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包伟民 吴铮强丨女真兴起与靖康之难
一、女真兴起
12世纪,生活在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势力兴起,重建了当时东亚的政治版图。女真源于初居住在黑龙江与松花江流域的黑水靺鞨,契丹建国后被称为女真。女真分生活在辽阳的熟女真,以及生活在松花江以北、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以东的生女真。熟女真已成为辽朝的编民,生女真则是辽朝的属部,保持着本族的习俗制度。10世纪,活动在按出虎水(今黑龙江阿什河)的女真完颜部联合其他部落组成了部落联盟。乌古迺确立了完颜部的军事部落联盟酋长地位之后,被辽朝任命为节度使。1113年,乌古迺的孙子阿骨打继任联盟酋长,称“都勃极烈”。阿骨打不甘于辽朝的统治,女真部众也不堪契丹的欺压,在阿骨打的领导下奋起反辽。
这时辽朝经过皇族内部长期而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已十分虚弱,加上政治腐败,天祚帝耶律延禧的统治已岌岌可危。1114年,阿骨打集合各部落兵力,誓师抗辽,攻入辽境,攻占宁江州。宁江州之战后,辽朝派10万大军与女真军决战,阿骨打奇袭辽军,辽军溃不成军。1115年1月28日,完颜阿骨打即皇帝位,国号金,年号收国,阿骨打即金太祖。
1115年,阿骨打攻占辽的东北重镇黄龙府(今吉林农安),辽天祚帝亲率10万军队进讨,阿骨打以2万兵力将其彻底打败。次年,渤海人高永昌据辽东京(今辽宁辽阳)反辽,阿骨打出兵讨伐,攻占东京道诸州县。1117年,阿骨打攻下长春州(今黑龙江肇源西南)和泰州(今黑龙江白城)。辽朝为抵抗金军西进,招募辽东饥民18000人,组成所谓“怨军”抵挡金军,但也很快战败。金军势如破竹,至1118年已对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形成包围之势。1120年,阿骨打攻辽上京,上京守将投降。不久金国和宋朝订立联合灭辽的“海上之盟”,开始全面灭辽。
1121年,辽朝皇族再次发生内乱,前线大将耶律余睹降金,成为金灭辽的向导。1122年,金军以耶律余睹为先锋,攻陷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耶律余睹对天祚帝穷追不舍,天祚帝一直逃至夹山(今内蒙古武川西南)。天祚帝败逃时,命耶律淳留守燕京,耶律淳在燕京称帝,控制燕云与中京路部分地区,史称北辽。阿骨打出居庸关直逼燕京,这时耶律淳已去世,燕京守将献城降金。1123年,应西夏国主邀请,天祚帝投奔西夏,金立即给西夏施加压力,天祚帝只得继续流窜。同年,阿骨打去世,其弟吴乞买即位,即金太宗。1124年,金与夏议和,西夏向金称臣。1125年,天祚帝在应州西余睹谷被俘,辽亡,天祚帝被囚于长白山东,1128年病卒。
金迅速取代了辽的地位,成为宋与夏的宗主国,这是宋朝始料未及的。
二、宋金“海上之盟”
在金攻打辽的过程中,宋与金结盟,相约共同灭辽,以夺回燕云之地,由于宋金使臣渡海往返,史称“海上之盟”。然而,宋朝军队毫无战斗力,依靠金军获得燕京,宋朝由此成为金国的军事目标。
澶渊之盟以来,宋辽结盟已百年有余,重新提出攻辽战略的是宦官童贯。童贯曾在杭州为赵佶收集古人字画,当时蔡京正是通过童贯使他的书法作品流入宫中,从而得到赵佶赏识的。蔡京称相后,开始对西夏作战,并推荐童贯参与其事。崇宁三年(1104),宋发兵10万,大举进攻青唐(今青海西宁),恢复了赵顼统治时期的疆土。次年,宋改熙河兰会路为熙河兰湟路,童贯升任为熙河兰湟路、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成为西北边区最高军政长官。大观二年(1108),宋朝又攻占了积石军(今青海贵德西)、洮州等地。
在对西夏作战中占了上风,诱使童贯对辽开战。政和元年(1111)九月,宋朝派郑允中、童贯出使辽朝,辽人马植向童贯献上联合女真灭辽之计,童贯极有兴趣。童贯将马植带回宋朝,向赵佶上陈渡海往辽东与女真结盟灭辽、夺取燕云之地的建议。赵佶大喜,赐马植国姓,马植改名赵良嗣。重和元年(1118),宋朝派马政以买马为名使金,向阿骨打传达了宋朝联金伐辽的意向。宣和二年(1120),赵佶派赵良嗣使金,赵佶本意在灭辽后收回燕云十六州故地,但他给赵良嗣的御书只说收复燕京及所管辖的州城,赵良嗣在谈判中十分被动。结果宋金约定,金进攻辽中京,宋进攻燕京一带,灭辽之后,燕京归宋所有,宋朝将原纳辽岁币转与金朝。后来赵佶要求燕云十六州归宋所有,遭金拒绝。这就是“海上之盟”。
宣和四年(1122)三月,金攻占辽中京,约宋攻燕京。当时辽天祚帝逃往夹山,耶律淳在燕京被拥立为帝,童贯领10万宋军进屯河北,宋朝对北伐辽朝、尽复燕京之地充满自信。五月,金攻占辽西京(今山西大同),再约与宋联合进军,这时童贯发现宋边疆驻军战备松弛,毫无作战能力。童贯先以“王者之师”的姿态,派出使者劝降北辽,结果使者被杀,对燕京民众进行“吊民伐罪”的宣传没有得到响应。童贯大军到达高阳关后,命种师道率东路军攻白沟,辛兴宗率西路军攻范村(今河北涿州西南)。种师道以为伐辽是背信弃义、乘人之危的不义之战,消极作战,东路军前军败于兰甸沟、白沟,西路军也在范村溃败,种师道撤回雄州(今河北雄县),再遭辽军袭击,损失惨重,第一次伐辽以失败告终。
此时,辽天祚帝已在当年正月逃入沙漠,燕京耶律淳病死,辽行将灭亡,第一次伐辽虽然不利,宋宰相王黼却认为时机不可失,鼓动赵佶再攻燕京。金朝为得宋岁币,也约战燕京。九月,辽涿州守将郭药师率常胜军8000人以涿、易两州降宋,燕京也向宋奉表称臣。宋朝得意忘形,赵佶御笔改燕京为燕山府。童贯派刘延庆、郭药师率10万大军渡白沟伐燕,被辽军阻击。这时郭药师自荐率兵夜袭燕京,要求刘延庆派其子刘光世接应。郭药师攻入燕京,遇到强烈抵抗,而刘光世没有接应,郭药师败退。辽军乘机佯攻,刘延庆闻风丧胆,仓皇南逃,宋军伐辽再次大败。
十二月,阿骨打率金军进攻燕京,燕京投降。经过讨价还价,宣和五年(1123)四月,宋朝以原来给辽朝的每年50万岁币,另加100万贯代税钱给金,换回由金军攻克的燕京及所属九州中的六州。金军撤军前,对燕京大肆洗掠,将富户、财物、人口席卷而去,童贯和蔡攸接收的只是燕京空城及蓟(今天津蓟州)、景(今河北遵化)、檀(今北京密云)、顺(今北京顺义)、涿、易六州,其中涿、易两州是主动降宋。宋朝要求归还云州(辽西京)之地,阿骨打要求以20万贯犒军费为交换条件,但随着阿骨打的去世,金朝拒绝归还云州之地。
宣和五年(1123)五月,降金辽将、金南京(平州)留守张觉遭金朝镇压,张觉逃到燕山府,以平(今河北卢龙)、营(今河北昌黎)、滦(今河北滦县)三州降宋。宋朝接受张觉,在轻易获得三州同时,破坏了宋金盟约。金朝兴师问罪,赵佶密诏杀张觉父子并函首送金,此举让降宋辽将郭药师十分寒心,常胜军人心涣散。这时,宋朝趁阿骨打去世、吴乞买新立,通过纳降和谈判,收回了朔、应、蔚、武四州,辽仍控制着新、妫、儒、云、寰五州。宣和七年三月,金灭辽残余,便以接纳张觉等理由,指责宋朝背叛盟约,转而攻宋。八月,金攻下宋军控制的蔚州(今河北蔚县),宋金战争随即开始。
三、靖康之难
1125年和1126年,金军两次攻打宋朝,1127年攻占宋朝首都开封府,掳掠赵佶、赵桓两位皇帝以及宗室、大臣、后宫,劫掠财富无数而北归。时为靖康二年,史称“靖康之难”。
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太宗吴乞买下诏伐宋,以完颜杲为都元帅,以宗翰(粘罕)为左副元帅,统西路军自云州攻太原府,以宗望(斡离不)为右副元帅,统东路军自平州攻燕山府,然后两军会师合攻开封。十一月,东路金军攻占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属天津)。十二月,宗翰派使臣到太原向宋军统帅童贯提出宋金以黄河为界,宋朝割让河东、河北两路领土,童贯以奏报为名逃回开封。西路金军继而攻克朔州、代州、忻州,围攻太原,河东经略安抚使张孝纯率太原军民殊死抵抗。东路金军直逼燕山府,败郭药师军,郭药师劫持知燕山府蔡靖降金,并为金军向导。金军继续南侵,在中山(今河北定州)、真定(今河北正定)两府受挫,便分兵南下开封,攻占庆源府(原赵州,今河北赵县)、信德府(原邢州,今河北邢台)。
金军进围太原时,赵佶下罪己诏,废花石纲、应奉局等弊政,并禅位于太子赵桓,赵桓即宋钦宗。数日后新年(1126),赵桓改年号为靖康,以求国家平安。靖康元年正月初,东路金军占领相州(今河南安阳)、浚州(今河南浚县),黄河南岸守军溃逃,金军顺利渡河。消息传到开封,赵佶连夜出逃,赵桓以李纲为东京留守、尚书右丞,在李纲的坚决要求下没有出逃。正月初七,金军多次进攻开封,都被李纲组织的防线击退。于是宗望遣使议和,赵桓求之不得。金军提出赵桓称吴乞买为伯父,割让太原、中山、河间(原瀛州,今河北河间)三镇,宋纳犒军费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锦缎100万匹,并以亲王、宰相作为人质。赵桓一面命李纲部署守城,一面答应所有要求,准备求和,派出宰相张邦昌、九弟康王赵构前往金营,在开封城中大肆勒索民财,以纳求和费用。数日后,勤王军队陆续抵京,赵桓听信姚平仲的劫营之计,但劫营计划泄露,金军追究责任。赵桓恐惧,罢免李纲、种师道,遣使谢罪,并交割三镇。消费传出,遭到以陈东为首的太学生和数万民众的抗议,赵桓又复用李纲、种师道。随着宋廷中主战派占据上风,各地勤王之师聚集京城,在赵桓答应割让三镇,并以赵桓三弟肃王赵枢代替赵构、张邦昌由少宰升任太宰作为人质的条件下,金军于二月初九撤离北归。虽然已经下诏割让三镇,但太原、河间、中山三镇军民拒不接受,李纲等将领也坚持抗金,于是赵桓又反悔割地。西路金军留下部分金军继续攻打太原,宋种师中等率军西进增援太原,在寿阳、榆次等地与金军激战,在援军失期未达的情况下,种师中战死,宋军连遭败绩。
这时南逃的赵佶在镇江建造庭园,准备长期留居,而且扣留东南地区的物资和军队,欲掌握东南地区的军政大权,令赵桓无法忍受。之前赵桓应陈东为首的太学生请愿时提出的严惩“六贼”的要求,已将王黼安置永州并秘密处死,将李彦抄家赐死,将朱勔放归田里,将梁师成贬往彰化军并赐死,这时又将赵佶身边的童贯、蔡攸以及南逃的蔡京贬官,派人到镇江催赵佶回京。四月初三,赵佶悠然回京。七月,蔡京在流放途中病死,此后童贯、蔡攸、朱勔等相继被处死。但赵桓仍不思战备,压制抗金言论,将李纲一再贬官,同时与赵佶钩心斗角,立不满10岁的赵谌为皇太子。
八月,吴乞买以宋废除割地和议为借口,命宗望、宗翰分率东、西路军再次侵宋。在知府张孝纯、副都总管王禀的率领下,太原军民坚守城垣近9月之久。太原被攻破后,王禀投水自尽,张孝纯被俘降金。十月,东路金军越过中山府,围攻真定府40天后破城,然后两路金军迅速南下。十一月,西路金军在河阳(今河南孟津)渡过黄河,南岸宋将折彦质12万大军再次不战而溃,东路金军也在恩州(今河北清河)渡黄河,向大名府挺进。金军渡过黄河之后,要求划河为界,赵桓派出执政耿南仲、聂昌分使两路金军,同意划河为界,之前赵桓已派康王赵构和刑部尚书王云出使金营,以割让三镇求和。结果赵构与王云到磁州(今河北磁县)后,王云被磁州民众所杀,赵构退还相州(今河南安阳);耿南仲来到卫州(今河南卫辉)后,当地乡兵要杀之,耿南仲前往相州见赵构;聂昌来到绛州(今山西新绛),也为守军所杀,三路求和使臣均未完成使命。
闰十一月初,两路金军先后抵达开封城下开始攻城,为开封军民击退。赵桓召李纲进京领开封府事,任命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让他带兵进京勤王。但赵构只让宗泽率部分勤王兵南下救援,而李纲未到,开封已经沦陷。二十五日,赵桓听信术士郭京,以他训练的7777名所谓“六甲神兵”出宣化门攻打金军,“神兵”一触即溃,郭京借口城下作法逃出城门,金军乘机攻入开封。次日,赵桓遣使求和,金军要求见赵佶,赵桓自行前往,被金军扣留三天。十二月初二,赵桓在青城斋宫向金军二帅献上降表后被放回。赵佶、赵桓父子还想保住赵氏社稷,金军只让他们下令收缴开封城内马匹、武器,搜括宋朝国库与民间所有金银财物,以及给金太宗的贡女3000人、犒赏金军的少女1500人。靖康二年(1127)正月初十,金军囚禁了赵桓与亲王、宰执大臣。二月初六,金朝下诏废赵佶与赵桓为庶人。次日,赵佶与皇室宗族也被押往金营,接着金人又拘捕了皇太子和全部赵氏宗室。金军又以屠城相威胁,要求宋朝另立皇帝。三月初七,做过两个月宰相的张邦昌被金朝册立为皇帝,国号“大楚”,与金以黄河为界。
四月初一,金军在焚烧了开封城后,押着大批俘虏和战利品北撤。金军的俘虏除了宋帝、宗室、臣僚外,还有伎艺、工匠、娼优等各色人等共10余万人。战利品包括金1000万锭、银2000万锭、帛1000万匹、马1万匹以及各类文物、图书不计其数,这些战利品是赵桓下令由宋军为金军搬运的。俘往金朝后,赵佶被封为昏德公,赵桓被封为重昏侯。他们的后妃300余人被废为奴婢,为金人洗衣,其他妇女被分配给金军作性奴,男子则服苦役。
选自《宋朝简史》第二章第五节,包伟民 吴铮强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目 录
第一章赵宋国家的建立与集权政治
第一节陈桥兵变与赵宋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
第三节中央集权国家机器的形成
第四节财政制度
第二章北宋政局的演变
第一节北宋前期政局
第二节宋夏关系与庆历新政
第三节熙丰新政
第四节北宋后期政局
第五节女真兴起与靖康之难
第三章南宋政局与宋金关系
第一节赵宋政权的重建
第二节宋金和战与国家疆域新格局
第三节宋金对峙
第四节南宋中期政局
第四章宋代社会结构的新格局
第一节社会阶层结构
第二节科举制度与新型士人的成长
第三节文官政治
第四节社会控制机制
第五节民族关系
第五章宋代人口增长与农业发展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地关系
第二节农业技术的进步
第三节农业经营的多样化
第六章宋代的城市、商业与手工业
第一节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第二节商业的发展与商人的新形象
第三节手工业规模的扩大与技术的进步
第七章宋人的社会生活
第一节宋人的日常生活
第二节宋人的精神生活
第三节宋代女性的社会生活
第八章宋代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学术文化的繁荣
第三节文学艺术的繁盛
第四节儒学演变的新阶段
第九章技术进步与创造发明
第一节杰出的创造发明
第二节应用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沈括与《梦溪笔谈》
第十章蒙古的兴起与南宋的灭亡
第一节南宋后期的社会矛盾
第二节蒙古的兴起与南宋的衰弱
第三节南宋的灭亡
结语
《宋朝简史》
包伟民 吴铮强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0年9月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宋朝简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