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上海国际建博会”学术论坛实录(一)

摘要: 图/上海交通大学建筑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主持开场本次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共进行学术论坛六场。每场论坛围绕不同主题,请6-8位业内嘉宾开展讲座,从国际的遗产保护实例到中国本土的古建筑修复技术,从宏观的保护规划到具体的新型技术,这六场论坛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让人听得酣畅淋漓。论坛主题分别为:论坛一: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实践论坛二: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装备应用论坛三: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论坛 ...
461dd1a6a691415c9b7c27a95eca45bb_th.jpg
图/上海交通大学建筑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主持开场
本次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共进行学术论坛六场。每场论坛围绕不同主题,请6-8位业内嘉宾开展讲座,从国际的遗产保护实例到中国本土的古建筑修复技术,从宏观的保护规划到具体的新型技术,这六场论坛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让人听得酣畅淋漓。
论坛主题分别为:
论坛一: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论坛二: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装备应用
论坛三: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
论坛四:近现代建筑遗产(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论坛五:遗产活化与旅游文创
论坛六:建筑保护与城市更新
清源将分3篇向大家介绍论坛的精彩内容。今天首先为大家介绍论坛一和二。
论坛一
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Introduction of the market of restoration Italy
意大利建筑修复市场的介绍
首先是由意大利建筑修复协会(assorestauro)的建筑师Andrea Griletto带来关于意大利修复市场的介绍。Griletto是协会的技术总监,他对于修复技术十分关注。讲座中他首先介绍了意大利建筑修复产业的历史和发展。意大利建筑修复可算是历史悠久,但是成为一个“产业”却只有11年的历史,可以说并不古老。虽然实际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是影响和意义却是深远的。
Griletto介绍,在过去的一年,政府支持的修复项目中,大型的教堂类的修复就多达2000多处,推动意大利本土的文化产业发展效益高达一亿六千七百万欧元。修复作为一个市场而言是越来越吸引大众的兴趣,而意大利的建筑修复技术也以展览的方式将其精细而专注的特性逐渐登上世界舞台,广受国际欢迎。而意大利建筑修复协会不满足于推动修复的展览,更是希望能加强国际化的合作与交流。
720dd47cb815440ab615da4f570669b7_th.jpg
图/Griletto 在讲解修复技术
保护(conservation)是修复(preservation)之后必不可少的一步,这里提到的保护更加偏重精神层面,也就是说修复之后的建筑遗产可以被认知并赋予新的意义,因而在物质层面的修复之后,对于其文化层面的发展促进和考量也是需要被考虑的重要一步,当然,修复之后的保护也是促进修复产业在不同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意大利建筑修复协会也在境外的合作中推广了许多建筑遗产修复项目,例如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俄罗斯的莫斯科以及古巴,在介绍这些项目时建筑师也提到了对遗产的本土性文化和技术的考量。在俄罗斯的项目中,演讲者提出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仅引入新的修复技术和材料,而是真正的将修复时的方法传授给本土的工人。演讲者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推动修复市场的国际化合作。
除此之外,Griletto还提到了可持续建筑设计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如何在遗产建筑修复中将建筑节能技术考虑并加入,是当下意大利修复协会关注的一个重要点。
讲座最后,Griletto表达了希望能够更大范围的开展建筑修复项目的国际合作的意愿,希望将意大利本土的修复技术同境外国家特别是中国进行交流合作。
Complex approach to the restoration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using the example of "Hermitage" in Saint Petersburg (Russia)
建筑遗产修复的多样性手段-以圣彼得堡东宫项目为例
来自俄罗斯LLC Menander的主任Viktoriya Luzina介绍了位于圣彼得堡东宫的修缮工程。
该教堂是巴洛克时期建筑装饰的经典案例,也是俄罗斯当地的标志性教堂历史古迹。教堂曾于1837年被烧毁,1839年曾被复建。此次修复中,室内修复面积达525平米。对于建筑中的特殊材料,找出原始的做法,在修复实践中加以利用,是Viktoriya Luzina女士介绍的重点。
这里,介绍人指出当下俄罗斯的建筑修复师的实践,不仅仅是对建筑表面的修复,损坏结构的更换,更为重要的是记录总结性的工作,对于原始做法和材料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收集工作,因而她认为当代的修复师更多的扮演了研究性的学者和艺术家的角色。
Experience of Post Earthquake Response and Rehabilitation
2015 Gorkha Earthquake in Nepal and 2016 Chauk Earthquake in Myanmar
震后反应和重建的经验-以2015年尼泊尔地震和2016年缅甸地震为例
本场演讲嘉宾Kai Weise先生是生于瑞士且长于瑞士的现任尼泊尔ICOMOS主席,他本人也负责中亚和南亚建筑遗产管理保护的工作。这次带来的是两个国家在最近两次震后的反应和重建上的介绍,他本人更为关注的是遗产的管理层面。在过去的两年中,Kai Weise先生致力于灾难后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工作。
他指出,在尼泊尔,地震前的预备性工作其实一直在做。但令人无奈的是,不同于日本和中国民众对于地震预警的信任和震前准备工作的配合,尼泊尔80-100年才会发生一次地震,大多数人因为心存侥幸并不重视,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
2015年4月25号尼泊尔发生地震,不仅造成了建筑文物的毁坏,也对灾民的心理造成了创伤,而后者往往是灾后重建中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
Kai Weise先生提到了一个纪念碑的灾后保护工作。地震后还会发生余震,而且马上就要迎来尼泊尔的雨季(六月),这就要求评估雨季的威胁,对纪念碑的安全进行评估和必要加固,让其能够抵御将到来的雨季。纪念碑的修复中,大量使用倒塌部分的材料。这种使用原始的材料进行修复,才是符合修旧如旧的原则。但是这些应急措施都是短期的,还没有一个对于长期发展管理的考量,这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考虑的重要事情。
地震还造成了一些小的寺庙的破坏。在尼泊尔当地一个特殊的情况,许多纪念性的场所不允许人的进入,在震后修复时仅仅能从外部进行支护。对于这些无法进入室内的建筑,在地震或者其他灾难发生而后,如何对它进行抢修和保护加固,一直是尼泊尔ICOMOS工作的难点。
缅甸,2016年8月24日发生6.8级地震。遗产保护部门对单个建筑的损害程度进行了调查,并对2016年地震和1985年地震做了一个对比分析,发现20年前震后修复的建筑,在此次地震中再次受到损害。Kai Weise先生举了一个金顶佛塔的例子,1985年震后塔顶倒塌,使用原材料重建修复后,在16年地震中塔顶再次受到损坏。重建(reconstruction)还是一个在业内一直饱受争议的话题,如何使用合适的方式,将需要被复原的构建增加到原有的遗产建筑上面,是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
讲座的最后,Kai Weise先生幽默的说,这个话题他还可以说上三天三夜,地震是不可以被计划的,但是震后的救助管理都是可以从每一次的灾难中学到宝贵经验,进而促进遗产保护的工作。
留住吴哥的微笑: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修复项目
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黄雯兰女士带来一个中国的援助境外修复项目——柬埔寨的吴哥窟。柬埔寨的吴哥古迹的保护获得了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其中以日本和法国的投入最大,这两个国家也是吴哥保护委员会的主席国。
1997年中国成立组织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开展周萨神庙的保护修复。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参与的国际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历经10年的工作,至今已有3000多块的石构建被归安。
当前,中国开展了一共五项吴哥古迹保护工作。分别是周萨神庙、茶胶寺、王宫遗址、柏威夏寺和崩密列。
茶胶寺属于抢救性的本体保护修复,黄雯兰女士特别指出,现场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大型机械和小型传统机械结合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有一处残损发生在山花和下面基础的交界处,这里我国的团队使用的是拉杆的方式加固,而非日本和法国团队使用的锚杆的方式,后者的做法被认为是不符合不改变文物的原则,并且不具有可逆性。
中国的吴哥古迹保护修复项目具有的影响和意义是广泛而深远的:
首先,结合中国文物保护经验和成果,在国际舞台中展现’中国模式’;其次,通过学习和交流,将其他国家的经验带回来,促进我国文物保护的发展;然后,加强同外方的人才交流,重视人才培训,引进国内工程管理机制;最后,获得柬方肯定,促进中柬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人民之间的友谊。
讲座最后,黄雯兰女士说到,柬埔寨的吴哥古迹保护修复工作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周萨神庙为代表的第一阶段是探索和寻找如何完成好修复工作的过程;以茶胶寺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强调保护修复与研究并重;当下正向着以研究为先行,加强国际交流,建设综合整体保护队伍,提升我国文物保护水平迈进。从大吴哥城周边走向更远的柏威夏地区,中国的文物工作者开阔了视野,也增加了对柬埔寨文物古迹保护的重任。
7f9b3a441fc94cdc9fd090b38f5077c8_th.jpg
图/吴哥窟(周萨神庙),图片来源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年》
Restoration and re-using of objects of culture heritage at the territory of the former soviet exhibition venue VDNH in Moscow-位于莫斯科市前苏联地区的国民经济成果展览中心的文化遗产的修复与再利用
Preservation and re-using of culture heritag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a modern metropolis: Experiences and results of restoration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 Moscow (Russia) in 2016 and 2017-现代大都市情景下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莫斯科市2016、2017年建筑遗产修复的经验和成果
俄罗斯莫斯科市文化遗产部顾问,艺术修复协会副主席Julia A. Loginova带来两场有关莫斯科市保护修复项目的分享。
Julia A. Loginova女士的讲座以丰富的数据为主,为我们讲述了近年间莫斯科市在遗产保护上面的成绩。
莫斯科市政府对于修复项目的拨款,大致有300多万人民币,除去政府的财政支持,文化遗产部还寻找了民间的私人投资者。2016-2017年间,莫斯科需要实施保护的文化遗产数量呈现大的增长趋势,2016年共完成了159处保护工程,这些工程主要是外立面的修复工作。2016年根据俄罗斯联邦政府的264号决议,该协会完成了建筑的室内修复的工作。
除了建筑本体的修缮,莫斯科还对其他类型的构筑物、雕塑进行了维修。例如建于1922年的无线电发射塔,调研时发现状态太不好,也在其内部安装了一个支撑设施。2016年莫斯科市推出城市规划项目:我的街道。希望在城内的59条街道上展开修复,对117处沿街建筑的外立面进行维修。有意思的是,在修复过程中还发现了7000多件出土文物。
2017年,莫斯科文化遗产部和修复协会计划对768处历史建筑进行修复,其中10处建筑需要进行防灾工程的设计。
莫斯科市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也开设了一系列的技能培训班。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关注遗产建筑,目前,该协会在莫斯科组织了职业游览活动,可以免费参观莫斯科的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建筑。VDNH是莫斯科市的国民经济成果展览中心,建于1954年,风格同我们这次大会所在地——上海展览中心十分类似。在卫国战争中遭到破坏后,2014年被移交给市政府管理。该建筑占地面积巨大,包含许多建筑。该项目的修复还没有结束,但是从Loginova女士精简的介绍中可以了解到,它们还在不断探寻修复实践的创新性方法。
48b116e220904584a7b8a9a43e8b4338_th.jpg
图/Julia A. Loginova 女士在介绍俄罗斯文化遗产部的修复工程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王喆先生从监测体系概述、监测体系建设成果、监测管理行为以及监测工作成效四个方面,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预警体系。
王喆先生首先介绍了监测的概念,它是世界遗产申报和管理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强制性。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02-05年的UNESCO的世界遗产操作指南,是直接服务于遗产保护的管理工作。2012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成立。遗产中心内部建立专员制度,每个遗产地建立一到两个专员,专门同遗产地接洽。2017年,中国的25项世界遗产成立了30个监测机构,其余的仅有管理机构。2016年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举办ICCROM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
cca64b5f977343d4a02bf2def1707167_th.jpg
图/王喆先生介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成果
随后,王喆先生在机构与能力建设、制度与机制、技术与数据等方面,对遗产检测中心目前取得的建设性成果进行了简要说明。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的监测工作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监测工作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性进步;其次,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机构;最后,针对遗产的价值和特点,在监测技术、规范、设备、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论坛二
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装备应用
广元千佛崖本体及环境监测对保护环境的效果验证
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的王麒所长介绍了广元千佛崖的监测系统,并介绍了监测指标对于保护建筑试验段的效果验证。
建于北魏晚期的广元千佛崖历经千年的变迁,现状已残损严重。保护团队通过初期建立的监测系统,从环境监测数据和劣化机理调查分析中得出,来自环境的水、风、温湿变化是其自然劣化的主要因素。千佛崖本体需要建立预防性保护建筑,通过“遮光、挡雨、控风”的方式,以缓减其自然劣化速度。
2016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和指导下,旨在验证预防性保护建筑是否有效的保护建筑试验段,在北侧崖体建设完成。
监测团队扩建了监测系统,通过对壁温、裂隙、岩石梯度含水率、微环境温湿度以及气象指标等多项石窟本体和环境的监测指标分析,建立了千佛崖的环境特征模型。通过对比位于保护建筑试验段内外的原本具有相似特征的窟龛的监测数据,证明了保护建筑可以切实有效的平缓每次温度、含水量变化的幅度,减缓微小破损积累、延长应力应变循环导致的岩体结构“疲劳”,最终延长石窟文物寿命,达到预防性保护的目的。
cad1b2c5ffe34d3c8bcacc90ba2c7eca_th.jpg
图/北京国文琰王麒所长在介绍千佛崖保护项目
d2d565d8b07747a1b4997770075f421f_th.jpg
图/千佛崖保护建筑 ,图片来源于CHCC项目资料
武威天梯山石窟数字化工程初探
国文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翟飞先生本次演讲的主题主要是围绕如何利用数字工具减小对遗产造成的灾害,提出预案,并对天梯山石窟进行保护。
7c0f264beae440c989f5b095eb71e050_th.jpg
图/国文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翟飞在介绍天梯山石窟的历史价值
天梯山石窟位于凉州,建于北凉时期,是最早皇家主持修建的石窟寺。通过对少量史料记载的研究,考古学家于1955年确认了天梯山石窟作为原凉州石窟的历史价值,并在后期的研究探索中逐步发现了唐代开凿的石窟,吐蕃,西夏和蒙元时期的壁画。1959年,为避免黄羊河水库可能对建筑造成的影响,政府及文保单位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实施了搬迁保护,大部分的遗迹包括绿化被整体搬迁到了甘肃省博物馆。然而,天梯山石窟依旧没有逃脱十年浩劫的魔爪,现仅有少量彩塑及残片保留在甘肃省博物馆内,大量留存在天梯山的遗迹已经被损毁。
针对遗迹少,史料记载稀缺,保护难度大等问题,保护团队希望利用数字化手段 对现场进行全面梳理和勘测,留存高清数字化文件;整合和开发研究全方位的历史资料;进行深入考古发掘,利用数字手段实现虚拟修复,并面向公众进行展示利用。通过3D扫描,照片采集,病害分析采集,残片成分分析,以及颜料结构分析,对所有研究进行数据管理,从而实现数字勘测分析到复原研究及展示的整套流程。
Preparing for Emergency Geological Disaster and Cultural Heritage connections Turkey
紧急地质灾害预防工作与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以土耳其地震为例
Unal教授从我们近日的九寨沟地震引出了本次演讲的主题关于地震灾害影响下的文化遗产应急措施和保护手段。主讲案例是1999年土耳其的Marmara 地震,在当时不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还对伊斯坦布尔的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损坏。面对这种高强度,且高频率的地质灾害,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有建筑及其使用者都需要予以重视,并做好应对各种灾害的紧急措施。
然而,我们目前所面对的事实是仅有不到1/10的世界遗产是配备有这种灾害应急管理系统的。虽然不能一直处于一种紧急预案的状态,但还是需要利用缓冲期(silent time)进行应急准备。而从全面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危机反应者和遗产专家的及时回应与参与,并对受灾情况进行评估,建立难民营。Unal 教授指出营救的关键在于派遣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尽快的到达受灾现场展开工作。以尽可能多的拯救生命为首,减小对人类的影响,尽量降低经济损失,尽可能地保护文化遗产。
Unal也教授介绍了她和她的团队所参与的几个案例。包括:2010年土耳其的Van 地震,2014年Balkan的洪水,2015年尼泊尔加德满都的地震及灾后修复。这些案例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如何拯救这些建筑?如何在变动中寻求并保留建筑的印记?如何规避未来的灾害?
文物三维数字化保护应用规范研究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吴育华认为,为实现古建保护中对遗产的最小干预原则,需要尽量采用无损无接触式测绘,通过借助技术手段实现利用,保护和传承。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永久存档,记忆传承以及相关研究。针对数字化保护研究所面临的几何精准性,色彩逼真性和表达规范性的要求,需要多学科交叉思考科学解决。
虽然三维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精度高,效率高,应用前景广等优点,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打不开的垃圾数据,反复扫描和耗资过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于2006年起展开了多项标准制修订工作。在未来在数字化保护中,依旧需要坚持规范信息的精细化采集,注重文物精细化测绘的特殊性,以及限定数字化采集的范围避免出现大数据废数据的状况。
0a74f6819c2d4550b6d84400c7fa1146_th.jpg
图/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吴育华在介绍数字化应用标注规范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在文物保护领域应用研究
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晓武提到,人工智能(AI)作为现在热门话题,如何在未来的文物保护工作加以应用,成为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从技术的角度来看,AI运作所需要掌握的核心要素包括:大数据,智能运算,以及运算能力。通过运算处理,人工智能会对信息进行感知,思维记忆,学习表达和做出最后的行为决策。物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会在未来的保护工作中实现信息交换和预防性保护监测作用的自动化。
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在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智慧文物和文物云平台的预防性保护监测应用。通过AI对文物周边环境的调节,可以尽可能减轻环境因素对文物劣化的影响。同时文物云作为网络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实现日常监测中的问题预警,结构安全监测,和环境控制。
万尺布宫,毫厘微探——精细化测绘在布达拉宫保护中的应用
从1985年起,中国文物遗产研究中心先后对布达拉宫进行了三次调研与保护。从1985年开始的木结构加固保护开始,从维修到保护管理规划,逐步发现了布宫内部建造和劣化的复杂性。面对传统测绘中出现的问题,遗产中心于2016年启动了精细化测绘工程。
从技术手段的角度来说,85年的近景摄影技术已经逐步数字化,信息化地演变为通过无人机,GPS,三维扫描获得的数据。在精细化测绘中,最为突破性的进展在于利用无人机和数字化技术手段发现基岩,发现裂缝,定位可能存在威胁的山洞,这些手段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调研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如隐藏地龙的挖掘发现,墙体裂缝和传统图纸繁复的校对工作。
在未来的保护研究中,精细化测绘数据收集将会用于建筑本体的预防性保护,基础性管理,以及对于构件的监测和劣化预警。
d46a45388bdf4a7184bbc05473d06927_th.jpg
图/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查群在介绍布达拉宫测绘状况
*论坛一,黄雪菲(秦云 参与整理);论坛二,陈晓琳(刘昂 参与整理)。 照片来源,现场拍摄。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作者:IICC

更多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