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大河向西,甘肃简牍里的玉门关

摘要: 简牍是纸张发明之前,中国古人最主要的文字书写载体之一。一般来说,以竹制的称为“简”,以木制的称为“牍”;或细条形的称简(简札),方形的称牍(方牍),简和牍合称作“简牍”。简牍的吉光片羽中记录的是泱泱中华文明对世界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简牍中蕴含、保留、书写、叙述了辉煌中华两千多年前在丝绸之路上的动人故事、真实事件、智慧光芒。本文介绍 ...

简牍是纸张发明之前,中国古人最主要的文字书写载体之一。一般来说,以竹制的称为“简”,以木制的称为“牍”;或细条形的称简(简札),方形的称牍(方牍),简和牍合称作“简牍”。简牍的吉光片羽中记录的是泱泱中华文明对世界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简牍中蕴含、保留、书写、叙述了辉煌中华两千多年前在丝绸之路上的动人故事、真实事件、智慧光芒。

本文介绍了一枚1990年出土于悬泉置遗址的木简,简文记载了敦煌玉门都尉“忠”赴任时,于建平四年六月十三日在悬泉置停留的记录。

木简(简号Ⅰ90DXT0112②:18)

1990年出土于悬泉置遗址。木简一枚(简号Ⅰ90DXT0112②:18),该简完整。长23.4、宽1.8、厚0.2厘米,松木材质。正面两行书写。此简为传信简,简文记载了敦煌玉门都尉“忠”赴任时,于建平四年(前3)六月十三日在悬泉置停留的记录。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

这条简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理解。简文前一段是御史中丞“宪”根据制诏侍御史起草的有关玉门都尉“忠”的任命文书,随后御史大夫“延”将此文书完全抄录和签发,给持传人“忠”开具过所证明,为“忠”和随行人员提供相应的传舍条件。简文最后一句“六月丙戌西”,是指建平四年六月十三日玉门都尉“忠”经过悬泉置后继续向西前往玉门关赴任的记录。

此条简文中出现的“御史中丞”和“制诏侍御史”均属两汉时期的中朝官吏名称。《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制诏侍御史作为皇帝身边的近侍秘书,主要负责将皇帝诏旨制成规范文书。至于玉门都尉,是汉代敦煌郡下设的玉门都尉一职。《汉书·地理志》敦煌郡“龙勒县”条下云:“有阳关、玉门关,皆都尉治。”

延伸阅读

咽喉锁钥—西汉时期的玉门关

玉门关,作为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与西域往来交流的重要关隘,在数千年的岁月中承载着太多历史情感和文化精神,引得无数文人骚客为其慷慨放歌。其中尤以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最为脍炙人口,为后世传唱。然而西汉时期玉门关究竟在何处?从其提出疑问至今就一直争论不休,未有统一结论。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观点是“东西迁移说”。法国汉学家沙畹根据《史记·大宛列传》中贰师将军李广利初伐大宛失败后,汉武帝下令“使使遮玉门,……贰师恐,因留敦煌”的记载,认为武帝太初二年(前103)以前的玉门关最先设置在敦煌以东,随后才西迁至今天敦煌西北之小方盘城。在此说法基础上,后世学者不断论证补充,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第二种观点是“小方盘城说”。即自汉武帝太初年间以来玉门关就是在小方盘城,从未有过迁移。如夏鼐、向达等学者,他们利用汉唐传世史料与出土简牍的记载,证明玉门关始置于敦煌以西,小方盘城是其玉门都尉的治所。

第三种观点是“马圈湾说”。陈梦家先生认为玉门关始置于敦煌以西,小方盘城并非玉门关城本身,而是玉门都尉的治所,并进一步推测玉门关口应在小方盘城之西或西北,即T11—12之间或T13—14a之间,也就是马圈湾遗址所在处。

随着敦煌西北烽燧遗址的考古调查的进展和敦煌小方盘城、马圈湾遗址简牍中大量出入关的记录,使玉门都尉府和玉门关的位置逐步清晰。张德芳先生认为《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李广利传》所谓“使使遮玉门,留屯敦煌”,只是当时李广利上书和汉武帝下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错位,而不是导致玉门关位置发生东西迁移的原因。小方盘城周围长城、烽燧密布,两汉时期又与疏勒河相距不远,水源可以得到充分补给,是能够起到“隔离内外,稽查出入”的作用。这也基本证明了小方盘城遗址,就是西汉玉门关所在。

汉代玉门关遗址  | 图源网络

关于小方盘城遗址,其位于东经93°52'、北纬40°21'之敦煌市西北九十公里处的东西向狭长沙石台地上。1907年和1914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曾先后两次考察敦煌西北的汉塞遗迹和汉代长城烽燧遗址,并在其所绘的敦煌地图上编号为T1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号为D25)。随后1944年,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古组夏鼐和阎文儒先生到敦煌长城线勘察时,在小方盘城台地上发掘出有“玉门都尉”的半截简和木简削衣、麻绳、碎毡片等物品。到了1979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与敦煌县文化馆合作,对敦煌以北的汉代长城烽燧进行了大规模科学考察,并对小方盘城以西十一公里的马圈湾烽燧遗址进行试掘。199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小方盘遗址维修过程中,再次出土简牍380余枚。2014年,玉门关遗址又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明确小方盘城为两汉时期玉门关所在之处后,那么彼时玉门关的驻防情况又如何呢?西汉时敦煌郡辖境共有四个都尉,北部自西向东分别是玉门都尉、中部都尉和宜禾都尉,南部有阳关都尉。其中,玉门都尉下有大煎都和玉门两个候官。大煎都候官的防线呈Y字形,沿疏勒河尾闾西走到榆树泉盆地。根据出土汉简的记录,大煎都候官下属有:大煎都候长、万世候长、广武候长、步昌候长等;有大煎都士吏、步昌士吏;有斥地候史、获虏候史、广昌候史等。

玉门候官驻地在大煎都候官之东,从显明燧到到仓亭燧,东西35公里左右。此外,根据1979年出土的敦煌马圈湾汉简记载:玉門部士吏五人,候長七人,候史八人,隧長廿九人,候令史三人。(馬·806)

玉门候官下设掾属有士吏、候史、隧长、候令史合计52人。从现在遗留情况来看,玉门候官所属有显明燧、北戈壁墩、二十里大墩、牛头墩西南墩、牛头墩、后坑墩(临要燧)、马圈湾烽燧、盐池湾墩(广汉燧)、墩子湾墩、当谷燧、盐池墩(远望燧)、贼娃子泉东北墩、北苦沟南墩、西泉西墩、西泉墩、西泉东北墩、仓亭燧等17座烽燧和小方盘城(玉门关)、大方盘城(河仓城)两座城障。

至于玉门关的得名由来,传统观点均以玉门关当西域孔道,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除此说法之外,郑炳林先生在翻阅敦煌马圈湾汉简和悬泉汉简后发现:两汉时期玉门关并无西域贩运玉石的商人经由玉门关进入敦煌,以及玉门关征收西域商人玉石关税的记载。因此,玉门得名可能与史籍中“汉高祖刘邦与项羽相持于成皋失利,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的记载有关,也就是说玉门就是“成皋北门”,城的北门俗称“玉门”,又称之为凶门。汉唐出兵打仗,称之为凿凶门而出。并由此推断:玉门关应是一座北面的关隘,是一个军事性质的塞城。此外,从《汉书·西域传》的记载来看,西域诸国使者行经的关隘都是阳关,而投降西汉政府或与军事有关的行为必须在玉门关外等待批准,没有得到西汉政府的同意不能随便入关。譬如悬泉汉简中关于“归义大月氏”的记载:府移玉門書曰:降歸義大月氏聞須勒等。

此简记载了敦煌郡行文给玉门关长官,让归降的大月氏闻须勒等经由玉门关进入敦煌。归降作为一种军事行为,只能由玉门关进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玉门关是具有军事性质的关隘,那么玉门关为“北门之关”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两汉时期,玉门关不仅是中原王朝守卫边塞的军事关隘,同时也是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书·西域传》云:“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今天我们国家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也正是基于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对外交流。随着我国同丝路沿线国家的逐渐联系发展,古丝绸之路将会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而以玉门关为首的丝路咽喉,也必将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彰显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转刊自甘肃简牍博物馆公号)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