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观蒙古帝国统治下的全球化浪潮

摘要: 成吉思汗的子孙持续扩大蒙古帝国的疆土。在他死后的一个世纪中,帝国版图扩张了一倍,将华南地区、整个伊朗、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俄罗斯的大部分宜居地区、乌克兰以及波兰的一半领土全部划归蒙古帝国,加起来约占全世界土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成吉思汗建立起的不仅仅是一个帝国,他所打下的执政基础从1206年到十四世纪中期,在子孙手中达到了“蒙古和平”时期。这种相对的和平稳定延伸到了欧亚大陆 ...

成吉思汗的子孙持续扩大蒙古帝国的疆土。在他死后的一个世纪中,帝国版图扩张了一倍,将华南地区、整个伊朗、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俄罗斯的大部分宜居地区、乌克兰以及波兰的一半领土全部划归蒙古帝国,加起来约占全世界土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

成吉思汗建立起的不仅仅是一个帝国,他所打下的执政基础1206年到十四世纪中期在子孙手中达到了“蒙古和平”时期这种相对的和平稳定延伸到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蒙古帝国撑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时代。蒙古人靠战争打下了天下,但他们的帝国能延续如此之久,是源于贸易、交通与交流的扩大,民族、思想与文化的不断融合以及行政程序的统一化。

比起之前那些想要建立帝国的统治者,蒙古人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自己并没有打算把根深蒂固的政治、经济或文化观念传播到国外。帝国的扩张并不是受某种意识形态驱动,他们也没有想当救世主,这种扩张仅仅源于对积聚财富的渴望。因此,他们没有将任何政治意识形态或者文化、宗教的观念强加给别人,而是创造了一个极其宽容的环境,只要基本的治理制度不受到根本性的挑战,战利品能顺利从遥远的领地送达蒙古的政权中心就行。

对于宗教自由的宽容态度尤其显著,这反映出了成吉思汗的思想理念。

他明白,通过尊重和重视有尊严的地方文化和有影响力的宗教领袖,就能得到很多。于是他保持了与他们之间的紧密联系。

蒙古人对掌控宗教或文化事务毫不关心,他们致力于建设商业、实体、行政与法律的基础架构,使之可以顺利运行。例如,在蒙古帝国之前,一些商人之所以能在丝绸之路全线通行,是因为在现在的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地区的阿拉伯中间商坚持位于买主和卖主中间,收取双方的高额税费。

然而,在“蒙古和平”的盛世,从地中海地区到中国之间的商道上没有严重的贸易壁垒,商道上的大城市都成为了国际化大都市。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1260-1294)在今天的北京为来自帝国各地的多国客商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其中一些客商来自意大利、印度和北非等遥远之地。蒙古人还鼓励他们的臣民,尤其是汉人,移居到外国贸易站,以促进更多的贸易活动。

成吉思汗的后代通过他们所建立的贸易通道成为了伟大的艺术与文化传播者。

对于缤纷多彩的服饰、银饰、动物画像的兴趣促使整个帝国为了取悦其后代们而不断创造出新的商品,带来了不同风格的融合。而且,不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中国的纺织品与绘画在波斯人中甚至更为流行,而伊朗的砖瓦上开始出现流行于中国的龙凤图案。

随着蒙古帝国商道上旅客数量的增加,逐渐涌现了一些名人。在这些旅客中,如今最广为人知的是马可·波罗,但当时还有许多其他名人,其中包括穆斯林法学家白图泰,方济各会的约翰·普拉诺·卡皮尼和威廉·鲁布鲁克,以及中国的儒士周达观。他们的著作描绘了从吴哥窟到杭州、大不里士、巴黎等地,使这些特别的地方成为了帝国贵族们的文化标杆。

在蒙古人的统治下,中国复兴了帝国的光辉。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统治者将中国从一个在内战与乱世中分崩离析的文明转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使之能在长达六个世纪的时间里抵御外敌、侵略与其他外来攻击。

在西亚,蒙古人得以在相互竞争的伊斯兰酋长之间建立团结,缔造了现代波斯帝国。尽管蒙古人从未占领东欧和地中海国家,他们通过向西方国家输送专门工具,新的高炉技术,更易种植的新作物,纸币、国家高于教会、宗教自由等新的概念,掀起了这些地区的生产力革命。

在1620年,英国科学家法兰西·培根指出了改变世界的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和罗盘。这三样发明都是在蒙古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传入西方的。

历史学家与旅行家钱达安说得很好:“通过对新扩张的领土传达规章制度,帝国对治理方式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指出罗马帝国、印度孔雀王朝、中国汉代所取得的进步之后,他继续说道:“在蒙古帝国的统治下,治理方式的范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蒙古人对于贸易的极大兴趣意味着跨越中亚的丝绸之路成为了一个稳固的商品,及人与思想的传送带。丝绸之路,以及沿途的关哨、旅馆和蒙古帝国的驿站制度都为这个陆路贸易与交通系统提供了空前的治理方式。”

蒙古帝国对中国的治理方式所带来的影响尤为显著。从成吉思汗开始的统治在他的子孙手中达到了巅峰,他的孙子忽必烈下令保护民众的土地所有权并削减税赋。忽必烈还大兴学校,规范吏治,引进了纸币,并颁布了与破产相关的法令。他设立了劝农机构,以改善农民生活,提高作物产量,并设置了木棉提举司,旨在改进棉花种植、编织和织造技术。

他宣扬文学与艺术,将波斯经典和其它经典译为汉语。他建立学校普及教育,比欧洲的统治者要早五百年;当对罪犯公开行刑还在欧洲盛行的时候,忽必烈已经下令禁止这样的行为。这些成就都是在成吉思汗之后才出现的,但却都源于他在广阔疆域上建立多元文化社会的早期尝试。

蒙古式的全球化

人们通常认为全球化的第一个黄金时期约1870年始于欧洲,当时人们认为各国之间不断增强的政治与经济联系可以带来和平,直到一战的爆发粉碎了这一想法后,于1914年结束。这一时期确实出现了全球贸易、投资、移民和通信创新(如电报)的繁荣,但这却不是真正的起始点。

第一个黄金时期是13世纪到14世纪。这是在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统治下的时代,他们所修建与保护的路线打开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新世界。欧洲人能从中国购得丝绸和其它稀有的纺织品,外国香料,甚至造纸技术。中国的冶铁工艺与波斯的工程技术融合,制造出了先进的武器。印度、中国和波斯的药物相结合,为制药领域带来了重大的进展。

事实上,成吉思汗的故事就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它证明了军事上的征服对于加强不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所起到的作用。它展现了征服如何带来贸易,贸易与文化之间如何相互交织,以及交通与通讯网络如何变得如此重要。成吉思汗与他的子孙也长期面对着在对地方机构与文化宽容治理的前提下平衡中央行政管理的挑战。

他们建立的帝国涵盖了数百万人民,拥有幅员辽阔的土地,在世界史上,再没有任何一个群体曾带来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全球化。毕竟,全球化的意义在于从不同层面将有着不同根源、习俗与信仰的种族联系起来,打破他们之间的高墙。

全球化还需要发展集中管理并执行共同行为准则的政府制度。成吉思汗在十三世纪所建立的帝国在这两方面都做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范围,他的所作所为,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授权摘录自《从丝绸之路到硅谷:造就全球化的十大杰出人物》作者:杰弗里·加腾出版社:特兰奎巴

文章原名:

How Genghis Khan's heirs used the principles of tolerance tobuild the first wave of globalisation

成吉思汗的后人如何用宽容的治国理念掀起了世界第一波全球化浪潮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源自:From:Scroll.in

译者:IICC-X 高雪莹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