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敦煌壁画中的密严经变

摘要: 莫高窟第158窟-东壁门南-密严经变-中唐《大乘密严经》,简称《密严经》,依佛说法地点在密严净土而得名,汉译本有两种,均为3卷,一是(唐)地婆诃罗(日照)译本,敦煌遗书P.2261《大乘密严经》前的武则天御制《大唐后三藏圣教序》云地婆诃罗前后译经凡有十部,“(《密严经》)以垂拱元年(685)岁次大梁月旅夷则汗青方就,装缥毕功。”二是代宗永泰元年(765)不空译本,序云:“此经梵书并是偈颂,先之译者,多作散文。蛇化为龙 ...

莫高窟第158窟-东壁门南-密严经变-中唐

《大乘密严经》,简称《密严经》,依佛说法地点在密严净土而得名,汉译本有两种,均为3卷,一是(唐)地婆诃罗(日照)译本,敦煌遗书P.2261《大乘密严经》前的武则天御制《大唐后三藏圣教序》云地婆诃罗前后译经凡有十部,“(《密严经》)以垂拱元年(685)岁次大梁月旅夷则汗青方就,装缥毕功。”二是代宗永泰元年(765)不空译本,序云:“此经梵书并是偈颂,先之译者,多作散文。蛇化为龙,何必变于鳞介;家成于国,宁即改乎姓氏?矧论异轻重,或有异同;再而详悉,可为尽善。”诏不空重译,是为同本第二译。两译本均分上、中、下三卷,共8品。该经阐述一切法乃心识所变,其五法、八识、三性、二无我等哲理为法相宗所重,被列为该宗基本经典“六经十一论”中的一经。

《密严经》是佛“与诸菩萨入于无垢月藏殿中,升密严场师子之座”而为诸菩萨所演说之法,哲理性较强,所以密严经变没有很多情节。

密严净土。画面中央是佛说法图:正中一佛说法,两侧各有一大菩萨,许多小菩萨围绕大菩萨,面佛听法,下方为净水莲花、楼台亭阁,表示佛说《密严经》。《密严经》第4品“显示自作品”云:“密严佛土是最寂静,是大涅槃,是妙解脱,是净法界,亦是智慧及以神通诸观行者所止之处。本来常住,不坏不灭。水不能濡,风不能燥。非如瓶等,勤力所成,寻复破坏。非诸似因及不似因之所成立。……唯是如来十地所修清净智境。”第5品“分别观行品”也提到“大心之人疾得生于光明宫殿,离诸贪欲、嗔恚、愚疾,乃至当诣密严佛土。此土广博微妙寂静,无诸老死衰恼之患,远离众相,非识所行,妄计之人所不能得。诸仁者,此土清净,观行所居。”华严宗大师法藏(643—712年)曾参与地婆诃罗译事,其《大乘密严经疏》卷二中对密严佛土也有解释,如:“密严国人通达人、法二无我理”,“密严妙土,非烦恼杂,故云清净”等等。

净居天-莫高窟第158窟

净居诸天、螺髻梵王同会一处。所有密严经变主尊下方有一组对称的天神听法(为戴通天冠的帝王形像,帝释天都是这样形像,这里指经中的净居诸天)、一组梵天听法(为盔甲严身的天王装束,梵天即梵天王,这里是指经中的阿迦尼咤螺髻梵王),地婆诃罗译《大乘密严经》卷中记载:“时诸佛子各从所住而来此国,尔时净居诸天与阿迦尼咤螺髻梵王同会一处,咸于此土。”即画面表示净居诸天、螺髻梵王“同会一处”,这是密严经变的一个标志性图像。下方画若干小说法图,一般是一佛二胁侍菩萨、一菩萨提问,不借助榜题很难判定小说法图的内容。

螺髻梵王-莫高窟第158窟

密严经变在画史上未见记载,敦煌以外的石窟也未见遗存,敦煌石窟共有5铺密严经变:

中唐1铺:158窟。

晚唐2铺:85、150窟。

五代1铺:61窟。

宋代1铺:55窟。


参考资料:

王惠民《敦煌密严经变考释》,《敦煌研究》1993年第2期。

中村瑞隆《<大乘密严经>に说く密严净土》,日本佛教学会编《佛教における净土思想》,京都:平乐寺书店,1977年,第121—134页。

掘内规之《密严国土论の变迁について》,田中纯男主编《死后の世界:インド•中国•日本の冥界信仰》,东京:东阳书林,2000年,第253—286页。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