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石钟山石窟——南天有瑰宝,滇密留渊源|遗产撷英

摘要: 图/石钟山石窟造像题刻“北有敦煌壁画,南有剑川石窟”——剑川县内的石钟山石窟(旧称剑川石窟)作为云南省石窟的代表,登入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等蜚声海外的著名石窟齐名,当代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还为其留下过“南天瑰宝”的挥毫。这样一座在年代、规模上并不占优的石窟为何能有如此殊荣?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图/石钟山石窟石 ...

图/石钟山石窟造像题刻

“北有敦煌壁画,南有剑川石窟”——剑川县内的石钟山石窟(旧称剑川石窟)作为云南省石窟的代表,登入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等蜚声海外的著名石窟齐名,当代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还为其留下过“南天瑰宝”的挥毫。这样一座在年代、规模上并不占优的石窟为何能有如此殊荣?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图/石钟山石窟石钟寺区远景

图/石钟山石窟区位关系

石钟山石窟位于大理州剑川县县城西南25公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宝山景区内,南面向山下俯瞰的平原地带为沙溪古镇。石窟始凿于南诏国王劝丰祐时代,开凿建设至大理国中期。石窟依山开凿,分布在石钟寺、狮子关、沙登箐三区,共有17窟。有南诏王及后妃造像、“波斯国人”雕像和释迦佛、菩萨等造像,以及南诏、大理、元、明等时期的墨书或石刻题记,是研究古代白族历史艺术的重要实物。

开凿背景

根据现存17座窟龛中的造像题记的年代信息,确定了石钟山石窟是始于南诏国王劝丰祐天启十一年(公元850年),止于大理国段智兴盛德四年(公元1179年),历经300多年的时间陆续开凿而成。

图/石钟山石窟所处的历史时间轴

唐初,在唐王朝疆域版图的西南部,发源于洱海地区的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被称为六诏。其中起源于巍山的“蒙舍诏”在其他诸诏之南,称为“南诏”。至第四代南诏王皮逻阁在位时期,日渐强盛的南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吞并了其他五诏,进爵“云南王”,并将王都从巍山迁至太和城(今大理)。随后,由于吐蕃的介入,使南诏与唐王朝的臣属关系发生变化,南诏在吐蕃的支持下于天宝年间两次大败唐兵。天宝战争结束后,时任南诏清平官(即宰相)郑回将当时的时局利害与战争经过等内容篆刻于石碑之上,这便是今日位于大理太和城遗址中的德化碑。

图/现存于大理市太和城遗址内的德化碑

第六代南诏王异牟寻即位后,南诏开始疏远吐蕃并重新与大唐修好。至劝丰祐时期,南诏开始盛行佛教,各地兴建佛教建筑和造像,石钟山石窟最早的窟龛便开凿于这个时期。之后,南诏再度与唐交恶,连年的征战使南诏国力逐渐衰弱。至唐朝末期,南诏实权已落入清平官郑买嗣手中。公元902年南诏覆灭。

公元938年,段思平推翻了自南诏覆灭后30余年的宰相政权,建立起大理国。大理国与宋朝保持了较为良好的关系,并开始推行汉地文化,云南地区的佛教在此期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公元1253年,元忽必烈拿下大理国首府,大理国终灭。

伴随着南诏国的崛起及时局的动荡,外来文化也不断被本土文化所吸纳、转化,并逐渐形成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地域文化——石钟山石窟就是在这样的独特背景下创作的。

独树一帜的滇密文化——阿吒力教

图/石钟山石窟第13号窟主尊“阿嵯耶观音”像

石钟山石窟第13号窟的主尊雕刻的是一尊有些“与众不同”的观音像:身形修长、腰身纤细,头戴化佛高花冠,上身袒胸,下身着长裙,跣足立于莲台上,服饰造型似与唐宋、藏传观音皆不相同。事实上,这尊观音正是云南地区佛教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体现。

南诏时期佛教由印度僧人传入大理地区,经过本土化之后形成了有别于佛教其他密宗的独特一支,当地白族称其为“阿吒(zha)力教”(梵文Acarya),也称为“滇密”。而石钟山石窟中这尊细腰观音,正是阿吒力教所信奉的主神——“阿嵯耶观音”,大理著名的佛教寺院崇圣寺所崇之“圣”便是这位神祗。

图/石钟山石窟第6号窟 “大黑天神”像(左)与佛教绘画中的大黑天神形象(右)

阿吒力教的本源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个派别与婆罗门教相结合的产物,因此保有一些印度婆罗门教的影子。石钟山石窟第6号窟及16号窟中出现的大黑天神(梵文Mahakala)造像,是阿吒力教中的护法神。其形象为单首六臂,开天眼,竖目圆睁,面目狰狞,颈系两串髑髅项环,六臂各持法器。它本是古婆罗门教的大神“湿婆”,当印度教与佛教相结合,湿婆也随之移至佛门,改称大黑天神。在云南,信众们常将其与毗沙门天神一同供奉,作为护卫疆土、保佑民众的神祗所崇奉。

亦真亦幻的西方行者——建国梵僧

石钟山石窟第10号、17号窟都雕刻了同一尊僧人像:高鼻深目,身着交领袈裟,手持净瓶,身旁有一犬。这个在我们看来并不起眼的僧人,却在南诏大理国历史与滇密佛教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图/石钟山石窟第10号窟观音化现梵僧像

根据大多文献记载所述,云南佛教的传入时间是在公元8世纪中叶南诏第十代王劝丰祐时期由印度高僧赞陀崛多直接传入。而另一些文献中显示早在公元7世纪南诏建国初期就开始有佛教的传播。据典籍《南诏中兴二年画卷》所记载,在公元7世纪有一梵僧自天竺而来行化、弘扬佛法,行至巍山时为尚未起事的细奴逻父子授记点化,帮助他们在巍山建国立业、开疆辟土,最后梵僧将其真身示以世人,方得知梵僧实为阿嵯耶观音所化现,南诏国王便将阿吒力教拜为国教,举国朝奉。关于梵僧的史迹,在《僰古通纪浅述》、《白国因由》、《纪古滇说集》、《滇释》、《南诏野史》等一些云南历史志记中都有记载。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关于梵僧的神话传说,讲述的都是观音菩萨化现为梵僧,驱除罗刹、显圣施法、助南诏建立基业的故事。

图/《南诏中兴画卷》(局部)

《南诏中兴画卷》又名《南诏图传》,绘制于南诏舜化贞中兴2年(公元898年),是我国唐代南诏留传下来的唯一的云南少数民族的卷轴画,清代曾出现在北京,后流离至海外,现藏于日本京都。《南诏图传》以连续性的画面表现了南诏第一代王蒙细奴逻及其子为观音所化梵僧点化,并接受赕白大首领张乐进求禅位的开国神话故事。

白族古老的祖先崇拜——本主信仰

石钟山石窟的另一独特之处在于,它充分展现出了云南地区白族文化的一大特色——本主信仰。石钟山石窟第1号、第2号、第11号三座石窟,雕凿的对象分别是以南诏第六代王异牟寻、第五代王阁罗凤以及第一代王细奴逻为主角的宫廷场景。这种将祖先帝王作为供奉对象的现象,即属于白族文化中的本主崇拜。

图/石钟山石窟第1号窟南诏第六代王异牟寻议政图

图/石钟山石窟第2号窟南诏第五代王阁罗凤出巡图

图/石钟山石窟第11号窟 南诏第一代国王细奴逻“全家福”造像

“本主”指本境福主,是一村一寨或一个区域的保护神。白族本主崇拜思想与其先民的原始宗教观念有很深的渊源,因此又可视为一种祖先崇拜,从天地、日月、星辰、山林、洪水等自然事物到历代南诏王、贤臣良将、英雄义士等,乃至佛教、道教以及儒家的一些神和圣贤,都是本主崇拜的对像。早期本主崇拜经历南诏大理国及之后的长时间发展,在广泛吸收佛、道、儒三教的思想及神祗之后,逐渐形成了如今人们看到的一个较为成熟的宗教思想。

图/白族信众拜本主活动

汉地文化的发展传承——大乘经典

除了体现云南地区历史文化特色的石窟外,石钟山石窟中也有不少代表汉地佛教题材的经典石窟。3号窟的地藏王菩萨像、4号窟的华严三圣造像,雕凿技法细腻,形象生动传神。5号窟的“《维摩诘》问疾品造像”,展现了《维摩诘所说经》中的经典场景;同时石窟中的维摩诘面带愁容、无美髯、坐于山岩之间,此形象与自东晋画家顾恺之始作以来,维摩诘面有美髯、执扇凭几而坐的经典形象大有不同。此特殊处,在全国其他石窟中绝无仅有。

图/石钟山石窟第5号窟 《维摩诘》问疾品 造像

图/敦煌莫高窟壁画-维摩诘(103窟-盛唐)局部

6号窟的明王堂造像场面宏大,是石钟山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窟。而更为珍贵的是窟中在释迦佛祖及弟子的两侧雕凿了完整的八大明王的全身像。八大明王源于《大妙金刚经》,是八大菩萨所化现的忿怒相。国内以明王为题材的石雕造像,能与之相比的只有四川大足宝顶山石窟中的十大明王造像,而后者为半身像且年代较之更晚,因此可见石钟山石窟中明王堂造像的珍贵程度以及在国内造像艺术史上的地位。

图/石钟山石窟第6号窟 明王堂造像

图/重庆大足宝顶山十大明王造像

结语

石钟山石窟向世人展现了滇密经典、本主崇拜、汉地经典等题材的石窟造像,其中蕴藏着白族古代文化内涵,不仅体现了宗教的世俗化,而且也反映了石窟艺术的地方性,以此而独殊于中国其他石窟造像题材。本文所介绍的并不是全部,石钟山石窟中还有很多精美绝伦的石刻造像、引人入胜的背景典故,等待你去亲自探索、发现、感受。

图/这尊上身开洞的观音又会有怎样的故事?

*文中图片均由CHCC综合一所提供

*国际视野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