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云阳大地坪:一粒史前水稻的故事

摘要:   这粒沉睡了5100年的稻谷,揭示出长江流域史前时期稻作农业的广阔场景,描绘出峡江地区遥远的史前生活画卷——  2003年春夏之交,云阳大地坪遗址出土了几块古老的陶片,它们粗陋破碎,毫不起眼。这几块四五千年前的厚胎陶残片,原本属于原始陶壶或陶罐的一部分,在数千年的沉睡中,这些陶壶、陶罐失去了它们大部分的躯体,仅残存下这些小块,在化为尘 ...

  这粒沉睡了5100年的稻谷,揭示出长江流域史前时期稻作农业的广阔场景,描绘出峡江地区遥远的史前生活画卷——

  2003年春夏之交,云阳大地坪遗址出土了几块古老的陶片,它们粗陋破碎,毫不起眼。这几块四五千年前的厚胎陶残片,原本属于原始陶壶或陶罐的一部分,在数千年的沉睡中,这些陶壶、陶罐失去了它们大部分的躯体,仅残存下这些小块,在化为尘土之前被考古人员的手铲小心翼翼地挖掘出来,成为考古大发现。

  引发轰动的不是残陶本身,而是附着于残陶之上的几粒水稻。

  大地坪遗址在重庆市云阳县盘石镇龙安村10组,长江右岸(南岸)第二级阶地上。该遗址距盘石场镇约2千米,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2002年,株洲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2003年3月—5月,株洲市博物馆会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阳县文物管理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确认大地坪遗址为以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周时期文化遗存为主的大型遗址。

  这几块不起眼的残陶片就是在第二次发掘中被发现的。它并不是这次发掘的重点,却成为这次发掘最重要的成果。

  在整理发掘遗物时,考古人员发现这几块普普通通的残陶片上粘附着一些神秘的物质,经确认,这些神秘物质就是史前水稻!

  残陶片发掘自云阳大地坪遗址C区第12探方第3文化层,其表面附着有水稻稻粒以及大量水稻稻粒的压痕。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中较完整的5个水稻痕迹和1个水稻实体进行了检测,发现水稻痕迹的表面可以清晰地看出稻谷乳头状凸起的压痕,而水稻实体表面光滑,保留有5%的水稻乳头状凸起,水稻压痕和水稻实体均未见稻芒,类似现代栽培稻。

  专业检测表明,这些古老的栽培水稻与现代水稻的外形有明显不同,其中1粒古稻类似现代粳(jīnɡ)稻和籼(xiān)稻的过渡,1粒类似野生稻,1粒类似现代籼稻,另外3粒与现代粳稻比较接近。专业人士认为,这3粒类似现代粳稻的稻粒,其粒长均小于现代粳稻,属于现代已基本不再种植的小粒稻。

  检测结果一锤定音:云阳大地坪遗址发现的稻谷遗存,不属于野生稻,而是人工培育水稻。

  发现这些稻粒的大地坪遗址C区第12探方第3文化层属51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说明至迟在5100年前,三峡西区的云阳大地坪一带就开始种植水稻。

  三峡史资深专家、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杨华称,三峡东区史前稻作农业早已成为定论,三峡西区史前稻作农业却一直不见踪影,云阳大地坪遗址史前水稻遗存的发现,为三峡西区史前稻作农业提供了关键性的物证。至此,三峡西部地区史前稻作农业由猜测变成事实。

  云阳大地坪遗址也因为这一重大突破而荣获当年“三峡考古十大发现”奖。

  此前的考古发掘发现,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晚各个时期的稻谷遗存仅存在于三峡东区的多个遗址,三峡西区新石器时代遗存中均未发现稻作农业的踪迹。这一结果让人困惑不解:同一条大江、同一块土地,为何三峡西部地区史前时期没有稻作农业?

  1980年,重庆市博物馆在江津王爷庙遗址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其中一件陶器上有麦穗纹饰。同年,在江北区羊坝滩遗址也发现了饰有麦穗纹的陶片。根据这些饰有麦穗纹的陶器,人们推测三峡西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也有了种植农业。

  然而,这一重大进展并没能带给人们太多的喜悦,因为陶器上的麦穗纹属于艺术范畴,而不是麦粒的实物证据,无法成为确凿的史实。麦穗纹能证明当时的人们知道麦的存在,却不能证明人们已在种植麦。

  三峡西区新石器时期稻作农业依然是考古学上的悬案。

  当周边地区包括三峡东区都在蓬蓬勃勃开展稻作农业生产时,三峡西区却没有动静,这里发生了什么?

  杨华称,早在12000年前,江西仙人洞(今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大源镇仙人洞遗址——作者注)一带的人们或就尝试稻谷的人工种植,而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的远古稻粒遗存确凿无疑地证明,至迟在1万年前我国南方地区就开始了水稻栽培。

  道县在湖南省南部,玉蟾岩遗址在该县寿雁镇白石寨村附近。1988年玉蟾岩遗址被发现,1993年、1995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对玉蟾岩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包括栽培水稻谷壳在内的大批遗存。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玉蟾岩遗址发现了5枚炭化稻谷,经检测,这批稻谷遗存兼有野稻、籼稻和粳稻的综合特征,属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原始形状。

  玉蟾岩水稻遗存的年代约在1万年前,它们因此而成为最早的栽培稻标本。这一发现在2021年被列为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道县史前稻作农业势必影响到整个洞庭湖地区,或者它本身就是洞庭湖地区史前稻作农业的一部分。以长江为媒,洞庭湖地区史前稻作农业势必逆水而上,对三峡地区产生重大影响。1981年,考古人员在峡江地区湖北秭归柳林溪遗址出土的陶器胎内发现7000年前的稻谷壳,这些疑是工匠制作陶器时有意掺杂进去的稻谷壳,证明三峡东区远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有稻作农业。

  1983年—1984年,考古人员在湖北宜都城背溪遗址出土的陶器胎内发现7500—8500年前的炭化稻谷和稻草的痕迹,说明宜都地区的稻作农业比秭归地区更早。宜都在秭归之东,洞庭湖在宜都之东,这一地理关系表明,新石器早期稻作农业或是从由东向西传递的。

  三峡地区新石器中期的稻谷遗存早有发现。1973年,湖北宜都红花套遗址出土的陶器胎内发现有属于新石器中期大溪文化时期的炭化稻谷壳痕迹。1981年,秭归龚家大沟遗址出土的新石器中期大溪文化陶器胎壁上,也羼(chàn)有大量碾碎的黑炭末或烧过的谷壳末。1981-1982年,湖北枝江关庙山遗址大溪文化遗存中发现的房屋地面也有稻草和稻壳的遗存。

  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多个遗址也有稻谷壳遗存的发现,然而,上述新石器早中晚时期的稻谷遗存都在三峡东区,与三峡西区无关。这一结果似乎暗示三峡西区在整个新石器时期都处于原始的渔猎、采集经济形态。

  基于文化形态的差异,考古界把三峡分为东西两大区域,以瞿塘峡为界,瞿塘峡以东为三峡东区,瞿塘峡以西为三峡西区。这一地理和文化的分界是由瞿塘峡天险造成的。史前的瞿塘峡激流汹涌,难以通航,阻断了瞿塘峡两端的文化交流,使仅仅相距8千米的瞿塘峡东西两个区域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形态,并给三峡西区留下了封闭落后的刻板印象。

  专家认为,正是瞿塘峡天险的阻隔,导致在三峡东部乃至两湖地区发展的稻作农业没能进入三峡西部地区,所以三峡西区在史前时期没有稻作农业,也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这一符合逻辑的断言明显缺乏说服力,因为三峡西区尚有大量史前遗存没有被发现、发掘,或许在某个沉睡着的遗址地层下,正隐藏着惊人的秘密。

  云阳大地坪遗址就是这个埋藏秘密的所在。大地坪遗址远古水稻遗存的发现,推翻了三峡西区史前无稻作农业的断言,打破了三峡西区封闭落后的刻板印象,证明远在5100年前这里就有了先进的稻作农业。稻作农业并未因瞿塘峡天险的阻隔而止步于三峡东区,两湖地区的先进稻作农业以不可阻挡的态势踏江而上,用千余年的反复努力,最终越过这段仅8公里长的凶险水道,稳稳地在峡江西区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无独有偶,近300华里之外云阳上游地区的忠县中坝遗址也发现了史前时期的炭化种子1235粒,经鉴定,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栽培作物遗存,包括黍、粟和稻谷,合计1161粒。这些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稻作遗存与云阳大地坪遗址出土的稻作遗存大致处在同一时期,说明水稻栽培在新石器晚期的三峡西区沿江一带已普遍存在。

  靴子落地。三峡西区史前稻作农业的悬案终于破解,峡江腹地史前时期的田园牧歌完成了关键性的一段音符,峡江地区史前生活的美丽长卷终于完整地展现出来。

  早在10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峡江地区就形成了以渔猎为主、以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为辅的多姿多彩的经济形态。由于鱼类资源丰富,峡江地区至迟在7000年前就开始了严格意义上的渔业生产。从三峡东区到三峡西区,史前遗址的堆积层中都发现了大量的鱼类遗骨和各种陶质、石质网坠,还有各种精美的骨质鱼钩,说明这一时期峡江地区渔业活动无处不有。巫山大溪新石器时期还有用鱼类随葬的习俗,表明渔业生产何等重要。三峡东区的宜都王家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人抱大鱼”陶塑像,表明渔业生产已成为原始艺术描摹的对象。

  峡江地区史前时期丰富的陆生动物资源刺激了狩猎业的发展。300多种野兽出没于长江及其支流两岸的高山密林之中,吸引猎人潜行追捕。三峡西区的奉节三坨新石器早期遗址有豪猪、鹿类、羊、猪等动物遗存,奉节鱼复浦遗址有狼、猪、麂等遗骨;三峡东区巴东楠木园遗址新石器早期遗存有亚洲象、豪猪、猴、狗、獾、熊、猪、麂(jǐ)、麋鹿、圣水牛等,秭归柳林溪新石器早、中期遗存有华南虎、犀牛、华南巨貘、野猪、大角鹿、水鹿、梅花鹿、羚羊、圣水牛等野生动物遗骨;忠县中坝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地层中有猕猴、金丝猴、兔、豪猪、狗、狐、貂(diāo)、熊、狗獾、水獭(tǎ)、犀牛、猪、白唇鹿、马鹿、麋鹿、毛冠鹿、獐、黄鹿、黄牛、水牛等野生动物遗骨,说明在整个新石器时期狩猎都是峡江地区的重要生产活动。

  这一时期的手工业也在峡江地区得到广泛发展。作为狩猎业的副业,食用过的兽骨成为人们制作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和装饰品的丰富资源。人们还把猎获野兽的皮毛充分利用起来,缀成遮羞御寒的原始衣服。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时期(6400-5300年前),峡江地区的人们开始了原始的纺织业,出土的大量骨针、骨锥、纺轮提供了这一史实的丰富物证。

  这一时期,峡江地区的人们还广泛驯养猪和狗,有的还驯养鸡和牛。农业在峡江东区的各个宽谷区域得到广泛发展,峡江西区由于山高坡陡土地资源匮乏,稻作农业虽有发展,却始终让位于渔猎业和采集。

  有学者认为,三峡西区新石器时代稻作农业落后于三峡东区,主要原因正在于三峡西区拥有丰富的渔猎资源。在水生动物丰富多样、陆生动物漫山遍野的峡江西区,环境适应性生存比主动控制性生存更有优势,人们更愿意依靠轻松获取的渔猎食物生存,而不愿意在田地里辛勤耕作。大自然的丰美馈赠足以让人过上幸福惬意的生活,稻作农业就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且三峡西区沿江一带原本就缺少三峡东区那样的宽谷土地资源,发展稻作农业的动力就更为不足。

  这一时期,峡江地区的人们多临水而居,旧石器时代的穴居方式依然存在,窝棚却不见踪影,地面台式建筑和干栏式建筑得到推广。干栏式建筑俗称吊脚楼,最先出现在长江下游地区,而在峡江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时至今日,在峡江地区的广大山地农村,吊脚楼依然随处可见。

(文章来源:新华网)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