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铩羽而归的华尔纳

摘要: 1924年1月,福格第一次中国探险队的华尔纳(Langdon Warner)单枪匹马来到敦煌莫高窟,他用胶水粘取了12块壁画,同时搬走了一尊唐代的精美塑像。加上探险队在甘肃泾川所获几件石刻以及在西安获取的碑刻拓本,福格艺术博物馆馆长福布斯认为首次探险队旗开得胜。华尔纳从莫高窟盗窃的部分文物在哈佛艺术博物馆展出 1925年,福格艺术博物馆说服了博物馆董事、铝业百万富翁查尔斯·霍尔资助了5万美元,再次组织人马前往中国西部探险。 ...


        1924年1月,福格第一次中国探险队的华尔纳(Langdon Warner)单枪匹马来到敦煌莫高窟,他用胶水粘取了12块壁画,同时搬走了一尊唐代的精美塑像。加上探险队在甘肃泾川所获几件石刻以及在西安获取的碑刻拓本,福格艺术博物馆馆长福布斯认为首次探险队旗开得胜。


华尔纳从莫高窟盗窃的部分文物在哈佛艺术博物馆展出


        1925年,福格艺术博物馆说服了博物馆董事、铝业百万富翁查尔斯·霍尔资助了5万美元,再次组织人马前往中国西部探险。华尔纳二度成为了福格中国探险队的领队,但实际上的领队是老队员翟荫(Horace Jayne)。除了这二人之外,探险队还加入了哈佛大学壁画揭取专家汤普森(Daniel V. Thompson)、美术助教普艾伦、医学院进修生霍拉斯·史汀生,以及负责摄影的理查德·斯塔尔(Richard Francis Starr)。探险队抵达北京后,福开森(John C.Ferguson)介绍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学生陈万里加入了队伍。


        赴敦煌途中的陈万里,理查德·斯塔尔摄影  / 选自陈万里著《西行日记》


        在北京,福格探险队获得了中国政府的许可,但被明确告知只能在敦煌莫高窟研究、拍照,并被严重警告不得从洞窟转移任何东西。但是,福格探险队的规模和人员构成,都明白无误地显示出他们的计划远非研究和拍摄。

        这一次,华尔纳的目的是打算用半年的时间对敦煌壁画进行深入研究,找出中国绘画风格的起源。而且,他还想“挽救”更多的壁画。


        事实上,福格的探险队成员都心知肚明,他们此行的计划是要将莫高窟第285窟的壁画完整地剥离到美国去。汤普森提出了飞机运输的建议,即每月一次把在莫高窟获取的文物分批运往北京附近的总部。理查德·斯塔尔摄影 / 哈佛大学赠予


        为了避免胶水像去年冬天一样冻结,华尔纳把这次探险的时间安排在了春天。

        1925年2月16日,福格第二次中国探险队满怀妄想地从北京启程了。

        5月20日,经过长达94天的旅程,翟荫带领福格探险队再次来到了敦煌。此时,华尔纳代表哈佛大学暂留北京,为哈佛大学物色一所姐妹学校。           

        翟荫们一到敦煌,就立刻被闻风而来的愤怒民众包围。敦煌县政府要求福格探险队只能在敦煌县城住三天,到莫高窟考察必须当天返回县城,每天在莫高窟的考察时间严格控制在5小时,不准损坏壁画及其它一切文物。

        事态发展完全出乎意料!翟荫写信给华尔纳,让他驻留安西等待转机。      



        陈万里的《西行日记》中记载“同行诸人所欲期望于千佛洞能居留三阅月者,不想因华尔讷君故,仅能住三日”。这部考察日记于1926年7月由朴社出版。


        1925年5月21日-23日,翟荫一行按照规定在莫高窟考察。他们每天往返路途要花4个小时,在莫高窟只能老老实实地待5个钟头,在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的前提下拍摄和研究。而且,全程都有警察看守。


        莫高窟第96窟大佛,理查德·斯塔尔摄影 / 王惠民博士赠予


        莫高窟第96窟附近,理查德·斯塔尔摄影 / 哈佛大学赠予


        在莫高窟第365窟外有这样一条题记:

        余关内靖远人昨年随陆君警佐来敦今携王什长警兵等住此预防美国技师等恐偷诸洞壁之画余闲住无聊持笔登楼偶涂于三层楼之中间

        民国十四年闰四月廿二日弟子朱铭牖涂

        从落款时间看,此时翟荫一行已离开莫高窟20天,但莫高窟还有警察驻守,以防“美国技师”偷窃壁画。


        绝望的华尔纳和翟荫不得不将目标转向安西榆林窟,但同样遭到了当地民众的抗议和阻止。考虑到安全问题,华尔纳一行在榆林窟拍摄了一些照片后,便草草结束了在敦煌的第二次考察。  

       

        福格第二次中国探险队拍摄的榆林窟外景,照片上标注了洞窟编号 / 哈佛大学赠予


        哈佛大学艺术图书馆保存的福格第二次中国探险队的榆林窟影集 / 哈佛大学赠予


        福格第二次中国探险队拍摄的榆林窟第25窟卢舍那 / 哈佛大学赠予


        福格第二次中国探险队在榆林窟拍摄的照片和底片,现在保存在哈佛大学艺术图书馆


        1938年,华尔纳根据在榆林窟的考察,出版了《佛教壁画:万佛峡一个九世纪洞窟的研究》(Buddhist Wall-Paintings: A Study of a Ninth-Century Grotto at Wan Fo Hsia) ,其重点在于对榆林窟第5窟(今编25窟)的内容和艺术风格研究。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榆林窟研究的专著,书中的照片为二战后的佛教美术研究提供了新资料,这也被视为是华尔纳在敦煌学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


        华尔纳于1938年出版的《佛教壁画:万佛峡一个九世纪洞窟的研究》


        《佛教壁画:万佛峡一个九世纪洞窟的研究》中的榆林窟第5窟(今编第25窟)平面图


        第二次中国探险对于华尔纳是彻底的失败,唯一带回的有形的东西就是那些照片。但在中国人眼中,这是保卫莫高窟和榆林窟文物的一次成功宣示,中国,封闭了西方探险家们的盗宝之门。正如华尔纳本人所言:“我无法想象在短短的七个月中,整个中华民族会令人吃惊地从倦睡中苏醒,让我们所有的外国人溜回本国使馆中去。”


本文照片除注明外均为敦煌研究院孙志军拍摄




参考文献

《在中国漫长的古道上》,华尔纳

《谁在收藏中国》,卡尔·梅耶

《丝绸之路上的外国魔鬼》,彼得·霍普科克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