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聆听历史|笑靥如花映镜华—金背瑞兽葡萄镜

摘要: 丝路物语16聆听历史  金背瑞兽葡萄镜直径19.7厘米,2002年西安市灞桥区马家沟出土现藏西安博物院金背瑞兽葡萄镜    这是一面罕见的特种工艺宝镜,出土于唐太州司马阎识微夫妇墓,铜镜出土时被一层厚厚的钙质结核包围笼罩,已经难以识别本来面目,经过文物保护工作者清理,终于抖落了千年尘翳,再现了富丽堂皇的风彩。这面铜镜八出菱花形,镜背贴一金 ...

丝路物语16

聆听历史

  

金背瑞兽葡萄镜

直径19.7厘米,2002年西安市灞桥区马家沟出土

现藏西安博物院

金背瑞兽葡萄镜

  

  

这是一面罕见的特种工艺宝镜,出土于唐太州司马阎识微夫妇墓,铜镜出土时被一层厚厚的钙质结核包围笼罩,已经难以识别本来面目,经过文物保护工作者清理,终于抖落了千年尘翳,再现了富丽堂皇的风彩。这面铜镜八出菱花形,镜背贴一金壳,采用捶揲工艺装饰繁缛精美的浮雕式装饰纹样,其间密布细小的鱼子纹地。金背中间为追尾式双兽钮,中部一周高起的凸棱将壳面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饰八组瑞兽,瑞兽攀爬伏跃,姿态各异地嬉戏在枝蔓间,蔓草蜿蜒伸展在瑞兽的四周,形成八个桃形图案。藤蔓缠枝过梁延伸进入外区,盛开在八个菱瓣内,每瓣正中有一四叶花苞,两侧垂以葡萄果实,各有一对禽鸟噙枝啄籽。镜缘内的随形边框上饰云纹及折枝花叶。整个浮雕图案构思巧妙,层次分明,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各种奇禽异兽祥花瑞草勾勒出了一副生机勃勃的繁盛景象。

瑞兽葡萄镜是唐代铜镜中数量最多,流行区域最广,也最具特色的镜种,盛行于武则天时期,也称为海兽葡萄镜、狻猊葡萄镜。所谓海兽并非指海生之物,而是泛指远离中土的化外之物。我们常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古人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的“海”也是类似的意思。海兽实际是指唐人眼中来自遥远西方的 “狮子”。“狮子”在我国古代称为“狻猊” (suān ní),“狻猊” 还是“龙生九子”中的一员,象征吉祥和威严,人们常把它的形象作“吻兽”装饰在宫殿、寺院的檐角上,除了龙族身份,其他地方皆是指狮子。文献记载最早传入我国的狮子在东汉时期,是张骞通西域后引进中土豢养在离宫别苑供皇帝观赏的珍稀动物,百姓几乎无人知其形。唐代丝绸之路被打通,东西方交流频繁,西域的安国、康国、史国、米国、波斯、大食等地都向唐王朝进贡过狮子,这时就有许多人见到了狮子。金背镜上的瑞兽猴面、长尾,与我们今天看到的狮子形象相差甚远,难道是唐人臆造出的形象吗?历史总是充满各种巧合,这面金背镜的主人阎识微的祖叔父正是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阎立本曾受唐太宗之命将西域贡狮画成《职贡狮子图》,画中绘有黄、黑两种狮子,一种 “类猴”,一种“类虎”, 正与葡萄镜上的瑞兽形象相吻合,是来自西域贡狮子的写实形象。

“葡萄”一词是外来语的译音,也曾被写为“蒲陶”或“蒲桃”,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古罗马时代葡萄种植已非常普遍,西汉张蓦出使西域之后带回来引种于长安上林苑,当时只是小规模种植。唐代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葡萄的种植开始在中原普及。唐人非常喜欢葡萄,其果实繁密,象征多子多孙;藤叶茂盛,蜿蜒绵长,象征着长寿富贵,这些都使葡萄成为装饰题材的流行纹饰。大唐王朝开放包容,建国伊始就实行了一整套开放宽松的内外政策,使得经济文化迅速繁荣,吸引了域外无数的客商与文化使者,他们通过丝绸之路往来于长安,还有许多人定居下来,在朝廷为官或经商。当时,长安的大街上充满了讲不同语言、穿各种奇装异服的人群,热闹非凡。来自异域的胡服、胡乐、葡萄美酒等甚至成为竞相追逐的流行时尚。这些胡风胡韵必然体现在铸镜业中,聪明的中国工匠将来自西域的葡萄、狮子与中国传统的瑞兽图案相结合,创造出了特色鲜明的瑞兽葡萄镜,所以人们称瑞兽葡萄镜是“欧亚大陆文明之镜”,见证了大唐王朝开放包容,融合创新的盛世情怀。

唐代经济文化繁荣,出现了利用金、银、螺钿、宝石、玛瑙等多种材料,结合镶嵌工艺,制作而成的特种工艺铜镜,金背镜就是特种工艺铜镜的一种。从文献记载可知,唐代对民间金银制品的使用多有限制,金背镜主要是用来臣下进献皇帝,皇帝赏赐臣下,以及一些达官富绅炫耀地位、财富之用。《旧唐书》卷八十二高季辅传:“(贞观)十八年,加银青光禄大夫,兼吏部侍郎,凡所铨敍,时称允当。太宗尝赐金背镜一面,以表其清鉴焉。”这里所述的“金背镜”,指的就是这种背面贴金壳的铜镜。此镜的主人裴氏出身皇族,其母为新野县主(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吉之女),推测此镜应为皇室所赐。在金背镜之外,西安博物院还收藏有八角形狩猎纹银镜背一面,1981年出土于西安东郊唐墓,镜背直径21厘米。采用同样的捶揲工艺制成的,这件银镜背虽略有残损,但纹样精美,工艺十分精湛,同属难得一见的珍品。

狩猎纹银镜壳

千秋金鉴节

  

古代曾有以铜镜命名的节日――“千秋金鉴节”, 古人称镜为“鉴”,金鉴即铜镜。八月五日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自开元七年(729)起将这一天定为“千秋节”,也称“天长节”。每年的这一天,皇帝接受百官的贡奉朝贺,并向达官贵人颁赐铜镜等礼物,民间也上行下效在这一天以镜互赠。今日,各地铸有“千秋”字样的唐代铜镜还屡有出土。

图 文/ 李喜萍

语音 / 杨喻迪

初审 / 梁小凌

终审 / 余红健

微信号 : 西安博物院

新浪微博:@西安博物院

微信号 : 西安博物院小雁塔

新浪微博:@西安博物院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