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四川安宁河谷考古发现大量遗存 证明其为南丝绸之路重要节点

摘要:   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近日再增添了考古证据。10月11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在过去一年四川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境)的考古工作中,取得阶段性重大收获:在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的遗址区内,共清理出近距今4800年至2200年中的2000座房址、墓葬、灰坑、灰沟、窑址,另有近8000个柱洞。此外,还出土了青铜权杖、砭针以及陶器、石器等6000多件随葬品。如此丰富的遗存,为横断山脉东南地区(川滇黔交界处)的考古学文化 ...
  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近日再增添了考古证据。10月11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在过去一年四川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境)的考古工作中,取得阶段性重大收获:在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的遗址区内,共清理出近距今4800年至2200年中的2000座房址、墓葬、灰坑、灰沟、窑址,另有近8000个柱洞。此外,还出土了青铜权杖、砭针以及陶器、石器等6000多件随葬品。如此丰富的遗存,为横断山脉东南地区(川滇黔交界处)的考古学文化传播交流提供了新的、更为系统的材料。也证明南方丝绸之路开通以前的先秦时期,安宁河谷流域就已经开始了丰富的对外文化交流。
 

 
  半地穴式建筑佐证与黄河流域的文化交流
 
  据介绍,成昆铁路峨米段扩能工程起自峨眉站,在攀枝花市米易县东站附近与成昆铁路米攀段扩能工程贯通,线路全长383千米。2014年5月,为配合工程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相关市、州、县文物部门,对沿线相继展开了文物调查勘探工作,发现文物点48处。去年8月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及市县文物管理所组成多支考古队伍,对凉山州境内22处文物点相继开展了考古发掘,一年内发掘面积约20000余平方米,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收获。
 
  该考古项目总负责人陈苇介绍,此次发掘共清理了近2000座房址、墓葬、灰坑、灰沟、窑址,另有近8000个柱洞。在322座房屋基址中,首次在四川大规模发现了半地穴式房址。这种新石器时代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的房屋模式,在南方较为少见,而凉山地区出现半地穴式房屋,为该地区与横断山脉的交流提供了证据。在发掘时,考古人员这些半地穴式建筑的使用还具有季节性,“现在的凉山安宁河谷春冬季节多风,这种半地穴式建筑极可能就是在春冬时使用,而雨季就搬出地下。”成规模、数量多的半地穴式房址及干栏式建筑遗存的发现,为探索该区域古代建筑功用、气候环境等提供了新的线索。
青铜权杖
 
 
青铜剑

  青铜权杖和石砭针蕴含丰富信息
 
  在6000多件出土文物中,可见石斧、石锛、石凿、石刀、磨盘、磨棒、石锤、石球、石箭镞等大量磨制工具,以及盘状器、砍砸器、刮削器、石片、石核等大量打制石器,而双耳罐、圈足杯等陶器中,有不少也明显带有甘肃齐家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痕迹。这些遗存年代绝大部分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秦汉之际,也有少量南诏时期和清代晚期遗存。为深入、细化安宁河流域及其周邻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文化交流等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材料,其价值、意义十分重大。
 

 
  此次考古中,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是在新庄遗址出土的青铜权杖、青铜戈、青铜手镯和针灸用的砭针。陈苇表示,权杖一定是有一定身份地位之人使用,此次出土的权杖手柄有类似牛角的独特造型,那安宁河流域的古代民族是否已经是方国?有望通过权杖的研究顺藤摸瓜。而类似中医针灸的十余枚砭针,也为探索古代中医针灸技术的运用和传播,提供了绝无仅有的材料。
 
  据介绍,此次出土文物中还包括了柳叶青铜剑,器形与古代巴蜀地区独有的柳叶青铜剑形态十分类似。它能否就此证明这正是巴蜀文明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通过南方丝绸之路的前身开始传播?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陈苇认为,安宁河流域的此次考古,是横断山脉南北文化交流、南方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上的一次重要考古发现。它构建起川西南及其周邻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时空框架和谱系关系。在此期间,本地文化因素不再有断层,而外来文化的因素也更加清晰,为南方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材料。
 
(原文标题:考古重大发现!大量遗存证明安宁河谷是南丝路重要节点)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