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西域乐器

摘要: 汉唐时期,胡风乐器渐次传来,中原王朝国力强盛,文化开发,以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宽广心胸吸收周边文化的音乐元素,许多从西域逐渐在中原地区流行,对当时和后世的中国音乐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源于西域的乐器如笛子、筚篥、琵琶、胡琴等大量为中国音乐采纳,在被改良发展后,逐渐替代了中原地区原来的本土乐器,延续至今。 一、筚篥 筚篥最初是龟兹牧人的乐器,经历了由兽骨制作到竹子制作的发展过程,它构造比较复杂,外形 ...

  汉唐时期,胡风乐器渐次传来,中原王朝国力强盛,文化开发,以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宽广心胸吸收周边文化的音乐元素,许多从西域逐渐在中原地区流行,对当时和后世的中国音乐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源于西域的乐器如笛子、筚篥、琵琶、胡琴等大量为中国音乐采纳,在被改良发展后,逐渐替代了中原地区原来的本土乐器,延续至今。

       一、筚篥

       筚篥最初是龟兹牧人的乐器,经历了由兽骨制作到竹子制作的发展过程,它构造比较复杂,外形与笳近似,又叫笳管。筚篥分为大筚篥、小筚篥,因其声音低沉悲咽,又有“悲篥”之称。

       筚篥在汉魏时代由西域龟兹传入内地,至唐代已盛行中原,为唐代宫廷十部乐中的主要乐器,它普及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独特艺术功能,特别善于表现悲愤、激昂的情绪,古人往往借它抒发伤时感事的情怀。除龟兹乐外,天竺乐、疏勒乐、安国乐、高昌乐中都有筚篥的身影。唐代著名的筚篥曲有《勒部羝曲》、《离别难》、《雨霖铃》、《道调子》等。

       筚篥还从中国传入到朝鲜和日本,日本奈良正仓院保存着一支中国唐代筚篥,为日本国宝之一。而韩国仍将荜篥用在韩国最受欢迎的器乐演奏之一的巫乐之中,称为荜篥巫乐。


筚篥

      二、琵琶

      琵琶原名批把,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这类乐器在印度、波斯、希腊均有,可能在秦汉以前就已传入中国。其中四弦琵琶自波斯传入,由龟兹媒介传入内地,又称龟兹琵琶。五弦琵琶由印度传来,因使用五弦得名,形体较小。经过不断改制后,形成了更适合表演奏乐的“汉琵琶”

      琵琶从不同渠道传来,影响了我国南北方的中原汉乐舞。在北方多见刚健秀美的风格,如敦煌壁画上所反映的“反弹琵琶”的舞姿形象,新疆克孜尔壁画上的琵琶等。在南方多见清丽柔婉的舞姿,如武氏祠、西城山汉墓中画像石上的弹琵琶的乐舞形象。


琵琶

       三、箜篌

       箜篌分为竖箜篌、卧箜篌和凤首箜篌。

       卧箜篌出自春秋时的楚国,与古琴同一起源,是汉族的传统乐器及古代皇室乐中的主要的乐器之一,盛行于汉至隋唐,宋代后失传,但在朝鲜却得以传承,经过历代的流传和改进成为今日的玄琴。

      竖箜篌是在东汉之时,由波斯传入中原,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亚述、巴比伦、波斯以及埃及、希腊等地的竖琴,敦煌莫高窟431窟弹奏的竖箜篌,它与亚述浮雕上所见的竖琴相同。竖箜篌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唐代人称演奏箜篌叫擎箜篌

      凤首箜篌东晋初由印度经中亚传入我国,因以凤首为装饰而得名,其形制与竖箜篌相近,克孜尔石窟38窟晋代思维菩萨伎乐所奏乐器即为凤首箜篌,明代后凤首箜篌失传。

莫高窟第285窟-持箜篌飞天-西魏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