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442|回复: 4
收起左侧

[丝路相关] 高清:精妙绝伦的中国佛教石刻造像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2 14: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113556062460980789.jpg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的奉先寺石刻造像群(2015年4月25日摄)。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现存有窟龛2345个,石刻造像10万余尊。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佛教石刻造像,是一种以佛教文化为特色、以巨型石窟为载体的石刻艺术景观。
  中国的佛教石刻造像,是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后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深刻着时代社会的烙印。其辉煌的艺术成就,为世界所瞩目。
  在中国,佛教石刻造像的历史可上溯到东汉年代。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地区开始出现了一种依山岩凿成的佛教建筑形式——石窟。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发展至兴盛,国内各地陆续修建开凿了大大小小不同的石窟。这些石窟中的石刻造像,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极其惊人。
  北魏时期的石窟造像,受到“秀骨清像”风格的影响,融合南北,出现了以大同云冈石窟为代表的面容清瘦、风神飘逸的佛教造像,成为中国石刻造像艺术的典范。
  隋、唐时期是中国石刻造像艺术最灿烂辉煌的时代。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代表,此时的石刻造像,布局严谨,刀法纯熟,佛像面容贴切近人,身体圆润丰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与完美。
  中国现存的佛教石刻造像,多为魏晋、隋唐时期作品,内容均取材于佛教人物或故事。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重庆大足石窟。这些石刻造像南北差异较大。北方地区的石刻造像受印度造像风格的影响,表现手法凝重、古穆、简洁;南方石窟的石刻造像除反映佛教精神的慈悲、祥和、庄严之外,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增加了不少民俗的成分。
  作为一种宗教文化,佛教石刻造像反映了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4: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2460637950900703246.jpg

816424767116688643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4: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1791964227379560523.jpg
448007196628689727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4: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671657091528235204.jpg
1365927581753726426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4: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5416632317857348715.jpg
16686662109803805227.jpg
17161074375691169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