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讲好中国考古故事——英国《古物》杂志所见中国考古学的学术步伐

摘要:   中国考古学的进展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国内以考古学“三大杂志”为代表的期刊,历年来都雄踞海外订阅期刊榜的前列。但受到语言和一些因素的制约,一直以来,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基本都刊发在国内中文专业刊物上。近二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考古学已然成为人文学科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学科之一,国内学者也开始选择海外专业期刊,作为新发现或研究文章的首发之处,讲出了一个个精彩的中国 ...
  中国考古学的进展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国内以考古学“三大杂志”为代表的期刊,历年来都雄踞海外订阅期刊榜的前列。但受到语言和一些因素的制约,一直以来,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基本都刊发在国内中文专业刊物上。近二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考古学已然成为人文学科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学科之一,国内学者也开始选择海外专业期刊,作为新发现或研究文章的首发之处,讲出了一个个精彩的中国考古故事。其中,英国《古物》杂志(Antiq⁃uity Journal) 就是一个极佳的考察海外中国考古学学术发展历程的刊物。

  《古物》是世界著名的考古学专业期刊,自1927 年创刊至今已有九十余年的悠久历史,文章所研究的对象以欧洲、西亚、埃及考古为主,兼及世界其他地域。近二十年来,由于世界考古学蓬勃发展,刊物容量也不断增加,由最初的100 余页逐渐扩展到近300 页,2015 年以来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古物》办刊风格类似于国内的《考古》杂志,近年来的板块主要有研究文章(Re⁃search)、书评(Book review) 等构成。简要回溯这本近百年的刊物,发现其对中国考古材料的关注从未中断,并占有一定份量,但刊发数量在不同时期有一定的波动(图一)。以下结合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几个阶段来逐一考察。

  第一阶段自1927-1948 年。1927 年创刊至1949年前后的92 期中,刊发的与中国考古相关文章达14篇,涉及到13 个年份。

  早在该刊创刊之际中国的选题就未被忽视。1928 年,即创刊的第二年(总第5 期),就刊发了两篇针对中国考古学的评论性文章,内容涉及到安特生1925-1927 年出版的中原及甘青一带史前考古学报告。此后关于中国考古材料的文章便不断出现,相关中国考古学研究著作或发掘报告的书评经常见诸于《古物》之上。所关注的考古发现中,周口店一带的旧石器考古研究,是本阶段所刊内容的重点,且刊发时间十分迅速。自1931 年总第17 期开始,此后十年内又陆续有3 篇相关文章涉及到北京人和山顶洞的发现。

  这一时期的文章作者基本为西方学者,诸如柴尔德(Child)、毕世博(Bishop) 等均撰写过相关论文。研究对象多数为当时中国境内的新发现以及相应的研究热点,如北京人、山顶洞人、华北史前文化、北方管銎斧、长安夯土建筑,也涉及到中国文明起源、中西及中印古文明对比这样的课题。这些研究和新成果的发表,客观上对当时中国考古学的成就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世界对中国悠久历史的了解。

  第二阶段自1949-197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三大杂志”陆续创办,成为考古新资料和相关研究发表的主阵地。《古物》杂志在这一时期仅刊发14 篇中国题材文章,包括研究文章和书评,从中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首先是作者身份的变化。华人学者这时开始出现,如张光直、郑德坤(ChengTe-k'un) 等均有发文;其次是研究题材的转换。海外学者们积极利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表的大量考古学新成果,以独特的研究视角考察中国古代文明现象,内容涉及古代马车、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也有文章讨论了当时中国考古学学科定位;再者是成为中西方考古学界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在这近三十年时间内,国内与西方考古学界交流处于低谷,但大量重要的考古发现对西方研究者又充满吸引力。1958 年著名汉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 受邀访华,并于《古物》1959 年第2期中,介绍了此行考察新中国考古学的收获与感受。1963 年夏鼐先生发表“Archaeology in NewChina”(该文同名中文版《新中国的考古学》1962年曾在国内《红旗》《考古》杂志发表过),向西方考古学界介绍建国后十余年来中国的考古学新成就,也成为第一位在《古物》杂志发文的国内学者。鉴于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性,1974 年该刊还专门编发了一组中国的碳十四测年数据,这在当时的刊物中是不多见的。

  第三阶段自1978-2016 年。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交流机会增多,中西方考古学界互动频繁,“走出去”与“请进来”逐渐常态化。从该刊中也能明显体现出这种发展特点,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关文章数激增。以几个重要节点统计,其中1978-1991 年10 篇(3 篇书评), 1992- 2000 年25篇,2001-2010 年刊发20 篇,至2011-2016 年间更是高达30 篇,年均刊发5篇。个别期号同时刊发数篇中国考古文章, 如在1993 年第4 期中出现4 篇,2013 年第3 期中则刊发了三篇,文章主题相对独立。1997 年第1 期中收入的2篇文章,则围绕苏秉琦学术思想展开,反映了西方考古学界对当代中国考古学派的关注。个别期号甚至还以专栏形式呈现,如1998 年第4 期中发表一组7 篇与稻作起源相关文章,基本为中国材料。二是国内学者积极介入。自1993年开始这种现象愈发明显(图二)。这批学者中既有学界前辈,如苏秉琦、李学勤,更多的则是一些中青年骨干力量,有的学者彼时正负笈于海外。他们开始注意到将掌握的重要材料及其研究心得,用英文向国外推荐,加快了中国考古学走向世界的步伐。三是合作互动密切,尤其是在新世纪以后,西方考古学者撰写的中国题材文章,联合署名渐多,独撰的比例减少,而多以与国内相关考古机构人员合作的方式开展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中,中西合作的比例也较高。四是文章题材广泛,研究追踪热点。所发表文章集中在旧石器文化、稻作与农业起源、早期冶铸技术、中国考古学学派思想、重要考古遗址研究等方面。

  综上,这本近百年历史的海外名刊中所见中国内容,正是中国科学考古学发展的一个缩影。透过这扇窗户,一方面可以投射出在不同时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考古学特征以及中西考古学界的学术交流情况,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中国考古学走出去的历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带一路”战略目标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考古学学术不断走出国门的步伐,将会随着学科的发展愈发铿锵有力,中国的“考古故事”也将越来越生动。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历史系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7年6月16日7版)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