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妙极神工的盛唐花式铜镜(上)
原作者: 饶胜 |
来自: 文博在线平台 |
发布时间:2021-6-4 17:49 |
查看: 792 | 发布者: Ansanjin |
摘要: 花式镜是中国古代青铜镜的一大变革,也是唐代青铜镜的一个重要镜类。该镜造型和纹饰相得益彰,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多以环绕式和对称式表现手法构图,布局清晰明朗、自由巧妙,呈现出浓郁的盛唐气象。河南新乡市博物馆藏有唐代菱花形镜和葵花形镜,镜形以八出菱葵弧居多,镜纹多为花卉、飞鸟等写实性动植物纹饰。本文撷取数面馆藏花式镜,为铜镜爱好者交流 ...
花式镜是中国古代青铜镜的一大变革,也是唐代青铜镜的一个重要镜类。该镜造型和纹饰相得益彰,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多以环绕式和对称式表现手法构图,布局清晰明朗、自由巧妙,呈现出浓郁的盛唐气象。河南新乡市博物馆藏有唐代菱花形镜和葵花形镜,镜形以八出菱葵弧居多,镜纹多为花卉、飞鸟等写实性动植物纹饰。本文撷取数面馆藏花式镜,为铜镜爱好者交流品鉴。中国青铜镜历经战国、两汉的繁荣,魏晋南北朝的中衰,在唐代迎来了第三次发展高峰。盛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推动了铜镜铸造工艺的进步完善,铜镜造型与纹饰得到创新性变革,二重元素融合统一,造就了流畅华丽、自然大方的铜镜风格。这一时期的铜镜在造型上突破了传统的圆形范式,新出葵花形和菱花形等花式镜,纹饰新颖精致,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标志着中国铜镜进入了最为绚丽多彩的时代。妙极神工的花式铜镜让我们得以窥见唐代匠人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和精湛的装饰艺术,展现了大唐盛世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双鸾葵花镜流行于盛唐至中唐时期,造型多为八出葵花形,葵瓣圆润饱满,弧度自然。该类镜主纹为一对鸾鸟纹,鸾鸟左右对称,多衔绶或花,其间以小型花枝或鹊鸟纹作陪衬。铜镜布局落落大方,纹饰线条流畅,图案清新自然。双鸾镜有着意寓吉祥、健康长寿之意,多受世人喜爱。文人墨客对其更是追捧有加,唐诗中对此多有体现,如李贺“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戴叔伦的“春风鸾镜愁中影,明月羊车梦里声”,李群玉“曾见双鸾舞镜中,联飞接影对春风”,等等。葵花形,通径12.5厘米,厚0.55厘米。圆形钮,圆形钮座。钮座外一对姿态华美的鸳鸯立于镜钮两侧,刻画清盈细丽,鸳鸯口衔绶带,曲颈俯首作展翅舞蹈状。钮座下部有一只鹊鸟口衔花叶立于枝叶之上。钮座上侧有浮云纹。外区有云纹和花叶纹间隔均匀分布于一周。鸳鸯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民间有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美传,表达了世人对于美好情感的向往。葵花形,通径24.5厘米,厚0.8厘米。圆形钮,无钮座。一对争奇斗艳的孔雀单足立于镜钮左右两侧,俯首曲颈,纤羽毕现,羽冠上扬,作开屏展翅状。钮上似两叶一枝的宝相花,钮下似两叶一枝的莲花。边缘处均布八枝卷叶纹。孔雀自古以来为吉祥富贵的象征,孔雀开屏意寓大吉大利。葵花形,通径18.6厘米,厚0.6厘米。小圆形钮,无钮座。镜钮左右两侧饰有一对富丽华贵的凤凰,凤鸟曲颈展翅,尾羽卷扬,栩栩如生。钮上部为一团如意云纹,下部有一似天马瑞兽作飞奔状,气势宏伟,颇有“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之韵味。外区饰有云纹、草叶纹和蜜蜂纹。凤凰纹为中国传统吉祥纹饰,是祥瑞的象征。葵花形,通径15.6厘米,厚0.46厘米。圆钮,重圈纹钮座。不分区,主题纹饰二瑞兽和二鸾鸟依次交替同向旋绕一周。钮座左右两饰趾高气扬的凤凰纹,凤凰曲颈昂首相对,长尾飘逸,展翅而立。两瑞兽风格迥异,造型逼真,当为不同物种。上部瑞兽四蹄腾跃,左右配以流云纹,富有动感;下部瑞兽孔武有力,作站立状,怒目圆睁,张牙舞爪,十分威猛。
本文转自
《中国文物报》2020年5月26日6版
作者|饶胜
编辑|杨逸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