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金杯玉盏谁家物|大唐长安的神秘宝藏
摘要: 导语:1970年,在西安何家村发现了数量巨大的唐代窖藏金银器,透过这些精美的金杯玉盏,我们可以看到盛唐长安物质文化所达到的高度和广度。撰文:蔡昌林摄影:邱子渝镶金兽首玛瑙杯玛瑙雕成,材料应来自国外,造型与西方“来通”相似;产地与年代仍在讨论之中,有人认为是八世纪的唐人仿制品,亦有人认为是七世纪之前的外来物品。 1970年10月5日上午,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陕西省公安厅下属的某收容所,管理人员正指挥着一帮被收容 ...
导语:1970年,在西安何家村发现了数量巨大的唐代窖藏金银器,透过这些精美的金杯玉盏,我们可以看到盛唐长安物质文化所达到的高度和广度。
撰文:蔡昌林
摄影:邱子渝

镶金兽首玛瑙杯
玛瑙雕成,材料应来自国外,造型与西方“来通”相似;产地与年代仍在讨论之中,有人认为是八世纪的唐人仿制品,亦有人认为是七世纪之前的外来物品。
1970年10月5日上午,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陕西省公安厅下属的某收容所,管理人员正指挥着一帮被收容的人为所里盖房挖地基,当挖到距地表0.8米处时,突然发现一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陶瓮,其西侧还有一个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银罐。瓮和罐都有盖,人们不经意敲碎瓮盖,立即被里面的东西惊呆——瓮中放着满满的金银器,罐内也盛着满满的金银器!挖出文物了!管理人员不敢怠慢,赶紧电话报告到位于西安碑林的陕西省博物馆。博物馆马上派韩伟、雒忠如、杭德州、王玉清等先生前往清理。考古专家们根据陶瓮和银罐都埋藏在活土中,出土的有些器物不能成套等现象,反复研究,认为地下可能还有文物埋藏。同时,为了搞清出土文物的遗址范围,10月7日开始对周围进行钻探。11日,洛阳铲在距离第一个陶瓮北边约1米处,探到了第二个陶瓮,立即发掘,发现里面也装满了金银器物。第二个陶瓮同第一个陶瓮形制、大小基本相同,唯瓮口用圆饼形银渣块覆盖。

鎏金凤鸟纹六曲银盘
在盘心冲出振翅欲飞的凤鸟并且涂以金饰,金色凤鸟与银色盘底黄白相辉,简洁突出。

何家村唐代窑藏位置图
何家村窑藏出土于唐长安城兴化坊,位于现西安城墙外西南方,唐长安城划分110座里坊,总面积达83.1平方公里。制图:孙长泉

镶金白玉镯
玉镯以金合页将三段弧形玉连接,可以自由活动,其中一处以金针为插销,以关闭开启便于佩戴。玉镯唐时称“玉臂环”,这种可以开启玉镯亦称玉臂钗或玉臂支,省称“玉支”。
考古钻探还证明,现在的何家村应在唐长安城的兴化坊内。两瓮一罐内共出文物1000余件。其中有金银器皿271件,银铤8件,银饼22件,银板60件,金银铜钱币466枚,玛瑙器3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1件,白玉九环蹀躞带1副,玉带胯9副,玉镯2副,金饰品13件。另有金箔、麸金、玉材、宝石及朱砂、石英、琥珀、石乳等药物。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此罐通体鱼子纹象征多子多福;腹饰鹦鹉在唐代被称为“神鸟”,其毛色多彩艳丽,能学人言,格外受人喜爱,为地方和邻国向大唐王朝所进贡品之一。罐盖内有墨书“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可知此罐应为储存药物用。

赤金走龙

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
金器总重量达唐大两(唐一大两合今45克)298两,银器总重量为唐大两3900两。唐代银与黄金兑换率大约五换一或六换一,即五六两白银相当一两黄金。那么,这批金银器物可折合黄金900 ~ 1000两。1000两黄金可折唐钱830万钱。一副玉带胯值钱3000贯,每贯1000钱,十副玉带胯当值3000万钱。依此计算,仅黄金、白银材质本身价值和玉带胯就值3830万钱。《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天宝五载“斗米之价,钱十三”,3830万钱可购米近300万斗,约相当15万男丁一年向唐朝政府交纳的租粟。请注意,这里既未计算制作金银器的劳动日,也不包括这些金银器的艺术价值,而仅仅是金银材料的价值,更未计算各种宝石和药物昂贵的价值!

鸳鸯莲瓣金碗

刻花金铛

伎乐纹八棱金杯
后来,在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认定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的18件国宝级文物中,何家村出土文物就占4件,分别是鎏金舞马衔杯银壶,鸳鸯莲瓣纹金碗,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和镶金兽首玛瑙杯。何家村出土文物的价值如此巨大,可以想象拥有这批珍宝的主人是多么富有,当年的大唐长安城是多么奢华!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金梳背

鎏金海兽水波纹银碗
碗为弧腹、喇叭形圈足。腹部有均等水波纹,其间錾刻飞禽走兽,陪衬以花草山岳,碗底贴焊突起海兽纹圆片。
拥有这批珍宝的主人究竟是谁?这批文物为何能在地下沉睡1300多年?到底是什么年代何种原因埋藏到地下的?何家村文物出土后30多年来,历史、考古学界一直对这些问题讨论不休,海内外文物爱好者也对此一直津津乐道。到目前,学术界似乎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归纳起来,有三种观点:

鎏金双狮纹银碗
此碗中心模冲出两只相对的瑞狮,双口衔枝,脚下装饰一株折枝花,边缘为一圈绳索纹,绳索纹外加饰一周向内翻卷的波浪纹,纹饰均鎏金。狮子来自西方,在中国神化为瑞兽,双狮周围环绕绳索纹圆框,是萨珊银器中经常见到的“徽章式纹样”。

鎏金飞廉纹六曲银盘
盘呈六曲葵花形,盘心处凸起并剔刻出一只飞廉形象,纹饰独特。飞廉纹在银盘中出现,是唐代工匠汲取了外来器物单独装饰动物纹的做法,又融入本土飞廉创作而成,从中可以看出,唐人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取舍。

鎏金厌胜钱“永安五男”
何家村窖藏出土钱币达30多种。
当年的发掘报告认为发现地点系唐长安城兴化坊,据唐人韦述《两京新记》兴化坊条:“西门之北,今邠王守礼宅,宅南隔街有邠王府”的记载,认为遗宝出土地点是邠王府附近,埋藏时代在盛唐时期;唐高宗孙子、章怀太子李贤的儿子邠王李守礼,有可能是这批文物的主人。郭沫若也肯定了这批文物“为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因安禄山之乱逃奔四川时邠王李守礼后人所窖藏”。他认为邠王府中财物,可能是在“安史之乱”时仓促埋下。

皇帝赏赐的金“开元通宝”

东罗马金币

日本元明天皇铸造的“和同开宝”
1980年代,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段鹏琦对已有“何家村遗宝的埋藏年代”结论提出怀疑,他认为讨论何家村金银器的年代,自然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这批金银器本身的编年;一是这批金银器的埋藏年代。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靠该窖藏的地层关系不行,与金银器伴出的银饼铭文和中外货币,也不能作为确切的断代标准,只能通过对金银器本身器形及装饰花纹的对比研究,才能得出较为满意的结论。据此段鹏琦认为,埋藏年代为唐德宗时期(780~805),出土地点不是邠王府,主人是达官贵族,但具体是谁,还待进一步探索。

战国齐刀币

鎏金双狐纹双桃形银盘
将器物制成桃形,源于国人对这种果品的熟悉和喜好;白狐、玄狐在唐代属上瑞。双狐双桃作装饰迎合“益寿”、“压邪”、“祈福”的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这件器物从造型到纹饰深受波斯萨珊艺术风格的影响,反映出唐代工匠在对西方金银器艺术吸收借鉴的前提下更注重推陈出新,使之符合中国人的使用和欣赏习惯。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造型采用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和马镫的综合形状,壶身两面以模压手法各捶出一匹翘首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提梁、盖及舞马纹饰均鎏金,金色银光交相辉映,色调和谐富丽。此壶造型、纹饰别具匠心,制作精湛,舞马形象栩栩如生,尤具风采,因其印证了史书中记载的玄宗驯养舞马祝寿故事而弥足珍贵。
而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认为何家村窖藏与租庸使刘震有关,他依据考古资料和文献,在排除了何家村遗宝所在地“唐长安兴化坊”的其他住户后,认为只有租庸使刘震的住宅与何家村遗宝出土地点基本吻合,而刘震作为租庸使,有条件管理官府财务;正是他,在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兵变”时,将准备运出城外受阻而随身携带的财宝埋藏起来,后来由于受伪命被杀,所以这批遗宝便无人知晓了。尽管随后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学者黄正建对此发表文章质疑商榷,认为齐先生的全部论据是唐代晚期小说《无双传》的记载,不足取证。但我们仍愿意接受齐先生的推断,因为原见于《太平广记》唐人薛调所作的《无双传》,讲述了一个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凄美生死恋情:租庸使刘震的外甥王仙客倾慕刘震女儿无双,欲与其结婚,后逢“泾原兵变”,刘震夫妇因受伪命被杀,无双没入宫中,后被送到富平为先帝守陵,王仙客历尽周折,托古生用奇术救出无双,二人并归襄邓,夫妇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