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从奴隶到罗马帝国的超级车手
罗马浮雕,战车竞赛和观众,梵蒂冈博物馆藏。
资料来源:CM Dixon/Print Collector/Getty
公元一世纪时,罗马人痴迷于战车竞赛,由此引起的撞车事故屡见不鲜。
然而,一名车夫驾驭着自己的战车,竟然保持了2000多次的胜利记录。弗拉维厄斯·斯科普斯,以奴隶身份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最终名利双收。
他是如何做到的?这种比赛有多危险?为了寻找答案,专家们复原并试驾了一辆罗马时代的竞赛战车,他们发现赛车的设计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展现比赛的壮观场面,但几乎没有任何保护车手的防护装置。斯科普斯的特技——以及赛车的动魄惊心——在史密森尼博物馆频道新推出的两集纪录片《罗马战车巨星》中有详细展现。
一次疯狂的赛车
斯科普斯十几岁时,就开始在罗马帝国的外省市参加比赛。公元90年,约在21岁那年,他来到了罗马最大的体育场和赛道——马克西姆斯比赛场。在1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参加了5000到6000次比赛,“这意味着平均一年他参与赛车500或600次,”杰瑞托纳,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研究员兼研究主任,在纪录片中说道。
托纳说:“他经常冒着生命危险。”
他呈现出无比惊险的场面,因为赛车追求速度胜过安全。竞赛史专家麦克·洛德斯在接受《生活科学》杂志采访时表示,与埃及人和赫梯人更为坚固的战车不同,罗马战车是为了体现速度和气势,而不是战斗。罗马战车的轮子很小,而且很轻,是用木头和生牛皮做的;立面从后桥到前轨只有大约3英尺(1米)。
打仗的战车最多由两匹马牵引,而罗马战车则由四匹马牵引,使其更难以控制,从而频发撞车事故。
洛德斯说,作战车辆的前部都安装有齐腰高的栏杆,这样弓箭手能够在直立时支撑身体。但在罗马战车上,栏杆要低得多——只到膝盖那么高。罗兹解释说,当试驾一辆经过改造的战车时,他发现这种设计虽然可以保护车夫不受马匹踢起的石头及灰尘的伤害,但在失去平衡时,也只有单膝跪下才能保持稳定。
他说:“虽然看起来非常危险,但恰恰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戏剧、刺激和危险的理念。”
一场典型的罗马战车比赛由12辆战车组成,48匹马牵引战车并排齐驱。随着比赛的开始,参赛者们蜂拥而行。由于场地拥挤,赛道上最常见的危险之一就是“撞船”,罗马人这样称呼——当战车在赛道上翻倒并相撞时,就会成为其他选手头疼的路障。
10年的赛车生涯,具有超凡能力的斯科帕斯为自己赢得了价值相当于今天150亿美元的黄金。但这位超凡的车手最终在公元95年的一场比赛中不幸殒命。托纳说:“他的死可能就是因为一场戏剧性的“撞船“事故。”
文章原名:This Slave in AncientRome Became the Empire’s Chariot-Racing Superstar
译者:IICC-X杨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