土时很容易破碎。主要是陶质礼器。

  鼎:九件,可分四式。

  一式盆形鼎四件。鼎腹如平底盆,口大底小,腹微敛,兽蹄形足,长方形附耳微外侈。这几件鼎形制相同,尺寸略异。陶鼎M16:40高37厘米、囗径43厘米(图四:1;图五)。

  图五 一式盆形陶鼎(M16:40)

  二式带盖鼎两件。弧形鼎盖,盖上有三个钮及一周凸弦纹。鼎子母口,直壁,圜底,兽蹄形高足,足上有刀削痕,长方形附耳外侈。陶鼎M16:37通高26厘米、口径29厘米(图四:2;图六)。

  图六 二式带盖陶鼎(M16:37

  三式小囗罐形鼎两件。小口,鼓腹,圜底,下附三兽蹄形足,足上有刀削痕,长方形鼎耳立于肩上。鼎上腹部涂褐彩。陶鼎M16:46高26厘米、口径17厘米(图四:3;图七)。

  图七 三式小口罐形陶鼎(M16:46)

  四式钵形鼎一件(M16:34),直口,圜底,下附三个圆柱状足。高11.5厘米、口径15厘米(图四:4;图八)。

  图八 四式钵形陶鼎(M16:34)

  壶:两件,形制相同。陶壶M16:70,敛颈,鼓腹,圈足。高36厘米、腹径30厘米(图四:5;图九)。

  

  图九 陶壶(M16:70)

  钫:两件,形制相同。陶钫M16:52,方口,敛颈,鼓腹,下附方形圈足。颈部绘菱形白彩,腹部绘带状白彩,高37厘米(图四:6;图十)。

  图十 陶钫(M16:52

  簠:两件,形制相同。陶簠M16:42,形如扣合的两个长方形盒,簠壁微斜,口略大于底,平底,上下均有四个曲尺形足。通高27厘米、长36厘米、宽27厘米(图四:7;图一一)。

  图一一 陶簠(M16:42

  鐎壶:一件(M16:47),小口,圆腹,圜底,腹上有流,半圆形提梁,下附三个兽蹄形足。高33厘米、腹径21厘米(图四:8;图一二)。

  图一二 陶鐎壶(M16:47)

  豆:六件,可分三式。

  一式细柄豆两件。浅盘,细柄,下接喇叭形圈足。陶豆M16:30高10厘米(图四:9)。

  二式高柄豆三件。豆盘形如敛口钵,细高柄,下接喇叭形圈足。陶豆M16:31高31厘米(图四:12)。

  三式矮圈足豆一件(M16:62),浅盘,下接矮圈足。豆盘口径22厘米、高10厘米(图四:11)。

  盆:两件,形制相同,大小有别。平折沿,折腹,平底。陶盆M16:49口径47厘米、高12厘米(图四:14;图一三)。

  图一三 陶盆(M16:49)

  罐:九件。可分三式。

  一式圜底罐两件。折沿,高领,小口,鼓腹,圜底。下腹部及底部饰绳纹。陶罐M16:63高16.4厘米,口径13厘米(图四:10;图一四)。

  图一四 陶罐(M16:63)

  二式小口罐四件。小口,鼓腹,平底。颈部有两个小孔。陶罐M16:33高11厘米、口径10.5厘米(图四:13)。

  三式壶形罐三件。双唇,敛颈,鼓腹,下腹部微敛,小平底。陶罐M16:36高16厘米,口径11.5厘米(图四:15)。

  图一五 陶编钟

  编钟:烧造火候低,发掘时因开挖排水沟,使其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能够修复的只有五件,每面九枚,分三行排列,两铣下垂,于上凹。几件钟形制基本相同,仅有大小之别。陶编钟M16:53高20厘米(图一五;图一七:1)。

  图一六 陶编磬

  编磬:烧造火候低,可以修复的只有五件。平面呈曲尺形,其上有孔,可以悬挂。形状基本相似,大小有别。长18~26厘米不等(图一六;图一七:2、3)。

  玉器

  共出土玉器三十五件。其中二十五件出于棺内,排列有序。墓主人头枕玉璧,足蹬玉璧。龙形玉佩、方形玉佩、玉管、玉匕等放置胸部以下。玉璜放置墓主人的两肩和股骨之间。棺外东部有玉环一件,其他玉器均出于棺外东北部。

  这批玉器普遍饰谷纹,其次是卷云纹,采用了减地、线刻、圆雕等不同制作方法。其中玉龙、玉璜、玉管、方形玉佩、鼓形玉佩的制作尤其精致。

  璧:四件,青玉或白玉。均饰隆起的谷纹,有廓。玉壁M16:4最精致,但稍小,直径7.6厘米、孔径2.7厘米、厚0.45厘米(图一八:1;图二四:右)。其余三件玉璧形制相似,大小相近,直径17.5~18.6厘米,孔径6~8厘米、厚0.2~0.4厘米。

  璜:五件。形近半圆,造型精致,可分三式。

  一式两件,置于棺东北部。茶色墨玉。璜的两端为两个兽首,中间有穿孔,其上饰谷纹、卷云纹和S形纹。玉璜M16:79长8.8厘米、宽2.5厘米;玉璜M16:84长9.4厘米,宽2.5厘米(图一八:2、3)。

  二式一件(M16:18),置于墓主人两股之间。两端呈一直线,用线标出廓,其内饰为隆起的谷纹,中有孔。长13厘米、宽2厘米、厚0.3厘米(图一八:4;图二一)。

  三式两件,分别置于墓主人的两肩,青玉。形如扇面,均一端残缺,有廓,完整的一端有缺口,中间有圆形穿孔。饰谷纹,全为减地线刻。玉璜M16:8残长17.5厘米、宽4厘米(图一八:5);玉璜M16:2残长16.5厘米、宽3.5厘米(图一八:6)。

  图二一 玉璜(M16:18)

  方形佩:一件(M16:60)。置于墓主人右脚下。白玉,色乳白,制作极精。饰同心圆和S形纹饰,上下各有三个对称的缺口,左右两侧各有两个对称的缺口和五个穿孔,长3.7厘米、宽3.2厘米、厚0.2厘米(图一八:7)。

  鼓形佩:一件(M16:59)。置于墓主人的骨盆下,茶色墨玉,形状好似一面鼓立置于连体兽座上。鼓上饰谷纹,有廓,鼓的两侧偏上部各立一鸟,制作精致,形象逼真。长3.4厘米、宽3.2厘米、厚0.4厘米(图一八:8;图二二)。

  图二二 鼓形玉佩(M16:59)

  马头形带钩:一件(M16:5)。置于墓主人右手下,白玉。马头昂起,钩纽扁平。长5.7厘米、厚2.2厘米(图一八:9;图二三)。

  图二三 马头形玉带钩(M16:5)

  环:五件,分圆形和㮋圆形两种。

  圆形环:三件,有廓,饰隆起的谷纹。玉环M16:25置于棺的东部,黄玉,直径10.3厘米、孔径5.9厘米、厚0.5厘米(图一八:10);玉环M16:10置于墓主人的右胸,为墨玉,呈褐色,直径9厘米、孔径6.4厘米、厚0.4厘米(图一八:11;图二四:左);玉环M16:57含在墓主人口内,即“玉含”。墨玉,呈褐色、刻工甚精。直径2.8厘米、孔径1.5厘米、厚0.3厘米(图一八:12)。

  图二四 左:玉环(M16:10) 右:玉璧(M16:4)

  㮋圆形环:两件。玉环M16:58置于墓主人的左臂下。墨玉,呈褐色,有廓,用细线刻出卷云纹,中有一孔。体径2.4~3.8厘米、孔径0.6~1.8厘米、厚0.4厘米(图一八:13;图一九:1)。玉环M16:80置于棺外东北部。呈淡青色,雕工极精,有一个金钮镶扣在玉环上,有廓,细线刻网纹和窃曲纹。体径2.7~3.5厘米、孔径1.2~2.1厘米、厚0.4厘米。金钮的平面为长方形,长2.8厘米、宽0.7厘米(图一九:2;图二五)。

  图二五 金钮玉环(M16:80

  管:三件,呈淡青色,均在棺内,分二式。

  一式两件。置于墓主人的股骨间。玉管M16:13饰隆起的谷纹和卷云纹,直径2.4厘米、孔径1.1厘米、高2厘米(图一九:3;图二六:右);玉管M16:14饰蟠龙纹,直径2.2厘米、孔径1厘米、高2厘米(图一九:4;图二六:左)。

  图二六 左:玉管(M16:14) 右:玉管(M16:13)

  二式一件(M16:6),置于墓主人的骨盆处,一端粗,一端细,饰隆起的谷纹。细端直径1.1厘米、孔径0.6厘米;粗端的直径1.4厘米、孔径0.7厘米、高3.7厘米。

  龙形玉佩:共十一件。除龙形玉佩M16:78出于棺外,其余均在棺内发现。大部分为线刻,仅一件饰隆起的谷纹。从玉质看,大部分是青玉,少数是白玉。可分五式。

  一式一件(M16:1),置于墓主人左手臂下。白云,呈淡青色。龙回首,躬腰,鸟嘴形尾,腰部有一孔,可供悬挂。饰隆起的谷纹,造形生动,栩栩如生。长11.7厘米、厚0.4厘米(图二○:1;图二七)

  图二七 龙形玉佩(M16:1)

  二式两件,分别置于墓主人两股骨下端。青玉,龙回首,躬身,翘尾,腰上有孔可以悬挂。线刻出龙形,透雕出龙体,龙身上饰谷纹。龙形玉佩M16:19长11.7厘米、高3厘米、厚0.5厘米(图二○:2;图二八)。

  图二八 龙形玉佩(M16:19)

  三式两件,放置墓主人骨盆的左侧下。青玉,两件造型相同,回首,躬身,曳尾,腰上有穿孔。线刻出龙形,透雕出龙体,龙身上饰谷纹。形体较大,龙形玉佩M16:11长22厘米、宽3.5厘米、厚0.4厘米(图二○:3;图二九)。

  图二九 龙形玉佩(M16:11)

  四式五件,置于墓主人右问及上端下侧。青玉。大部分已残,龙回首,躬身,翘尾,腰上有穿孔。线刻龙形,透雕龙体,龙身饰谷纹。在M16出土的龙形玉佩中,以此式形体最大。龙形玉佩M16:16最为完整,长22.7厘米、宽6.2厘米(图三○)。龙形玉佩M16:3在右臂骨下(图二○:4);龙形玉佩M16:15在右股骨下(图二○:5);龙形玉佩M16:21在左股骨下(图二○:6)。

  图三○ 龙形玉佩(M16:16)

  五式一件(M16:78),置于棺外东北部。青玉。回首,躬身,翘尾,如飞腾状,线刻龙形,透雕龙体,龙身饰谷饰。残长14厘米、宽4厘米、厚0.3厘米(图二○:7;图三一)。

  图三一 龙形玉佩(M16:78

  玉条:两件,分别置于墓主人的肱骨间及左脚下,淡青色。玉条M16:22断面为长方形,平面为长条形,两端有榫头,上有孔,未穿透。长9.7厘米、宽0.8厘米、厚0.4厘米。

  镜架:一件(M16:85),置于棺外的南侧,叠压在铜镜之下,形如梯形,上窄下宽。饰卷云纹,边贴金,上有凹槽。长6.2厘米、宽3厘米(图三二)。时代这么早的镜架,尚属首次发现。

  图三二 玉镜架(M16:85)

  玉匕:一件(M16:56),淡青色,如叶状,弧面,柄已残。残长6厘米。

  铜器

  削:一件(M16:83),已残。

  卮足:一件(M16:76),会同箍下接三个兽足。从出土时的痕迹看,当为漆器卮的铜附件。另有卮纽三枚(M16:77)同出。

  铜镜:一面(M16:48),已残,羽状地纹四山镜,直径17厘米(图三三)。

  图三三 铜镜拓片(M16:48)

  铜饼:四件,形如圆饼,饼上有的贴金,当为仿造楚国金饼的明器。铜饼M16:86直径6厘米、厚1厘米。

  其它

  琉璃珠:两枚,与铜镜同出一处,一整一碎。琉璃珠M16:75圆球形,底为天蓝色。用白色绘出涡纹和圆涡纹。孔的周边用细线绘出绳纹,图案组合是五个小圆涡纹围绕一个大的㮋圆形涡纹。直径2.8厘米、孔径1厘米(图三四)。琉璃珠M16:88已残破,天蓝色底,用米黄色绘出旋涡纹,用白色绘出圆涡纹,图案组合是圆中有七星或同心圆涡,边用圆涡纹组成交叉直线。琉璃珠M16:88残块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偏光显微镜光性测定:没有消光现象,在聚敛偏光下亦不出现干涉图形。结论:均质体。X射线衍射分析没有发现衍射线条。结论:属于非晶态。

  根据测定结果,断定此珠系由玻璃制成。

  图三四 琉璃珠(M16:75)

  骨簪:一束(M16:87)。均已残断。

  三、结语

  淮阳县春秋时是陈国的都城,公元前478年楚惠王灭陈国,置陈县,属楚。陈县成为楚国北方军事重镇。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的郢都,楚顷襄王兵败,北保于陈城,陈城遂成为战国晚期楚国的国都,又称陈郢。楚都陈历时三十八年,受强秦不断入侵,威胁陈城的安全,楚考烈王熊完于前241年徙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亦称寿郢。所以,春秋末至战国时期,淮阳一直是楚国的军事重镇,并在战国晩期一度成为楚国的都城,因此今淮阳地域存在较多的有关楚文化的历史遗迹。

  平粮台十六号楚墓,是平粮台古城遗址内发掘的楚墓葬中形制最大的一座。根据墓葬规模、形制和随葬的陶九鼎、编钟、编磬以及大量精美的玉器来看,断定墓主人生前的身份等级是比较高的。从出土的大量的陶制明器可以看出,楚国在战国末期,时刻面临外敌入侵,受战争影响,国家经济走向衰败,无力在墓葬中随葬像征王权的青铜重器,只能用一些陶器代替,其寒酸程度可窥一斑。

  平粮台十六号楚墓随葬大批玉器的作法,在已发掘的湖南、湖北的楚墓中比较少见,而与辉县魏国墓有相似之处。平粮台十六号楚墓出土的玉璜、玉龙与辉县琉璃阁六十号墓的玉璜、一号墓的玉龙相近,说明战国晚期楚国的葬俗已受中原的影响。

  平粮台十六号楚墓中出土的陶鼎、壶、钫、簠、鐎壶等是楚墓中常见的器物,与湖北江陵楚墓第八期出土器物相近,也与安徽长丰杨公楚墓出土的鼎、壶、钫接近。江陵楚墓第八期的时代下限在前278年秦拔郢以前。安徽长丰杨公楚墓的时代为前241年楚迁都寿春以后,平粮台十六号楚墓的时代当介于江陵楚墓八期与长丰杨公楚墓之间。即是说,十六号墓应是楚都于陈三十八年期间的墓葬。

  参考资料:《文物》1984年10期


分类: 中文 图片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