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基本信息:
作者:彭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9-3
ISBN:9787100170635
内容简介: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一书以作者曾开设于清华大学的同名国家精品课程讲稿整理而成。
全书内容涉及古代农业、天文、音乐、纺织、器物、营造、医疗等诸多领域,力图将专业精深的考古和文物研究成果以晓畅的语言和清晰的结构传递给学生与大众读者,将具体的文物遗产与悠久宏大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更加直观、鲜活的文明古国形象。
目录
第三版前言
“清华版”原序
“北大增订版”前言
第一讲 河姆渡骨耜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
一 农业文明起源的几种学说
二 磁山一裴李岗遗址:粟起源于黄河流域
三 石破天惊河姆渡
四 澧县彭头山文化稻谷:刷新河姆渡纪录
五 不能遗忘的原始稻作区:黄淮流域
六 玉蟾岩稻谷:一万年以前的古栽培稻
七 原始稻作的“边缘起源说”
第二讲 贾湖骨笛与中国古代七声音阶的起源
一 先秦文献所见的七声音阶
二 音乐史家对七声音阶起源时间的探索
三 周代有七声音阶:曾侯乙编钟作证
四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概况
五 贾湖骨笛的鉴定
六 贾湖骨笛的年代与分期
七 贾湖骨笛的制作技巧
八 贾湖骨笛的未解之谜
九 上古时代为何偏爱五声音阶
第三讲 上孙家寨舞蹈纹盆与甘青地区的彩陶文化
一 彩陶的制作
二 仰韶彩陶的发现
三 甘青地区的彩陶文化
四 绚丽的甘青地区彩陶
五 中国彩陶文化是否西来?
第四讲 河姆渡蚕纹杖饰与先秦服饰文化
一 “治其丝麻,以为布帛”
二 抽丝剥茧之谜
三 蚕桑发祥在何地
四 黏附在铜锈上的商代丝织品
五 成为国家行为的周代蚕桑业
六 东周时期的丝织品
七 先秦时代的服饰文化
……
第五讲 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第六讲 四羊方尊与长江流域的商代文明
第七讲 妇好墓象牙杯与先秦时期的生态环境
第八讲 妇好偶方彝与青铜时代的礼乐文化
第九讲 曾侯乙墓漆箱盖天文图与二十八宿的起源
第十讲 曾侯乙墓均钟与中国古代的律吕
第十一讲 越王勾践剑与吴越地区的冶铸技术
第十二讲 秦陵铜车马与先秦时代的造车技术
第十三讲 泉州宋船与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
第十四讲 正统针灸铜人与中国古代的经络学说
第十五讲 《周易》《周礼》与故宫、北京城
“清华版”后记
“北大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