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姐拾古书摘
有些地方比其他地方更加吸引我们,虽然我们不一定知道原因。我被一个荒僻的景区深深吸引。倘若没有那面标示它身份的矮墙,它根本就是一片原野,据说由动迁了的15个村落组成。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作为一个景区,它太任性,自暴自弃不加修饰,没有几个公共设施,也看不到工作人员,就是那样广阔的、舒展的、充满野性的坦露着。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它分外的美,心神总是被吸引,受到召唤,想要去驰骋去探索。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傍晚来临,我又受到强烈的召唤,背起小红背包独自去探索这片土地。园区里游人稀少,自由舒展的原野吐露着不为人知的密语,你只能去靠近它,哪怕是黄昏将至。 矮墙背后,古老的城墙裸露着泥土的肌肤,上面东倒西歪地长了些树和荆棘,我很想探古,但不敢爬上去,怕惊扰到这古城墙下的亡魂,也担忧看到惊悚的东西。沿着古城墙,怀着对故往的敬畏之心,一路向西骑行,夕阳的金光给景色涂上一层壮烈的迷幻色彩,古城墙被雨水冲刷出的沟壑里透射出震慑人心的力量,有飞机飞过,它的声音在这城墙下稍作回荡就飘散去了,小鸟却不让人寂寞,叽叽喳喳的唱着它归巢的歌。右手边,原野舒缓起伏,植物给它披上毛绒绒的绿意,大片大片的蒲公英毛球被夕阳渡上一层软软的,暖暖的金光。我喜欢这自然而然的饰品,这大地该有的模样。
往北的方向有宽阔的大道,继续骑行,两边的原野散发出泥土的味道,那些枝叶的味道混在泥里,扩散在空气中,我在其中穿行,被安宁填充。在我的心里生出一股自豪,我爱这土地我是庄户人家的后代,这泥土的滋味原本是属于我们的,长辈们为其劳作,这对泥土的敬畏和喜爱一丝丝流传下来,所幸在此刻在我这样的子孙心里滋蔓出来。路上有很多碎石子,车轮压出好听的噼啪声,我喜欢这声音,让我想起小时候随爸爸去外婆家的情景,那时我还小,爸爸正年轻。我爱这声音,在这徐徐晚风里,掏出手机录下车轮压过碎石子的声音。 道路又宽阔,又长远,在它的尽头不知道是什么,在城市里,能够有这样一片土地可以探索,它安静的像要入睡一般。 好奇心和某种心神的享受驱使我不断前行,离开铺着碎石的大路,骑上一条小路,小路边不假修饰的高大花树在暮色中绚烂的盛开,崎岖的小路像林中迷惑人心的小妖精,勾着人的好奇心,一直前进。 神秘的青蛙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只是传出它们聒噪的呱呱声。以为小路的尽头会有村落,于是就继续前行,我忘了这是被动迁多年的村落,那些看着似乎会有村落的地方,当你靠近时,那里出现的是一片新的原野和寂寞的树林 和无尽小路。偶尔传来的人声鼓动我继续探索。道路两侧的花树时隐时现,品种也在变化,在一阵芬芳的泡桐花的香味里,看着林梢渐隐的夕阳,我决定回程了。 古城墙
这是一个人任性的独自出行,在这傍晚,在这片广袤的人烟稀少的原野,随着暮色的临近,我对树林对小路的敬畏逐渐加剧,对未知的神秘力量充满敬畏,回家吧。我往回折返的途中,在一条新看到的路上遇到几个散步的人,他们走在一条宽阔的林间大路上,说说笑笑跟沿途的花合影。我居然改变了路线沿着他们的那条路去了,踏上一条宽阔的樱花大道,这条大道在原野里向四个方向延伸,主干道有几公里长,主干道上有十来个赏花人,她们冲我微笑,这微笑让我感觉安心,又激励了这颗胡来的心,自以为是的骑上一条远离她们的道路。 道路两边是密密麻麻的树林,独自一人骑行在这样的地方,暮色沉沉 ,树林里不知道什么弄出令人焦虑和恐惧的动静,大约是老鼠或者是归鸟?有些后悔离开那条大道,可是折回去那群人估计也离开了,那样的话会有几公里独自穿越树林的经历,于是我决定继续前行,并且我又自以为是的认为这么宽阔的大道一定会通到景区主道的。
眼看着光线消退,向左拐,这条夹在密林中的宽阔大道突然中断了,背后是黑压压的林子,前方是一条蜿蜒的小路,一些埋藏在青草下神秘的土包和那些被植被覆盖了的不怀好意凹陷让我心慌,这小路会通向哪里?我有些迟疑,但,我绝不会折回去走那密林的,在那里恐惧有着一百种面孔。硬着头皮在小路上飞奔, 小红包在背上蹦跳,只盼望小黄车结实些,不要爆胎。当我在大约70米距离外,看到一辆汽车的车顶时,虽然还有几十米崎岖的小路在这神秘力量笼罩着的原野里,但,前方就是大道,我的心放下了,停下来回过头拍摄了自己刚刚骑出来的地方。 骑行非常愉悦,景区很原生态,但适合我的胃口。若不是我贪恋前行,也不会有后来的太过深入,其实,我才探索了一点点。以后还要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