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钱耀鹏:尖底瓶的设计奥秘

摘要:   11月10日下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钱耀鹏教授应邀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做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公众考古中心多功能厅举办,由种建荣副院长主持。主持人:种建荣  钱耀鹏教授以《尖底瓶的设计奥秘》为题,引入设计学相关概念,综合中外考古实物、历史文献、古文字、民族学资料、模拟实验及现代科技分析手段,从尖底瓶的形态演变和制作工 ...

  11月10日下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钱耀鹏教授应邀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做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公众考古中心多功能厅举办,由种建荣副院长主持。

主持人:种建荣

  钱耀鹏教授以《尖底瓶的设计奥秘》为题,引入设计学相关概念,综合中外考古实物、历史文献、古文字、民族学资料、模拟实验及现代科技分析手段,从尖底瓶的形态演变和制作工艺入手,系统解析尖底瓶的功能。

  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和功能至上,形式设计的目标在于实现功能与形态、材料、制作技术、使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统一。遵循设计原则,可以从历史文物形态结构出发,有效解读其功能与使用方式的演进历程,一定程度克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认知局限。

主讲人:钱耀鹏

  尖底瓶由北首岭小口平底瓶演进而来,最早出现于渭水流域,这同时也是尖底瓶的核心分布区。自仰韶文化早期开始,尖底瓶就有大、小之分,二者拥有各自完整发展序列,并贯通仰韶文化早晚。早期尖底瓶均有耳,中期大型尖底瓶多无耳或双耳偏于下腹,且形体由瘦高变得宽矮。从古埃及考古资料来看,尖底瓶类器物形态高度相似,也存在有耳和无耳两类,且大小有别。

  关于尖底瓶的制作工艺已有部分认识,即泥条盘筑、分段制作,这种成型工艺致使其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隐形特征:第一,尖底瓶制作时为分段盘筑、拍实,逐段连接成型,然后修整成坯、晾干,进行烧制,因干湿度差异,分段连接处易断裂;第二,早期尖底内壁经抹光,中晚期则普遍保留泥条盘筑等痕迹,凹凸不平,分段制作、尤其部分内壁连续按压的指窝痕应系刻意所为,应与使用功能直接相关;第三,陶质材料本身所存在的渗水性。

  在尖底瓶形态结构与成型工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考古发现进行综合分析,尖底瓶应为酒器。小口的主要功能是便于封存,尖底内壁泥条或指窝痕可增强附着力及稳定性,双耳穿绳可增强提取时的稳定性。尖底瓶有专门的坑穴进行放置,且需做保湿防渗处理,以往考古工作中有疑似相关尖底坑穴的发现。在提取尖底瓶时,需一手握其颈部、一手提耳部穿绳,增加受力点,以免断裂。尖底瓶的功能并非用于发酵,而是粗滤后澄滤之用。大型尖底瓶与小型尖底瓶应为配套使用,大型尖底瓶的容积是小型的2~4倍,但二者比例基本相当,使用时还会配套一定数量的平底瓶。

  同时,形式设计是根据功能所作出的创造性活动,形式的意义首先应在于特定的功能,但材料和技术等因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形式结构,物质文化研究要从使用和设计制作两个方面展开。

  最后,现已展开的陶器残留物分析、显微观察(微痕)分析、相关遗迹遗物与酿酒工艺综合分析等科技分析方法,对尖底瓶功能的认识亦是再验证。

  讲座结束后,种建荣副院长对钱耀鹏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了感谢,并进行简要总结。本次讲座从尖底瓶个案研究入手,于不疑处有疑,不仅使大家对尖底瓶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还启发大家思考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开展研究。他强调,大家要学习考古前辈治学的作风、研究的思路、对待学术问题的穷尽和追求精神,扎实开展田野工作,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并不断进行反思,为下一步工作开展理清思路。

讲座现场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业务人员、各兄弟单位的专家学者、相关专业学生300余人通过线下或线上的方式聆听了本次学术讲座,并围绕尖底瓶的结构设计、传播与影响及考古学文化划分原则等问题与钱耀鹏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

(图文转自:“考古陕西”公众号)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