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丛德新研究员《新疆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阿敦乔鲁考古学文化的确立》

摘要:   2023年4月23日下午,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系列讲座”第九十八场在吉林大学正新楼一楼报告厅举行,讲题为《新疆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阿敦乔鲁考古学文化的确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丛德新研究员主讲,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井中伟教授主持。井中伟教授主持讲座  丛德新研究员先从阿敦乔鲁考古发掘工作 ...

  2023年4月23日下午,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系列讲座”第九十八场在吉林大学正新楼一楼报告厅举行,讲题为《新疆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阿敦乔鲁考古学文化的确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丛德新研究员主讲,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井中伟教授主持。

井中伟教授主持讲座 

  丛德新研究员先从阿敦乔鲁考古发掘工作的缘起与学术目标讲起。2012年起,作为面向欧亚草原开展考古的试验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选定了阿敦乔鲁遗址作为考古发掘对象,计划从确定石构遗存的营建关系到西天山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的构建,再到青铜时代该地区人群的生业模式的探索,用中国理念、中国方法作为向欧亚草原研究拓展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丛德新研究员介绍了阿敦乔鲁遗址所在的地理环境及田野发掘工作理念。阿敦乔鲁遗址及墓地位于新疆西北端的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温泉县城西约41公里处的阿拉套山南麓浅山地带,墓地偏南,遗址偏北,墓葬的海拔较遗址略低。阿敦乔鲁得名于蒙语,意为“像马群一样的石头”。

 

阿敦乔鲁遗址所在的自然环境

  丛德新研究员重点介绍了阿敦乔鲁遗址发现的居址与墓葬。阿敦乔鲁F1平面呈西北-东南向的“凸”字形,墙体由石块砌成石围,中间填土。南墙中部外凸形成门道。F1内部具有明显的功能分区。中部有一道石墙将F1分为南北两区。北部中间又有南北向石墙将其分隔成东西两个小区。偏西部分为半地穴式房址,其南侧中部偏西有一斜向门道,可能与冬季御寒有关。F1中出土有铜锥、陶片、石器等遗物。对房址堆积中羊粪残留草籽的检测结果显示,多为秋季草种,为该居址作为当时人群冬季营地的判断提供了证据。F1北侧还有两座借用其北墙的房址F2、F3,由于其内活动面保留原始坡面,未见取平修整,推测可能为牲畜夜宿场所。

F1及其出土遗物

  二号居址的F1是已揭露的另一座典型建筑址。该房址虽然只残存局部,但仍能提供诸多信息。房址北侧嵌入墙体中央的大石可能为原生石块,在先民营建该房屋时刻意借用其作为墙体的组成部分,并由此形成房址内对称的布局。房址内还见有一座储藏坑,坑口用一块石板覆盖。研究人员对房址中出土石磨盘的检测发现,其上残留有肉苁蓉的根茎颗粒。

  丛德新研究员接着介绍了阿敦乔鲁墓地的相关发现。墓地位于遗址南部,可分为北区和南区。总计发现墓葬100余座,发掘了其中60余座。北区多见单体墓葬,南区多见数座墓葬相互套接的排墓。SM9是一座体量较大的单体墓葬,地表可见两重方形石围。外围由一周较大的石板栽立合围而成,石板外侧见有三角纹的彩绘装饰。内侧由一圈较小的卵石铺砌而成。两圈石围组成的结构可能类似居址墙体。呼斯塔遗址已清理的墓葬还见有模仿居址中分隔房屋空间的石墙。

  SM41-44是几座墓葬套接于一起的排墓。此类墓葬的营建形式,一般是先形成的墓葬的一侧石围被后来的墓葬借用,并沿着一个方向依次形成。丛德新研究员认为,这类墓葬的墓主之间可能具有亲缘关系。

 

阿敦乔鲁北区墓葬(左)、南区墓葬(右)

  丛德新研究员通过介绍居址与墓葬中出土的陶器、铜器等遗物,使我们对这类遗存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阿敦乔鲁遗址出土的陶罐、铜镯和喇叭形耳环等与域外地区出土的同类器接近。更为重要的是,在SM41中发现的圆铜片、铜叶形器等数件装饰品,或许与萨满用具有关。

 

阿敦乔鲁遗址出土部分遗物

  墓地中以M88为代表的遗存,圆形石围平铺于原始地面,石封堆中心置一石棺。丛德新研究员推测,此类遗存的丧葬形式与前述墓葬有所不同,应当代表另外一批人群的遗存。

  丛德新研究员还介绍了一类特殊的巨石遗迹。这种重达数吨的巨石实际上是在冰川的作用下从附近山体移至此处。从巨石附近的相关遗迹观察,阿敦乔鲁先民用石墙将巨石一侧崩裂倾倒后的平台围起,形成一个依托巨石的活动场地。石围内部见有炊爨类遗迹现象,推测人们可能曾在此短暂居住或举行一些特殊仪式。

  阿敦乔鲁二号墓地不同于一号墓地。这批墓葬营建于地面,用条石围砌石棺。墓葬营建较为简易,且墓葬间距较小,聚集成片。其中一座随葬3个婴幼儿的墓葬极为重要。从随葬陶器的形制来看,较一号墓地的陶罐制作粗糙、简单,部分陶器与卡拉苏克文化的陶器风格接近。

  该遗址周围见有大量岩画,其中大多为动物主题。也见有人面像,与新疆北部所见青铜时代的人物形象多有相似。这一线索,是否预示着切木尔切克文化人群也曾到达此处?丛德新研究员认为,结合以往在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发现的具有明显切木尔切克文化特征的石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他还指出,这种线索今后应当引起重视,这对于系统认识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整体格局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在遗址发掘的同时,团队还将研究视野扩大到阿敦乔鲁遗址所在的博尔塔拉河流域,对该流域进行了系统田野调查。调查成果显示,流域内还分布着一些同类遗址。而且,遗址的分布与现代牧民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些遗址点之间往往相距较远,每个遗址点仅有一两处或两三处房址。这种分布形态可能与牧业的生业方式有关。通过与邻近地区同时代遗存的比对分析,丛德新研究员认为,流域内当时可能已经存在着春、冬草场的转换。结合现代人类学调查资料判断,阿敦乔鲁遗址很可能是当时人群的冬季营地。博尔塔拉河流域内的同时代遗存,从试掘、发掘所获遗物特征来看,文化属性较为近似。从聚落层级来看,有以呼斯塔为代表的大型聚落,有以阿敦乔鲁等为代表的二级聚落,还有其他零星分布的小型聚落。从遗址的视域分析结果来看,呼斯塔遗址矮山上“哨所”性质的建筑形成的视域最大,可能是该区域的中心所在。

 

博尔塔拉河视域分析及呼斯塔黑山头山顶遗存

  围绕阿敦乔鲁遗址的发掘还开展了体质人类学、古DNA、动植物考古等方面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对遗址出土人骨、动植物遗存、釉砂等遗物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内外各类刊物。

  讲座最后,丛德新研究员还谈到了关于早期游牧文化的思考。他认为,当下新疆史前考古研究,与上一代学者之间的差别,是材料的日益丰富和学术视角的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早期游牧文化研究是一个悠久而又崭新的课题,日渐为学界所重视。新疆、内蒙、西藏等地的材料,似乎已可形成一个较清晰的链条,通过对考古遗存、生态环境,以及体现在小区域环境内的人群流动性遗存或文化的认识,构成对区域历史和人群的还原。这些因素,最终体现在对整个人类共同体的关注,通过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实践与探索,对早期人地关系多样性的认识必将逐渐深入。中国的游牧考古学实践,也可以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有更好的诠释。

 

丛德新研究员与师生们互动

  最后,井中伟教授对丛德新研究员的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并表达了对丛德新研究员的感谢。老师和同学们也就感兴趣的问题与丛德新研究员进行了互动。

(图文转自:“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公众号)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