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三期)启动观察报道

摘要: 图/会议合影(来自微信公众号:UNESCO创意与可持续中心)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4月26日下午,“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三期)启动会议在中国科学院举行。“清源”整理了三期项目的内容亮点和专家精彩发言,还有文后彩蛋—— 关于三期项目反映出的遗产保护最新趋势的深度评论。会议台前幕后的全部要点,一篇文章尽在掌握~4月26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会“中国世界遗 ...


图/会议合影(来自微信公众号:UNESCO创意与可持续中心)

清源文化遗产

微信号 mobiheritage

4月26日下午,“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三期)启动会议在中国科学院举行。“清源”整理了三期项目的内容亮点和专家精彩发言,还有文后彩蛋—— 关于三期项目反映出的遗产保护最新趋势的深度评论。会议台前幕后的全部要点,一篇文章尽在掌握~

4月26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会“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三期)启动会议在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举行。本次启动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空间技术中心(HIST)承办。来自国家和地方世界遗产主管部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机构及二类中心、北京梅赛德斯-奔驰及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代表、中国世界遗产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世界遗产地的管理者出席会议,共同为该项目建言献策,热情交流。

图/“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一期、二期)支持的保护项目,来自微信公众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三期项目亮点

与前两期更关注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有所不同,第三期项目提升了对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关注度,致力于探索UNESCO文化领域三大公约(即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2005年《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协同效应,旨在结合中国国情,探索自然与文化遗产、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以及文化创意的协同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将集中世界范围内经验和智慧的国际出版物和指导性文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探索保护和利用的实践进行总结和推广,惠及更多遗产地研究和从业人员。

以绿色生态产品和文化创意手工艺品为切入点的世界遗产地可持续生计能力培养也是三期项目重点关注的内容。选择文化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经济相对落后的遗产地作为试点,发挥创意的力量,设计独特性与环保性兼具的产品,对于消除贫困、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利用大数据,将提取到的民族文化基因融入创意产品开发的实践,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全球保护地友好体系”动员专业机构、企业与公众的力量,服务于自然保护地友好型产品生产的努力,也是相关领域的积极尝试。

  

图/以文化创意手工艺品为切入点的世界遗产地可持续生计,来自微信公众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在40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式讲话中提到,我们当下关注的焦点是,让遗产成为一种创造、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力量。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贡献。三期项目主要从世界遗产地能力建设、提升管理有效性、世界遗产地可持续生计、意识提升与公众参与这四个方面回应《2030议程》的目标。例如,通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培养遗产地居民的文化自觉;推广可持续生计理念和产品,“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消费和生产,管理地球的自然资源”;举办遗产地绿色运动会,“让体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这些工作与《2030议程》的精神一脉相承,也符合“十三五”规划中对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的要求。

图/项目流程

专家发言

与会专家围绕“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的主题,并结合各自的研究专长和工作实践,对三期项目的实施提出了诸多建议,现将精彩发言摘编如下: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乔云飞:

在这里介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领域的近期工作。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成立于2012年,目前已经形成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总平台建设为核心,遗产地监测与培训为重点的优势领域。中心2013年研发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实现了全国35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同时,监测中心连续两年完成了遗产地监测报告的评估工作,包括编制《中国世界遗产的监测年度总报告》,在此基础上完成反应性监测,并结合舆情监测、遥感监测和区域性灾害监测实施在线评估。中心发布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年度监测报告模板》,形成了基于世界遗产监测的基础数据规范、监测报告体例、监测工作指导意见的研究成果。

此外,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下属机构教育培训学院也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工作。“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培训班”涉及到24个省市的140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与ICCROM合作举办的“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吸纳了来自11个国家的代表,2016年还举办了“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监测数据系统”的培训班。

  

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来源:平台官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主任梁斌:

非遗中心在推动非物质遗产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组织长短期不一的课程和田野调查、资料采集;传承人的培训、课程设计等等。从2015至2017年,非遗中心组织的培训班超过25场,受训的保护管理从业人员超过130人。同时,非遗中心也承担了国际培训的任务,在苏州及各大高校开展培训及研究。这些工作为推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中国的实施,在纵向上提高了社区参与,在横向上加强了亚太地区周边成员国之间的交流。例如,通过中国及周边国家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动交流等,最终也期许能促进国际性的合作。三期项目发挥三大公约协同效应的目标,能够完整地展示出非物质遗产在人类智慧结晶上的特点,并有效地保障多样性在文化遗产中的体现。

  

图/亚太中心参加关岛太平洋地区文化、艺术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来源:亚太中心官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陈冬亮:

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是一处新创机构,以丰富社会的文化活动为己任。保护文化多样性一举便是以“疏而不堵”的观念贯穿其保护与管理的行动。其目的是让当地居民通过遗产保护,提升整体的生活品质,让他们更为积极地加入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此外,北京市科委近期在云南开展了利用大数据方式,提取文化基因(其地域独特的文化要素),并将其有效地融入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目前,这一领域在国内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也期望奔驰基金对保护的投入能涵盖设计人才培养这一项;以此整合各界资源,使遗产地可持续性生计有效落地。此外,还可以在该项目中选择2个地方作为可持续性发展的旅游试点。

图/动态版《清明上河图》,来源:网络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解焱:

我是以“全球保护地友好体系”的身份来参会的。这一课题于2013年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发起,通过在自然保护地周边开展友好型生产和自然保护的工作,达到阻止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目标。我们的工作是根据全球自然保护地存在的普遍问题,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并联合全球各处专家与各界资源,在保护地周边搭建提高他们友好型产品生产的能力及相关培训的平台。我们的工作对象与世界遗产中的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有紧密地关联;在保护议题上,三期项目推动可持续生计的实施策略,也与我们的目标不谋而合。目前,我们与中国企业家所发起的“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合作,以“桃花源保护地友好产品”战略合作的模式,将科学手段与商业化经营相结合,来搭建友好型产品的市场平台。透过此平台及标准来保障保护地友好产品本身的销售,以此实践遗产地可持续生计的理念。预计在2019年底,能实现支持全球380处自然保护地,销售额不少于3700万/年的目标。

在交流培训方面,我们提供生产经验的交流平台,也提供每周一次来自全国各地的直播培训。以云贵川为例,我们除了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提供专业性的指导以外,还推动社区参与,并在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上提供所需的培训计划及品管标准,最终会将各地的成功案例与生产经验推至全球。目前保护地友好产品多数集中在农产品方面,希望将来与文化创意方面的专家共同努力,逐步向文化与工艺产品方面拓展,设计出市场接受、行销广泛的产品。同时,保证这些生产都是友好型的,有利于保护。

  

图/保护地友好体系目标,来源:平台官网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风景名胜处处长刘文:

开展针对基层工作者的培训是遗产地能力建设中不能忽视的一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突出特色在于,遗产地范围内生活着数量庞大的原住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要将原住民转化为遗产的直接保护者,依靠的是最基层的管理者,所以培养村长比培养乡长、县长重要的多。例如,三江并流申遗前曾组织100多个村的村长进行培训和参观,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外,云南当地有很多极具特色的绿色产品和手工艺品。希望从国家层面进行遗产地绿色产品及手工艺品的认证,建立统一的平台将其销售出去,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

  

图/三江并流,来源:网络

清源观察独家评论

自2007年起开展的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前两期项目关注于遗产地保护管理能力建设、技术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保护管理理论和应用研究、意识提升和宣传教育、信息共享和交流等内容,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期项目的构想,反映了遗产保护值得关注的新的发展趋势。2015年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于文化遗产相关的六项国际公约[1]建立联合运行的机制,促进对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这反映了国际社会逐步趋向于更为整体地认识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价值。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这是1988-1997年教科文组织文化发展十年活动进行时提出的重要观点。这一观点在今天各国关注于实现联合国《2030议程》确定的目标时,就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第三期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强调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共同行动。这三个公约构成了今天人们所理解的文化多样性的主要方面:物质、非物质、人类生存环境及可持续的文化传承。这对于改善目前无论在保护还是发展的领域存在的碎片化的状况无疑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从世界遗产保护的角度,20世纪90年代“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曾经表现出了整体关注物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传承的趋势。尽管这种发展在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后,由于属于不同公约的范畴,反而受到了一定限制,增加了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之间的割裂。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第三期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强调1972年公约和2003年公约的联合运作,有助于更为整体地保护文化遗产,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

保护文化遗产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同样是今天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方向。2005年《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推动文化创意改善遗产地生活,为遗产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活的改善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文化遗产地有着独特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把这些传统文化要素,融入当代设计,这本身是对文化传统的保护和弘扬,也是文化多样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延续。

从第三期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启动仪式的专家研讨中不难看到,无论是在遗产地的保护方面(包括文化和自然)、非物质遗产保护方面,还是文化创意领域中国的相关部门、机构、社会团体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各种培训、编制技术准则、帮助遗产地社区改善生活、创造可持续生计、把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当代创意设计,但这些工作还是缺少整体的协调、协同,而尚未发挥出综合的效益。第三期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显然应当在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在保护和文化创意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促进项目合作,促进各个项目间的相互支持和整体协同。希望看到通过第三期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的实施能够促进中国遗产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能够使更多的遗产地分享这些最佳实践项目的经验。

注释:

[1]六项国际公约分别为:1954年《在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01年《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2005年《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微信丨mobiheritage

网站丨www.chcc.org.cn

清源文化遗产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