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读懂“考古中国”
天山南北,古城、烽燧、碑铭星罗棋布,丝路沿线,石窟、佛寺、古墓层出迭见,实证多元一体格局,拓展边疆考古纵深。近日,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新疆文物保护利用成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新疆,踏访“考古中国”进展,走向新疆历史深处。探索源流 寻脉史前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宏观指导下,新疆主动性考古项目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充分发挥考古工作在 ...
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城河遗址的重要新发现:城河遗址新发现“水坝”遗存距今约5000年,推测用于旱时供水、涝时排水。相关发现见证了长江中游先民的治水智慧,为史前治水研究提供重要新材料。史前治水模式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地处长江中游的城河遗址是否存在水利设施?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 ...
文物简介木简一枚(出土编号73EJT10∶16),汉代,松木,长12.5、宽1.2、厚0.2厘米,略残。1973年出土于汉代肩水金关遗址。简上部用标准隶书书有一“兔”字,简下部以墨线条绘有一只奔兔。兔子圆头鼓睛、长耳、短尾,四肢腾空,作奔跑状。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关于甘肃简牍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告●朱建军 || 简牍里的中国文化(上)●朱建军 || 简牍里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已在汉长安城做了长达65年的考古工作,调查和发掘了城墙、城门、城内道路、宫殿、官署、武库、角楼、南郊礼制建筑及手工业作坊等遗址,出土了砖瓦、骨签、封泥、铜钱等一大批重要文物,出版了大量考古简报、报告及研究著作,为研究汉长安城的布局、内涵、建筑思想以及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汉长安 ...
悬泉汉简所见汉代雇佣奴婢劳作研究文 | 姚磊作者简介姚磊,信阳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本文原载于《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第十三辑(王沛主编,邬勖执行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第107-128页。小编在编辑时为了方便您阅读,删去了原文脚注,若需引用,请参照原文。摘要悬泉汉简Ⅱ90DXT0113②:120+54是谢明宏新缀合的一枚简牍,简文记载了悬泉 ...
被凝固的唐代时光交河故城壹何谓交河故城?俯瞰交河故城。交河城这个名字在汉文史料中第一次出现,是在《汉书·西域传》,所谓:“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意思很清楚,就是说交河城是车师前国的王治,也就是管理中枢所在,而交河的得名,是因为城下的河水环绕交汇。在此之前的《史记》,虽然也说姑师人(即车师人)拥有城廓, ...
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现场10月14日,“炳灵寺石窟‘建弘题记’发现60周年暨西秦石窟艺术”学术研讨会在甘肃永靖举行。来自全国各石窟寺保护管理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炳灵寺,围绕60年来对炳灵寺石窟第169窟“建弘题记”及其西秦佛教的学术研究、价值阐释、科学保护、数字化展示利用,以及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等内容展开学术交 ...
出刊百期西域史研究笔谈编者按: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深入,如何在保持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特色,发挥传统史学研究优长的同时,开阔视野,借鉴不同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深化西域史历史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刊物是《西域研究》杂志出版的第100期。编辑部特邀请了部分国内西域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 ...
出刊百期西域史研究笔谈编者按: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深入,如何在保持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特色,发挥传统史学研究优长的同时,开阔视野,借鉴不同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深化西域史历史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刊物是《西域研究》杂志出版的第100期。编辑部特邀请了部分国内西域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 ...
来源:《西域研究》2015年第3期新疆库木吐喇石窟的题记、题刻和榜题台来提·乌布力库木吐喇石窟是龟兹地区的第二大石窟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西北确尔塔格山山口的东崖壁上,开凿于4~11世纪。它以绚丽的“汉风”壁画著称于世,保存有婆罗谜文、汉文、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等多种文字题记。汉文题记、题刻和榜题包涵重要历史信息,是研究龟兹 ...
《西域研究》2015年第3期目录及全文链接点击文章题目,可跳转阅读全文龟兹研究荣新江:近年对龟兹石窟题记的调查与相关研究台来提·乌布力:新疆库木吐喇石窟的题记、题刻和榜题新疆龟兹研究院等:新疆库木吐喇窟群区第50窟主室正壁龛内题记荻原裕敏:试论库木吐喇第50窟主室正壁佛龛千佛图像的程序庆昭蓉:从tuñe一词看龟兹佛教之香华供养专题论文刘国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