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太和五年 平城皇家工程队在定州

摘要: 太和五年(481)定州五级浮图石函盖铭拓本定州五级浮图石函盖铭,据《考古》1966年第5期所载河北省定县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出土北魏石函》一文,《石函盖铭》于1964年出土于河北定县城内东北隅一个夯土台下面。夯土台距东墙220米,距北墙450米,其东南30米处有一座宋代的石佛寺,其南150米处则为一明代的兴国寺。很明显,石佛寺、兴国寺都应是历代在 ...


太和五年(481)定州五级浮图石函盖铭拓本



定州五级浮图石函盖铭,据《考古》1966年第5期所载河北省定县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出土北魏石函》一文,《石函盖铭》于1964年出土于河北定县城内东北隅一个夯土台下面。夯土台距东墙220米,距北墙450米,其东南30米处有一座宋代的石佛寺,其南150米处则为一明代的兴国寺。很明显,石佛寺、兴国寺都应是历代在北魏五级浮图寺旧址上的修建、续建寺院。


《石函盖铭》淹埋于夯土基中,盖为盝顶形,高58.5厘米,长65厘米,宽57.5厘米。石函铭文刻于盖顶上,楷书, 13行,满行字数不等,凡249字。


太和五年(481)定州五级浮图石函盖铭拓本局部

其文云:

维大代太和五年岁在辛酉春二月/

舆驾东巡狩,次于中山,御新城宫,北幸唐陂路,径州市,临/通达,而覿川陆,践缠术而观险易。详眺四瞩,悠然兴想。/帝后爰发德音而诏群臣曰:“夫佛法幽深,应召理玄。非夫/触遇斯因,在所致兴,将何以要福冥期,取证来果。”遂命/有司以官财顾工于州东之门显散之地,造此五级佛图。/夏五月廿八日基创始建。/

二圣乃亲发至愿,缘此兴造之功,愿国祚延长,永享无穷。妙法熙隆,灾患不起。时和年丰,百姓安逸。出因入果,常与佛会。与一切臣民,六宫眷属,十方世界,六趣众生,咸同斯福。尅成佛果,乃作赞曰:/

超哉至道,理玄趣广。福证将来,业传既往。妙迹悠缅,梵音继响。/真容谢矣,式照灵像。于穆帝后,仪形是钦。爰因游幸,播此惠心。/建兹图寺,寄诚投衿。愿因此果,永离昏沉。


“维大代太和五年岁在辛酉春二月”,即文明太皇太后冯氏与孝文帝“二圣”当政的早中期,即公元481年之春。


太和五年(481)定州五级浮图石函盖铭拓本局部

“舆驾东巡狩,次于中山,御新城宫,北幸唐陂路,径州市,临通达,而覿川陆,践缠(躔)术而观险易”。说的是帝后东巡,驻跸于中山(今河北定州,原为定县)新城宫。这是一处行宫,应与398年前慕容燕中山旧都的宫室有关。此间帝后还视察了定州唐陂路所径的街市,当然这主要是出于军事的需要,故而帝后站在通衢之地,极目高山大川,勘察城市乡村,观察形势险易。


“详眺四瞩,悠然兴想。帝后爰发德音而诏群臣曰:‘夫佛法幽深,应召理玄。非夫触遇斯因,在所致兴,何以要福冥期,取证来果。’遂命有司以官财顾工于州东之门显散之地,造此五级佛图。”帝后(主要是太后)在视察中从容道:“佛法如此深奥,却又要开悟众生,如果没有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哪能使人在瞻仰中心生觉悟,到达彼岸?”于是当场命有司(大常秋、将作司)出国家财力雇工备材,在城东门附近择地建一座五层舍利塔的佛寺。


“夏五月廿八日基创始建”,这是夯建塔基、埋藏内装舍利子的石函的时间。

太和五年(481)定州五级浮图石函盖铭拓本局部

关于此次巡幸,《魏书·高祖纪》只有较为简单的记载,但在时间上可与函盖铭文互补:


太和“五年春正月己卯,车驾南巡。丁亥,至中山。亲见高年,问民疾苦”。“二月辛卯朔,大赦天下。赐孝悌力田、孤贫不能自存者谷帛有差。免宫人年老者还其所亲。丁酉,车驾幸信都,存问如中山。癸卯,还中山。己酉,讲武于唐水之阳。庚戌,车驾还都”。


这里说的是“南巡”,非“东巡狩”。因为行程还要南至文明太后的祖籍长乐信都(今冀县),故记为南巡。“东巡狩”则可见在中山讲武、勘察地形等军事举动。从正史看,此次帝后出巡,离开平城的时间是正月己卯,即正月十八,到达中山新城宫是正月丁亥即二十六日,途行八日。二月丁酉即初七“车驾幸信都”。二月癸卯即十三日返回中山。己酉即十九日“讲武于唐水之阳”。庚戌即第二天(二十日)车驾西还。


这次在中山新城宫驻跸是两次,一次是正月二十六至二月初七共十余天。第二次是十三日至十九日连同路程共七天。从此番出行有“大赦天下。赐孝悌力田、孤贫不能自存者谷帛有差。免宫人年老者还其所亲”这些亲民之举看,应与在定州建塔寺有关,而让老宫人回家则应是在新城宫所见实际情况做出的反应。因为这是后燕旧宫,而太后的父、祖原本也是后燕的旧臣,所以有此怜悯之情。可见“函铭”所记“二圣”视察城市、决定建塔立寺都是第一次驻跸时的活动内容,与那些亲民措施在同一时间。


太和五年(481)定州五级浮图石函盖铭拓本局部

总之,这方石函铭文真实纪录了太和五年 “二圣”南巡途中在原后燕国都中山城内建塔立寺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可补正史之略,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譬如,塔基在明清定州城距东墙220米,距北墙450米的位置,正是后燕中山都亦即北魏定“州东之门显散之地”。这对于确定一千五六百年前的后燕中山都的位置提供了依据。

定州东门寺塔是国家出资“有司”承建的皇家工程,书刻也是京都平城的书手、刻工完成的。日本书法理论家谷川雅夫先生认为“定州石函盖铭”刻于太和五年,“司马金龙木屏风漆画题字”成于太和八年,“晖福寺碑”立于太和十二年。三者时间相近,书风更相似,他觉得应出自同一位宫廷书家之手。我们后面将对“司马金龙屏风墨书”与“晖福寺碑”的书法进行分析和评介,并将对二者相同文字的对照中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谷川先生认为定州石函铭文与太和八年的司马金龙木屏风漆画题记、太和十二年的晖福寺碑书风有相同之处。这是对的,今以“石函铭”与前二者相较,书风确实相通,不知是章法、材质还是刻工的问题,似觉后者略显力弱,不及前二者老气。但把“石函铭”与“司马金龙漆画题记”相同字放在一起,就难分高下了。“石函盖铭”书风岂止是与“司马金龙屏风画墨书”相同,而且与“冯熙志”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后、帝此行回到平城后,从太和五年四月起,王遇便受命在方山为文明太后建宫、立寺、造陵。考虑到王遇为太后、皇帝身边的宠臣,又是虔诚的佛门弟子,更有其后来在平城东郭外建祇洹寺立碑书碑、在家乡建晖福寺立碑书碑的经历,他为定州这项皇家寺塔书铭的可能性很大。正如《嵩高灵庙碑》碑阴所记施工负责人为“台遣画匠”、“台遣石匠”、“台遣材匠”一样,定州寺塔也是朝中的“有司”带领着平城一个皇家工程队伍完成的,而且带队官员可能就是王遇。


殷宪先生简介:

  山西太原人(1943-2015),历任乡村中学教师,大同市得胜五七中学党支部书记、得胜公社党委副书记,新荣区委、区革委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大同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大同高专党委书记。一级美术师,中国书协会员,四届中国书协学术委员、山西省书协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书法作品曾参加全国二、三、五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首届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当代书家作品展、北国书展、中日、中韩交流展等。平生致力于北魏平城书迹研究,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二等奖),曾获华北书法奖、山西省书法突出贡献奖,在全国爱国杯、杏花杯、书苑撷英等书法比赛中获等级奖。为山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于北朝历史尤其是北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著述颇丰,为第七、第八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第九届后为学会顾问、荣誉副会长,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朝史研究基地主任,北朝研究会会长,《北朝研究》主编,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著有《平城史稿》、《北魏平城书迹研究》、《云朔骋怀六辑》、《大同新出唐辽金元志石新解》、《持志斋吟草》、《殷宪诗文书法集》、《殷宪书法集》。

此文转自“金石契”微信公众号,原题《北魏太和五年(481)定州五级浮图石函盖铭考》。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