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居延汉简“重节”,今日“端午”漫想

摘要:   雨声终结了一天的闷热,凉爽了许多,自己在出租屋里看书。夜幕降临,自己的思绪就清晰些,总会在夜深人静时去学习,累了就起身到阳台,眺望远方,城市的夜也很是热闹,而自己却有些许感伤,只因临近端午,想起远方的家和母亲忙碌的身影,想念母亲亲手包的红糖粽子。自己赶紧把已飘到千里之外的心收回,以免伤怀,接着研读简牍。  简牍是中国古代纸张普及前运用最广泛的书写材料,时间跨度从商周到汉晋。简牍的出土成为二十世 ...
  雨声终结了一天的闷热,凉爽了许多,自己在出租屋里看书。夜幕降临,自己的思绪就清晰些,总会在夜深人静时去学习,累了就起身到阳台,眺望远方,城市的夜也很是热闹,而自己却有些许感伤,只因临近端午,想起远方的家和母亲忙碌的身影,想念母亲亲手包的红糖粽子。自己赶紧把已飘到千里之外的心收回,以免伤怀,接着研读简牍。
 
  简牍是中国古代纸张普及前运用最广泛的书写材料,时间跨度从商周到汉晋。简牍的出土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在近一百年的时间中,已经发现了100多批古代简牍,内容丰富,反映了从战国时期直至晋代几百年的古代历史。偶尔读到一枚简牍,竟与“端午”相关,在甘肃居延肩水金关出土的汉简中载有“重节”文字,简中部有残缺,有学者据辞例补“午”字,“重午节”即是端午节,该简推测是西汉晚期历简,应是迄今关于端午节最早的文字记载。在考古发现中,西汉晚期西北民间已见端午节的踪迹。传世文献中“端午”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周处《风土记》,被保存在唐人徐坚编纂的《初学记》中“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角黍就是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筒粽”。
肩水金关汉简编号73EJT24:305+497+498A简文“十八日:丙申 乙丑 乙未 乙丑 甲[午]重节 甲子 八鬼节 癸巳”(图转自《文汇报》2016年6月3日第15版)
 
  除了简牍,缣帛也是一种书写载体。1973年于湖南省长沙市子弹库楚墓就曾出土过一幅帛画,名为《人物御龙帛画》,画中主体即是一名男子(墓主)手执缰绳,驾驭巨龙,龙似船形,即为龙舟,男子乘龙舟升天。《大戴礼记》有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之语,龙皆指龙舟。帛画是平放在椁盖板与外棺中间的隔板上面,帛画上端缠有一根30厘米的竹条,是一幅可以垂直悬挂的幡,而幡是出殡时举的窄长的旗子,也叫引魂幡(或招魂幡),此帛画也是幅引魂幡画。招魂习俗在楚国甚是流行,屈原就曾写过《招魂》等诗。端午流传最为广泛的说法就是源于祭屈原,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人们是为了悼念屈原,也有部分地区是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在古人的传说中,人若是溺亡,以龙舟来为其招魂,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渐渐失去招魂的意味,演变成龙舟竞渡庆端午的民俗。
《人物御龙帛画》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图片源自网络)
 
  简牍、帛画等考古发现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习俗观念,对端午节及其他节日起源和演变也有新的认识。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插菖蒲、挂艾蒿是历时千年的传统习俗,至今未变,它依然保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正如苏轼《六幺令•天中节》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少时过节只是想着吃喝玩乐,现今多了端午情结,更是填了乡愁,愿独在异乡的游子都能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原文标题:【专辑:考古话端午】居延汉简“重节”,今日“端午”漫想 )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居延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