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故城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也就是车师前国的王都,怎么会把交河故城也可以称为是个佛城呢?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西域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对西域许多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创立者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族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时代,印度佛教就开始向境外传播。佛教正式传入高昌地区可能在3世纪后半叶左右。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车师前部王弥第与国师鸠摩罗跋提向前秦苻坚朝贡,献梵文的《大般若经》一部。鸠摩罗跋提为佛教僧人,被国王弥第尊为国师,这说明4世纪佛教已发展到一定规模,是时它甚者成为车师的国教,5世纪时高昌郡的统治者们还直接参与了倡导佛教的活动。高昌时期,佛教发展较为迅速,大致在麹氏高昌时期进入盛期。 从吐鲁番现存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石窟、雅尔湖石窟、吐欲沟石窟、胜金口石窟等遗址、壁画及出土文物文献可以得知当时的高昌地区是古代西域的佛教中心之一。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亚尔乃孜沟河床中的台地上是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生土建筑遗址,总面积约37.6万平方米,遗存的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从现存建筑遗迹看,在位于故城中间的中心大街为城市的轴心,把整个市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区:中心佛塔以北至东北佛寺为寺庙区;中心大街西侧为西城区;东侧以东西大街为界,以北为东城区;以南为官署区;南大塔以南为南车南城区;东北佛寺以北为墓葬区。目前故城内现存的佛教遗迹53处,佛教建筑遗址占据了总建筑面积3/2。历史悠久,保存较完整,面积较大的佛教遗址有大佛寺、西北佛寺、东北佛寺、“地下”寺院、中央大塔、塔林、西崖佛寺、南部佛寺和小佛堂等。这些佛教遗址说明,佛教在古代交河确实极盛一时。在研究古代西域佛教历史具有重大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