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新疆史 | 博斯腾湖的人文历史

摘要: 丝路新语 博斯腾湖(Bosten Lake),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汉书·西域传》中的“焉耆国王至员渠城,南至尉犁百里,近海水多鱼”中的“近海”、《水经注》的“敦薨浦”,均指此湖。博斯腾湖属于山间陷落湖,主要补给水源是开都河,同时又是孔雀河的源头。博斯腾湖的湖体可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两部分,大湖的面积近千平方公里,小湖的面积仅有 ...

丝路新语


博斯腾湖(Bosten Lake),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汉书·西域传》中的“焉耆国王至员渠城,南至尉犁百里,近海水多鱼”中的“近海”、《水经注》的“敦薨浦”,均指此湖。 

 


博斯腾湖属于山间陷落湖,主要补给水源是开都河,同时又是孔雀河的源头。博斯腾湖的湖体可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两部分,大湖的面积近千平方公里,小湖的面积仅有百余平方公里。《隋书》记载此湖有“鱼、盐、蒲、苇之利”。湖区周围生长着广茂的芦苇,是中国重要的芦苇生产基地。此外博斯腾湖盛产各种淡水鱼,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



2002年,博斯腾湖湖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属天然湖泊水域风光型自然风景区,涉及博湖、焉耆、和硕、库尔勒三县一市。2014年5月,博斯腾湖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新疆第八家国家5A旅游景区。



历史上,博斯腾湖乃至湖泊全流域主要是古焉耆国的所在地。古焉耆国是丝绸之路中线上的重要中转据点,也是西域传统的五大城邦王国之一。它是一个绿洲农耕文明生活形态的城郭,也是南疆塔里木盆地地区为数不多的发展至今的绿洲城邦之一。



博斯腾湖流域由于其地形平坦、汊流较多、水量较丰且集中、流速较平稳,主要河流(开都河)的中下游地区及孔雀河的中上游区域是塔里木盆地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其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2000年)已有人类活动,当时以狩猎、畜牧为主,距今4000至2000年之间居民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只是对于这一时期缺少相关文字资料的记载,对其历史进程不能有跟进一步的了解。



根据史书《隋书·西域传》、《旧唐书·西戎传》、《新唐书·西域传》、《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中关于焉耆基本状况的描述可了解到,焉耆在长安以西七千多里,西距龟兹、东距高昌都九百里有余,且都有沙埂相隔;东南距离瓜州二千二百里,南边是尉犁。


焉耆的气候温和舒适,风俗质朴直爽。文字主要效仿印度,也有所变化,当地人信奉从天竺传进来的小乘佛教,寺院有十多所,僧徒二千多人。其最高领导人自称国王,由当地族人龙氏如龙突骑支等掌朝,有百姓四千户,职业兵二、三千人,但王国纲常法纪还不完善,政令也不严明。古焉耆还是一个以灌溉农业为主的城邦国家。焉耆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兴盛的经济和文化,是西域的主要城邦国家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站点之一。



公元前138年,张骞受汉王朝委派遣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中国的古籍文献中开始有了对南疆地区的记录,古焉耆作为南疆地区的西域古国之一,众多的古文献均对其有所记载。


在东汉永元二年,即公元90年以后,焉耆国兼并俩邻近的乌垒、危须、捷技、尉犁诸国,成为丝绸之路上一个称雄一时的强盛的国度。经历了稳定-动乱-繁荣-战乱等一系列的沧桑变化之后,13世纪末,在历史上存在了15个世纪之久的古老国度最终走向衰亡。就其历史进程而言,西汉时期焉耆已是西域诸“城郭之国”之一,初属匈奴,公元前六十年后,属西汉西域都护府。


东汉初年,中央政局动荡不安,无力西顾,古焉耆国被匈奴和东汉政权轮流管辖,依附于莎车国或匈奴,公元95年,班超击破了匈奴的统治,随后保持了长期稳定。魏晋南北朝时期,焉耆再次战乱不断,先后被柔然、高车所控制。后来,焉耆龙姓王族重新执政,焉耆国振兴。


隋唐时期,古焉耆国逐渐安定下来,唐初期已成为安西都护府四镇之一,并建置了焉耆都督府,成为大唐帝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唐后期安史之乱(公元755-762)后,焉耆国被吐蕃所占领,后又归属漠北回鹘汗国。9世纪60年代,焉耆归东部的高昌王统治。直到13世纪末,焉耆国不复存在,随后纳入到察合台后王统治下。


明朝时期,因国力较弱,势力没有扩张到西域地区,焉耆地区被西域各政权所争夺和管辖。1680年,准噶尔部进人天山以南诸地灭亡叶尔羌汗国,焉耆成为其管辖之地。清朝统一新疆后,在焉耆设立办事大臣,改地名为喀喇沙尔。


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恢复了焉耆原名(当地维吾尔人仍称喀喇沙尔),后升格为府,管辖轮台、新平、若羌三县。民国后,新疆四道增为八道,焉耆为八道之一,管理焉耆、轮台、尉犁、若羌、且末、鄯善县六县和吐鲁番厅。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焉耆盆地遂建立起诸多人民政府。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中外探险人员和学者对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边缘地区进行了多次探险和考察,其中斯坦因、斯文赫定等撰写的大量探险考古报告和著作以及黄文弼撰写的《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等为认识博斯腾湖流域的过去提供了有用的历史地理资料。


焉耆曾是丝绸北道上的大国,公元658年,即唐显庆三年,唐王朝在焉耆设都督府。开元七年,唐朝以焉耆取代碎叶成为安西四镇之一,可见焉耆在西域军事地位的重要。


来       源:百度百科

本期编辑:牛振亚

本期审校:张    旭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