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从纸版走向全媒体——《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文博卷编纂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   2018年11月,中国迄今唯一一家为了编一套书而成立的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即将迎来40岁生日。自1978年11月成立至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全国近百个学科的3万余名学者共同努力,先是用一套74卷、覆盖66个学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结束了中国没有现代百科全书的历史,继而以32卷、覆盖了80个学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进入了世界现代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的行列,目前正在更大范围学者的支持下编纂互联网环 ...

  2018年11月,中国迄今唯一一家为了编一套书而成立的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即将迎来40岁生日。自1978年11月成立至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全国近百个学科的3万余名学者共同努力,先是用一套74卷、覆盖66个学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结束了中国没有现代百科全书的历史,继而以32卷、覆盖了80个学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进入了世界现代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的行列,目前正在更大范围学者的支持下编纂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打造国家公共知识服务平台。从第一版到第三版,三套煌煌巨著,分别编纂于三个不同的时代,具有各自的特点。但相同的是,考古文博界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考古、文物、博物馆三个学科,在三个版中从未缺席,而且占有相当的分量。

  笔者作为一名毕业于考古专业的工作人员,有幸担任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考古文物学科的责任编辑,对考古文博学科的百科全书编纂工作自然有特殊的感情。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写一写所了解和思考的考古文博学科的百科全书。

  诞生于铅与火的第一版

  分别面世于1986年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简称一版考古卷)和1993年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 博物馆》(简称一版文博卷)主要编纂时间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代的图书远比不上现在图书的种类丰富和装帧精美。和1980年出版的第一本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一样,一版考古卷和文博卷的开本均为16开,有甲乙两种规格的精装本,正文双栏,黑白图片随正文混排,用胶版纸单色印刷,正文中每隔几十页有集中设置的彩色插页,用来展示有重要价值的文物、遗址等照片。这样的装帧在当时堪称“高大上”的图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

  “高大上”的内容才配得上“高大上”的装帧。一版考古卷是中国考古文博界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历时5年而成,202万字,含参见条在内,共收录条目1149个,包括概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周考古、秦汉考古、三国两晋南北朝至明代考古、国外考古、人物机构书刊分支。文博卷历经波折,由文物、博物馆学科合卷出版(李晓东先生撰写的《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文物卷到第三版文物卷的曲折历程》详细描述了其中的过程,载于《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6年第4期),232.5万字,共收条目1897个。文物部分包括文物概论、文物保护史、文物管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器物、古书画、古文献、文物保护技术、外国文物及其他;博物馆部分包括博物馆史、博物馆藏品、藏品保护技术、陈列方法、中国博物馆、外国博物馆等。确定条目框架是编纂百科全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学科的条目框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学科的发展水平和所属百科全书的编纂水平。考古文博学科的学科框架,成为了后续百科全书编纂的基础;所收录的条目,反映了当时中国考古界、文博界的最高学术成果和研究水平。

  “请最合适的人写最合适的条目”,是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从编纂第一版第一卷时即定下的组稿原则。考古文博卷的编委会成员、作者均是业界专家和知名学者,阵容豪华。这些专家学者不仅专业水平高、学术态度端正,还特别讲究百科体例,对百科全书工作有深厚的感情。考古卷的主编夏鼐先生亲自指导了确定条目框架和编写体例、组织编写团队、审改条目等重要工作,直至病发昏迷前还在审阅一版考古卷的重要稿件,令人扼腕叹息。在后来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考古文物卷时,许多专家将一版的优良传统延续到了二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

  两卷三个学科的百科全书,通过依照体例精心编写的长、中、短条目和精选的配图,对各自学科当时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第一次形成了学科基本框架体系,它们的出版发行,堪称考古文博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以一版考古卷为例,面世之后数次重印,是考古工作者、相关学科研究者必备的工具书,也是学生系统学习考古学知识的入门指导。时至今日,仍然能在网上看到一些学生发帖求助,需要购买一版考古卷的书或电子文本。作为考古文博百科全书的开山之作,一版考古卷的地位并不仅仅因为它是考古文博卷中第一个付梓的,更是因为它代表了极高的学术水平,奠定了考古学百科条目的撰写标准,影响深远。

  笔者在参加过二版编纂、近几年又从事了数字出版工作之后,对当年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专家作者和编辑团队更加充满了敬意,因为了解而更加理解。在那个铅与火的全手工时代,联络要靠书信或电报,没有复印机,没有电脑,更没有网络,也没有激光照排,所有的工作都需要靠人力完成。撰写稿件不易,查找资料不易,沟通不易,都增加了时间成本。稿件到了编辑部后,工具书又有特殊的质量要求,需要统一名词术语、反查参见、编制索引等,当年做这些工作没有计算机软件可以辅助,只能通过手工制作一张张信息卡片来完成。为了保证质量,每个条目还要校对10遍……这些都是极为耗时耗力的事。同样的事情,当年花费了比现在多了数倍的时间,编校质量得到了充分保障。真正困难的是:由于均为所在学科的第一部百科全书,万事开头难,定条目框架、定体例都无章可循,最多只能参考当时刚出版不久的其他学科的百科全书或国外的百科全书,但是中国的考古、文物、博物馆学科的百科条目怎么写,还是得自己研究。可以想见,当年的学科编委会成员、作者和出版社编辑们花费了多少心思在里面,最终让我们见到了具有相当高编纂水平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 博物馆》。可以说,如果当年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编纂的1万多编撰人员没有奉献精神和忘我的投入,是不可能在15年内出版74卷、1.3亿字、7.8万多个条目的中国现代最大部头的百科全书。

  处于世纪之交的第二版

  20世纪末,《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出版后不久即启动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简称二版)的编纂准备工作。编排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由第一版的分学科分卷出版,变为不分学科,按照所有条目中文条头的汉语拼音顺序编排,所有卷次同时出版。早在建社之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首任总编辑姜椿芳先生就认识到了分卷最突出的缺点是:产生了一批内容重复的条目,带来不少问题;信息离散,缺乏整体描述的条目;存在缺口,小学科小门类无处可归。以一版考古卷和文博卷为例,两卷共有208个(104对)条目的中文名称完全相同,也就是在两卷各有104个中文名称完全相同的条目,这类条目被称为重条。主要集中在考古学和文物学科,约占考古学科条目的10%。因分属不同学科,撰写条目时略有侧重,因此即使是同一个知识主题,不同卷写出的条目内容也会不同,这样就造成了知识描述的不完整。例如女考古学家曾昭燏,在一版考古卷和博物馆卷均设有专条。考古卷重点介绍她在考古方面的成就,博物馆卷则重点介绍她在博物馆界的成就。这样的设条和内容编排,造成了内容重复、知识要素不完整。考虑一版所处的现实条件和读者方便,分卷虽然不是最科学的,但却是不得不走的路,只有综合性的百科全书才能解决这些突出问题,这也是当时世界各国编纂百科全书的一般通行做法。编纂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需要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众多人员通力合作,工艺和质量标准比单一的学科卷复杂得多,它的出版,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凝聚力、经济和技术实力。

  2009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我国第一套全面介绍人类各门类知识、符合国际惯例的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全书共32卷(其中正文30卷、索引2卷),约6000万字,26万条内容索引,3万幅配图,正文图文混排,铜版纸全彩印刷,厚重精美。二版考古文博学科即是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 博物馆》基础上的修订重编。新增考古类条目约200个。成书之时,共收条目1000余条,平均1个条目配图1幅。分为概论、史前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汉考古、三国至明清考古、古器物、近现代文物与历史纪念建筑、出土文献与石刻、外国考古、国外文物、人物机构书刊分支。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二版考古文博学科由刘庆柱先生担任主编,10位分支主编和其他近百位作者都是学界专家,不少人来自考古等科研工作第一线。繁忙的工作安排下,一些主编、作者经常出差,大家在外地甚至国外撰写百科条目或解答编辑的问题。每一位分支主编都仔细审阅、修改所负责分支的条目,主编更是要对全卷条目的质量负责、审过所有条目。7年共事,让笔者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有很多,例如三国至明清分支的分支主编杨泓先生从事过一版考古卷的工作,对体例把握到位,审稿非常严格,让笔者深受教益;一版文物卷编委会主任谢辰生先生每次审完二版的稿子后,用毛笔在竖格信笺纸上写审稿意见,笔迹俊秀如书法作品。

  相较于一版,二版考古文博学科有许多变化。举例来说,条目内容以中外考古、文物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的信息为主,同时介绍这些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手段、著名学者、书刊和机构团体等。在提供资料的同时,注意理论阐述,揭示实物史料反映的人类历史上各时期经济生活、科技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状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知识性,而且从条头到内容,都注意综合性、检索性。例如用一个1.4万余字的长条目“青铜器”(朱凤瀚先生撰)整合代替了一版考古卷5条铜器类条目和文博卷12条青铜器类条目,内容更为系统、丰富和完整;又如将“上村岭虢国墓地”改为“虢国墓地”,“庆阳南北石窟寺”改为“南北石窟寺”等,更便于检索。

  二版的条目结构与内容反映了学科的发展。如“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等这些和一版同名的介绍考古学文化的条目,因考古学研究方法和视角的改变,以及二版的设计要求,在行文结构和内容上均有较大变化。一版考古学文化类条目的大体结构依次是“发现和命名”“文化特征”“文化分期”“社会经济”“居室和墓葬”“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二版考古学文化类条目的结构则是“经济生活”“聚落和建筑”“埋葬和习俗”“精神文化”“社会组织和社会发展状况”“文化关系”。相比较一版考古学文化类条目过于注重描述器物的器型特征、演变规律、文化分期等专业性强的特点,二版的考古学文化类条目更多的是向读者介绍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精神文化方面的面貌,试图通过发掘出的实物遗存来复原古代历史,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也更符合考古学的本质。

  二版在核实、补译外文条目名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由于版面的限制,每一个条目都不可能全面展开,对条目感兴趣的读者除了可以查阅中文资料外,还可以通过外文条目名称来检索相关的外文资料,延展阅读。但一版有大量的条目没有外文条头,尤其是中国类条目,有的条目虽然有外文条头,但却是俄文的,这和我国众多读者掌握英语的现状极不适应。二版体例规定,中文条名后附外文(英文或拉丁文)条名。作者、分支主编和编辑们为此不懈努力,千方百计翻译出外文条名,并提高已有外文条目名称的正确率,丰富了外文索引,为中国读者查找英文资料以及国外读者查找中文资料架起了桥梁。

  此外,在二版第30卷的后半部书里收录了12个附录,均是二版精心编制的内容,其中与考古文博工作者和爱好者有关的有世界大事年表、中国历史纪年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世界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版的编纂工作,是在计算机已经普及的年代,借助计算机软件,在数字化编纂平台的基础上,结合人工一起完成的,同样遇到并克服了众多前所未有的困难,终于在2009年3月一次性出齐,创造了中国百科全书出版史上的奇迹。

  即将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第三版

  2011年11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立项,将在数字化编纂平台的基础上,出版网络版和纸版。三版定位于新型的网络百科全书,是基于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进行知识生产、分发和传播的国家大型公共知识服务平台,目标是编纂一部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三版的编纂工作已经启动,分为专业版、专题版和大众版。其中专业版计划收条30万个,设有103个执行学科,大体上和教育部的一级学科设置一致。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前两版一样,《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仍然聘请全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各学科的权威专家学者撰写条目,已动员了2万余名学者参与编纂。第三版项目的启动规模之大、涵盖的学科门类之广、参与的专家人数之多前所未有。此次考古、文物、博物馆学各自组建学科编委会,进行组稿、撰稿、审稿等工作,主编分别为王巍、柴晓明、宋新潮。

根据考古卷部分条目制作的知识图谱demo(局部),面积较大的节点代表当前的核心知识点,点击每一个节点,均可进入条目详情页面

  在三版项目中,如何打造国家知识服务平台?在国际上已有维基多语种版,国内已有若干中文网络百科的前提下,由国内数万名专家学者、上百名百科全书编辑组建的国家级、专业级百科全书三版编纂团队最终能向国人拿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这是每一个参与三版项目的人要思考的问题。专业严谨、形式新颖、服务精准是三版编纂的目标。为达到这些目标,三版应在充分吸收前两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主动了解当前读者的需求,准确把握信息技术,将新技术与百科全书的精髓相结合,全面提升百科全书的面貌。从前期设计和当前的工作情况来看,三版将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出调整。

  条目容量方面 条目的容量包括条目的数量、长度及扩展性三个维度。互联网环境下的百科全书,在设计网络版条目数量和条目的长中短类型时,不必考虑纸张、排版等影响纸版的传统成本因素,因此,条目的数量和长度(篇幅)将不再像纸版时代那般受限制,在规模上可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对新知识、深知识、细知识的需求。开放式的发布平台,使得我们可根据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分析读者的检索需求以及时补充、扩展条目。具体到第三版考古、文物、博物馆卷,条目数量将比一、二版大为提升,拟分别收录考古、文物条目约5000个,博物馆条目3千余条。学科框架将在一二版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学界发展的新内容、新特点、新成果进行总结和补充。

  内容方面 三版将在基础性的百科条目之外,增加扩展阅读,除了向读者推荐传统的纸质文献外,还将精选与条目内容相关的多类型、多介质的资源链接列在条目后面,无论是新闻网址、电子期刊、电子图书,还是纪录片、电影、动画、视频,均可成为扩展阅读的内容。这一设计,是考虑了读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众所周知,百科全书是供大家检索、学习的工具书,结构清晰、语言简练、内容准确、观点客观、文风严谨、体例统一是百科全书的特点。特别是简练、客观这两点,在大百科前两版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用语必须客观,不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如此简练、客观,有时候也会让人读起来感觉有些枯燥,缺了点温度,不易引起共鸣,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百科条目内容的吸收。因此,在三版中,借助互联网的延展性,在专业性的正文描述之外,可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内容表达方式,提升百科全书的可读性、趣味性、普适性,提高用户黏着度。

  条目呈现形式方面 和纸版的文配图式版式相比,网络版条目的呈现方式将更为丰富。如果条目需要,将结合条目内容添加音频、视频等效果,帮助读者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遗址类、石窟类、建筑类、器物类条目可适当引入三维动画或VR(虚拟现实技术)帮助读者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好地观察细节;特别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类条目引入交互式地图,能够更好地展示文化的分布和相邻文化之间的时空关系,帮助读者研究和了解考古学文化。

  知识的系统化表达方面 系统性是百科全书的特点之一。纸版百科全书一般采用分类目录的形式展现学科的体系和具体条目所在的知识单元,用参见和索引系统帮助读者检索。当前,可以用自然语言处理,文本分析与挖掘等技术构建知识图谱,通过可视化的图形界面来展现各种知识本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联比分类目录更为广泛和细致,它的展示也更为直观。读者在点击一个知识点所在的节点时,会看到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突破了学科界限,成体系又不杂乱,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甚至会发现新的知识线索,非常有趣。

  沟通学界与读者方面 当今时代的读者参与感越来越强,学者向读者分享自己学术成果的意愿也比以往要高。三版网络版应充分用好互联网平台,设置供读者和学者交流的交互区域,供读者提问,供学者回复读者的提问,并发布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普及学科知识,回馈公众的关注。有些读者的留言,可能会进一步完善条目的内容,值得重视。

  对于三版的编纂团队来说,和前两版相比,现在是一个编纂百科全书最好的时代。在基础条件方面,三版拥有前所未有的良好基础:出版社已建成内容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编辑工作打下远超前两版时的数字资源基础;互联网上的开放资源更是取之不竭,查阅资料越来越容易;电话、电子邮件、微信、QQ等增强了编撰人员交流,节约了沟通成本;电脑、网络、数字化编纂平台的使用,可以让所有工作在线上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通过互联网平台、借助许多成熟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我们打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全媒体的、立体的百科全书产品。

  但是,这又是一个极为艰难的时代。读者越来越挑剔,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不容易满足;专家和作者科研项目繁多、考核任务繁重,不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百科全书的工作上;出版人则要面对巨大的工作量以及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快速发展的技术带来的压力。

  编纂百科全书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版的编纂都很艰苦,尤其是第一版,倾注了大家的心血和无私奉献精神。为了实现学术界和出版界向公众提供准确的知识,传播真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这一共同目标,相信出版人和广大专家学者会一起坚守出版本质、坚守学术品质,圆满完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出版。

(图文转自:中国文物信息网)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