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沙漠中的曼哈顿”:泥砖大厦中的千年古都

摘要: 希巴姆古城被称为“沙漠中的曼哈顿”,这一美名来源于上世纪30年代探险家Freya Stark对其的赞许。摄影:GEORGE STEINMETZ, GETTY IMAGES撰文:Gulnaz Khan  在也门哈德拉毛省(Wadi Hadramaut)的中心地带,一组泥质的高层古建筑群耸立在沙漠之上,彰显着人类对恶劣环境非凡的适应力。  这处16世纪的希巴姆古城遗址位于阿拉伯半岛广袤沙漠——“空白之地”(Empty Quarter)的边缘,它凭借着数以百计的高层和多层建筑,成为世 ...
“沙漠中的曼哈顿”:泥砖大厦中的千年古都
希巴姆古城被称为“沙漠中的曼哈顿”,这一美名来源于上世纪30年代探险家Freya Stark对其的赞许。
摄影:GEORGE STEINMETZ, GETTY IMAGES
 
撰文:Gulnaz Khan
 
  在也门哈德拉毛省(Wadi Hadramaut)的中心地带,一组泥质的高层古建筑群耸立在沙漠之上,彰显着人类对恶劣环境非凡的适应力。
 
  这处16世纪的希巴姆古城遗址位于阿拉伯半岛广袤沙漠——“空白之地”(Empty Quarter)的边缘,它凭借着数以百计的高层和多层建筑,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个基于垂直建筑规则建造的大都市。那时候,它是阿拉伯高原南部香料之路的必经站点,亦是香料商人歇脚的重要驿站。上世纪30年代,英国探险家Freya Stark把这座泥土古城赞为“沙漠中的曼哈顿”。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希巴姆古城的设计都离不开战略上的考虑。它修建于岩坡之上,周围是宽阔的季节性河谷,垂直方向上的落差既能抵御洪水肆虐,还能保证城市靠近水源,满足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的需要。这座城市,内有矩形网格分布的道路,外有坚固的城墙,面对敌对势力或强盗劫匪时,皆能凭借有利的地形做到攻守兼备。
 
“沙漠中的曼哈顿”:泥砖大厦中的千年古都
希巴姆的女子正在收获苜蓿。她们头戴的尖顶草帽称作“madhalla”,这种设计是为了在炎热的沙漠环境中保持通风散热。
摄影:STEVE MCCURRY, MAGNUM PHOTOS
 
“沙漠中的曼哈顿”:泥砖大厦中的千年古都
希巴姆建筑的密集布局有利于白天对烈日的遮挡,尽可能缓解沙漠环境的灼热。
摄影:HELOVI, GETTY IMAGES
 
“沙漠中的曼哈顿”:泥砖大厦中的千年古都
在希巴姆沙漠风貌的映衬下,孩子们身穿的鲜艳服装显得格外醒目。
摄影:JEAN ROBERT
 
  建造高楼所用的泥砖取自于城市周围的肥沃泥土。这种泥砖首先由泥土、干草和水混合,再经烈日暴晒数日而成。未设窗户的底层用于圈养牲畜和储存粮食,顶层则用作市民交流的公共平台。楼与楼之间相连的桥梁和门还能在疏散逃跑时派上用场,这也是该城防御措施中的一大亮点。但这种建筑构造持续遭受风雨和热浪的侵袭,需要不断的维护修整。2008年,一场热带气旋给希巴姆古城带来泛滥的洪水,直接摧毁数座建筑,另有几座泥塔危在旦夕。
 
“沙漠中的曼哈顿”:泥砖大厦中的千年古都
为了保护希巴姆古城的泥砖建筑,这名男子正从事维护作业。
摄影:ULLSTEIN BILD/GETTY IMAGES
 
  除此以外,这座古城还面临着诸多人为因素带来的威胁。2015年,希巴姆古城和另外两处遗迹被一同列入濒危世界遗产,那时候,也门不断爆发暴力事件,深受战乱袭扰,致使整个国家陷入人道主义危机当中难以自拔。萨那(Sana’a)遭受了炮火导弹的狂轰滥炸,很多古建筑未能幸免,随后还要面临更长时间的武装冲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Irina Bokova在一次新闻报道中称:“也门的战乱不仅造成生灵涂炭,也对独特的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后者是人类身份、历史和记忆的知识库,也是伊斯兰文明光辉成就的最好证明。”

  陷入危机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希巴姆古城绝非个例。195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在海牙获得通过。这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文化财产带来灾难性破坏后,首部此类别保护公约。人们在大会上达成共识,“人类文化财产遭受的破坏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是属于全人类的,国际社会理应全力保护。”
 
(译者:清泉石上流)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