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321|回复: 2
收起左侧

[丝路相关] 西行访窟记│第十天:敦煌!敦煌!(附文博测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5 15: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敦煌!敦煌!

画卷与史诗

   a0640d8e7d22494eb8e5338615c45011_th.jpeg

9月26日。第十天。

敦煌。32公里。

   0f82e17966784081b300c40511b37ad5_th.jpeg

早晨七时三十分出发。事实上可以再晚一些,因为预约时间是八时四十五分。不消十分钟便到了莫高窟数字中心。

根据院方安排,先看两个短片,然后乘坐区间大巴往莫高窟,大约还有十五公里的路程。

现在讲解员采用驻窟形式,集中人数依次参观,旺季可以看八个窟,淡季则为十二。此外还有特窟,粗略算了算,如果全部下来,至少几千元。我们来的季节显然是旺季,也只好看多少算多少了。

排队进入影院,播放的是敦煌历史简述片,二十分钟。再去球幕影院,观看莫高窟艺术介绍。得益于1993年开始的数字化工程,片中对代表性石窟的精细呈现,摄人心魂。推拉摇移的镜头感给观者步移景换的现场真实,而造像壁画的贴近和远离、聚集与消散,使得人心都开始轻盈了,二十分钟一晃而过。

   e4e3cce539a44765931914850d2cdc40_th.jpeg

   0a1f43ed88f04deea3cfde2c8ae5ec26_th.jpeg

   594edaff50c24018b623142bc5bed8b7_th.jpeg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远方

是止步不前还是来一场

   38298f4e3cec4d02b426ccd553d06343_th.jpeg

   21da7406abc94ab0a2abc44c449e691f_th.jpeg

   18853df28ddc421f810b3f760251c6e0_th.jpeg

   495f95d05d494383bee2a016a286eeaf_th.jpeg

莫高窟入口并不在九层楼标志那里,一开始看到的崖壁少了想象中的高大感,加之所有的窟都安装了门窗,无形中消除了阴影形成的那种“窟感”。看过一路原初性比较强的石窟后,乍然至此,多少有些不好适应。

过后想想,或许是一种隔绝感吧。

   9f20b853432b4f09b8e779f7ccb6a26a_th.jpeg

   e58cd3b8cc404e05bbadeecfaf538364_th.jpeg

   c1f43ece73ac48e2bf4331f241bc6723_th.jpeg

   48a4ec1140394f8cb1297b4fb2a86386_th.jpeg

因此,当走到藏经洞陈列馆时,便先折身进去。

馆的前身是三清宫,王圆箓在这里的一侧发现藏经洞,用私售洞内文物和募化的钱重修宫院居住。作为藏经洞文物发现、被盗重要见证,作为敦煌学之源,三清宫改为陈列馆,展示了一系列相关照片,以及英法各国博物馆馆藏绢画、纸画精品临摹本。

   094c7790457749fab575f3c1c9055c01_th.jpeg

   239924c52081461fa5f0466f6c056da8_th.jpeg

   55002889db97439faeff0b2a06af1eb1_th.jpeg

   8e8a953763e9457896d2847b18ff465c_th.jpeg

   9eb2f5c7a76d4170b85783d3457ab0c5_th.jpeg

敦煌研究院收藏的藏经洞出土文献、佛经等真迹也在柜中开放展示,其中有北魏《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大慈如来告疏》,南朝萧齐《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代《摩诃般若波罗密多经》《佛说大药善巧方便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智度论》《妙法莲花经普贤菩萨劝发品》《大般若波罗密多经》,五代《瑜伽师地论》《大乘无量寿经》,北宋《归义军衙府酒账单》等;其他文字包括五代《回鹘文写经》、唐代《古藏文大乘无量寿经》等。

一些珍贵文献则通过影印展板介绍,如《大唐西域记》《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敦煌录》《沙洲各寺僧尼名簿》《悉昙字梵文般若心经》等。

   34d47a3fbb1d45de90ff0f260efa1396_th.jpeg

   9334dab6df8c4d58bc335c890b87d516_th.jpeg

   3969b61b20ac421a8f1e1857b4f49763_th.jpeg

   4223f0ca120f4bb7a36ffcb569936e6c_th.jpeg

   550a080ade4c436182ab4811293c9d5d_th.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5: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照片中有一幅王圆箓改修的玄奘像龛原貌,令人想起斯坦因利用玄奘名号骗取大量文物的历史。

王圆箓显然是一个悲剧人物,一位道士守护佛窟,乱世之中偏偏发现藏经洞宝藏,几番奔走没有结果,各国文化人轮番掠夺,一己之力对衡如此之大的政治体系、学术体系,也算命运多舛了。直至今天,对王圆箓仍然没有一个精准评价。

   dbcf51289b8a4547b1bb82567b872b22_th.jpeg

☝王道士改修的唐玄奘像龛

对流失文物的声索目前已成趋势,埃及、希腊等国都已有成功先例,我国也通过国际合作追回不少近年流出去的重要文物,越来越多的争议文物在拍卖会上被叫停。“遗产卫报”微博最近还报道:“横滨国际拍卖株式会社近日在东京拍卖唐代天王敦煌壁画等一批从中国非法劫掠的文物,国家文物局给该拍卖公司发函,要求停止拍卖。该拍卖公司最终决定撤拍,这是国家文物局首次成功叫停海外中国流失文物拍卖。此批文物为大谷广瑞从中国非法劫掠,他曾先后组织过三支探险队,在中国掠夺走了数以十万计的珍贵文物。”

在敦煌学的大背景下,研究,主权,权利,会是什么样的一个三角?

据中新网报道,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敦煌学文献研究全部依靠学者自己去国外誊抄资料,或购买国外的文献微缩胶卷。1994年,由大英图书馆牵头的国际敦煌项目,希望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敦煌藏经洞的文献和艺术品数字化,并在网络上免费共享。截至2011年底,分布于英、法等国的敦煌文献有三分之一完成数字化。然而,“全球敦煌文献数字化因经费短缺等问题进展缓慢”。2015年6月2日,敦煌研究院发布消息,历时近三年之久,所藏383卷(片)敦煌文献信息数据及图片完成联网登记,“未来有望通过数据库等方式将数字化的敦煌文献向全世界免费开放,以供学术研究之用。”或许,最终信息化的全部实现将会弱减很多问题。

   863f1855219e4894bd7c459ac94e5d1a_th.jpeg

☝华尔纳劫掠之第320窟南壁中央壁画

   4526dc779d344001beb8b6659339fa99_th.jpeg

☝伯希和考察队拍摄敦煌石窟照片

(今编344窟)

随着人流依次出入八个大窟。

窟内光线昏暗,讲解员用手电为观者照亮每一处壁画和塑像,更多的游客打开手机灯光,各自探看。以前读过不少敦煌图文资料,如果亮度足够,近距离地观赏,肯定不同于印刷品阅览。好在靠近窟门的两壁尚明晰,能够细细感受菩萨、天人、供养人的线条美。

所见窟顶俱为盝式,这种源流于建筑的样式最早出现在印度,主要用来开龛,云冈石窟体现比较丰富。后来也时见于舍利函。作为莫高窟的主要形式,盝式窟顶多呈现出正壁开龛、中心佛坛形式,十六国北凉至宋,历代都有代表,隋唐最为集中。

   ac16505bfad94fd48fb5161398d7c918_th.jpeg

   433b35acae6441ad8b6f9b7ade071f89_th.jpeg

   5fbf2db605984f62a9dd8574e3a5775c_th.jpeg

   28b8ed1d87234ef4bbaa4bb8412dc54d_th.jpeg

   24561173bf7a473ca6a688343f66f516_th.jpeg

   d55f2015d7cb4ae5bf53028a0087c604_th.jpeg

   62c0bc3409f34f6fbc36d717551b5a33_th.jpeg

   b1660d7a1d7d4090b20a4de20e0173a5_th.jpeg

   da5989dbeb9942649850b7ec2dea09c0_th.jpeg

   d8611f6e3f27428da65729520514a751_th.jpeg

   132a6cabfc7840308fae19b1c602c415_th.jpeg

五代时期曹氏家族所开第61窟存有五台山图壁画,通过对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实地拍摄的《敦煌石窟图录》画册中的图片解读,梁思成、林徽因找到了我国第一个唐代木结构建筑——大佛光寺。此窟是游人关注度较高的,就因为这幅壁画,只是距离较远,几乎看不清楚。

盛唐148窟所塑长达十五米的佛涅槃像,晚唐16窟中西夏浮塑贴金的四龙团凤藻井、17窟王圆箓的藏经洞都是看点。北周第428窟是莫高窟早期最大的中心塔柱窟,供养人像有一千多身,也是供养人最多的洞窟。

走走停停,似乎看了很多,又似乎什么也没看,在九层楼一带盘桓,闭目追忆,脑海中只有斑斓一片,以及被暗光拥高的深深的洞窟顶端。

   63c28d27768048c3ae3243b7d7c22434_th.jpeg

   02b8af12edc84b938cb6f6338cfc5d59_th.jpeg

   b40f5cb11b004fd6b29c72c5965699a4_th.jpeg

对面雷音寺、皇庆寺旧址,曾经是敦煌研究院前身敦煌文物研究所首任所长常书鸿先生故居,现在作为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

这是一处布局较为复杂的院落,每一间平房作为一个展厅,由敦煌艺术研究所展览室、敦煌文物研究所展览室、敦煌研究院展览室、常书鸿先生故居、常书鸿先生办公室、常书鸿先生油画复制品展览室、常书鸿先生敦煌学研究展览室等组成。

   c073801f3e3b4bdc8aefeb54c142a77b_th.jpeg

1944年,敦煌莫高窟保护、研究机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任所长,率领十几位员工,开始了敦煌石窟的清理、调查、保护、临摹等工作。1950年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后,对石窟进行大规模的维修保护,并全面开展石窟调查、艺术研究。

馆内展出了当时部分学者的研究手稿,有常书鸿先生的《敦煌染织图案》《莫高窟壁画中诸圣形象之区别》《敦煌壁画中佛像之认识》,李浴先生的《安西榆林窟志略》《榆林窟佛教艺术调查》,史岩先生的《敦煌石室画像题识(上下)》,彭金章先生的《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一卷)》,以及阎文儒先生、段文杰先生捐赠的手稿。这些作品大多用毛笔写就,或小楷,或行书,清雅洁净,一丝不苟,体现着那一代学人的极高素养。

   37ac848e6685488a8586bb93a33f869e_th.jpeg

   0dff89eecede4550b1a3de832d2f0609_th.jpeg

   78267a3b57ab4715ba06e00f9c73297d_th.jpeg

   23bbdbd32b6a4aa480f9df108042d0e4_th.jpeg

   ecb929b95ccc4d48970b91bf2d240173_th.jpeg

   c18d81d6336b492f9469fd889a1c73b3_th.jpeg

   be49dc8d5c7a42b0a731f717dda116ef_th.jpeg

   e84f43171a1f4c6d9ad19ea4c5044d94_th.jpeg

展厅中以实物方式陈列着壁画临摹、装裱所用的颜料、笔刷和工具,尤其颜料区分之细,足有上百种。

在墙上列表中有一幅《承担其他遗产地的保护项目一览》,共有四十八项,其中熟悉的就有西夏王陵、马蹄寺石窟、王母宫石窟、水帘洞石窟群、甘谷大象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等,而太原王家峰徐显秀墓也赫然在列。

另有一幅《历年莫高窟保护项目统计表》,从民国开始重修九层楼,到目前的壁画保护工程,所涉防沙防水、石窟门檐栈桥加固增修、壁画修复搬迁加固回贴、塑像修复、崖体加固以及其它基建等,近一百四十项。

   2d26cac463d24ad69df48dce97150a6e_th.jpeg

   43f642414aa34b9baf547a8d97337e88_th.jpeg

   253a25309bad429bb608c24d2d712047_th.jpeg

在常书鸿先生故居,有一处展厅挂满了他的油画作品,而另一处完整保留着过去的起居痕迹。

我想起《敦煌——众人受到召唤》一书中常先生女儿常沙娜的回忆,一家人从法国回来,不停地迁徙、逃难,最后来到敦煌,住在这间很小的屋子里,生着火炕,常先生自己制作脸盆架子。更多年轻人风尘仆仆地来了,在敦煌一呆就是一辈子,毕生献给了莫高窟。

   d2a41518f180477e827b8b3883c99feb_th.jpeg

   e12ea4558a4840529e2d69c9d4325422_th.jpeg

   e36c5329c90e437082edf410738c3f6d_th.jpeg

由日本政府无偿援建的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临近景区停车场,为了参观学习的方便,借助数字化工程,中心特别展出八个仿制窟。

其中七个出自莫高窟(217窟、3窟、276窟、419窟、285窟、249窟、275窟;217窟和275窟为特窟),一个出自榆林窟(29窟)。

   0325f2ada04f41c9970e1ffea19b4aac_th.jpeg

   cc2d4a2373c7497cac68fb177438cbb6_th.jpeg

隋代276窟壁画水平极高,有文殊菩萨与维摩诘说法图。隋代419窟彩塑为代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丰实洗练,堪称杰作。西魏第285窟是莫高窟早期唯一有明确纪年的洞窟,壁画内容繁复,鲜亮生动。

盛唐第217窟重点在南壁的“法华经变”、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和东壁的“法华经变观音普门品”三幅彩绘,构图庄严饱满,非常精细。榆林窟第29窟为西夏作品,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代表着敦煌晚期艺术的风采。壁画上的男女供养人,衣着华贵,装饰明丽,为研究西夏党项族服饰文化等提供了母本。

   2bea108f69134c9fae945ab48c411489_th.jpeg

   8aff1bb101b0456698d7ffff6f3bc0db_th.jpeg

   d40165d52cfe418694ba34f7d4154bb7_th.jpeg

   866ecb5669fb487a9609a73ca625567a_th.jpeg

   bbc551c0292f4fdc958e0addddf1840c_th.jpeg

   14eb73c8e7b042f8911344fef8eda7b4_th.jpeg

   e19699dd4b624f8eb159adc035af42d7_th.jpeg

   77b524fb97cd48288bcad88342cf705f_th.jpeg

   9b729724a6ef454dbd6f4f92e6345296_th.jpeg

   b069448982bb4f468234225509f15e3a_th.jpeg

   27fb9b6458094b66949fa05f498ea4b9_th.jpeg

   99bbd7251b2b4386ba0232a6b9fd57b1_th.jpeg

   6b4a76a102a5437dbf2ba09a6938cf4a_th.jpe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5: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设展区为敦煌地区所发现的各类佛教文物,如元代汉文木刻本《华严经》;元代汉文某行省残牒,是莫高窟北区洞窟中发现的有确切纪年文物中时代最晚的;元代西夏文《地藏菩萨本愿经》,活字印刷,为世界所仅有;元代回鹘文《实义疏》残叶;元代蒙文、回鹘文、汉文天干地支图表;元代八思巴文《善说宝藏》文书,木刻本,因国内孤本而备受重视;元代婆罗米体书写的梵文残件,内容为阿毗达磨论疏,现存汉文佛教文献中没有相应译本,殊为罕见;元代叙利亚文《圣经》,极有可能是中国现存最古《旧约》经文;元代西夏文道经,出自莫高窟北区石窟,是西夏文道教经典的世界孤本等等。

特展区重点介绍敦煌文物保护,采取的保护技术路线和研究、保护修复材料及工艺等,还有佛像的塑造步骤展示。

中午二时离开。不知不觉,在莫高窟逗留了七个多小时。个人感觉,三个陈列馆给人的印象远远比八个洞窟更深刻、更全面、更直观,也更悠久。

但是,还要来。

   6d7cf0bd45f145ca8ecf0703ec33fd93_th.jpeg

   103ff3b14258427d84fd214e3de49cdf_th.jpeg

   8967b4811b5d4e3ca132e7779614f69b_th.jpeg

   9182be6352cf4cd88ebd2a89debd58ec_th.jpeg

   21bf689ee31f486bbc013c8df18c4ecc_th.jpeg

   25200c92012c48c6b86db42695e41011_th.jpeg

   0e9ebf3a43f2462d82f996285977877c_th.jpeg

   6ddbe86cfc0c4772843dbd5a8a093751.jpeg

   3fd558ee36104e599cc9e72d18574de0_th.jpeg

   6e31627384dc4527a3516ef081213fbb_th.jpeg

   b5eaba9603d6422d8ec33291b0b2e054_th.jpeg

略作休息,午后三时,参观文博会。

三个馆,只开放两个,即使如此,走马观花也看不完。

   eac6a509ada94ba59e47e56b6dba6486_th.jpeg

中国馆

看!这些国宝!

中国馆内重点看了文物特展,这里限制人数,需要排队定时定量放行。特展征调、借展“一带一路”周边省市博物馆精品组成,包括甘肃省各主要县市博物馆一级馆藏,因而一路上很多未能看到的实物,在这里被“一网打尽”。

来自山西省博物院的一对虞弘墓彩绘石椁板、北齐石雕菩萨头像、北周-隋石雕菩萨立像被置于显著位置,而更多较少出镜的文物令人大呼过瘾。

例如敦煌研究院珍藏的北凉婆罗迷文石造像塔、西藏博物馆吐蕃时期的贝叶经《八千颂》、青海省博物院唐代联珠对马对鸟纹织锦、甘肃省庆城县博物馆唐代一组人物陶俑、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唐代彩绘十二辰陶俑、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所藏数尊造像、酒泉肃州区博物馆北魏曹天护石造像塔、重庆巫山县博物馆东汉男女巫师俑、甘肃省博物馆东罗马鎏金银盘、宁夏固原博物馆北周李贤墓仪仗俑、甘肃省博物馆魏晋《驿使图》画像砖、甘肃省博物馆战国虎噬羊器座、甘肃省礼县博物馆春秋镈钟、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唐代鎏金一佛二菩萨铜坐像、甘肃省天水市博物馆唐代鎏金十一面观音铜造像、甘肃省灵台县博物馆北朝九佛铜造像、甘肃省博物馆西汉失王传信册和康居王使者册、四川博物院战国填漆云气纹铜壶等。

考眼力

文博测试题

它们是谁?

如认出8件以上,转发并后台回复有奖

(抽取5名。截止时间:11月25日)

1

   a38db4d6fa004fd0ba83a6677aeefdd8_th.jpeg

2

   ffc072e6e4e446e49502e31196b542bc_th.jpeg

3

   046e6693e9e44840b932f6f7565c5950_th.jpeg

4

   2f76ccf3d91244beac2374b663caac68_th.jpeg

5

   4f4979750bdc41d9963c1185dcabc2b9_th.jpeg

6

   f20f329c451247878f1c45dc5c1f47c6_th.jpeg

7

   1e52038e1b7f47b6b0e40beaea868460_th.jpeg

8

   b81dc9ecec0a4aa78b35c93e14d836ad_th.jpeg

9

   5c26f83d52524e419101050d28761ecf_th.jpeg

10

   13c1a3385bd544b6802f8fa7a83065fd_th.jpeg

11

   c29959d6bd2b4390a17c94faef0c6973_th.jpeg

12

   41fefedc3b1f4337b8e9651e05517bce_th.jpeg

13

   802bc32480eb45b9b5f5248cf58df7b0_th.jpeg

14

   017aaa00a01044d4b3fa66fcb572ad28_th.jpeg

15

   44cf8986244f4f9fa272b601a15525ad_th.jpeg

16

   ae1441a931644ef5a768f85e793e8049.jpeg

17

   5fa686d206e04bfaa48773b6622dc010_th.jpeg

18

   18882d0158d04c5ea36e60bdb2b4e132_th.jpeg

19

   5605cc55accd4f9096bab96718f23313_th.jpeg

20

   ec60961897fb42b3893ea241358ca9a4_th.jpeg

21

   c4b56155be6a46188142e90e514571fe_th.jpeg

22

   1814937366234e3baf897080d7a33901_th.jpeg

奖品是双份哦!

   f7853c09617944f8add0b184f0798684_th.jpeg

水墨山西古建邮资明信片

一套12张

   d4c3ebe2121f4e169e315cd60a9bc518_th.jpeg

新书《踏访山西古建筑》

120处国保 435页码

国际馆

异域风来

国际馆主要来看法国文化展和意大利艺术展,由北京无界艺术提供的一批版画很是精彩,其中有德拉克洛瓦的作品。

五时不到,开始陆续清场闭馆。

晚上再来沙洲夜市,看艺术家们雕刻飞天。

   2becbc0edc624dc68122ba7e006fa39a_th.jpeg

   7a690bc0986549ccba7417defb2dbc01_th.jpeg

   8d0eb0da68854cb3a4417ebdf95505b2_th.jpeg

   4b611a45b604431686182af757353a0a_th.jpeg

   41c36a67cdeb4b3da896e59150c9f6ec_th.jpeg

   14921c6694f3475387fe11488de3f607_th.jpeg

   c15a927e17d64af9b2451552350aa6b7_th.jpeg

   359f515825fe40609e41a7795c4571e5_th.jpeg

第十天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

   2afa705282fe44138a61c18190e301f3.jpeg

   a6b425ec461e4e41a82fb8169ebdb1e9_th.jpeg

西行访窟记│第一天

涛波依水 万佛列阵

西行访窟记│第二天

崖与天齐寂寥 人同字共空阔

西行访窟记│第三天

隐约闪回 佛陀破空逼视灵魂

西行访窟记│第四天

诸佛菩萨如在云端如在彼岸

西行访窟记│第五天

繁花簇锦 麦积山众神凝望

西行访窟记│第六天

假如沙子彻底掩盖了大佛

西行访窟记│第七天

黄河水拍 十万佛响

西行访窟记│第八天

无边静穆 看见鸠摩罗什

西行访窟记│第九天

神羊天鹿 写不尽西域狂放神奇

(请直接点击蓝字阅读)

   9192e08d826f4021983013c8f8e7363d_th.jpeg

石窟

跟着唐晋走西部

续篇更加精彩

唐晋,1966年生,山西太原人

作家、诗人、画家、鉴藏家

著有长篇小说《夏天的禁忌》、《宋词的覆灭》、《玄奘》、《鲛人》、《鲛典》、《唐朝》;中篇小说集《天文学者的爱情》;短篇小说集《聊斋时代》》、《景耀》;诗集《隔绝与持续》、《月壤》、《金樽》、《侏儒纪》;散文集《飞鸟时代》;文化专著《红门巨宅——王家大院》、《二十四院的风度》等

曾在太原、长治举办“诗性的奔突”油画展

   6955f10f5a384776ade41324cca4c585_th.jpeg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