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欧洲的“张骞”:九死一生“凿空”西域,是他的探险让世界瞩目西域
原作者: 衷寒 |
来自: 旃檀精舍 |
发布时间:2021-6-16 11:53 |
查看: 958 | 发布者: Ansanjin |
摘要: 1880年,当斯文赫定仰望着诺登·舍尔德的“维加号”,缓缓驶还斯德哥尔摩时,他知道这位伟大探险家,开辟北冰洋东北航道的壮举成功了。这位十五岁的瑞典少年立志成为像舍尔德这样的探险家。他知道在地球的腹心藏着许多难以到达的地方,它们或荒无人烟,或炎热苦寒,或路险难攀,但那都是他渴望征服的区域。斯文赫定(左)与李希霍芬(右)六年之后,斯文赫 ...
1880年,当斯文赫定仰望着诺登·舍尔德的“维加号”,缓缓驶还斯德哥尔摩时,他知道这位伟大探险家,开辟北冰洋东北航道的壮举成功了。这位十五岁的瑞典少年立志成为像舍尔德这样的探险家。他知道在地球的腹心藏着许多难以到达的地方,它们或荒无人烟,或炎热苦寒,或路险难攀,但那都是他渴望征服的区域。

斯文赫定(左)与李希霍芬(右)
六年之后,斯文赫定成为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东方学家李希霍芬的学生。导师告诉他在亚洲腹地还有一片叫做西域的地方,这是欧洲人从未踏足过的神秘区域。身为地理学者,如何厘清西域的山脉、河流,绘制西域地图,引起了斯文赫定的极大兴趣。广义上,中国人将西出中原王朝玉门关,阳关直至葱岭(一般指帕米尔高原)的大片土地称为西域。就像西方人对东方的了解,是由近东到中东及至远东一样,中国史书中也有将西域的范围扩大到中亚乃至西亚的情况。
甘肃省玉门关,图源网络
不过探险家们想要在西域寻找的,是藏在《汉书·西域传》中所谓“西域三十六国”的遗迹,所以包括斯文赫定、斯坦因、奥登堡、伯希和、大谷光瑞在内的大多数探险家、地理学家,考古学家乃至盗宝者的活动区域,都在如今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的几个绿洲之间。塔克拉玛干中的九死一生
西域自然环境恶劣,沙漠浩浩无垠,大戈壁飞沙走石,葱岭苦寒难渡,加之其地民风与语言中国风俗不通,就连自中原而来的探险者走过西域,都要经历九死一生的险境。敦煌壁画 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前元二年(前139年)西汉派使者张骞出使西域,去寻找被匈奴驱逐至中亚的大月氏人共击匈奴。当使团沿塔里木河前往大宛时,饥渴交加使许多成员倒毙于途中,最终靠着翻译堂邑父沿途射杀鸟兽充饥,才得以抵达大宛。由于第一次打通了中原与中亚乃至欧洲的孔道,太史公在《史记·大宛列传》中称张骞的事迹为“凿空”之举。
斯文赫定的探险轨迹
对于欧洲学术界来说,斯文赫定未来所进行新疆地理考察也有“凿空”之功。作为一位探路者,他的发现不仅为后来人探明了新疆的山脉水道,也揭开了掩埋在黄沙之下的楼兰,丹丹乌里克等西域古城的神秘面纱。
丹丹乌里克遗址