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考古现场出土文物应急保护》学术研讨课纪要——2022年辽上京“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系列报道(三十)

摘要:   2022年10月14日,“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学术研讨课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辽上京考古工作站继续举行。本次研讨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希老师主讲,题目是《考古现场出土文物应急保护》。黄希老师通过大量的实例给大家讲授了关于文物保护概念、研究要素、方法技巧、保护材料、应用设备、使用工具等全面的讲授。课程结束后与学员们展 ...

  2022年10月14日,“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学术研讨课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辽上京考古工作站继续举行。本次研讨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希老师主讲,题目是《考古现场出土文物应急保护》。黄希老师通过大量的实例给大家讲授了关于文物保护概念、研究要素、方法技巧、保护材料、应用设备、使用工具等全面的讲授。课程结束后与学员们展开了深入交流。

  文物保护科学是研究各种质地文物,在内外因素影响下的质量变化规律,应用科学技术手段,维护文物质量,对抗一切形式的质变,阻止延缓质变过程,控制降低质变速度,对文物的劣化进行综合防治,使文物得以长久保存的科学。

  从研究的角度讲,文物保护研究的要素有文物保护理念、腐蚀机理、文物材料研究与历史信息再发掘、保护材料、保护效果评估、文物展陈安全与长期维护。

  从实践的角度讲,文物保护的具体工作由保护前期研究(现状调查、历史信息提取、腐蚀研究、保护方法研究)、文物保护方案制定、保护过程中的档案记录(全面揭示、记录历史信息)、保护效果评估、长期日常维护。

  中国古代文物按形态区分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按材质分为无机质文物和有机质文物;无机质文物又分为金属类和非金属类。

  金属类包括金银器、铜器、铁器、锡铅器等。这类文物出土后宜尽快干燥,出水文物例外;非金属类包括石质、宝玉石、玻璃、陶瓷、砖瓦等,出土后宜缓慢阴干,最终干燥,部分含水宝石除外,如蛋白石、绿松石等。

  有机质文物包括纸张、纺织品、竹木器漆、骨角器、皮革等,出土后应保湿,同时注意防止发霉。

  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建筑、土遗址、石窟寺、壁画等,这类文物应注意控制温湿度。

  黄希老师根据铁器、铜器、漆木器、纺织品、皮革、彩绘、土、石、砖、宝玉石、玻璃、金、银、锡、铅等出土文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考古现场应急保护处理方法,和可选用材料进行了精心的讲授。

  黄希老师还强调,所有的保护材料都不是万能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文物,保护所用之方法要两权相害取其轻,以解决考古现场应急保护的文物生死问题为核心。文物保护中的可逆性很难做到,考古现场应急保护理念以保留文物历史信息、最小干预、可再处理为原则。

  参加学习研讨的人员有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的学员,中国社科院新入职的人员,赤峰文博院的学员,还有辽上京考古队的队员,均为常年工作在一线的田野考古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大家对所授课程反响热烈,对出土文物保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文物提取,保护材料选择等方面深受启发。课程结束后,大家非常踊跃的向黄希老师请教文物保护相关问题,黄希老师与学员之间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